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陈潭:大学的未来在于教师的品质

  

  尊敬的贵联“十佳师德标兵”、尊敬的刘院士、尊敬的刘校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来宾:

  大家好!教师节好!今天是自1985年六届全国人大第九次会议通过9月10日为教师节以来的第20个教师的节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谨代表所有的公共管理学院的老师和本人向各位战斗在劳动生产第一线的教师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向今天获得贵联“师德标兵”的十位优秀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今天有幸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在台上做个发言,希望以后能有机会跟大家学习、与大家一样成为未来“十佳师德标兵”中的一员!(接到要我发言的“命令”,本人不敢在隆重的场合有所怠慢,于是昨夜花了两个多小时整理了自己的思想,请各位以宽容的心态让我把它念完,我的发言主题是“大学的未来在于教师的品质”)。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想,有两种职业性身份值得期望:一种是合格而又出色教员,一种是一流而又令人称道的学者。在“教员”和“学者”两种重叠性的身份之间,我认为首先应该做好一个好教员。作为教员,“传道授业解惑”是其天职,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其本分。由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确立先进教育理念,大兴学习之风,爱岗敬业;必须弘扬师德精神,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必须学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增强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健康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一个崇高而又令人尊敬的职业。一直以来,“老黄牛”、“园丁”、“人梯”、“春蚕”、“红烛”等美好的词汇都献给了教师,记得幼时作文的场景常常就是“夜幕降临,老师昏暗的窗前总是亮着微弱的灯光”诸如此类废寝忘食、诲人不倦、兢兢业业统一话语格式式的师尊描述。告别了“蓬门僻巷教蒙童”、“家有五斗米,不为孩子王”甚至“臭老九”式的的岁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在政治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据统计,从1984年至今的20年间,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的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了17.8倍和10.9倍。我们忽然发现,教师正在成为越来越有吸引力的职业,同时也为自己成长为其中的一员而“庆幸”。因此,作为一位教育战线上的后来者应该要对得起祖国和人民所给的地位和荣誉、所给的薪水和待遇,力求向大家一样作一个师德标兵。我以为,“师德标兵”这四个字是严肃的,师范大学的“师德标兵”更是神圣的。标兵是榜样,是典范,是品牌。一个大学就是因为有品牌的教师存在才能基业长青。有品牌的教师不同于有品牌的商品,因为有品牌的商品有可能“变质”,变得“假冒伪劣”;而有品牌的教师一旦形成则很难“败坏”,显然这些品牌是经过长年累月累积所形成的(这也是我向各位标兵学习的原因)。

  当然,一所有创造力和经久不衰的大学也需要一流的学者、需要一流的“大家”。我在这里为什么要强调一流呢?因为只有“一流”才能站在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只有高水平的老师才能教出高水平的学生。在首次全国博士生社会科学学术论坛交流会上,著名学者郑也夫先生坦言:做一流的学者太难,做个人云亦云缺乏个性的二三流学者实在又太没意思(因为思想老跟在人家后面);相比较而言,做个二三流的官员和商人却要滋润许多。但当官员用权力、商人用货币影响社会的时候,学者是用思想在控制人们(实际上,官员和商人是学者思想的奴隶)。无疑,作个出色的有影响力的学者确实不容易。一流的学者并不一定需要发多少篇国家级文章、申报成多少个课题、出多少个成果,但他必须具备正直、勤奋和才情的品质。只有正直的学术才能达致真理追求,才能展现道德文章;只有勤于思考、勤于阅读、勤于写作才能创造令人称道的学术产品,辛勤的耕耘才能结出壮实的果实,当然也需要付出“板凳一坐十年冷”的时间成本和身体代价(希望各位保重身体,所以我建议公共政治生活要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换到“以身体建设为中心”);学术需要才智、需要激情,有才情的学术才是充满雨露滋润的学术学术需要思想,学术乃思想的堆砌物,没有思想的学术犹如身躯缺失灵魂,也就没有了创造。学术既不是自娱自乐的文字游戏,也不是麦当劳式的文化快餐,而是能够引人咀嚼品味的文化小吃——历久弥新的特色性精神产品。学术既能“出世”又能“入世”,它要求思维抽象、话语简洁、方法新颖,它也要求必须服务大众、贴近现实、关怀社会,没有标的、没有市场、没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学术焉能成为真正的学术?一所大学有了一批像大家一样合格而又出色的“师德标兵”有了一流而又具有品牌的学者,它才能是一所好的大学、有声望的大学、经久不衰的大学,它才能在激烈竞争的“教育市场”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才能有更多的学子来到这里求学。我想,湖南师范大学在中国的学术版图上可能还不居于强势地位,这就需要我们所有的师大人齐心协力加强学术建设,把我们的大学办成一流的、高水平的大学!你要知道,教员的水平是由学生评价的,学者的水准是由同行评议的。作为教育消费者的学生,他有权要求教师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提供谋生的技能和为人处世的技巧。

  这些年来,本人在读书、教书和写书的过程中努力地感悟作为教员和作为学术人的双重身份,期冀把自己锻炼得更好!在这里,也有必要简短地介绍一下这些年来我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在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中,我努力地借鉴欧美先进的教学方法,把Seminar(研讨式)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揉合到课堂当中,2002年下半年专门邀请了全省基层先进工作者为学生讲座,邀请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作点评,开展政策辩论赛,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到农村、到社会福利院作访谈、作调查,师生共同参加人大会议旁听,学生普遍反映良好。2003上半年和2004年上半年,我又在课堂当中开展案例讨论式教学,学生反响热烈、学习兴趣大为增强。这些教学上的所谓小小的“改革”给本人研究却带来了大大的收获。本人领衔的《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成为同类著作中的第一本,乃至于学界泰斗夏书章先生两次来信给予鼓励和肯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务院研究室研究员高小平先生专门在《中国行政管理》杂志上发表书评,称其为一本“公共政策本土化与实证化研究的开拓性著作”。黑龙江的《理论探讨》杂志专门从今年第3期起开辟“公共政策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专栏并由本人推荐稿源。1年来课堂教学中的案例讨论又引发了本人开展“政策评论”的念头,由于在《南方周末》发表了几篇有影响力的评论,所以本省的几家电视和报纸媒体均邀约本人担任特约评论员或撰写评论。如今,今年4月《三湘都市报》第2版所开设的“政策评论”栏目成为了本人研究和学生练笔的专栏,这也是国内第一家由专业知识分子主持的关于公共政策评论的专栏,众多网站也为本人建立学者文集。到目前为止,“政策评论”已经撰写了10余万字。未来的专业评论性著作《制度中国:问题、政策与评论》已经完成了一半。作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我觉得在当前急速变化的社会里有必要解答转型中的公共问题,以充分显示学者的专业素养、公共责任和人文情怀!这些只是我作为一个大学老师和一个公共知识分子所作的一部分小小的业绩,本人不想在此班门弄斧,只是通过本人学术成长的个案说明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的紧密关系。然本人在研究和教育教学很多方面还存在许多欠缺和不成熟(我只是在小心翼翼地“触摸学术”还没有进入“作学问”的阶段),需要在座的各位持续的关心、支持和进一步的指教!

  谢谢大家给我一个表达自己观点和思想的平台,谢谢大家给我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谨以此纪念中国第20个教师节!

  最后,在这神圣的节日里再一次祝大家教师节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谢谢!

  

  2004年9月10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在于  在于词条  品质  品质词条  未来  未来词条  教师  教师词条  大学  大学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