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吴稼祥:《霸权的黄昏》前言(下)

  

  六,何以有了这样一个书名?

  

  这本书的主题思想和它的名字几乎是同时受孕的,当时的名字是《霸权的黄昏》。我的朋友倪为国先生是个见识不凡的出版家,他觉得这个书名如果走上当前的国内图书市场,会有点像一个小老头儿穿着中山装上台说唱rap,颇为不合时宜。当下的“时宜”是什么呢,他没有说,我猜想应该是挑逗。

  笑当然是一种挑逗。让书名笑起来,但又笑不露齿,笑而不媚,对我这样一个自认为是“良家妇女”的人来说就成了难题。一连笑了几次,都不合格,不是露出门牙,就是歪了鼻子,或者听上去像枭鸣。终于在一个不眠之夜,我长笑一声,想到了“最后的帝国”这个词组,觉得得意:“帝国”比“霸权”能给人更大的想象空间。

  两天后的晚上,我去北京“清风琴舍茶馆”听古琴评论家吴老先生讲“古琴之美”,他说到含蓄与蕴藉,说到左手的“挑”、“拨”,与右手的“吟”、“猱”;说到左手的实,和右手的虚;说到平淡中的奇崛,与浅显里的深邃,还有细小中的浩淼……突然,“果壳里的宇宙”这个词从我缓缓流动的潜意识里蹦了出来。我觉得这个意象颇能得古琴之神韵:小中见大,实中窥虚……

  这是英国伟大科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的一本科普名著的书名。回家一查,典出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第二幕第二场。当时哈姆雷特正在装疯卖傻,说一场噩梦伤害了他的雄心,他的雄心是即便被囚禁在胡桃核里,也能觉得自己是无限空间之王。霍金把胡桃核里的哈姆雷特换成宇宙,有两重含义:一是隐喻整个宇宙由一个果壳状的瞬子演化而来;二是隐喻整个人类突破肉体束缚探索无限空间的欲望。

  我倒觉得,如果把果壳里的哈姆雷特换成美国总统布什则更为恰当。布什只有一点与哈姆雷特不同,一场噩梦(9"11)非但没有伤害,反而激起了他的雄心,做无限空间之王的雄心。有趣的是,就在美国大演特演英国名剧《哈姆雷特》的时候,欧洲和世界别的地方却正在上演德国名剧《胡桃夹子》。胡桃夹子可是少女玛丽梦中的另一个王子,他会夹破哈姆雷特王子和布什总统合住的那颗胡桃核,并且击退帝国的老鼠兵吗?

  于是,我选中了《果壳里的帝国》这个书名。当我在电话听筒里得到倪为国的认可时,我仿佛听到了大赦令。

  

  2005年3月21日于北京两可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吴稼祥:《霸权的黄昏》前言  霸权  霸权词条  前言  前言词条  黄昏  黄昏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