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对历史的机会主义
看了袁先生的大作,心里很不舒服。
一
袁先生仔细考证史实之后得出结论的学风,无疑值得称道。不过,就算是袁先生自己在几处地方称“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既然没有充足证据称适用于推翻原有结论,那么袁先生就应该提出新的证据称现在的结论是什么。不能说因为你的证据不足,所以我反驳了你之后,我也可以证据不足。就算是证据不足,那也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你的是错的,推翻你的结论就一定是对的。真正客观的说法我认为应该是在教科书当中注明:此系公案,未敢妄篡。
二
中国人反对洋人当中的野蛮粗鲁不能提倡,我想这没有错。那么,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和外国缔结的种种据说非常文明的条约,是否就真的那么文明,那么会给中国人带来新的思维,新的希望,以致于不认识到这种希望和思维的福音,就在意识上已经是“落后”的,“野蛮“的,乃至“挨打也是活该”的,这是非常值得商榷的事情。1840年这条线能不能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暂且不论,就算是1840年之后,中国人文明对待西方的事例并非没有,遵守当时缔结的条约-哪怕是不平等条约-的,站了绝大多数。但这并没有制止或是稍微遏止西方想中国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这些要求在国与国关系问题上的不合理与蛮横,这是连当时是所谓“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西方国家自己,也都不否认的,否则何以这些国家毕竟向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道了歉呢?在如何评价中国当时的官方与中国当时的民间如何对待外国的时侯,仅只强调“爱国主义”热情,固然不对。但因此就判断中国其实当时应该“忍辱负重”,接受西方的苛刻条件,以求发展,这是不是正确,我很怀疑。而且,就算这样的立论还勉强值得讨论,那也必须首先承认我们是“忍辱负重”,对西方欺负中国的基本历史史实,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三
于是说到“忍辱负重”。历史学当中曾经提出过一个命题,就是“假如历史当时不是如何如何”,今天一定会怎样怎样。这样的命题无疑有助于我们想象历史的因果。不过,对于以强凌弱的历史上的西方说来,那里的历史学家们自己也承认暴力与强权是当时西方政治的主流与本质,这样的主流与本质促使和造就了这些西方国家贪得无厌的国家心态。在认可这样的对西方历史的分析之后,让我们再来假如一番:假如当时的清政府“忍辱负重”,口岸一开再开,筑路权,开采权,领事治外法权一要再要,传教士要求的保护越来越完善,那么中国的历史进程就自动地会是有一天,我们“韬光养晦”,于是崛起,和列强平起平坐了吗?非洲和拉美的许多国家又何曾没有试验过这条道路呢?但结果众所周知。当然,我无疑为历史规定一条必定要走的路线,并且我以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把人类历史规定到了只许如何,不许怎样的地步,所以失去了其真正的“科学价值”。但我依旧以为:按照同理也必须公平地对待历史和我们今天对那段历史提出的假设。我们并不确切地知道“假如怎样”,今天就一定会“怎样”。既然如此,那么就让我们在教科书当中尽可能地避免这样那样的假设,尽可能地客观描述那一段历史,以待来者吧。
四
