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自控力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不能平衡地去把握,就很有可能导致另外一个极端的出现。及时行乐、七分饱、欲求不满,或许是对自控力最好的理解。
读书的时候,曾经在上学放学的途中看到一个男生,他那么阳光帅气自由,我几乎对他一见钟情。在往后的日子里,每天上学的动力就源自于上学放学的途中,能够见到他。
就这样,我们邂逅了三年。三年里,我几乎每天都会在“偶遇”他。我就是那只小白鼠,即便是忍受着“最熟悉的陌生人”的痛苦,我依然义无反顾每天“制造”这种邂逅,每天定点受到一定的电击。从此我便爱上这种感觉,不可自拔。
后来他读了大学,离开了这座城市,我再也看不见了。后来,我也读了大学。但是在青春的日子里,始终忘不了这段偶遇带给我的“电击感”。再后来,我工作了,每天上下班的途中,也似乎在期待重新回到过去的这段邂逅。
原来这就是多巴胺的力量。像毒药般。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被多巴胺控制着,找不到出口。于是,阅读大量的书籍,我想要知道,我是谁,为什么我扮演着乖乖女的形象,内心却如此渴望他的那种不羁和自由。我羡慕他,我渴望成为他。我却永远都释放不出这种力量。
它隐藏在我性格里的另一面,见不到阳光,我便把这样的期待转移到了他的身上。人都是会有很多面的吧,自信与自卑,绅士和野蛮,拘谨又放松……他说,有多自信就有多自卑,这些力量从来都是相互存在的,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一直都在,不离不弃。
怎么才能让好的力量战胜不好的一方呢?大多数时候,我们都用自我控制着本我,压制住那些不好的想法。压制多了,会汇聚成强大的一股压力,从别的出口以另一股力量得到发泄。
于是,我们从报刊杂志上看到很多教师猥亵,明星减肥过度晕倒,豪掷千金购物,诸如此类的新闻。某一方面严格控制着自己,另一方面又用别的形式极端地释放出来。
自控力最终疲累了。
原来它也是需要锻炼的,像肌肉一般,越练越强壮,越练力量越强大。但这也并不代表着我们能更加平衡地把控自己的各种欲望。对,平衡地。
我严格控制自己的体重,我必然在别的方面大手大脚;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我必然在私生活上萎靡不振;我在家庭里扮演一个好丈夫好妻子,却更容易遇到小三……可是,多巴胺无处不在,巧克力、薯片、浪费、奢侈、美女、豪车,所有的科学指向都表明,细胞是“趋利避害”的,那些无所不在的利,成了刺激我们释放多巴胺的来源。
我在此处自控着,我在那处纵容。这是我们很多现代人的共同特征。这样的极端,不仅会导致各种社会问题,也会让自己始终处于一个失衡的天平上,摇摆。
专注于自控,更好地把控自己大脑中的N多面,让他们都达到平衡的状态,才不会产生极端的局面。
想要减肥的人,与其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控制自己的食欲,长时间不吃不喝,不如每一顿减少自己的食量,看到自己想吃的东西的时候,就适量吃一点,反而不会造成自己在食物上的过度压抑,更不会导致体重的严重反弹。
想要在工作上取得一定成绩的人,与其上下班都沉湎于工作,放弃自己的私人时间,不如上班的时候集中精力,下班后泡吧听音乐健身看画展轻松享受生活。
当然,这些都是在同一个方面的自控。有的人吃很少,购物却买很多,这是不同方面的自控失衡的表现。在某一个方面的极致追求,必然会导致天平的失衡。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和谐发展,在每个方面都适度地自控,却又能保证能够及时行乐,永远处于一个“欲求不满”“七分饱”的状态,便是最佳的生存状态。
这种最佳的生存状态,作何解释?也就是说,人在吃得半饱不饱的时候,是最有活力的。吃得太多,就会犯困犯懒;吃得太少,会太饥饿和渴望。这种“七分饱”的状态,不仅仅是适用于吃,而是适用于生活中所有的方方面面。做事做得不要太过,也不要偏于保守,满足了自己的“欲”,也做到了对自己自控力的锻炼。
文/程诺
温暖延伸
心理FM:努力,应是一种常有的状态
SOS:《一封来自心理FM 的求助信》
下载:心理FM手机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