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你值得被自己认识

文/meiya  

电影《迷失东京》中年轻美丽的大学毕业生夏洛特遇见了正在遭遇中年危机的过气好莱坞影星鲍勃·哈里斯,两个迷失又孤独的人,在东京这座流光溢彩的大都市相遇,彼此陪伴度了生命中重要而又奇妙的几天。

他们在失眠的深夜聊天,有段对话堪称经典:

夏洛特:我很困扰,会好起来吗?

鲍勃:嗯。会,会好起来的。

夏洛特:是吗?像你一样。

鲍勃:谢谢。你越了解自己和了解自己要什么,你就越不会被困扰(也翻译成:越是了解自己的个性和需要,就越不容易被外界影响)。

夏洛特:对。我只是不知道我应该干什么,你明白吗?我尝试写文章,但是我讨厌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我也试过拍照,但是拍出来的东西很普通。每个女孩都会经历玩摄影的阶段,比如照马,或者照你的笨脚趾。

鲍勃:你会开窍的,我可不担心你。继续写文章吧。

夏洛特:但我太平凡了。

鲍勃:平凡也不错。

希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刻有七句名言,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以至被认为点燃了希腊文明火花的却只有一句,那就是:“人啊,认识你自己”。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核心命题;法国大思想家蒙田也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不论你是正在寻找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的年轻人,抑或不再年轻且想要设法知道自己是否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你都需要认识你自己。认识、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许不能完全解除我们对人生对生活的困惑,但是会减少我们的许多迷茫,让我们不那么容易被外界影响,迷失自己。认识自己可以让我们看到“我”的价值,更好的认识世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职业与生活,更清楚地看见“我要什么”。

接下来我想简单地谈一谈一个人如何认识自己的一些方法。

一、做自己生活的观察家。

为了更好的认识自己,你可以问问自己如下的问题:

我是谁?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的价值观是什么?我更看重什么?

我的优势、劣势在哪里?

我有什么性格特质?如果用五个词来描述我的正面特质,会是哪五个词?如果用五个词来描述我的负面特质,又会是哪五个词呢?

我能、我适合、我擅长和我喜欢的事情分别是什么?

和怎样的人相处我会感觉愉快,和怎样的人相处我感觉不舒服?

……

当我开始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时,我逐渐成为了自己的观察者,对自己的很多行为变得有所觉察,就像我们中国人说的“观自在”,我从自己身上跳脱出来,站在外部一个更远的地方反观自己,像观察别人一样观察自己。我观察现在的自己,回忆过去的种种经历,甚至观察童年时期的梦想和愿望。我发现这样反而更能看得清楚自己。如果我们不跳脱出自己的框架,就容易迷失在自己的“认识丛林”中,我们有很多成语、诗歌都表达了这个意思,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只有将自己拉到更远的地方,脱离此时此地的自己,我们才更容易将自己看清楚。

当我这么做的时候,我了解到许多自己未曾真正认识到的信息:我能、我适合、我擅长和我喜欢的事情都跟表达和沟通有关的,比如从小学一二年级就开始记日记,一直当班长和宣传委员,大学毕业后做广告文案,写博客,写书等;在写作、阅读、与别人交谈等事情上我充满热情和耐心,而在超市购物、修理家电、安装电脑系统等事情上我常感到厌烦,缺乏耐心,因为前者是我喜欢且擅长的事情,后者是我不喜欢又不擅长的事情。

我开始对自己做更深入的工作,观察自己一切的东西:我是怎么说话的?我是怎么思考的?我跟其他人互动沟通又是怎样的?我的情绪是怎样变化?我发现这样做很有意思,仿佛自己是自己的实验品,或者说在和自己玩游戏,学会像观察别人那样观察自己,经常会让我有:“哦,原来我是这样的啊”这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做自己的观察家是一个很好的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尤其是从过去个人成功和失败的事件中,更能认识自己。这里要强调一点的是:遭遇失败的痛苦是一个人认识自己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

我有个朋友,头脑灵活,才华横溢,在大型广告公司里从文案助理做到策划总监,但是他总想着自己开公司。后来就辞职和朋友一起开了一家小广告公司,由于不懂经营管理,缺乏客户资源和技术团体,一年不到公司就倒闭了,他还欠了不少钱。于是他回到广告公司当策划总监,干得跟以前一样出色,不久他跳槽到一家薪资待遇更好的公司做策划总监,用赚的钱还之前创业时欠下的债。这样过了一两年,他又和一个朋友合伙开公司,对方给他投资,半年之后公司经营不善又倒闭了,所幸的是创业资金基本是对方出的,他投入的资金比较少,亏损得不多。这两次创业失败不仅让他的金钱蒙受损失,还让他在精神上痛苦万分,信心大受打击,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但是如果按照NLP(神经语言程式学,重点研究一个人的头脑如何运作,研究人的语言,情绪,身体和体验之间关系与规律)的说法:人生没有失败,只有反馈。那么,这两次创业失败给他的反馈让他收获很多。他认识到自己虽然有创意才华,能够写出优秀的策划案,口才不俗,能够打动和说服客户,也能够带领一个小的团队,但是自己在公司的经营管理方面能力不足,缺乏把控全局的才能,对财务管理方面既不精通也不感兴趣,喜动多变的性格也无法做到安心发展一个小公司。如果他想创业成功,需要与人一起合作,这个人是能够在各方面与他互补的人,比他更沉稳,更懂得全局思考,但是之前他的两个合伙人都不是这样的人。

