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那些追梦的身影让我动容

在我的印象中,我还真不记得,有任何一个一直在追梦的朋友,最后收获了一个悲催的结局,一个都没有。如果硬要说有失败的,都是败在自我放弃上,事后他们又悔恨非常。而真正坚持到底的,都无一例外的赢得了自己,同时又开始了另一场长跑。——  www. 

关于理想

几个月前,我与某师妹联系,她说班里面只剩她一个人没拿到offer了,她有些不开心,但是她有她的追求,她还是想试试,我说你会拿到理想的offer的。结果不到两个月,她真做到了。

我在南开待了8年,从本科到博士,有三拨很不一样的朋友,一拨是本科时一块学生物的理科生,一拨是做记者时结交的文学院、历史学院出身的媒体从业者,一拨是经济、商学方面的硕博士同学。

待了8年,人都待老了,每年都看着一拨又一拨的朋友或者走入社会,或者奔赴海外求学,但有一点非常一致:上帝保佑那些为了梦想而奋斗的孩子。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天赋相当一般,但难得可贵的是,他们始终没有放弃。所以,我有幸目睹一个又一个天道酬勤的故事,让我觉得世间自有公道。

比如一个同寝室的哥们儿,学生物的,一直为出国努力,毕业时去了密歇根读博士,一切在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比如红薯,我做主编的时候他刚出道,在我看来他的报导能力超差,但他就有一个去南方报业的梦,一直在努力,毕业时就真的去了,而我在新闻方面到现在还是个半吊子;比如李蒙,从很早的时候就有一个宝洁梦,到申请的时候给我打电话说,MKT的岗位竞争激烈,云云,我说那你就申CBD,他过了一天又跟我说,就申MKT,为梦想拼一把,结果真成功了。

在我的印象中,我还真不记得,有任何一个一直在追梦的朋友,最后收获了一个悲催的结局,一个都没有。如果硬要说有失败的,都是败在自我放弃上,事后他们又悔恨非常。而真正坚持到底的,都无一例外的赢得了自己,同时又开始了另一场长跑。

而我能记起来的总是他们的背影,当我们把时间挥霍在游戏、电影、BBS,甚至游戏男女的时候,他们默默的背起书包,走向自习室。后来想想,那分明是一条前途之路。甚至像毛毛这种,我个人认为的确有些异秉的家伙,都被我抓住好几次,他痴痴的而又执著的走向自习室的身影。

那些身影总让我动容,甚至让我感到了某种光明。

关于矫情

我读书到今天8年,身边本科毕业的朋友,已有不少小有成就,开始流露出大生意人的模样,我去看他们因为什么原因成功,到最后也没看懂,但一个体会很明显:他们不矫情,活得很真,骨子里洒脱与大气。越大气和爽气的人,就越有魅力,越招人喜欢,到最后不成功都难。在这方面,我常常显得特别小家子气。

我从前年起开始陆续帮导师给本科生代代课,从06、07到08、09,都还算有过一些经历,同学也从85后到了90后,我对“90后”这个称谓,与许多人一样,都有先天的厌恶感,我想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是很可怕的,是很不可取的。尤其是每次想到“85前是这样的,90后是这样的”,我都会深感惶恐:妈的,我老了。

但随着与他们的交往,我发现每代人的青春都差不了多少。但如果硬要说有的话,我的一个感觉也非常明显,他们的自我意识比上一拨人要重,比如,07级的本科生,即便老师教得比较滥,也会碍于情面听下去,而越到现在,让他们安安静静的坐在教室里就变得越难。

这种自我意识无疑有好的一面。但无疑也有许多不好的一面。比如频繁转换注意力,频繁跳槽,也许他们会想着转换到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而不是把一个相对一般的机会,凭借自己的发展做成最好的机会。再有一点就是,自我意识很重的人,通常非常不大气,会显得非常矫情。

我经常收到一些师弟师妹给我的来信,比如,问问我应该怎样学一门功课。我给出的回答就是,去看一本教科书吧!而得到的回复经常是:那本教科书太厚了,太枯燥了,我时间紧,这个忙那个忙,有没有简单一点的?

