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睦是幸福的,但和睦的家庭并不是没有难念的“经”。
工作单位人际关系和谐融洽,这是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但也并非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家庭有矛盾,需要妥善处理好;工作单位有问题,需要合情、合理地解决。关键的是调整好心态,掌握好方式,做到心理相容。
就说家庭中的矛盾吧,有家人的认识因素、情绪因素,也有家人的意志因素。这些都可统称为矛盾的发生、发展、解决的心理过程因素。同时,也还有家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因素和动机需要、兴趣爱好、信念理想等个性倾向性方面的因素。
如果家庭各个成员之间,能够在任何家庭矛盾中,做到心理相容,即在任何矛盾的全部心理过程中和个人的个性心理差异与倾向性之间,能够平心静气地分析产生的矛盾,进而才会达到解决矛盾的目的。
例如,家庭生活的吃饭问题吧,作为生理需要,一日三餐那是谁也离不开的。可是,一家之中的男女老幼,谁和谁的口味又都是绝对的一样呢?出于相互尊重,作为做饭做菜者,在烹制共同饭菜之后,另外备些酸、甜、辣、咸等辅助性的调味小料,以供他人之需,个别人的个别需要得到了满足,也不会影响他人用餐。这点儿小事儿,虽然微不足道,但却能体现家庭中的一种和谐。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上的尊重与被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往往比生理上得到满足显得还为重要。
在家庭生活中,其他方面也需要心理相容。比如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夫妻生活、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等。做到心理相容了,才会正确认识他人的个性,才会在与他人相处中享受到某种成功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而提高了各自的心理素质及家庭的质量水平。
在家庭生活中,因为不同于工作、学习或其他社会环境,家人的个性可能表现得更为充分一些。特别是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挫折或难题,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在所难免。此时,如在家中宣泄一番,家人能够给予理解,心理相容了,就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家庭和睦,要紧的是心理相容的程度。至于心理相容的水平,则往往取决于家人的综合整体素质,尤其是健康心理素质。为此,不妨先从提高家人的健康个性、人格完整入手,再逐步提高其他方面的水平。
至于单位工作、学校学习,亦应和在家庭一样,在上下级、同级之间,师生、同学之间等,做到心理相容,也会有利于工作、学习。正如古人所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一样,以“修身” 作为基础,然后是与家庭、与社会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