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声色犬马

声色犬马,中文解释: 声:声音,歌声,乐声,泛指歌舞;色:美色,女色,奢侈的生活;犬:富人游手好闲,玩狗,养狗以图乐;马:骑马,玩马为趣。泛指旧时统治阶级糜烂淫乐的生活方式。亦作“声色狗马”。

声  

声是什么?在所谓的声色犬马中,为什么要把声放在最前面?人刚从娘胎里出来的时候,眼睛是闭着的,首先感知的是这个世界上的声音;甚至在母腹中就已经感觉到外界的声音了。那么,声仅仅是指我们所能听到和感知的声音吗?它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自然的有风声、涛声、雷声、雨声等等,人为的有歌声、乐声、笑声、骂声等等,一切声音的总和,就是声吧。但它在声色犬马中,肯定是专指而不是泛指的,有着特定的含义。所有有耳朵的生灵都排斥噪声,恐惧噪声,远离噪声,因为噪声无益于身心健康,刺激和破坏听觉神经。歌声、乐声这些悦耳之声,则被绝大多数的人所乐意接受,甚至着迷和沉溺;据实验证明,就连树和花卉也喜欢“听”音乐。因此,古人说的沉溺于声色犬马的声,当是悦耳之声。无论是大自然固有的悦耳之声,还是人类发出或创造的悦耳之声,都是非常美妙的,江河的滔滔声,溪流的潺潺声,松竹的摇曳声,小鸟的鸣叫声,婴儿的呱呱声,以及那些余音绕梁的歌唱和器乐的演奏声,等等。既然,人世间的这些悦耳之声是如此的美好,古人却为何要谆谆告戒我们,不要沉溺于此呢?一些宗教也对信徒有此戒规。据说,是害怕沉溺于此,会迷失人的本性。这就引发出来了另一个问题:什么是人的本性?它包括了哪些内容?人的本性,当是人所固有的与生俱来的一切属性的总和,有真善美,有假恶丑。为了繁衍生存,团结和谐,不断进步,人类必须去假求真、抑恶扬善、弃丑逐美。那么,沉溺于声(暂不说色),会迷失人的哪些本性呢?是假恶丑的本性吗?好啊,那正是我们所应去、抑和弃的;是真善美的本性吗?不会的,那些美好美妙的声,正与我们人性中的真善美相吻合,相默契,相辉映。古人、宗教,到底担心的是什么?好费解。我们翻阅浩若烟海的史籍,可以发现,这种告戒所针对的对象,大都是王孙公子、纨绔子弟。他们果真沉溺于声了吗?不见得。许多宫廷音乐,在朝代更替的暴力革命中被毁灭了,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古乐曲,让人听了无不拍案叫绝。那些王孙公子、纨绔子弟们听懂了吗?着迷了吗?沉溺了吗?非也,非也 。他们太休闲了,太无聊了,太空虚了,所以,需要声响(而不是美好的音乐)来充斥过剩的时间,打发寂寞的日子,消耗多余的精力。倘若他们真的会因此而迷失本性的话,谢天谢地,阿弥陀佛!声无罪,哪个人因沉溺于声而堕落、而沉沦、而死亡,那是他自己的事,与声没有任何关系。