一个时期的官方政治,民间情绪这从这些政治与情绪当中生发出来的各种社会反应,都等同地属于这一段历史。这虽然并不妨碍我们今天从中得出我们自己的结论,不过那也仅只是我们今天的人的结论,而非当时历史上的人们得出的结论。谈到尊重历史,首先是尊重历史的本原面貌,其中也包括尊重当时的历史人们得出的结论。这里所说的尊重,并不等于百分之百的认同,更不是一说尊重,就在意识形态上“定于一尊,一言九鼎”,而是说承认当时人们有权作出他们以为正确的结论,而不是用今天的观点来判断,剥夺他们作出判断的权力。中国从19世纪中叶以来发生的种种情由,残酷也罢,野蛮也罢,缺乏人性也罢,都和这段时间当中人们从他们当时具体历史环境当中得出的激烈结论有关。我们要尊重这段历史,固然不能用后人的观点肆意“美化”所谓“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但也不能180度大转弯,毫无节制用比如“野蛮,落后,没有人性”的字眼来涵盖历史。或许,在从19世纪历来的各种疯狂,革命当中,都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但这样的事情何曾没有发生过在法国大革命当中,美国大革命当中呢?难道我们看到法国美国的当今历史学家们在不断号召人们重新修改教科书,以便人们可以“从历史当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吗?我们没有看到,也不可能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旦看到了,就说明那里的人们也在失去他们应有的历史的“理性”,须知:不尊重历史的现实的人,也不会真正尊敬当今的现实的。
五
我们不希望革命,不希望因为革命造成的种种破坏,野蛮,不人性。但我们之不希望,也是有着历史连续性造成的心理动因的。进而论之,我们的不希望,其实也是在这样的心理下,重新命名什么是革命的过程,以便在拒绝某种革命的同时,接受另外一种革命的。我们拒绝了武装斗争,打土豪分田地式的革命;却举双手赞成加入“全球化”,并且认为全球化-这里指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是“顺我者昌,逆我者困”的必然历史过程;我们拒绝了群众式大民主,文革式的平等,但举双手赞成“精英政治”导演出来的种种“商业民主”,“契约民主”。我们赞成这样的何尝不足以称之为“革命”的理由当中,很长时间里,并没有包括消灭所谓“野蛮”“落后”“不人道”,而是以“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韬光养晦,以求一逞”为号召。我不知道我们的后人在写这段历史的时侯,是不是会觉得我们因为没有提出“人道主义意义下的公平”因此觉得我们野蛮呢?他们是不是会因为我们并不注重对历史并非线性进步的信仰所能涵盖的,所以讥笑我们在思想上“落后”呢?或者也有可能他们会指出我们不假思索地投身于所谓“全球化”,其实和我们不假思索地投身于此前的“改天换地的大革命”一样的不可理喻呢?更何况袁先生所说的“顺我者昌,逆我者困”,其中透露出些许历史机会主义的信息,未必不会为后人讥笑为“历史的势利眼”呢?倘或我们的后人根据我们这个时代留下的足够证据,说明他们这样看待我们是有道理的,是不是我们今天置身于其中的革命也是要与之告别的对象呢?
但,我们顾不得这许多了。我们重又祭器种种历史道德主义的大旗,昨天说“爱国主义是英勇的”,今天就说“爱国主义是盲目的”,如此观念上的迅速革命,我以为倒是真的需要我们和它道一道永别的。
六
回到历史教科书上来。对历史的看法,既然已经成为当今人们对自己看法的根据或根据之一,而对历史的看法又如此不同,所以关键的问题我认为不在于所谓“纠正错误”,而在于形成历史讨论;不在于去掉或补进这样那样的结论,以“正确地”引导下一代,而在于给下一代提供足够的历史描写,鼓励带动他们也参加到对我们历史的讨论与思索中来。袁先生先生说日本有八套不同的历史教材,学校可以选用,这样的经验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学上一学呢?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大家在课堂上何妨见仁见智;秦烩是不是“忍辱负重”,课堂上为什么不能针锋相对呢?毕竟我们已经习惯了“从历史当中作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思维方式。但我们也已经习惯了谦虚一点,并不认为自己现在对历史的阐述就一定正确呢?我们肯定还没有习惯的是:让历史真正成为历史,而不是当今人们根据自身的现实与现世的需要任意打扮的“小姑娘”。
作者:一通 2002-12-09 17:23