认识到这些,对他后来的工作和生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说:感觉之前一直走在黑暗中,现在忽然看到有一盏灯照在路上,看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以及怎样做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我想这就是遭遇失败的痛苦给人的积极意义:让你从经验中你学到更多的东西,更清楚地看到自己。

做自己的观察家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也需要对自己有不少耐心,自我观察会让人去反省、审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总结,在这一过程中会看到更多的自己,甚至会发现一个全新未知的自己,了解到你想要什么,什么是最适合你的,什么是你一直在寻找的,什么是你需要适应和改变的。

二、运用一些心理测评工具来认识自己。

一个好的心理测评,应该是以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为依据,通过标准化的手段来了解个体性格,然后做一些预测。心理学有不少流派,每个流派的理论基础不同,不同的测评工具由于采用的理论依据不同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如:

1、MBTI测试 (93题)是比较流行的职业人格评估工具,理论的基础则是荣格关于心理类型的划分,后经一对母女Katharine Cook Briggs 与Isabel Briggs Myers 研究并加以发展。→ 点击测试

2、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简称16PF,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研究所教授卡特尔所编,在当今众多人格测试中,它的使用频率是最高之一),就是建立在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之上的。

3、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该测评工具由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编制,主要用于确定被测试者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倾向,进而用于指导被测试者选择适合自身职业兴趣的专业发展方向和职业发展方向)是建立在霍兰德的人职匹配理论之上的。

这些心理测验的题量几十题,或者上百题是很常见的,一两百道题目也属正常,有的甚至更多达四五百题(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简称MMPI,原来有五百多题,后来修订为399题)。做这些心理测试最大的好处则是提供一个快速认识自己的途径,不过因为这些测试题量的缘故,也因为现代人越来越缺乏耐心了,连做心理测评都嫌太浪费时间,再加上国外的专业测试,有版权的原因,不太好找到真正的原版,所以真正能去做这些心理测评的人以及这些测评工具在中国的实际应用都并不多。现在有的职业测试甚至只要花你几分钟的时间,如大公司常用的兰德测试(15题),麻省理工大学的职业锚测试(40题),和天际网的在线职业测试“我测”(20题)。这些测试的题量不多,测试过程快捷方便,对于认识自己也有一定的帮助。

◆ 高中生看这里:高考专业选择测试(壹心理版)

同一个测评工具不一定适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做心理测评时,要选择适合自己文化背景的常模,比如你是中国人就选择中国人的常模(常模是心理测评用于比较和解释测验结果时的参照分数标准。测验分数必须与某种标准比较,才能显示出它所代表的意义)。还有做心理测试时一定要诚实,否则,测试的结果将没有意义。

心理或者职业测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大概地了解自己:对什么事情感兴趣,自己擅长哪一类的工作,自己性格中的有哪一些特质,但测评结果很多时候只是展现自己所属的性格类型,一部分你的个人倾向,看不到你整个人的全貌,不代表你实际上所有的个人能力,也不会表现出你所有的行为模式,所以它们仅仅是工具,千万不可迷信测评工具,心理测评是预测不是预言。人是有生命的,复杂的,并处在时刻变化与发展中,而测验的试题则是固定有限的。记住这一点至关重要。不要让有利的工具反而成了制约你的枷锁,要把重心多关注在测试工具带给你的那些灵感和启发上。

三、他人即“镜子”。

还记得处在青少年时期的自己最爱问身边的好朋友们一些什么问题吗?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人?你觉得我有什么优点、缺点?你喜欢我的哪一方面?你说我要不要改变下自己?我当年,就用这些问题将身边的朋友一一折磨个遍。只是少女时代的我不自知不自信,希望通过朋友的眼睛确认自己的样子。

社会由人组成,人是社会的产物,一个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认同是人在与社会的互动、对话、行动中长出来的东西,我们透过“关系”“他人”的映照来认识自己。这是社会学的“镜子理论”。这一有趣的概念由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提出。每个人彼此都是一面镜子,相互照应着对方。儿童通过与其母亲、家庭其他成员、同龄人的交流而发展了他自身的人格。长大一点,他扩大了与别人的接触范围,但塑造人格的机制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对象反观自身,我们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等反馈,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这就是“镜中我”。所以认识自我的另一个方法则是看看周围的人对自己是怎么评价的,你在人际互动中是怎样表现的。我们常说要活出自我,不必在乎他人的评价,这话固然没有错,但是与他人的交流以及他人的评价确实是我们认识自我的好途径。

