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娱乐性大众文化在全球的扩张和渗透,中国电视剧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全球化一方面让我们直接面临国外电视剧大量涌入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也给中国电视剧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是名副其实的电视剧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中国电视剧在世界电视剧市场的地位以及所占的份额却不让人满意,尤其是现实题材电视剧更难以赢得国外观众的青睐.电视剧不仅仅是一种娱乐,而且能够传达一种文化形态以及通过这种文化形态所表现出的国家形象。所以,推动中国电视剧走向世界就成了一种具有多种意义的文化策略。要让中国电视剧走向世界,尤其是现实题材电视剧走向世界,得到世界观众的认可,必须经过多方面的探索和努力。目前,制约现实题材电视剧走向世界的因素很多,有政治的、经济的、体制的和文本的等等因素,而本文将只就其文本策略来做一些分析和探讨。
在跨文化语境中,中外电视剧的文本差异是导致跨文化传播失败的重要原因,而中外电视剧的文本差异主要体现为文化背景、文化内涵及具体的创作观念、生产方式等层面上。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任何文化载体的差异最终归结为文化的差异。由于中外不同的文化背景,东西方电视文化体现出巨大的差异。尽管随着东西方交流和沟通的增加,这种文化差异正在逐渐减少,但一定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积习及审美取向却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排他性。西方文化强调个体意识的尊重和表现,开放而外露,因而个人英雄主义,消费享乐主义,爱情至上、欲望、宣泄、叛逆、刺激等元素贯穿其中,性与暴力以及神话,成为其必需的市场文化元素。中国传统文化则强调天人合一,厚德载物,经世致用,和而不同等,注重个人品德的培养。所以电视剧中更多的表现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是典型的内敛型文化。不同的文化体现在电视剧文本的创作中,便形成了中西电视剧文本的差异。所以中国电视剧大多由于特定的地域文化属性和过多的意识形态话语,难以跨越不同文化体系、圈层之间的差异和间隔,不易克服各种各样的来自阶层、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界限及其意识形态中的种种障碍,也难破除各种由此而产生的接受和沟通的障碍,得到世界观众的普遍认同和接受,从而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目的。
2、创作观念、生产方式的差异
西方电视剧在长期的娱乐工业发展中形成了大众文化及文化生产的传统。电视剧在西方人的眼里,从一开始就被理解为一种娱乐,它只是一种非正式的随意性的文化形式,是一种消遣和调剂。西方电视剧不是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来发展的,而是作为一种娱乐工业来发展的。对于电视剧来说,“观众”就是一切。正是在这种观念下,西方电视剧往往通过展示暴力和性来宣泄观众的无意识冲动,以善恶有报、皆大欢喜来抚慰人的创伤性体验,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爱情故事来为人们提供梦幻,以惊险刺激的场面和强烈逼真的音响来刺激人们的视听习惯,把受众的本我需求放在了较为突出的位置,更加尊重个人的消费欲望。正是这种消费性特点,使其在市场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而在中国,在传统文化重“道”轻“器”的观念下,创作者更注重电视剧作品的宣传教化功能,追求高雅的艺术品格。一直以来,电视剧被理解为一种“宣传教化”的工具,而且电视剧作为大众文化所具有的娱乐和消遣的性质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可,其负载的意识形态意义远远超过了其娱乐工业的意义,总是寻求一种对大众的指导意义,因而所有娱乐性的追求只是对教化的一种包装,而“教化”所包含的集体化和整体化意识与娱乐的个体化和消费化倾向之间往往不易协调。这样必然损害中国电视剧作为大众文化产品轻松愉悦的特性,无法实现电视剧娱乐和消费的目的。因而,在电视剧作为文化消费品的环境中,缺乏消费性的中国电视剧显然难以与西方电视剧竞争。
应该说,差异并不必然是差距,但是,如果我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仍然过分地强调民族性,无疑将把自己禁锢在狭小的地域内,封闭自守,难以和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进行交流和沟通。另外,这种差异将会导致本民族的文化无法被世界其他民族所认同和接受,如此以往必然会拉大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差距,这样当然是不利于本民族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因而,我们说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差异就是差距,就是一种缺陷。中国电视剧要走向世界他就必须跨越这种差异,做到异中有同,求同存异,只有这样中国电视剧才会具有走向世界的可能。
二、“全球口味”与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
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联系日益紧密,日益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正在文化领域蔓延。文化全球化的现实要求中国电视剧必须首先具备文化的“通约性”,要有可普遍接受的“全球口味”,只有如此,“走向世界”才会有一定的基础。
1、普遍人性与全球口味
文化全球化使得中国电视剧在向全球口味迈进的时候必须化解、消融和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和距离,使电视剧的创作和传播逐步进入一种“世界性”的境界,这种境界必然是经得住多种文化的考验,并且在创作中融入了多种文化的意识成果,更深刻地表现出一种人类性的境界。人性是人类的共通性观念,全球化仍然离不开对人性的认识。对人的本我欲望的表现、对爱的渴望、对亲情的表现、对生命的珍惜、对盛衰兴亡的感喟等等都是全世界人类共通的感性诉求,这些东西在人性层面上具有共性,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的障碍,对于世界各国的观众来说具有普遍性,也应成为和世界沟通的民族优美文化的根本。如风靡全球的美国电视剧《豪门恩怨》虽然有着富于美国色彩的包装,但它们演绎的却是贫富沉沦、家族兴亡的“全球化”故事,难怪在非洲贫民区里,也会出现男女老少争相观看的景象。