中国的历史教材不堪一读——我赞成袁先生
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之不忠实于历史,其严重的程度是大大超过日本的。
问题的症结在于官方对历史评说的垄断、在于所谓正确的“历史观”支持并鼓励教科书对历史的篡改、阉割。历史观在前,历史书在后,所以历史事实的取舍、历史结论的作出,需要以“正确的历史观”为准。为了要证明阶级斗争的伟大作用,自然就要求美化所有造反的社会力量,也不管它是不是曾经杀人如麻、倒行逆施,为了要证明爱国主义的伟大意义,就必须美化所有向洋人、外族人开战的人,哪管这开战的理由是不是荒唐、开战的结果是不是悲惨,比如义和团的胡作非为就必须换个说法,为了证明帝国主义的凶恶,外国政府和外国人的所有言论和行为就可以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当成反华和侵略,也就可以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盲目排外仇外加以美誉。
鉴于近代史与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实有必要重新让新一代的青年去认识近代历史、发现近代历史,以免他们象我们这些文革中上学的一代一样,受教育制度荼毒至深,中年以后再去补课。
官方的历史教科书不仅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的描述有众多谬误,对中华民国、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文革这些近在眼前的历史,又何尝不是充满错误的事实和荒谬的结论。
作者:湘鄂边人 2002-12-09 21:02
关于袁文的三点评论
(1)袁先生文章的本意,是从近代历史的几大公案着笔,教导当今的主政者千万别干咸丰和慈禧曾经干过的傻事。所当为者,是如江先生泽民所言“与时俱进”,顺应全球化之大潮,当机立断,敢做敢为,把全球化不仅理解为,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更是先进文化(法制、制度和价值观)的全球化。如此而论,专为青年学生而编写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就不单单只是个教材问题,而是关乎国运、国命的大问题了。因为青年是未来,是民族文化的承载者。正是在这一立场上,我赞同袁先生的文章,并给以高度的评价。
(2)但在袁先生论之所及的两大事件上似嫌不足。特别是咸丰十年(1860年)火烧圆明园事件,其间教训多多。第一,《江宁条约》中、外文理解不同。中文叫“城邑”,英文则叫"city and town"。结果为入城事闹得不可开交,数次开战。再者,为什么其他四口可进城,唯广州不可?第二,是修约问题。这又涉及一个最惠国待遇问题。第三,是在京开使馆问题。咸丰帝至死不准。凡事让去找广督,而前后任广督又都泥古不化,迷信鬼神。至于马神甫事并非要因。义和团的事此不多说了。建议袁先生专就这两个事件写两篇文章。以使只有“一通”者多通一点。
(3)在史实的基础上,建议重论、细批现行历史教课书。此类漏洞百出的陈腐不堪之作,简直是荼毒青年、误人子弟、遗害国家。当此全球化的浩荡潮流下,应有一全新版本面世。zbjiu6295@sohu.com
作者:观剧人 2002-12-09 21:21
批评一通先生
一通先生常有宏论,不乏高见。但也常有立论不明、说理不清、东扯西拉、越说越糊涂的时候,让人分不清他是在考据、还是在辨析,简单的事说得很复杂、复杂的事又说得太草率,有不轻不重、不痛不痒、不知所云、不得要领的感觉。所以忍不住想批评几句。
一通先生对袁伟时先生文章的评论,就有上面的一些毛病。他说袁文既然“没有充足的证据”就不能说历史教科书不对,只能说“此系公案,未敢妄篡”,如此一来,历史书就没法写也没法读了,一部中国史可不只剩一堆疑案了吗?我以为袁先生并非要推出他自己的历史观,他只是在证实历史教科书有重大的疏漏和错误,这一点他已经做到了。
从袁先生的文章中,我也没看到有一通先生所说的不平等条约是“非常文明”的说法,更没有宣扬中国人应该“忍辱负重”。批评义和团的愚昧、谴责清政府的昏愦,怎么就能理解为鼓励中国人屈服和赞美不平等条约的文明呢?
