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直是举国上下的热门话题。从官方文献到主流媒体,“复兴”和“崛起”之声不绝于耳。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一介书生,笔者也有些粗浅的想法。其中有几个主要之点,写在这里,算是一种建言或是期盼。
一、民族复兴的根本问题是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现代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诸多方面,是个全面、系统的工程。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关键。没有经济的现代化,没有经济的繁荣发展,其他一切固然无从谈起;而没有政治的现代化,即政治的民主化,整个现代化也将失去正确方向和制度保证。政治现代化(也即政治民主化)的缺失或滞后,其结果必然是:(1)整个现代化过程不可能持久。因为缺乏民主、自由的环境和气氛,就不可能有活跃的思维,就不可能有科技、文化以及社会体制的创新,而这种创新,是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2)即使经济、社会有某些发展,也不可能真正造福于人民。处于无权状态或权利严重缺失状态的人民,无法争取和实现自身的福利,无法制止贫富悬殊的扩大,无力制止权力腐败的持续,因而不可能在经济发展中真正受益。(3)整个社会难以良性运转,权力和权利失衡,不稳定因素积聚,各种矛盾和对抗不断加剧。这些年大陆的事态发展,正越来越清楚地向人们发出这样的警示。
二、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依靠全体国人和遍布全球的炎黄子孙。在这支宏大的队伍中,十三亿大陆民众是主体,他们是整个事业的主力军;而六千万台、港、澳和海外华侨华人是外围,他们是整个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军。如果认为民族复兴只靠大陆人打天下,台、港、澳等等无足轻重,那就大错特错了。主体和外围这两个部分,实在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在经济现代化方面如此(目前已有相当表现),在政治和文化现代化方面尤其如此(今后应该会大有作为)。可以预期,在现代化进程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主体和外围两个部分始终会相依相制、相激相荡的,先进必将挑战落后,革新必将挑战守旧,先进地区(或人群)总会影响后进地区(或人群)的。道路会有迂回曲折,但从长远来看,真正符合全民族根本利益、真正符合时代潮流和历史进步的东西,必将在这种激荡消长的过程中胜出,从而使得整个民族一步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主体和外围的互动过程中,它是极其重要的通道和平台。主体和外围两个部分在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信息沟通,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在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相互影响,必须依靠大众传播媒介得以实现。为了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的崇高目标,应该也必须促进海内外大众传播媒介不受人为干扰地正常交流,也就是保证报刊书籍的正常传递、广播电视的正常播收、互联网络的正常传播。要改变限制对方媒体的传播,以致造成相互交流上的不平衡、不对称的状况。作为主体部分的大陆方面,尤其要去除陈见、撤除障碍、善待海外传媒。可以说,民族复兴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和外围能否实现良性互动;而良性互动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众传播是否正常、自由、通畅。信息和观念的交流正常、自由、通畅,双方的互动才会有良好的结果、光明的前景,否则必将损害互动的进程和民族复兴大业的实现。
四、主体和外围,都应基于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的共同目标,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彼此的互动关系,尤其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大众传播媒介这一重要的互动平台。国家是全体国人共有的国家,民族是炎黄子孙共同的民族。凡是有关国家民族的大事,大陆民众、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都有知情权和发言权,都有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获知信息、传播信息、发言议论、批评建议的权利,主体和外围双方都应该保证、而不应阻挠和限制这种权利的实现。当然,议政者应该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持严肃认真、务实负责的态度;反对出于私利,采取造谣生事、蛊惑人心等等不负责任的态度。而为政者应该海纳百川,广开言路,善待各方批评意见,善纳各种诤言建议;不宜禁锢舆论,漠视民意,把不同声音拒之门外,实行或变相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历史一再表明,专制封闭乃国家之祸,民主开明才是民众之福。顺应历史潮流,促进主体和外围的良性互动,才是通向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但愿各路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深思而慎行。
(2006年收入《张允若新闻传播文集》,2008年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