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于泽远:中国高层以发展经济取代高压治理新疆

  

  随着新疆“一把手”易人和19省市对口援助新疆部署的基本完成,中国高层治理新疆的新思路开始浮出水面。新思路的主线是:以发展经济取代高压管制,以改善民生缓和民族矛盾,在新疆实现长治久安。

  依据这一思路,中国高层选择形象温和、亲民开放的张春贤取代强势铁腕、杀伐决断的王乐泉入主新疆。同时,高层发动19个省市,以四川大地震后各地支援灾区的模式,对口支援新疆各地,重点帮扶经济落后、维族人口众多的南疆地区发展经济。

  57岁的前交通部长、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入主新疆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去年7月5日乌鲁木齐发生震惊中外的暴乱事件后,王乐泉“新疆王”的形象在维汉两族中都受到颠覆性影响。坊间普遍判断他已很难在新疆坚持到2012中共十八大召开,高层可能会选择另一名强势人物治理新疆,以稳定遭“七五事件”重创的新疆局势。一时间,政法系统出身的青海省委书记强卫、甚至国务委员、公安部长孟建柱都被认为是“进疆维稳”的热门人选。

  但经过大半年的调研观察,高层对新疆问题的症结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梳理出全面解决新疆问题的新思路。于是,曾被港澳媒体评为“最开放部长”、“最开放省委书记”的张春贤被调到观念最不开放的新疆,高层治疆思路的转变可见一斑。按惯例,新疆“一把手”应是中共政治局委员,张春贤进疆等于提前拿到了一张下届政治局的入场券。

  不过,对张春贤个人来说,进疆不仅意味着荣誉和升迁,也意味着不小的风险。

  1876年晚清名将左宗棠“抬棺西征”收复新疆之后,新疆主政者大多为军人或强人,都谙熟高压管制之道。温文尔雅的张春贤,身上没有了前任们的霸气和官威,要做到经济发展、勤政廉洁或许不难,但如何化解七五事件累积的民族怨恨,准确打击“疆独”,确保新疆不再出大的乱子,却绝非易事。因为,新疆地理位置特殊,民族关系复杂,国际关注度高,一出事往往都有高度政治敏感。

  张春贤的开明开放风格在内地引领潮流,广受舆论好评,但在“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新疆,这一风格能否遏制具有暴力恐怖色彩的“疆独”势力,能否得到新疆各族民众的肯定,还需要时间来验证。可以肯定的是,张春贤今后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将远大于他在交通部和湖南省当“一把手”的时期。

  好消息是,高层将拿出实打实的政策措施支持新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2009年11月,中央各部委组织400多人到新疆调研,为各地大规模援建新疆做准备;3月下旬以来,浙江、北京、辽宁、广东、江西等省市领导纷纷率团到新疆实地考察援建项目;最高规格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也将在下月召开,届时官方将宣布新的促进新疆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措施,新疆80多个县市在未来10年间将获得前所未有的经济、技术援助。

  与以往各地干部援疆、资金援疆相比,这次各地对口支援新疆具有规模大,时间长,真金白银多等特点。例如,北京市将按中央要求,2011年至2015年拿出72亿多元(人民币,下同,15亿5000万新元)资金,支援位于南疆的和田地区和新疆建设兵团农十四师的发展。而过去13年,各援疆省市和单位累计向新疆无偿援助资金物资才折合43亿元。

  同时,对口援疆省市还将拿出各自财政收入的一部分比例,支援对口城市的建设发展,每年还要按照上一年本省市财政收入的增长状况,适当提高对口支援的资金比例。

  新疆援建工作目前由中共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常务副总理李克强主持。作为中国下届总理的热门人选,李克强在今年3月底举行的各省市援建新疆会议上强调,各地要建立起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全方位对口支援新疆的有效机制,着力帮助各族群众解决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民生问题。明年起,19个省市将全面实施对口援疆,力争经过5年努力,在重点任务上取得明显成效,经过10年努力,确保新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在人治色彩仍然浓厚的中国,地方发展往往需要“一靠政策、二靠干部”。高层的治疆新思路正是从这两点入手:张春贤的怀柔亲民风格有助于化解民族隔阂,树立中共管理新疆的新形象;各省市的大规模援建将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有利于从源头上消减不稳定因素。两点齐头并进,不仅预示中共治疆思路的重大转变,也预示着新疆可能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泽远  泽远词条  新疆  新疆词条  发展经济  发展经济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高压  高压词条  
社会思想与理论

 革命与独裁

   斯大林之死给了所有的共产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一个沉重的教训——“在人类历史上曾有许多暴君非常残酷,但是,他们都是死在刀斧之下,正象他们自己用刀斧掌握政权一样。...(展开)

社会思想与理论自由

 潘修华:小论自由

   自由指在不限制他人思想、言论、行为前提下,个体可以支配自己的思想、言论、行为的抽象观念和具体方式。自由可以分为思想自由、言论自由、行为自由。在三种自由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