一通先生还说袁文没有“尊重历史的本原面貌,其中也包括尊重当时的历史人们得出的结论”,这话含糊得很,当时的人们是哪些人,义和拳民和政府大员吗,还是比他们清醒的南方诸省官民?那么我们对文革作历史总结是尊重当时毛泽东和红卫兵的结论还是后人深思熟虑后的结论?这么说起来希特勒的结论恐怕也不好作了,因为当时的人们都拥护和服从他。
其实袁先生所说的那几段历史,无论第二次鸦片战争,还是义和团八国联军,在清末、民国时期,在香港、国外,早有更扎实、更可靠的历史叙述,真正不尊重历史的是老看客所说的这“53年无历史”时期,所以一通先生这顶“历史机会主义”的帽子戴错了对象。
我赞成袁先生的说法,中国人确实在面对“作为群体的中国国民和主体民族的本性缺陷”时,是十分不宽容的。历史只能用来证明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不屈不挠,绝不能揭露中国人也有全体或大部分都愚昧、粗野的时候。
作者:湘鄂边人 2002-12-10 15:40
倒看近代史教科书
杜仲龙
一、雨果为谁说话
中学历史课本提到,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雨果愤怒地斥骂法国是强盗,似乎替中国说了公平话。不过,仔细想想,一个法国作家骂自己的国家为强盗,而又能被这“强盗”所容,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民族。如此胸怀博大的民族怎能不强大。
看来,当时的法国强于我们的不仅是军事与科学,更重要的大概就是她的制度。那是一个有言论自由的法国,是一个产生雨果的法国。这样说来,雨果的愤怒之言实际上是在宣传法兰西,是替法国说话。
二、《时局图》与强迫症
清末有人画了《时局图》,俄国是熊,英国是虎,美国是鹰等等。初看起来,这个爱国者立意深远,列强虎视中国,中国马上要亡种。然而再一想,为什么所有的强国都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真是一块肥肉吗?这种以所有人为敌,并强烈感到自己是“肉”的心态实际上是患了强迫症。
强迫症患者妄想天下所有人都针对自己,为了安全,只好把自己封闭起来。这幅《时局图》暗含的深义是,我们还应该像以前,把门紧闭起来,拒敌于国门之外。这种惧外进而拒外的思想直至今日。中国史的课本虽也批评了慈禧的排外,但实际上一直渗透着排外的思想。
三、不小的借口
19世纪末,德国传教士能方济和理加略被山东大刀会所杀,德国以此为借口入侵胶州湾。
这些史实表面看是德国以势欺人,胡找借口。这是中国人的心态。对一个德国人来说,两名传教士被杀是足以引起战争的。在中国,一两个人甚至几十上百人被杀也没什么了不起,不会兵戎相见,然而西方人的价值观不同,他们认为,即使一个国民被杀,也被认为是向整个国家挑战,政府也应出面。如果政府不能保护自己的“侨民”,这个政府可能要倒台。中国人不明白这一点,所以觉得,不就两个传教士吗?何必没事找事。这种中西差别也是英法联军入侵的借口。我们认为是借口,他们认为这是国家大事。
当然,书上说,那几个传教士作恶多端。但那只是大刀会(后来的义和拳)的观点。一个极端邪教组织的话能让人相信吗?
四、太平天国是谁的国
近代史课本对太平天国的朴素感情已经到了肉麻的程度。太平天国成了我们的国,所有反太平天国的都是敌人,被称为“反动武装组织”。给人的感觉是,太平军就是人民的希望和救星。极力美化太平军,丑化曾国藩、李鸿章等。既失了历史的公正性,也让人产生“造反有理”的感觉。
太平天国虽有进步成分,但愚昧落后的东西多多。它仍只是太平天国,而不是我们的国。
五、鸦片毁了中国吗?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确是不光彩的行为。但如果据此认为是鸦片毁了中国那就错了。鸦片进入之前中国已经被毁了。
鸦片是外国人发现的,他们也吸食。当时的英国也有吸食者,他们不但未毁,而且成为“日不落国”。毁中国的不是鸦片,毁中国的是清政府,是这种传承几千年的制度。把问题推在鸦片身上只能让人忘了这一点。
毒品毒的是个人,不良的制度才能毁掉一个民族。
六、轻易地遗忘
课本编辑由于有教育孩子的任务,所以就把没有教育意义的史实轻易地遗忘了。于是《南京条约》遗忘了“禁止鸦片贸易”一条。《北京条约》遗忘了“保证舆论自由”的条款。可能怕这些条款有美化侵略者的作用。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遗忘是有关美国的“门户开放”照会。照会的主要思想是保证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由于这照会,才扼制了欧洲列强对中国的瓜分。而课本的这一部分却被笼统地称为美国对别国眼红“便设法插足进来”。
