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内关于在中国生产的冷冻饺子中发现甲胺磷的事件已经喧嚣的沸沸扬扬。各大超市不仅停售了中国河北省天洋食品公司的冷冻食品,几乎所有中国产的冷冻食品也都遭到了下架命运。从消息公布到二月一号止,三天内已有多达3000多人声称他们在食用了中国生产的冷冻水饺后,发生了呕吐头晕等症状,而且这个人数还在飞快增加。
日本国内对有关《毒饺子》的报道越来越混乱。当食品检验单位对一些声称中毒的人食用的剩余饺子进行检验后并未发现有任何毒物。全国上下沸沸腾腾检查到现在,被检测出有毒的饺子只有千叶县和兵库县的两例。而官方在公布有两例检测出甲胺磷的冷冻饺子时,只谈及了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并没有谈及被检测出的甲胺磷的浓度和部位,是饺子皮,还是饺子馅,还是外包装?如果是工厂的饺子生产线受到了甲胺磷的污染,那么,伴随着日本国内大规模地召回冷冻饺子,应该在同批的饺子中也发现同样毒物。如果厂家因为管理不严对饺子皮,饺子馅造成了污染,但污染的毒量平均到每个饺子上应该是轻微的,而且同批的饺子应该都有毒。换句话说就是,有毒的饺子应该是同月同日生产的饺子。如果被查出有毒的饺子不多,而且有不同生产日期,属于不同的生产批量,且同批饺子中又有大量安全的饺子,那么就可以排除在生产线上被毒物污染的可能性。
从中毒的浓度来看,多数日本的专家都推翻了饺子馅的蔬菜有残留农药的说法,对生产过程污染的说法也产生了怀疑,因此有些人推论是在包装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因为中国的饺子在生产阶段并不明确要运往日本,很多饺子要在中国国内市场消费。只是在包装过程中,用日文包装袋包装的才是输往日本的饺子,如果包装袋被毒药污染,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只是运来日本的饺子有毒。但这个问题的判定也应该是和上面一样,即有毒的饺子应该是同月同日同批包装的饺子。现在日本已经在大规模回收中国冷冻饺子,中国质检局也准备派人去日本与日方共同检查,很快,我们就能确认或者排除饺子是在生产过程上被毒药污染的说法。
排除了生产过程和包装被污染的可能性后,而中毒的事实又是真实的,那么,有人下毒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千叶县稻毛区一家三口中毒受害人家的主妇描述说,他们在食用时就感觉到有苦味,吃后立刻头晕呕吐,中毒的丈夫象死人一样不省人事,送医院抢救时的体温只有34.5度。根据她描述的情形来看,甲胺磷的浓度应该相当高。以这么高的浓度污染整批饺子,那可是相当大的药量。这么多的毒药在食品生产线上被忽略是很难想象的,所以有人推测是有人故意下毒。
如果毒饺子是生产线上受到了污染,那自然是由于食品厂的管理疏忽造成的,属于商业责任问题,问题自然在中国的厂家。可是如果是有人故意下毒,这个事件就变成了刑事犯罪或恐怖袭击,那么罪犯则是在两种情况下实施投毒的。一种情况是在中国投的毒,另一种是在日本投的毒。因为从生产厂家到日本的超市有很多中间环节,几乎每个环节都可能被人投毒。如何从这么多环节中寻找真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哪些人有作案动机并能从案件中获得利益。
日本以前曾经发生过许多对特定食品公司的产品里下毒来敲诈的事件,这些以敲诈为目的投毒者通常很快就会被警察破获,因为犯罪的技术含量太低了。但是,也有一些在日本造成轩然大波的对特定食品公司产品投毒的事件至今没有破案,因为这些投毒者既不向食品公司敲诈钱财,也没有投入烈性毒药。由于对烈性毒药通常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如果使用烈性毒药投毒,警察可以根据烈性毒药的线索来顺藤摸瓜,但如果只使用在园艺商店都能买到的杀虫剂除草剂等非烈性毒药,警察也无法找到线索。投毒者只要手上戴上一个藏有毒汁的戒指,在翻弄塑料袋包装的食品时,通过戒指上的特制的细针可以很容易插穿食品袋注入毒液。这些投毒的实施通常可以在食品超市里大摇大摆地进行,因为大量的人都会翻弄食品袋,监视镜头下也无法看出谁在那里投毒。类似的投毒事件有很多起都没有破案。由于投毒者既没有向被投毒食品的公司敲诈钱财,也没有使用烈性毒药毒杀民众来报复社会;警察多年来一直对这些投毒者的犯罪动机百思不得其解,难道他们冒险投毒的目的就是想看到一些人头晕呕吐或食品公司召回食品么?投毒者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谜团直到近几年才被犯罪专家们发现。他们注意到,每次投毒事件发生的前夕,都有人大量抛出被投毒的食品公司的股票。当该公司大量召回有同类产品并在社会上形成暂时不买该公司产品的形势时,该公司股票必然下滑。投毒者只要先空卖后结算,就可以轻松赚取上亿日元,而且风险很小。显然,这中投毒是高智商的犯罪行为。