2、文化工业背景下的全球口味
日益全球化的文化工业也是“全球口味”的生产者。大众文化的研究者费斯克强调文化经济产品的形式是形象、思想和符号,观众观看节目时交换的是心理满足、快感以及对现实的幻想。实际上,文化工业在生产产品的同时,也在生产观众及观众的口味。全球化的媒介文化也必然是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全球口味”的生产者。纵观西方媒介文化产品,受众至上是其核心策略。好莱坞的文化产品之所以能够畅销世界,主要是将受众的感官享受和精神消费欲望放在了第一位置,以弗洛伊德所说的“快乐原则”为宗旨,并根据其变化来加以修饰、创作。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极为明确的文化商品电视剧的消费性特点也较为明显,它将自己定位于消费与娱乐的供需关系之中,并尝试提供最大观念群落的消费快感。观众的这种消费需要是一种在市场经济、技术文明、全球时代被催生出来的娱乐消遣的需要 ,我们可称之为:“全球口味”。其最大特征就在于:它是被构成、被制造、被开发出来的,是被控制的需要,是以“流行”为价值导引的弥散性口味。因此,了解全球性电视剧流行元素的构成,准确把握口味的变化,便是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文本构造的一个前提。
3、全球口味:前进的方向与误区的规避
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要走向全球,它的生产就必须以符合时代潮流的方式,以能够与世界对话的方式去创造制作电视剧文本,创制出具有“全球口味”的文本,实现跨文化传播,这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基本方向。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对“全球口味”持科学的态度辩证地对待,规避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在全球化的语境下,由于发展中国家一般缺乏将本国文化全球化的实力,而处于弱势地位。西方强势文化在全球化中往往有一种话语霸权,因而文化全球化往往表现为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入侵和异化。因此有人会担心,全球化的文化都是西方国家的强势文化,而本土文化都处于劣势有被西方文化同化的可能,文化全球化很可能就是文化的西方化。要澄清这一点,首先要明白全球化确实在某种程度上遵循了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文化模式,但它并不就必然是“西方化”或“美国化”。全球化是一种跨文化的对话和交流,在各民族文化在相互接触、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借鉴和融合,求同存异,逐渐形成了世界性文化,而不是外力强加的结果。其次,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种存在着巨大差异的文化类型,并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也不可能谁来取代谁,两者只能是相互吸引和补足。全球化还是动态的全球化、发展的全球化,目前美国电视剧在全世界处于强势,我们应该正视这一现实,但是在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不加分析和选择地模仿外国,置民族的特点与需要于不顾,以为外国“时髦的”都是美的、好的,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来发展和壮大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为“全球口味”的生产贡献中国人的智慧。
三、打造具有“中国气派”的现实题材电视剧
给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添加全球口味,并不意味着民族文化的消亡。实际上,在任何条件下,全球口味和民族性都是共同存在的,互为条件的。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化不是单一的、一元的文化的专制统治,而是多元文化的互动所形成的一种关切到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所以文化全球化必然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这就是“和而不同”。只有在肯定全球口味的同时,又突出本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取向,才能成为真正具有中国气派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而真正的“中国气派”也将使中国电视剧充满特点和新意,成为世界观众接受中国电视剧的理由之一。
中国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演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注重和谐,信奉天人合一,讲究顺其自然;不突出个人,重视集体主义精神,强调对国家和集体的无私奉献精神;注重个人自我修养,重视人际关系,坚守家庭价值等等。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也应该与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文化传统、艺术品质和文化趣味相吻合,才能有与世界对话的资本。近年有影响力的现实题材电视剧《情满珠江》、《儿女情长》、《咱爸咱妈》、《激情燃烧的岁月》、《空镜子》、《牵手》、《大哥》等,都从普通人家的故事中发掘出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中的精髓,以张扬蕴涵其中的温情脉脉的东方美德,从而赞颂呼唤人伦亲情,重建家庭伦理道德。虽不见明显的弗洛伊德主义所强化的性画面,也不以血腥的暴力压迫来刺激人的视觉,但却多了几分中国传统的温情、亲情, 突出了东方民族的人格力量和东方式智慧,强化了自己优秀作品的民族文化特征,含有更多的“中国气派”。 另外,中国地域广阔,有着和国外迥异的人文景观和地域特色,这些都是国外观众感兴趣的东西,也是“中国气派”的构成元素。我们的电视剧创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入能反映中国民族特色的画面,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展示给国外的观众,以求他们能够全面的了解现代中国的状况。