现在年轻一代的仇美情绪大概就是这种教育的结果。
七、义和拳的爱国
虽然我们不能同意“外国入侵中国,义和团是祸首”(慈禧语),但义和拳的爱国实在让人羞愧。
义和拳以拳头报国,杀洋人,烧教堂,挖电杆,毁铁路,反对一切文明。这种来自最底层的爱国者,不知他们心中的国是什么?只要这种愚昧的爱国存在,中国就如同今日的阿富汗塔利班,只有灾难的降临。义和拳死得惨烈、勇敢,但那是愚者之勇。中国历来最可怕的就是这种愚勇,文革就是这种勇敢的延续。
中国的过去和将来都需要英雄,但需要的是理性的英雄,而不是“刀枪不入的”团练。
拳民抑或精英的悲哀――评袁伟时之人
袁先生的著作读过不少,应该说还可以,但总有避实击虚的感觉,换句话来说就是攻其一点不计其余。袁先生的论据不可谓不充分,反驳起来也的确艰难。但是袁先生或许学识太渊博了些,结果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反而避而不谈。
袁先生《现代化与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问题》与最近教材取消岳飞的民族英雄称号问题遥相呼应,归结起来都是反抗不反抗的问题。说起来好笑,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大都是不主张反抗侵略的,其实我倒有个建议,请袁先生明确表示不反抗的态度,以便我批起来明确一些,以免误伤了好同志。
书归正传,袁先生说,“教科书没有只字提及义和团敌视现代文明和盲目排斥外国人以及外来文化的极端愚昧的行为。”这我百分百同意。袁先生又说,“教科书也没有谴责清政府高级官员及义和团乱杀无辜,烧杀抢掠的野蛮、残忍的罪行。” “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它对慈禧的专制淫威惹来滔天大祸竟只字不提!”这我也百分百同意。
但是为什么我同意袁先生的证据,但却不同意袁先生的结论呢?袁先生的结论是“被侮辱被损害的屈辱,给中国人构筑了新的思想牢笼。这突出地表现在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似是而非的观念: 因为“洋鬼子”是侵略者,中外矛盾,中国必对;反列强、反洋人就是爱国。从而在史料选择和运用中,不管是真是假,有利中国的就用。”这段话实说起来也没什么不对,但是袁先生又引用陈独秀在《克林德碑》一文中痛骂“义和团何等可恶!”,是“国耻”,是“专制的迷信的神权的黑暗道路”的产物的观点,我不知道袁先生引用这段话是何涵义,难道袁先生也认为义和团是国耻吗?
我想袁先生是没有勇气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是自由主义者软弱的通病,如果袁先生真的有勇气的话,那么就会在文章里直言不讳,痛斥拳民是国耻。可惜袁先生懦弱得不得了,连自己的观点也要如此隐讳,只能借助陈独秀的痛骂来出气。其实袁先生不妨学一学孔捷生,干脆痛快的怒骂拳民,不管你说的对不对,表明你的立场才是最重要的。
袁先生骂拳民愚昧,这我承认,但是袁先生却不敢面对基本的问题,拳民们到低爱不爱国,这才是最基本的。袁先生也许会说,“如此愚昧的爱国,那我宁可不要。”那么我要追问袁先生一个尖锐的问题,“究竟中国要不要反抗?”
我知道袁先生没有胆量说‘不反抗’,我也知道袁先生会说“应该更有策略,更聪明的反抗”,袁先生的文章里也若隐若现这一种观点,那时的中国应该韬光养晦,应该忍辱负重,正如袁先生所说“清曾国藩、李鸿章、冯桂芬、郭嵩焘等人屡以‘勿以小嫌酿大衅’”,袁先生的嘴脸却是够好看,洋人来中国卖鸦片是自由贸易,洋人在中国烧杀抢掠是复仇,洋人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是国际法!!!呸!袁先生竟然还恬着脸皮说拳民杀洋人违反国际法???袁先生又说“明智的选择是严格执行现有条约,避免与之正面冲突,争取时间,改革和发展自己。”我只能说袁先生不是弱智便是别有用心,列强在中国卖鸦片,中国还能发展?不是越发展越穷吗?银子都被洋人赚走了!列强在中国大唱福音,让中国博爱,可是列强对中国博爱吗?杀人是博爱的表现?奸淫是博爱的表现?中国人最需要的是科技,可是列强是来送技术的吗?他们是来炫耀技术的,他们用洋枪大炮来炫耀的,当然顺便抢了一点点钱。
袁先生又说,“也掩盖了清政府践踏国际法的罪行。”简直是笑话,那个时代国际法有用吗?国际法规定列强可以侵略中国吗?袁先生要求清政府和拳民遵守国际法,却没要求列强遵守国际法,袁先生你好大一张脸啊!
袁先生又说,“义和团烧杀抢掠、敌视和肆意摧毁现代文明在前,八国联军进军在后,这个次序是历史事实,无法也不应修改。”袁先生的确好笑,我们要不要把鸦片战争和传教士在中国的恶行列举出来呢?我手头有几百件教案,你反驳得过来吗?拳民的仇恨是凭空来的吗?