人不换位是很难完成换位思考的。所以我直接说我对这种回答的反应,就是无比反感。是你自己要学,又不是给我学,学习哪有什么好玩和简单的事,你想在任何一个领域有哪怕一丁点儿成就,都得忍受枯燥的学习过程,以苦为乐,没这点素质,还是别学了,您老多休息吧。

关于读书

年初的时候,我与导师有一场对话。他始终都无法理解,facebook这种公司的估值怎么会那么高,他是60年代的人,他固执的认为,facebook的技术进步,以及其所引发的文明进步,跟微软、苹果这类公司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他同时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同学上校内。在他看来,30岁以上的人,每天都很清楚自己要干什么,根本不需要了解别人在看什么想什么。

我越来越觉得他的观点有相当可取的地方。但我更关心的是校内化网络生活,给我们生活状态所引发的改变。比如,当网络成为信息阅读渠道的时候,书的地位就下降了,或者是被我们不经意间遗弃了。

一个人的时间总是有限的,我们比上一代读了更多的网络文字,比如最近特别流行加藤嘉一的故事,大家肯定都读过,那么我们花在经典著作上的时间,就一定比上一代人少。我老爸只有初中文化,现在也不会上网,但是现在还坚持去图书馆借书,晚上读书的习惯,他对历史和经典文学著作的了解,让我经常觉得自己很没有文化,这一点都不假。我去世的老爷,对历史的了解都比我强好多倍。

我这几天去豆瓣上看了一下自己的阅读史,这哪里是一个理想的博士生的阅读史?连本经典的、大部头的哲学著作都没有,就知道我这种人的精神境界注定深邃不到哪儿去。

我前段时间研究《华为基本法》,看到任正非的诸多发言,震撼到不得了。这哪里是一个商人,这是一个政治家,这是一个懂哲学的政治家,对马列、毛选的著作与哲学原理,如数家珍,运用熟练。我想起王明夫先生说他大学本科的时候,读《小逻辑》读到灵魂颤抖,你想想,一个人的灵魂如果已经深邃到这种程度,他做什么可能会做浅呢?

而且,像历史和哲学的经典著作,它本身就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至关重要的力量,我们依靠一代人一代人的阅读,完成了这种文明的薪火相传,而网络,可能正在改变这种方式,进而改变了事情的本身。

读书已经变得非常廉价了,甚至为人所不齿。前段时间我写了篇文章,叫《写论文的最高境界是感动自己》,分享到几千浏览量之后,我就赶紧给关了——因为天天被人骂装逼。其实对我来说,唾弃写论文的人和支持药家鑫免罪的人都差不多,一样都是礼崩乐坏。一个极端事件的背后,更可怕的是一种反文明的社会风气渗透进生活的各个方面,每天,每时。

比如,我每年到了毕业季,如果这一周不接到某个人的电话,问我能不能帮他找到写论文的硕博士枪手,我都觉得这周过得不完整。对他们来说,一篇论文大抵就是几千块钱,背后是,一个硕士文凭就是几千块钱的事,这和一条人命就是几万块钱的事,难道不是一样的逻辑吗?而更糟糕的是,如果我直接说不,反倒会伤了朋友感情,觉得我这个人太不通情达理,所以你知道,什么叫礼崩乐坏了。

本雅明写过大概这样的话,他说,一个人坐飞机达到目的地,和他亲自走完这段路,看完这段路上的每一处风景,两者是有本质的不同的。我个人认为,这和读书一样,读书是完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头脑训练,就好像你练跆拳道,我直接给你一个黑腰带让你系上,和你完成一整套系统的训练和武功升级,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文/佚名(微信:心灵治愈课,zhiyu365)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那些追梦的身影让我动容  动容  动容词条  身影  身影词条  那些  那些词条  
综合

 一句话搞定露阴癖

趣味心理诠释-001 一句话搞定露阴癖 文/毛正强 小超市里只有几个顾客在转悠、选货。老板娘一个人在收银台忙碌。猛一转头,发现一个男人站在了旁边,一只手正在玩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