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离我远点,我现在不想和你呆在一块儿”。这样的话语经常深深的伤害了我们的自尊心,而且否定了我们的自我价值。因此不管是拒绝别人,还是被别人拒绝都需要慎重的处理。
让关系保持在一个我们认为舒适的距离之内
好在大多数社交中的拒绝都是微妙的,在一段关系开始时,我们中的大多数都会选择冒险性小的方法去发展这段关系。说“你好”,分享一个笑话,一起参加一堂瑜伽课。所有这些活动都能在建立亲密关系中帮助到你。
社会交往还存在许多种可能的情况。所以我们可以选择让关系保持在一个我们认为舒适的距离之内。我们可以选择保持这种点头之交或者成为朋友更或者尝试着让关系更加亲密。
一旦双方建立了一种互相认为在合适距离内的关系,那么双方都会愉快。没有必要去明确的说“不”或者划定界限。这样关系就发展的很自然。
明确的拒绝很无情。它可能发生在爱情中或者甚至是发生在那些比你更重视这段友情的朋友身上。有时候人们没有提前提示。“不”或者拒绝的话就这样向你迎面而来。
当我无法帮到别人无法满足别人的需要时,为了不让自己感觉失去了什么,我就不得不说“不”。平时我认为别人不会尊重存在于我们之间的这种界限。这种不确定的界限让我觉得有些不舒服。我想保卫我自己的领土完整,结束这种不舒服。我选择结束这种关系。这也会被视为一种拒绝别人的表现。
尽管如此理性的说所有这些,但是去做一个说“不”的人还是很难。拒绝别人如果伤害到别人自己就会产生内疚感。一种情况就是别人有点崩溃慢慢离开。有时你会觉得生气觉得累如果被拒绝的人骂你自私或者不停的给你发短信。
无论如何,这绝对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我认为在交流中集中明确的表明自己的界限这点很重要。
接受“不”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时我认为如果别人跟我交流的多,我会更加满足。我坚信这点。我坚信一定程度的交流会有帮助。尤其是能在将自己展示给别人时能承认自己的弱点。然而信息只能被我们自己接受和理解。接受拒绝信息的责任就在于接受者自己。
从被拒绝的伤害中恢复过来的过程有三步
有时我错误判断了我期望从别人那里得到的东西。我好像也记录了类似于“他们能给我安全感”等等不真实的东西。
□ 第一步就是实在的接受别人的“不”,建立合适的界限然后顺其自然让他们走。表示我同意向前看。事实上,我没有让任何人改变主意然后回我身边除非我自己的情况有明显改变。如果我幸运的话我能理解为什么别人做这样的决定。但是通常我都只会猜测。
□ 第二步就是找出我对别人的期望——爱,安全感等等。
□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把这些期望转移到能满足你的人身上。比如说,老朋友也许能给你从那个糟糕的朋友身上得不到的爱和关心。前男友也可能比现任更适合当爱人。
有时我发现,逃避对别人说“不”会深深地伤害我自己。这让我想起我最爱的理论——迷上拒绝!尤其是如果当我们不认同自我价值想要额外的认可时,或当我们6个月或者更长一段时期处于消极状态时,最好和你的顾问检查一下生活中发生了什么。
我们中大多数人都在想尽办法去爱。愿我们都能互爱互助。(文/ARCHANA SANKARAN,译/吴海霞whx)(转自心灵咖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