必须高度注意的是,并不是说只要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就都具有“中国气派”,也不是说狭隘的民族主义就是“中国气派”。我们所说的“中国气派”是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及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和现代表现,如表现中国核工业的电视剧《世纪之约》就很好地表现了现代理念与传统精神的契合,而以红高梁、黄土地、小脚女人、长辫男子为代表的各种影视,仅仅是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局部与历史。这些东西因独特性和神秘性或许也能有一定的观众,但是,它绝不是对现代中国的全面真实的反映,恰恰相反,它是对中国形象的歪曲,成为世界观众了解现代中国的障碍。我们应该更充分地发掘中华文化的内核,并有意识地将其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推出一批开放性的、具有“现代化的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
四、 添加异域元素——“球土化”的另一面
当今世界,全球化无疑是一种重要的趋势,但全球化并不能脱离本土化,全球化与本土化都是相对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Robertson提出的“球土化(globalization)”概念就很好地概括和体现了两者的辩证关系。“球土化”是一个文化的缓冲地带,它即突出本土特征又突出全球的普遍价值。外国的文化如果与本土文化成功的融合,将被当作是本土的,而这一文化结果又将成为文化转换的基础,在这里我们先将这种本土化称做“外本土化”,这种“外本土化”也就是添加异域的本土文化元素。如美国电影《花木兰》的成功即是如此。对电影《花木兰》而言,它已经不是纯美国文化,也不是单纯的中国文化,它是一个两者文化杂交混合的产物。这部影片融会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元素,在形式方面,它一方面保留了迪斯尼影片的制作、剪接风格,
另一方面也借鉴了中国美术和日本舞蹈的形式;在内容方面它一方面突出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例如电影中木兰吃香肠煎蛋的早餐,祖先神灵和着摇滚乐起舞等,另一方面它又直接取材于中国历史上的传奇故事,也遵循了中国传统的“孝”道。正是这些“异域元素”(中国相对美国而言即是“异域”)的添加,让我们作为受者在观看的时候有一种亲切感,进而产生认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要实现跨文化传播,就要走“球土化”的道路,我们也要从接受者的角度考虑,走“本土化”策略,针对不同的地区、民族来添加不同风格的内容,像约请他们本土的演员加入,增加他们国家的生活场景,采用目标观众所熟悉的拍摄手法等等。
在亚洲范围内,比如日本,韩国,我们可以在电视剧中加入日本和韩国人民熟悉的文化元素。如我们和日本合拍的《上海人在东京》、《雨狗》、《世纪末的晚钟》,和韩国合作的《金粉世家》、《独行侍卫》、《基因之战》、《北京,我爱你》等,都为我们进一步探索“球土化”策略,进入两国市场积累了经验。
在美洲范围内,对美国,可以运用好莱坞制作方式,注重自由、民主、人的本性和英雄主义的表现。《卧虎藏龙》冲击好莱坞的成功,表明如果我们“投其所好”,还是能够生产出合乎西方人的胃口的作品的。对拉美,我们可以在文本中加入拉美风情的音乐、舞蹈以及场景,在题材上多演绎大家族的情感纠葛。
在欧洲,我们可以从欧洲丰富的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在具有欧洲文明特色的地方取景,表现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像以二战为背景的《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就给我们以一定的启示。
综上所述,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走向世界的文本策略也就是全球口味、中国气派和异域元素三者的的结合,“全球口味”是为了营造对话的接口,“中国气派”是为了增加传者的文化特征,以异质性吸引其他文化背景中的观众,“异域元素”是降低受者的接受难度,增强文本亲近性的必须要素。这三者不是简单的拼凑,而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水乳交融地体现在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文本之中。费孝通先生在谈到跨文化传播的时候曾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观点,这种观点是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念一脉相承的,也是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世界文化多元共生的理念。我们所讲的全球口味、中国气派和异域元素的有机结合就是这种“和而不同”文化观在电视剧文本制作中的一种具体体现。从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这种和而不同的“文化搀杂”状态已经被证明极具竞争力和渗透力,并且也容易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被世界观众认可,从而推动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走向世界。
主要参考文献:
1、尹鸿、 萧志伟《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当代电影》2001年 第4期
2、陈龙《媒介文化全球化与当代意识形态的涵化》,《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5期
3、曾庆瑞《艺术事业、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的混沌和迷失(上)》,《 现代传播》 2002年 第2期
4、曾庆瑞《艺术事业、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的混沌和迷失(下)》,《 现代传播》 2002年 第3期
5、殷国明《“跨文化”一种电视传播新视野——兼谈中国目前电视历史剧的创作》 《南方电视学刊》 2002年 第2期
6、杨 静《中国电视剧与民族叙事审美文化传统》,《现代传播》, 2002年第1期
7、nancy Tong 《中国电视节目如何走向美国》刘迅译 《国际新闻界》,2001年 第5期
8、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第32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9、杨保军《创制亲近性文本:跨文化有效传播的重要基础》,《国际新闻界》 2001年 第6期
10、潘知常《报刊书籍与大众文化,http://gadfly1974.nease.net/articles/local1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