中国人太屈辱,就是因为多了一些袁先生这种不抵抗主义,拳民们的确愚昧,但是那些聪明的人在哪?李鸿章还是张之洞、曾国藩起来反抗洋人了?聪明的人都明哲保身去了,他们替列强的侵略唱赞歌去了!!!
我很悲哀,为印第安人悲哀,印第安人反抗了么?他们被杀绝了,幸亏中国人有骨气反抗,幸亏这些无知和愚昧的拳民反抗,才点燃了中国人希望的火种,否则让腐朽的大清朝延续下去,看着康梁和帝王主子唱一台君主立宪的丑戏,看着洋人在中国还建着国中之国,看着中国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存在下去!
我很悲哀,为中国的精英悲哀,更为袁先生这种学识渊博,风头强劲的人物悲哀。
不要人反抗么?岳飞不再是英雄了,日本人再侵略中国的时候还有人反抗么?袁先生肯定是不抵抗的,要在不平等的条约下苟延残喘,要在洋人的欺凌下韬光养晦,袁先生不愧是一个聪明人。
我真替你们这些聪明人悲哀!
作者:长卿 2002-12-10 20:51
不应该用简单的忠奸观念来分析历史
看了诸位的讨论,发现大家都不自觉地使用了简单的忠奸观念来分析历史——义和团不是爱国团体就是祸国土匪,八国联军不是救世军就是杀人狂魔……如果用这种方法去分析历史的话,最终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始终,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是很复杂,不可简单地用忠或奸、好或坏来进行判断的。
而在教科书的问题上,我则认同一点:现行的历史、哲学、政治教科书为现行政权服务的作用大于教育国民的作用。我比较认同一通的观点,应该仿如日本,允许多个出版商出版不同的教科书,让学校选择,让学生讨论,而不是向学生灌输一个简单的历史结论。
作者:www.gznf.net 2002-12-10 22:56
长卿先生,为何出言不逊?
读了文风泼辣的长卿先生的评论,咄咄逼人、出言不逊,强词夺理、胡搅蛮缠,确实是个辩论高手,可惜恶劣、霸道了些,一副正义之师讨伐卖国文人的架式,最终新科民族英雄长卿先生还是忍不住对袁先生开骂了,骂袁先生“恬着脸皮”、“蠢材”,这样一来长卿先生似乎就既爱国爱民、反帝反霸,又更是成了中华聪明才智和先进文化的代表了。
长卿先生声称他全部同意袁伟时先生文中的证据,只是反对袁先生的结论。袁先生究竟作了什么样的结论,让长卿如此激烈地反对呢?据长卿说,袁在“反抗不反抗”的问题上“若隐若现”地选择了“忍辱负重”,也就是“不反抗”,但袁又没有勇气说出“不反抗”,这么说起来,这个“不抵抗主义”的结论倒是长卿凭着一双慧眼和一副侠义心肠猜出来的。袁先生是不是真就是这么个结论,这里姑且不论,单说长卿先生这种先上纲上线、后开口骂人的本事,实在大了点。
袁先生所列的史实长卿先生他没法驳倒,只好“百分之百同意”,袁先生对历史教科书的结论他又不屑一顾,他以自己发现“自由主义者软弱的通病”的特大本领,推断出来袁伟时是“不抵抗主义”,有了这个要命的结论,这下可足以让爱国者们找到了攻击的突破口,可以骂人了。长卿先生还有一个本事,他把最近让网友们反感的取消岳飞文天祥民族英雄称号的事件与袁伟时的文章挂上了号,说成是“遥相呼应”,“归结起来都是反抗不反抗的问题”,读一读,有不有点姚文元先生的味道?真佩服长卿先生这种借力发力的功夫,把毫不相干的两件事扯到一块当靶子“陪斗”的功夫。
可能长卿先生最不能接受的,还是袁先生借陈独秀之口诬爱国英雄义和团们是“国耻”,他说:“幸亏这些无知和愚昧的拳民反抗,才点燃了中国人希望的火种”,这种论调我们听得多了,教科书上有的是,塔利班和东土耳其斯坦也都是拿这样的理论培养这样的英雄好汉!长卿先生质问袁先生“拳民们到低爱不爱国”,在长卿眼中,“爱不爱国”这个动机最重要,只要是爱国,怎么样地杀人和被杀、怎么样地失败和受辱都无关紧要,至于用什么方式爱国、造成什么后果都是小节了,我毁了你是因为我爱你,多么气壮山河、义薄云天!这样的话,你又何不干脆让全体中国人都当人肉炸弹与洋鬼子同归于尽算了,还要这个国干什么?
