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拥有114年历史的诺贝尔奖,虽并未设立心理学奖项,但从1973到2015年,共有以下几位心理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其中不包括死都不承认自己是心理学家的巴普洛夫,和死都相信自己会获奖的弗洛伊德。
编撰:SC | 壹心理
首先是喜大普奔
喜大普奔,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William C.Campbell、Satoshi Ōmura、屠呦呦(Youyou Tu)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据悉,屠呦呦是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中国人。详情如下视频:
< frameborder="0" width="600" height="400" src="http://v.qq.com//player.html?vid=p0018gafxu8&tiny=0&auto=0" allowfullscreen="">
在屠呦呦女士获得的是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这让小壹君想到,有几位心理学家也获得过生理及医学奖。你会想到谁呢?是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吗?不不不,爷爷似乎一直觉得自己一定会得奖,但是似乎和演艺界的小李子(莱昂拉多)一样,命途多舛。据说,主要是因为他们都抽烟。
(图自果壳网)
借此机会,我们来细数一下获得诺贝尔奖的心理学家有哪些吧!
首先让从诺贝尔同学: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工业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不仅从事理论研究,而且进行工业实践。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在遗嘱中,他提出将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基金放于低风险的投资,以其每年的利润和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项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或组织。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于建行300周年之际,提供资金增设诺贝尔经济学奖。1994年,经济学奖里已经分设了心理学领域的研究。
从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开始颁发到现在已经有114年的历史。令我们欣喜的是,尽管诺贝尔奖并未设心理学奖项,从1973年到2015年,数位心理学家已获得诺贝尔奖,有生理或医学奖,有经济学奖,还有文学奖。
他们是谁?
他们是洛伦茨(生理或医学,1973)(哥哥似乎是动物学家,我们叫他致力于“动物心理学”的鸭爸爸),西蒙(经济学,1978),斯佩里(生理或医学,1981),卡尼曼(经济学,2002),莫索尔夫妇(Moser,生理或医学,2014),托马斯·约斯塔·特兰斯特罗默(文学奖,2011)。
为什么巴普洛夫得奖了却不算呢?
早在1904年的第4届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在我们的大多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中都会出现的大名鼎鼎的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就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不过在这里,我们不把他当作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心理学家,原因有二,一是巴翁从来都不承认自己是心理学家;二是他获奖并非由于其尽人皆知的关于经典条件反射的研究,而是因为其在消化生理学研究中的巨大贡献而获此殊荣。
弗洛伊德爷爷怎么错过诺贝尔的呢?
1929年,弗洛伊德提出了轰动一时的“意识和无意识及其对行为影响的理论”。但这一理论并未使他获诺贝尔奖。据说弗洛伊德死前一直认为,10年后诺贝尔奖评委会会打电话告知他获奖。不过因在诺贝尔活着的时代,心理学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因此心理学理论不会被列入评奖范围,研究心理学的人必会被拒之门外。
不过心理学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如前文所述,我们有很多队友,很多很多……
1、习性学创始人洛伦兹(1903-1989)
奥地利动物学家、习性学创始人之一,开始了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动物行为的方法,对鸟类行为的研究作出了独特贡献,并提出了动物本能行为的固定行为模式和动物学习的“印记”等概念。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73年与K.弗里希、N.廷伯根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
洛伦兹(Konrad Lorenz,1903~1989)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孩童时代就喜欢饲养动物,并对它们的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1922年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后来进维也纳大学解剖学系并获得了医学学位,此后便留校任教并花一定的时间观察寒鸦(Corvus monedula)的行为。大学期间,他研究了比较解剖学并开始用比较解剖学的方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在1935年出版的《鸟类的社会行为》一书中,总结了他对30多种鸟类的比较研究,分析了亲鸟、幼鸟、性配偶和其他亲属的行为功能和引起这些行为的条件。该书是应用比较方法研究动物行为的一个典范。
洛伦兹研究鸟类行为的另一个重要方法是使鸟类对他本人产生印记,这样他便能够与所研究的鸟类建立亲密的关系,便于对鸟类行为的研究。利用这种方法他曾研究了灰雁、绿头鸭和寒鸦等各种鸟类的印记行为,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洛伦兹还深入地研究过本能理论并提出了欲求行为的概念。
他是现代行为学奠基人之一,1973 年与廷伯根和费里希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主要著作有《鸟类的社会行为》、《所罗门王的戒指》、《人与狗》、《攻击与人性》和《动物与人类行为的研究》等。
2、西蒙(1916—2001)
又译为司马贺,美国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的奠基者。西蒙和纽厄尔等人共同创建了信息加工心理学,开辟了从信息加工观点研究人类思维的方向,推动了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曾荣获国家科学奖,1953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认知心理学家,原本是讲授政治学的教授,并自修数学、经济(在1978年获得诺贝尔奖)、管理、心理学等,而那个年代以「计算机仿真人类思维推理的程序」如此的想法吸引了Simon。就在1954年和Allen Newell研发出一种具有思维的计算机程序「逻辑理论器」,它以代数符号来进行逻辑公理的证明。尔后又发展出一套程序GPS(一般问题解决者),首先评估目标状态与起始状态间的差异,接着再考虑某些步骤,并测试是否会离目标状态更接近,若否则回过来调整原先的步骤。
这套GPS有两项特征:表征(representation)、讯息处理历程(information processing)。表征即以某些特殊的符号来代表一些现象,透过如此的模拟,就可以把大脑神经的反应看成是图像、文字、思考的表征。讯息处理历程:透过一步一步的程序,将讯息作某些的调整,已达目标状态。这两项特征提供心理学家更精细的心理历程概念。
Herbert Simon也和William Chase发现了象棋大师对于比赛中的棋盘布局,可以在几秒内就记起来,但假如是随意摆设的棋盘布局,他们无法有如前面所述一般的记忆,这意味着这些象棋大师对于棋盘布局的记忆,并非视觉上的,而是在棋子的攻防移动位子上。
3、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斯佩里(August 20, 1913—April 17, 1994.)
