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了十个多小时,追踪读完山东高院的一百多条微博,日历牌又翻过一页。眼前像是演过一场现实版美剧,跌宕,碰撞。
“2015年4月28日,济南市经十路,山东高院,聂树斌案复查听证会”,若干年后的法制史教科书里,这几个关键词也许会成为某个章节的开头。有点巧合,前一天刚好是聂的二十年“忌日”。“为依法公开、公平、公正复查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一案”,山东高院“史上罕见”召开复查听证会。有了薄熙来案庭审经验,他们的微博管理员驾轻就熟,交叉使用图片、长文等,一场历史性的直播随之呈现。从文本看来,山东高院安排的速记员的水平也相当高,连一些口语都未做修改,原汁原味,画面感十足。这在过去不可想象,但不是感慨微博技术功能的强大,而是覆盖在真相外表的冰层在被凿开。
这在侧面说明,最高院指令下的这场异地复查并不避讳任何过程和问题,之前的阅卷等环节已经做到公开透明,听证环节没有理由不做得更彻底。这个埋藏多年的肿瘤的性质到底如何,不管阻力多大,都不能再拖下去。采取各种治疗,到了抉择的时刻。
亮点频频。申诉人一方曝出许多重磅猛料,比如代理律师介绍,聂树斌被执行死刑时,身穿羽绒服跪在雪地里。律师从气象部门获得的材料表明,聂被执行死刑时间或存在重大误差,这些都被着急的媒体写进了头条标题。但在我看来,整场听证会的高潮出现在晚间8时左右,河北省公检法代表联袂出场。这几位代表不是原办案人员,从法院晒出的照片中也无法看清他们的表情。可是从开场白看来,他们似乎有些“小委屈”,例如“承受了很多压力,也受到了许多的质疑”。
怪谁呢?过去十多年时间,河北方面有无数次机会把对外的窗户打开,可偏偏要连门也关上,甚至还设置各种路障,让当事人家属在外面团团打转,却始终找不到哪怕渺茫的努力方向。如果他们早点觉醒,不要用那些所谓的压力来压抑自己,早些主动推进复查并公开,不把自己架到舆论火堆上,又何苦绕那么大一个弯,“请求”最高院后,跑到泉城感谢别人家的法院提供了说话的平台呢?如果没有如果,活该非你莫属。
不得不说,河北方面这次玩真的了,费了很多心思,制图、做视频这些招儿全使上了,没有躲避,正面回答了申诉人和听证人员的质疑。比如针对行刑照片,他们就解释“当时有条河有沙地,沙地旁边有小植物,怎么可能下雪呢?而且工作人员是春秋装,不是冬装,不可能是雪地,不能凭空猜想不负责任说话”。除此之外,对于签名、页码和其他证据方面的问题,河北方面承认程序有瑕疵,但属于一般的办案质量问题。听到这话,聂树斌母亲可能会“呵呵”——在申诉方看来,既然程序有瑕疵,就应该排除。从目前情况来看,如何看待这些带有历史局限性的程序瑕疵,如何对待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证据材料,将是决定案件是否能够启动再审的关键。
这场听证会在遴选听证人员时,有一个特殊条件:具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年龄在45周岁以上。年龄和阅历的基本限制,不是合议庭在时间轴上随意划下的杠杠。原因没有明说,但一定有基于听证人员对当时社会环境条件的理解能力的考虑。这个年龄段的人在聂树斌案发生时已经成年,能够知道当时状况和今天的对比,更能了解当时的执法理念、法律政策、技术手段、办案能力水平、证据标准和今天的差距,从而对分歧焦点提出听证意见。比如,对于河北方面提出的“在当时情况下也属于正常”的观点,就需要听证人员设身处地进行周密考量,进而形成听证意见。
“在当时情况下也属于正常”确实有说头。不过,任何人都没有任何理由,让一个生命成为这种“历史局限”的牺牲品。中国的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也经历着日趋完善的蜕变过程,改革必然会付出代价吸取教训,但如果让个体独自承担因此付出的成本,未免有些残忍。聂树斌案能走到今天,其中夹杂着太多的小概率事件,聂案的处理方式不可能成为常态。那些没有进入媒体视野的案件怎么办?要做到“错案必纠”,怎么发现错、如何对待过去的错、何种方式纠正错,这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听证会只是提出意见,是否正式启动再审应是合议庭要做的决定,现在还很难看出结局。既然冰层被敲开,阳光照射下,真相解冻复苏大白天下,也就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