长卿先生说:“他要求清政府和拳民遵守国际法,却没要求列强遵守国际法,袁先生你好大一张脸啊!”又说:“我手头有几百件教案,你反驳得过来吗?”、“拳民的仇恨是凭空来的吗?
”这真是文痞作风,袁先生只说过火烧圆明园可以避免,只说八国联军之祸与中国政府和拳民不遵守国际法有关,袁先生何曾说过列强是遵守国际法依法侵略的?你的“几百件教案”中死去的中国人比义和团杀死的本国人还多吗?你的历史证据果真能证明义和团是爱国壮举吗?拳民不是凭空有仇就非得胡作非为不可、同时与十一国开战不可吗?奉劝长卿先生,你的所谓反抗也罢、爱国也罢,如果是打算象义和团那么干,倒真的不如忍辱负重的好,或者就依“国际法”去讨价还价,只要少死一些中国人、少烧中国几间房,就算我们吃点亏,多开几个口岸,多来几个传教士,也比你的爱国方法要好。
谁告诉长卿先生只有杀人放火才叫反抗,只有胡作非为才叫爱国的?照你的逻辑,张之洞、曾国藩、李鸿章全是卖国贼,慈禧和义和团才是点燃民族希望的救星?凡是不肯拿鸡蛋碰石头的都是败类,凡是求和图存、主张改革发展的都在“替列强唱赞歌”?
长卿先生“很悲哀”,而且还“为印第安人悲哀,印第安人反抗了么?他们被杀绝了”,不知道长卿先生在哪本书上读到印第安人竟没有反抗过,或者亲自看到了印第安人不抵抗,你就不怕那些还没绝种的印第安人骂你污蔑?也不知道长卿先生何以敢肯定印第安人用石头和木棒作了反抗就可以不“被杀绝”?
读读书吧,世界上被灭亡的民族有不少,中国周边就有一些部族、民族不明不白在历史中消失了的,如蒙古的准葛尔部之被康熙灭族,但绝不是因为伸着脖子被杀而不反抗。中国的爱国主义如长卿者,应该好好研究一下如何让中国人不再出现以拳脚对枪炮的力量对比格局,而不是气势汹汹地为义和团扬名立万。可悲可叹的义和拳民泉下有知,将会为长卿先生者的百年不长进而感到羞愧的。
作者:湘鄂边人 2002-12-11 02:32
出言不逊才显爱国情
长卿先生慧眼,看出袁先生是"自由主义者".说来惭愧,我向来只看文不辨主义.自由再加主义想必能套"资产阶级自由化"进而"反华势力代言人".等同教民二毛子.这种老套路长盛不衰,才真的很悲哀!义和团爱国吗?不爱!灭清复明到灭洋扶清.爱无定爱.载漪手中工具,爱的是银子.拳民奉旨反抗,对洋只反不抗,对民则又反又抗.中国之所以不亡,绝非拳民反抗.乃帝国主义国家间势力划分.有曾李甚至袁世凯的拆冲,以夷制夷.丧权辱国非大臣们事,最大卖国贼是垂帘听政的西太后.可惜历史只怪奴才不责皇帝."天地大舞台,舞台小天地"几十年阅历告诉我:爱国如同做戏,而且在当下没有风险且可能有所收益的SHOW.