古人总是把色放在声或酒的后面,来说明它的重要和不好。把色放在声之后,也是有道理的。人在诞生之初是先用耳接受声,后用眼接受色的。按照佛家的经典解释,色是世界的一切有形之物,包括我们人自身,这种解释是非常广义的;狭义的解释则是美色、女色、颜色。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么,空又是什么呢?是什么也没有吗?佛家肯定不是用一个空字来否定一切事物的存在,否定了一切事物的存在,也就否定了佛本身,否定了他自己,否定了他的说教。按照佛家对色的解释,色是一切有形之物,如果色即是空,那么,空也就是一切有形之物。呵呵,是佛误导了我们,还是我们的悟性不够,抑或是文字的概括性太有限,我们总是被绕来绕去的,走不出一个空字的本义的局限,我们、也包括许多遁入空门的佛家弟子们,都把空字当成了空空如也。既然色是世界上的一切有形之物,我们为什么要躲避它、恐惧它、废弃它呢?我们对世界上的一切有形之物,有用就取之,无用就舍之;悦则赏之,不悦则不赏,不就行了吗?为何要畏色如虎呢?好费解。说色的不好,主要是说女色。说色字头上一把刀,会杀人的。人有时候太混蛋!喝醉了,说酒坏;崴脚了,说路不平;就连小孩磕碰了,也用打磕碰小孩的物体来哄小孩。女色有什么不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寡人好色,等等,不都是很好很正当的理由吗?皇帝好色,纵欲过度而短命,那不是美女的错;老百姓好色,犯强奸罪坐牢,那也不是妇女的错。很简单的道理,为何要说女色不好呢?是了,有首《女人是老虎》的歌,很能说明问题。如果和尚都被女人吸引跑了,谁来厮守佛门、供奉菩萨呢?佛怕接班人无继,才说女人是老虎,才说女色不好。哈哈,博大精深的佛,竟然是如此的不自信!非要忍疼割爱,断却尘念,拒绝亲情,才能成佛!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是佛苦,还是众生苦?我不敢否定佛,也没有否定佛的企图,只是就事论事而已,请佛宽恕。欲壑难填,不好;但完全的禁欲主义,也是违背人性的。柳下惠坐怀不乱被称道,不是说他禁欲,是说他不乱。寡人好色,好而不乱才是真君子。佛家惧怕女色,也反证了色不是空无所有。人不吃饭会饿死,吃多了也会被撑死,但人却从来不说饭不好,饭不可取。好色也是同理,取一水而知江河,入江河则有灭顶之灾。腰缠万贯,每日不过三餐;广厦千间,夜寝不过六尺。世上美色千千万,君能穷尽乎?

声色犬马中的犬,不单单指狗,它的含义要大得多,有养狗、遛狗、玩狗、斗犬、狩猎、走狗、谄媚、游手好闲等意思。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狗是人类最忠实的动物朋友,它伴随人类的时间肯定比进入农耕社会之后才伴随人类的牛要久远。狗除了具有看家护院的用途和一定的审美观赏价值而外,最主要的还是它对人的依赖所形成的终生不改的忠心,这是人最喜欢的狗性。人常说,狗通人性,也就是说狗性和人性有相通之处。对人来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而狗却没有功利思想,只有为生存而天生的本能。有人说,当狗从野狗变为家狗的时候,就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天然的野性。人类在创造词汇的时候,把舍得二字组合在了一起,是说要想得就先要舍,有得便有失。无论是狗的自愿选择,还是人类的强迫使然,狗由野狗变为家狗,同样是一个舍和得的过程。比之于牛,狗所享受的福利待遇要高得多,而它对人的贡献却比牛要小得多。这是很不公平的。牛同样对人忠心耿耿,但它可以被驱使,却永远也改不了它那倔强的牛脾气。狗在具备忠心的同时,还具备奴性,是动物中的高级奴才,这才是它获得高地位高待遇的真正原因。于是,就有了走狗一说。那么,古人告戒的不要沉溺于声色犬马中的犬,是不是说,不要去当走狗呢?当然不是。是说不要沉溺于养狗、遛狗、玩狗、斗狗的玩耍娱乐之中,也就是说不要玩物丧志。推而广之,赌博、对弈、垂钓、收藏、养花弄草、醉心金石、痴迷书画、苦练器乐等等,都是玩物,何以专对一个犬字,而且,还把犬列于声、色这些很抽象的字眼之后?好费解。在英美一些国家,有专门保护狗的法律,在对狗的认识上,不见得他们就比我们高出一筹;但他们对狗的态度和保护的确要比我们高好多。我们了解狗的一切好的方面,知道它最忠勇,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但我们照样遗弃它,吃它的肉,戴用它的皮子做的帽子;而且还在意识形态上,把它与声色并论,说它不好,不能去沉溺。如果狗有思想,它会想:你自人来我自狗,是你要养我、遛我、玩我、斗我,却要说我坏,岂非怪事!但有一条,狗是绝对弄不明白的,那就是:人是地球上的独裁者,人永远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他找了许多堂而皇之的理由,去掠夺、杀戮、破坏,在不断地为自己掘墓,他说吃狗肉是大补,特别是吃黄狗的生殖器,会补他同样的玩意儿。