此次的有毒饺子都是《日本烟草》这家公司的下属食品公司从中国定点进口的。看来《毒饺子》事件的目标公司是《日本烟草》这家公司。《日本烟草》这家公司因为独占日本的烟草市场,是东京一部上场的大公司。其市值巨大,仅《毒饺子》事件这三天时间,该公司股票就下跌超过10%,市值损失近1万亿日元。因为该公司的每日股票交易量极大, 3天前出售股票的人三天后抄底买入就可
赚1万亿,投毒者混在大量的炒股人群之中,他也许只赚了一亿,只是获益者的万分之一,即使他赚了十亿,也只不过是获益者的千分之一,警察根本无法确定谁是犯罪者谁是炒股者。这些高智商的罪犯与那些那些投毒后向食品公司敲诈100万元普通犯罪不同,他们会得意洋洋地欣赏那些对中国开骂的日本政客和愤青们,他们早就计算出这些傻子们的存在,一定能把水搅浑使这个事件陷入外交事件而不了了之。
前面提到,在超市里对特定公司的食品投毒很容易而且不易被发现。但其效率低下,因为作案者很可能只是一个或两个人。如果中日两国专家对此次召回的食品作大规模排查后,发现能够检验出毒品的食品很少,成批的食品袋里只是个别的食品袋里有毒,那么基本上即可以确定为个别人故意投毒。这次的特点是作案目标定在了《日本烟草》进口的中国食品上,日本愤青们的反华喧嚣和一般社会舆论自然集中在"中国的粗劣的卫生管理","有人故意往出口日本的食品下毒"等噱头上,同时,独运轮们也开始了担忧北京奥运食品安全的大合唱。而投毒者既没有敲诈,也没有杀人,但明显有人通过渲染气氛造成特定公司的股票的大规模下滑。好了,我们已经可以判断出谁是这个事件的受益者,哪些人最有作案动机了。
我认为即使中日双方都认为是故意投毒,但不会很容易地找到犯罪者。双方还会互相指责,双方的愤青们还要进行口水大战。关于这个事件,我就不再多说了,我只是希望利用这个事件给中国政府提个醒。日本的食品公司被敲诈送钱这样的犯罪属于低技术犯罪,中国的警察们也对付的了。但是如果中国的食品公司也成了上市公司,如果我们的股市也允许卖空的话,那么类似日本这样的事件,即有人不动声色地往特定公司的食品里投毒的事件就有可能不断发生。
如果我们轻易批准大量的食品生产公司上市,如果我们允许股票市场空买空卖,像这次日本发生这样通过往食品公司的产品里投毒,打压该公司的股值,再通过煽动社会不满情绪把水搅浑的事件也很可能在我国发生。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手机恶作剧的谣言就让香蕉,让西瓜等产品滞销的经历。而这些还不过是恶作剧而已,犯罪者没有明显的获利。如果我们有了香蕉或西瓜的期货市场,那么期货市场买空卖空的巨大利益会使一些人为获利而散布谣言。这种的获利可以很容易早就新的亿万富翁,因此将很快被扩散到很多行业。因此,我们在推行股市和期货市场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先要确定是否我们已经有了应对那些高智商犯罪的手段。
补充:我正准备结束本文上网发表时,日本兵库县警方发表了对该县的《中国毒饺子》事件的调查结果:兵库县发现的中毒人食用的饺子的包装袋上有一个高一毫米,宽3毫米的小针孔。该孔还穿透了包装袋里面的塑料盒。该包装内的甲胺磷与中毒者洗胃时发现的甲胺磷一致。兵库县警方已经按投毒的刑事案件立案。虽然该调查可以解脱中国厂家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毒物污染的冤枉,但警方仍在暗示该饺子是在运进日本之前在中国被人投毒的。实际上,中国警察应该在那些高喊中国食品不安全,提倡抵制奥运会的独运轮分子中查投毒犯。日本警方应该在那些前几天空抛食品公司股票的人中查投毒犯,因为只有这些人的才有犯罪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