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的形成”——the Making of Chinese Psychology
随高觉敷先生博士毕业后所从事的第一项独立研究,是“中国心理学的形成”。我自己想知道,中国心理学或心理学在中国,是如何形成的。于是,历时2年多,我采访了20余位资深的心理学家,包括高觉敷、周先庚、陈立、左任侠、林传鼎等。这是我自认的博士后体验,难得的一番经历……
1, 高觉敷教授采访录——申荷永(《社会科学家》1991)
2, 我与我的老师高觉敷(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99990010093rf.html)
3, 我老师住过的地方(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99990010008q0.html)
4, 与申老师谈三修:对话申荷永——王浩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999900100mt1p.html)
采访左任侠先生时颇费一番周折。回想起来,是真诚或许还有年轻人对心理学的热情打动了左先生。他竟然滔滔不绝数小时讲述。在左先生看来,中国心理学的最大障碍,在于那些自认为是心理学的人固步自封,画地为牢,实际上并不知心为何物。若要知心,便要突破心理学的自闭。
这是1989年采访北大陈仲庚先生的一张照片。在当时诸多的心理学家中,几乎唯有陈先生坚守着临床心理学的阵地。即使是在文革或政治运动受牵连的时候,陈先生仍然执着于临床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他1950年毕业于辅仁大学,继而在燕京大学心理学系攻读研究生,后执教于北大,带出了中国临床心理学的重要力量。
有关“中国心理学的形成”之访谈研究是从陈立先生开始的。我与高觉敷先生有约,若是他认为我坚持的采访真的有意义,就以对陈立先生的采访为例,那么就可以继续;不然则就要停下来。我用了一周的时间在杭州,听陈先生讲故事,从英国的斯皮尔曼,到中国他与姚文元的辩论……
北大的邵郊先生、王甦先生等,也是我当年采访的对象。记得这两位以生理心理学为基础的著名教授,对于“生理”和“动物”的感情与执着。当时学校的条件不好,尽管是北大,邵老师的家里,几乎便是一个小小的动物园……他们都是活在心理学中的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