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孙惠柱:大学怎么教?

  

  当老师教学生,是中小学更难还是大学更难?那还用说!当然大学最难,学问要求最高嘛:教小学只要专科,教大学要博士,寒窗苦读少说也得20年。但也可以说大学最容易。因为教中小学,除了掌握所教的知识,还得学教育学教学法,还要实习,必须拿到执照才能上岗;大学就没这些麻烦,有学问就能教,没见当年不少名牌大学的掌故中,来自各地的名师用方言讲课,学生如闻天书,照样趋之若鹜!

  哪个说法更有道理呢?各国的教育体制中,国家都对普及性的中小学有相对统一的特殊要求,专设有师范院校,教授教学法之类课程,教师须有特别证书。大学就没有此等要求,也很少有人专门研究大学的教学法,好像读了博士,自然就会教大学生。

  人们有这样的误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学常常过分强调科研和学术成果,忽略了面对学生的教学——教与学的互动,越有名气的大学好像越是这样,习惯于追逐名人名校的中国媒体更强化了这种误解。我们开了许多“建设一流大学” 的研讨会,结果是越来越聚焦于学校的大小、项目的级别,以至于大家都只知道欧美的研究型名校,对那些以育人为最高使命的优秀的教学型大学几乎一无所知。

  华裔教授裴敏欣建议中国的高教改革先学美国的教学型文理学院,因为这种大学“教育质量高,独立性强,可以在短时间内赶上西方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水平。中国要打造自己的哈佛、耶鲁恐怕此生难见;但中国要建立能和美国第一流的文理学院媲美的学校,是完全可能的。”(新加坡《联合早报》2011-06-29)此说有理,这里我还想讲一种旨在教学生活学活用、立竿见影,但又高于职校的专业学院。纽约电影学院(New York Film Academy)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电影(包括电视)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大显学,中外皆然。中国的大学都在孜孜以求争抢电影电视学的硕士博士点,重点在史论研究;而最早开创电影学科的美国大学在这个领域里的主干课程是关于影视制作的——这是大部分学生想学的,也是社会的主要需求所在。制作比史论更难教,光讲没用,就是放片子加分析也还远远不够,必须有足够的完好设备,以及能教他们怎么做好的老师。纽约电影学院的教法是把业界中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和现代大学结合起来。

  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常常是一对一,教得最深入,但效率太低,而且学生一直跟一个师傅局限太大;初期的现代学校像工厂流水线,一人教几十几百,各科老师轮着教,效率大大提高,学生接触的知识面宽,缺点是忽略学生的个性和主动性,流于死记硬背“XX通史”、“XX美学”之类的大叙事大道理。纽电也开“电影美学”课,但不从名家理论入手,而是从导演的角度,探讨摄影机位置、故事结构、演员调度、画面构图等技术手段的美学价值。一个老师带十几个学生,四人一组一套设备,相互配合轮流拍片,其间各专业课老师分别来做指导和评点。

  相比传统的学徒制,这样的现代大学既有多专业的综合教学,又有超乎具体技艺的美学审视;最重要的是人人主动,既学到实在的本领,又不断在实干中测试新的思路,这是中国多数大学的大课上做不到的。就是平时以实践性小课为主的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生到了纽电,也感慨他们教学实践的密集程度和“术”“道”结合的贯穿始终,一周六十小时的学习任务竟让他们都兴奋不已,因为每节课每个作业都那么充实。

  我们当年的院系调整照搬苏联,改成了以专业学院为主的体系;近几十年来朝美国模式靠,又把学院并成综合性“大”学,仅存的专业学院成了永远进不了211、985的二等学校。很多并进大学的学院则抛弃了活学活用的好传统,放手扩招,也去追求大学大课大书,教出的学生不会动手做事,只有一知半解的空头理论。这样的大学出来的博士,博是博了,常常还不如纽电那种学校的学士硕士有用。

  纽电这种教学模式对我们的大学有意义吗?对一般大学来说,未必要学他们全套课程的模式,但只要开了应有操作内容的课程,就不能只是坐而论道,必须经常站起来动手干活。就具体的影视课程而言,拍摄、调度、剪辑等早就不再是专业电影导演的专利,正在变成现代职场的基本技能,这方面的课程需求将越来越大,成为继外语和计算机以后又一种各行各业都需要的公共基础课。但是知易行难,必须有好的老师和新的设备,能教学生动手做、用心想。

  大学这么教,我们准备好了吗?

  

  《南方周末》2011年11月10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孙惠柱:大学怎么教?  怎么  怎么词条  大学  大学词条  
教育理论

 李文:倾斜天平上的中国学术

   今日中国的社会科学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原创性贡献太少,很大程度上在于未能在学者的地位、声望和他的学术贡献两者间建立起应有的联系。    客观、公正地判断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