从特定的意义上讲,人类对马的驯服、饲养和利用,推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马被作为载人和拉车的重要工具之后,缩短了地域空间给人造成的距离,从而也就节省和缩短了时间。马由民用转为军用之后,更显示和发挥出了它的巨大作用。秦始皇的老祖宗非子,正是在我们陇南为周天子养了数千匹马,而被周天子封为贵族,进而成为诸侯、拥有秦国、拥有天下的。对古希腊、古罗马,以及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更是在马背上得天下的。马也是很通人性、很聪明的。据说,马也象人一样,拒绝乱伦。有人做过试验,将一匹正在发情期的母马的眼睛蒙上,然后让它所下的一匹公马与它交配,事毕之后,解开蒙在它眼睛上的布,当它回头看见竟然是它的儿子与它交配时,便毅然决然地跳下了悬崖!多么好的马,也要把它列在不能沉溺的声、色、狗之后,其地位甚至连狗都不如!古人这是怎么了?倘若是某一个人神经错乱了,那也没有什么,可千百年来,竟然有那么多的人,尤其是有学问的人,都认可这一说,那就奇怪了。好费解。有一件事启发了我。我所插队的那个村子,有个老地主,他曾经对我说过:我算什么地主,我没有地,没剥削过人,我就是爱骑马兜风装大人,那些没马骑老走路的人不服气,受不得,硬是给我定了个地主。这个老地主是不是被错划,姑且不论,但他说的那种现象却值得深思。在汽车没有进入中国以前,尊贵的人除了坐轿就是骑马了,即使是骑兵,也比步兵优越。中国人有着浓厚的仇富妒贵心理,他们企富盼贵,连给儿子取名也叫富贵、满仓、财旺、来金等等,但企富不成、盼贵不来,便走向极端,仇富妒贵。你骑在马上,高我一头,居高临下,我就要诅咒你掉下马来摔死;或干脆在你的必经之路挖一个陷马坑。可是不行,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就想了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杜撰了马的诸种危害,让你不要沉溺。你不沉溺了,他的心理也就平衡了,至于那马冤枉不冤枉,他才不去管呢。马中的优秀者,有千里马,汗血马,西洋马,东洋马,还有人们熟悉的赤兔马。有小马过河、老马识途、塞翁失马、伯乐相马、马失前蹄等典故,褒多贬少,象声色犬马这样的陈句就更少了。当然,声色犬马中的马,是说骑马,是对骑马者的警告、规劝、戒示。他表明了对骑马和骑马者的一种态度,理由是不要沉溺。好在,除了牧民,沉溺于骑马的人少而又少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声色犬马  声色犬马词条  
儿童

 ​八仙传奇之锺离权

八仙传奇之锺离权锺离权姓锺离,名权。据称他是汉代的锺离子,因此民间又称其为“汉锺离”,仿佛他是姓汉,名锺离。道教宣传意欲达到贵为将相不如修道成仙的效果,通过《历...(展开)

儿童民间

 老臊狐与花花小蛇郎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洪泽村。村上有一户人家,男人被老臊狐吃掉了,只有女人带着四个孩子过日子。这一天,大嫂抱着最小的孩子走娘家,路过老子山,老臊狐变做满头白发的老妈...(展开)

儿童

 ​小知县示弱擒大盗

明朝中期,张佳胤在滑县任县令,有两个名叫任敬和高章的大盗。假称是锦衣卫派来的使者,前来见张佳胤。两个“使者”径直走上公堂的台阶,面向北面站立,张佳胤心里对此感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