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用测验的方法研究了裂脑病人的心理特征,证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具有显著差异,提出两个脑的概念。曾荣获国家科学奖,196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土,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81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奖。
斯佩里把猫、猴子、猩猩联结大脑两半球的神经纤维(最大的叫胼胝体)割断,称为“割裂脑”手术。这样两个半球的相互联系被切断,外界信息传至大脑半球皮层的某一部分后,不能同时又将此信息通过横向胼胝体纤维传至对侧皮层相对应的部分。每个半球各自独立地进行活动,彼此不能知道对侧半球的活动情况。
这一手术于1940年由Van Wagenen 和Herren首先在临床上对慢性顽固性癫痫病人使用,获得较理想的疗效,癫痫发作几乎完全消失。1961年斯佩里设计了精巧和详尽的测验,在作割裂脑手术的人恢复以后,进行了神经心理学的测定,获得了人左右两半球机能分工的第一手资料,发现两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asymmetry),右半球也有言语功能,从而更新了优势半球的概念。裂脑人的每一个半球都有其独自的感觉、知觉和意念,都能独立地学习、记忆和理解,两个半球都能被训练执行同时发生的相互矛盾的任务。斯佩里的研究,深入地揭示了人的言语、思维和意识与两个半球的关系,成绩卓著,获得了1981年度诺贝尔医学奖。
4、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丹尼尔·卡尼曼1934年生于以色列,具有以色列与美国双重国籍,1961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博士学位。之后相继担任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教授。自1993年起,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和公众事务学教授。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先驱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弗农·史密斯(Vernon Smith)。卡尼曼的突出贡献在于“把心理学成果与经济学研究有效结合,从而解释了人类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作出判断”。而史密斯的获奖原因是“发展了一整套实验研究方法,尤其是在实验室里研究市场机制的选择性方面。”
丹尼尔·卡尼曼将心理学研究的视角与经济科学结合起来,成为这一新领域的奠基人。在他之前,经济学和心理学在研究人类决策行为上有着极大的区别: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外在的激励形成人们的行为,而心理学恰恰相反,认为内在的激励才是决定行为的因素。卡尼曼在不断修正“经济人”的基本假设的过程中,看到了经济理性这一前提的缺陷,也就发现了单纯的外在因素不能解释复杂的决策行为,由此正式将心理学的内在观点和研究方法引进了经济学。
卡尼曼最重要的成果是关于不确定情形下人类决策的研究,他证明了人类的决策行为如何系统性地偏离标准经济理论所预测的结果。(《突破思维的局限:别让直觉成错觉》 《理性大脑的非理性思维》)
5.2014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获奖者:梅-布里特·莫索尔(May-Britt Moser)和爱德华·莫索尔(Edvard Moser )
(Moser 夫妇)
莫泽,1962年出生于挪威,现为挪威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挪威科技大学卡夫利科系统神经科学研究所和记忆生物学中心创始主任。莫泽和他的妻子迈-布里特·莫泽在过去数十年中领导了一系列脑机理的前沿研究。2013年获霍维茨奖。2014年10月9日,获得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莫泽夫妇研究的是大脑中的“内置GPS”——定位系统,它使人们可以在空间中进行自我定位,也为更高级的认知功能提供了细胞意义上的基础。
这个研究解答了“我们如何得知我们在哪里”“我们怎样找到路径从一个地点到达另一个地点”以及“我们如何储存这些信息,从而下次需要寻找相同路径时可以立刻获得它们”这几个问题。
诺奖委员会在颁奖声明中说,这一发现解决了几个世纪以来困扰着哲学家和科学家的问题:大脑究竟如何创造出周围的空间地图,而我们又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进行导向?
