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每天都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同各种各样的人进行人际沟通。而人们的沟通世界实际上是个“交际场”,在这个“交际场”中,人们“令人信服”地交换不同的看法、意见,都需要借助语言来实现。语言传达了我们的思想,因此,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思想内容。没有语言,人们就无法进行沟通;没有思维,人们相互之间的沟通就变成牛吼了。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际沟通的言语行为、诡辩论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某君要和我们讨论“天是什么颜色”,我们按照常识说“天是蓝的”。然而某君却列举了一大堆理论,证明了“天是黄色的”。我们大略想一想,似乎有道理。改天,某君又和我们讨论“天是什么颜色”,顺着上次讨论的思路,我们想起了“天是黄色的”。然而某君又列举了一大堆理论,证明了“天是红色的”。又一天,某君又来和我们讨论“天是什么颜色”,实在是变糊涂了的我们近乎讨好地说:“天是红色的。”还是不行!某君又列举了一大堆理论,证明了“天是黑色的”。最后,当某君又要和我们讨论“天是什么颜色”时,“天是什么颜色都由它去吧”,我们落荒而逃了。
在这别别扭扭的人际沟通中,某君的一番“道理”虽不能服人之心,却也能胜人之口。笨嘴笨舌的我们只能莫名感叹:“真是一张好嘴呀!”
真是气死人!
又如,当我们评价某人某事做得不好时,旁边却有人插了一句:“你做还不如他呢!”蒙头蒙脑的我们一时语塞。事后想起,这实在谈的不是一件事情。但由于对方的一阵责问,便云里雾里地不知被绕到什么地方去了。
真是气死人!
又如,当我们从电视上看花样滑冰比赛,惊叹某运动员居然能跳起来转三圈,而有人却对此嗤之以鼻:“这有什么?我跳起来就转得停不下来了!”好吧,这权且算是一种幽默的夸张。当我们看了某条报道后对别人说:“据科学测定,人脑大约有一千多亿个神经元,贮存信息的潜力很大。但据研究分析,人只利用了自己大脑潜力的1/10。”此人却不冷不热地对我们说:“你拿一个我看看。”一个也拿不出来的我们,此时不由得想起《水浒传》中“杨志卖刀”的故事。当杨志夸奖他的刀如何锋利,如何“杀人不见血”时,偏偏有泼皮牛二非要他当场杀一个人给他看看。恐怕杨志的感受和此时的我们一样—真是气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