作者:老看客 2002-12-11 04:12
皮毛之说
看了袁伟时 先生大文,对先生考证的功力表示钦佩,但结论却有失偏颇,无顾时局环境妄下断言,令人扼腕。1.关于战争起因,本身就是不平等条约,难道先生赞成像美军驻日韩条约,听凭中国官查拿,但应解送近口法兰西领事官收管;中国官民均不得殴打、伤害、虐待所获法兰西人,以伤两国和好。有这样只送不办的和好吗?而且有真的传教吗,纵观当时列强,谁不想把中国变成殖民地,现在亚非拉信教的大多是殖民的产物,什么是殖民-烧杀抢掠。难道国力的失衡还有平等的外交么!况且当时清廷对洋人是打不过就敬而远之,如果不是感受到极大的民愤,有也只有一个代理知县才敢把那个洋甫喀碴,我想那些大官是不敢的。至于那洋甫所犯何罪,小民所知不多,但当时西方教廷也不是一方净土,作奸犯科的事多着了。而当时西方对中国宣传似乎是黄金遍地,来华多是抱着投机心理的,有多少是报着纯正传教来的,值的怀疑,当然不排除,但当时在华传教实在是为非做歹多一点,有好的也不符合殖民者的要求,大多给赶回国。一句话,战争不因一个洋人犯事处理有争议而起。套用一句老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想不到当时人知,后来人知,现在的人现却不懂,以为遵从一个不平等条约就会相会无事!
2.关于战争过程。
作者:匿名 2002-12-11 23:48
历史是当代人的历史
近代史上的公案,最典型的是太平天国。我们传统的观点把它当作一次反什么反什么反什么的什么什么。现在应该说我们对它的真面目了解的更多了一些。这与袁先生一文所列事件类似。都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中国向来是史官政治,我们国家上个世纪没有跳出这个牢笼。毛泽东早在1960年代就说我们的愚民政策很厉害,结果仍然坚持这个政策。愚民最高明的不是不让你什么都不知道,而是只让你知道一个侧面,并且让这个侧面占据你整个思想。没有办法。的确没有办法,至少50年没有办法,相信我的判断。
作者:匿名 2002-12-12 11:25
对一通先生的一点不同意见
一通先生应该是一位谦谦君子。文风甚好。但其观点实在不感苟同。袁文的主旨不在揭示义和团事件等等的是非,而是批判看这些事件的种种有色眼神。从而对国民的STRONGNESS AND WEATNESS 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毕竟已经到了21世纪。袁文也没有说,老大,来宰我吧。而是强调一种理性的处理方式。正如顾准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一种经验的理性的东西。袁文只不过在全面客观考证描述历史事件真相的同时说出了应该得出的结论,就成了一通先生手中的把柄。其实,袁文如果以19世纪法国客观主义文学的手法来写,一通先生想必不会得不出同样的结论。毕竟一通先生还有通的地方,否则敢叫一通?
作者:章力 2002-12-12 11:44
此言荒谬至极
袁先生是否认为中国百年前的耻辱都是自找的,各种不平等条约都是一些“愚民”挑衅洋大人而引起的了,关八国联军什么事。英法联军进北京火烧圆明园是愚蠢而又昏庸的清政府干的,怨别洋人什么事!真是一波未平一波起,前两天讨论民族英雄未完,今天又有人想要把教科书中近代部分改了,还加上香港教科书,别忘了,香港曾经被英国统治百年,他的教科书不至于自己骂自己吧,那只有中国某些人才做的出来,可悲!百年前欧美日各国侵略中国这一史实是无法改变的,不管如何诡辩,没有什么国家想和你和平交往还带大炮来的。就像一个人拿着刀子到另一个人家说:给我财宝,否则后果自负。那么这家的孩子碰了那个人的脚趾头,就要把这孩子杀掉吗?这个孩子的后人对世人说,我祖先真不知抬举,别人要你家东西是看得起你,还要动动人家的脚趾头,真该杀。可悲,可怜,可叹!本想岳飞事件看到了一些少了脊梁的人,现在才发现怎么到处是连筋都没有的软体动物。
到底谁更文明?
此文作者的历史嗅觉似乎很灵,能从那么多的文献中证明自己的观点也着实不易,但他似乎忘了历史的先后性。
我不知道作者为何一再强调中国的“先发制人”战术,如不是洋人的压榨已使中国最普通的百姓处于破产的边缘,以中国百姓的性格是不会参加如此巨大的运动。外国发动战争的真正原因根本不是所谓排外,而是为打开中国市场。
至于义和团问题,其的确存在着盲目排外思想但我们怎能用现代思想要求一个世纪以前的农民?
作者:hobbes 2002-12-13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