6.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托马斯·约斯塔·特兰斯特罗默
托马斯·约斯塔·特兰斯特罗默
托马斯·约斯塔·特兰斯特罗默(瑞典语:Tomas Gösta Tranströmer,1931年4月15日-2015年3月26日,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当今瑞典最优秀的诗人之一,也是一个心理学家和翻译家。他著有诗集十余卷,并曾被翻译成三十多国的文字,特别是荷兰语、英语和匈牙利语。特兰斯特罗默于1954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诗十七首》,在瑞典诗坛引起轰动,成为20世纪五十年代瑞典诗坛上的一大亮点,成名以后陆续出版了诗集《路上的秘密》(1958)、《完成一半的天堂》(1962)、《钟声与辙迹》(1966)、《在黑暗中观看》(1970)、《路径》(1973)、《真理障碍物》(1978)及《狂野的市场》(1983)、《给生者与死者》(1989)、《悲哀的威尼斯平底船》(1996)等,获得了多项国际及瑞典国内的文学类奖项,颇有国际影响。
特兰斯特罗默曾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2011年终于获奖,理由是“因为经过他那简练、透通的意象,让我们用崭新的方式来体验现实世界”。
此外,心理学还颇受“搞笑诺贝尔奖”的青睐。
比如:
《向左倾斜使埃菲尔铁塔看上去更小》
下面我们来细数,那些年,我们一起获得的“搞笑诺贝尔心理学奖”
1994年
授与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表彰其30年来对300万新加坡公民不管何时何地吐痰、嚼口香糖、喂鸽处罚之影响的研究。
1995年
颁给庆应义塾大学的渡边茂、坂本淳子、与京都大学的胁田真清,表彰他们成功的训练鸽子辨识毕加索与莫内画作的不同。[1]
真滴么?
2000年
授予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邓甯(David Dunning)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克罗伊格(Justin Kreuger),表彰他们对察觉不到自己无能的人往往容易变得自大的研究。[2]
2003年
授予罗马大学的Gian Vittorio Caprara和Claudio Barbaranelli及斯坦福大学的Philip Zimbardo,他们在1997年在严肃的Nature发表文章〈政客独特的简单人格〉指出,选民判断政客时,只凭两项人格特征:可信度和精力,不像大多社交场合时,判断人格的决定因素有五个。Zimbardo认为他们的研究将帮助设计选战策略。
2011年
颁给挪威奥斯陆大学的卡尔·哈尔法·泰根(Karl Halvor Teigen),对“为什么人类每天会叹气”的研究[3]
2012年
颁给Anita Eerland,olf Zwaan和Tulio Guadalupe,其研究题目是《向左倾斜使埃菲尔铁塔看上去更小》。[4]
2013年
颁给Laurent Bègue、Brad Bushman、Oulmann Zerhouni、Baptiste Subra 和 Medhi Ourabah,他们发现喝醉酒的人会觉得自己更有吸引力。[5]
2014年
Peter K. Jonason, Amy Jones, 与Minna Lyons,表彰他们搜集了大量证据,证明睡懒觉的人比起早起的人,通常会更自恋,更有控制欲并且更神经质。[6]
2015年
荷兰Max Planck语言心理学学院的Mark Dingemanse和同事发现,不知道为什么,似乎所有语言中都有“huh?”这个词。不过,这个是文学奖。
蛤?
细数不够,小伙伴可在评论处添加~嘻嘻
本文由 SC 编撰,转载请联系 susan.liao@
参考文献:
[1]^ S. Watanabe et al., "Pigeons" Discrimination of Paintings by Monet and Picasso,"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Vol. 63, pp. 165-174 (1995).
[2]^ "Unskilled and Unaware of It: How Difficulties in Recognizing One"s Own Incompetence Lead to Inflated Self-Assessments"
[3]^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2011搞笑诺贝尔奖公布 市长开坦克碾奔驰得和平奖. 每日经济新闻. 2011-09-30 [2011-09-30] (中文(中国大陆)).
[4]^ Eerland, A.; Guadalupe, T. M.; Zwaan, R. A. Leaning to the Left Makes the Eiffel Tower Seem Smaller: Posture-Modulated Estim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1, 22 (12): 1511–1514. doi:10.1177/0956797611420731. PMID 22123776
[5]Bègue, L.; Bushman, B. J.; Zerhouni, O.; Subra, B.; Ourabah, M. "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er holder": People who think they are drunk also think they are attractiv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3, 104 (2): 225–234. doi:10.1111/j.2044-8295.2012.02114.x. PMID 23560668
[6]^ Jonason, P. K.; Jones, A.; Lyons, M. Creatures of the night: Chronotypes and the Dark Triad trai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3, 55 (5): 538. doi:10.1016/j.paid.2013.0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