通过他人认识自己时,我们要警惕“单一故事的危险性”。小说家 Chimamanda Adichie 在TED上讲述了一个她寻求自己真实的文化嗓音的故事。她在演讲中讲了许多有趣又触动人心扉的小故事,其中有个故事是这样:“我成长在尼日利亚东部的一所大学校园里……我从小就很爱看书,那时候我看的是英美的童书。我也很小就开始写作。当我在七岁那年,开始强迫我那可怜的母亲阅读我用铅笔写好的故事,外加上蜡笔画的插图时,我写的故事正如我所读的故事那般。我故事中的人物都是白皮肤,蓝眼睛,常在雪中玩耍,吃着苹果,而且,他们还经常讨论天气,说太阳出来是多么的令人愉悦。我一直写着这样的故事,虽然说我当时住在尼日利亚,并且从来没有出过国;虽然说我们从来没见过雪;虽然说我们实际上只能吃到芒果;虽然说我们也从来不讨论天气,因为实在没有必要。我故事里的人物也常喝姜汁汽水,因为那些英美童书中的角色就是喝姜汁汽水,虽然说我当时根本不知道姜汁汽水是什么东西。”

她说:多元的故事很重要。有些故事被用来丑化现实,但故事也可以用来激励强化人道精神;有些故事能夺取人们的尊严,但有些故事能让人重拾尊严。她告诫人们:如果我们只去聆听关于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单一故事,将会导致非常严重的误解。

想象一下,一位美女化好精致的妆容,挽了个优雅发髻,换好漂亮的衣服,准备出门前通常会怎么照镜子?是不是会用两面镜子,一面放在前面,一面放在后面,看看自己看不见的后面是怎样的?有的美女,甚至在更衣间里安装好几面镜子,为的就是360度无死角地欣赏自己,确保自己的每一面都很美。所以虽说他人即“镜子”,但想更全面的认识自己,一定不能只照一面镜子——只根据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你需要更多几面“镜子”来映照自己,不然容易陷入要么自恋自傲要么自轻自卑的极端境地。

当我们接收外部世界给予自己的评价时,要注意“单一故事的危险性”,不要只听一个人对我们片面的评价,无论是来自父母、伴侣、兄弟姐妹等与我们关系亲密的人给我们的评价,还是来自同学、老师、同事等关系普通的人给我们的评价,我们都要听。同时,我们自己要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有些意见和评价可能是有益的,也有可能是足以伤害你的偏见或者故意让你痛苦的恶言,你不可照单全收,要懂得分辨和判断。而过分的赞美,对你充满百分百正面的溢美之词,你也要小心谨慎,因为每个人都不完美,别因他人的赞美儿洋洋自得,迷失自己。

我们说,他人即“镜子”,但别忘了还有一句萨特的至理名言:他人即地狱。我们生活在人群之中,在我们身边来来往往的每个“他人”都只是千万片碎镜之一,只有把各种各样“镜子”映出的形象拼合起来,才比较接近客观完整的自我形象。所有关系的建立与维持都是为了更好的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当我们确定这一点时,在与他人互动遇到挫折时,我们就不容易灰心丧气,因为知道这是重新认识自己,学习调整自己,完善自己的好机会,这也是我们形成自我,适应环境和社会的过程。

花时间了解自己,做自己的观察家,与他人交往,不断尝试去做更多的事情,通过与整个外部世界的互动认识到真实的自己,除此之外,阅读也是一个认识自己的重要方式(在此就不赘言)。使用这些方法的前提是你得有认识自己的意愿。一个人有认识自己的意愿,才会有认识自己的行动。你要真正认识到这一点:你值得被自己认识,因为你很重要。如果对这一点不确信,一个人不会努力尝试去认识自己。一个不爱自己,甚至是讨厌自己,认定自己没有价值的人,如何做到去探索更多更好的自己呢?我们需要对自己说:我值得被自己认识,因为我很重要。

《圣经》中神告诉每一个人:你在我眼里是宝贵的。同样的,你在自己的眼中也应该是宝贵的。英国著名的演员、剧作家诺艾尔·科沃德(Noel Coward)说:“我对这个世界相对而言无足轻重;另一方面,我对我自己却是举足轻重。我唯一必须一起工作、一起玩乐、一起受苦和一起享受的人就是我自己。我谨慎以对的不是他人的眼光,而是我自己的眼光。”

毕淑敏说:“我很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分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是的,你很重要,你是宝贵的,你就是你能拥有的全部。你存在,才会感到整个世界存在。你看得到阳光,才会感到整个世界看得到阳光。你消失,世界也随之消失了。只有你自己才能终身与你作伴。你就是自己的一切,所以认识你自己很重要,你也值得被自己认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你值得被自己认识  值得  值得词条  认识  认识词条  自己  自己词条  你值得被自己认识词条  
综合

 缓解孩子分离焦虑三部曲

幼儿园开学了,不少刚入园的托班或小班小朋友哭着不愿意上学。爸爸妈妈们既心疼又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身边的亲朋好友往往会这样安慰:小孩都这样的,让他哭去,过一阵就好了...(展开)

综合

 你有“家长证书”吗?

我们都知道,现在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证书”,你要做的职业对你的证书的要求不同,学历证、钳工证、电工证、咨询师证、培训师证偶一个、营养师证·····不胜枚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