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的……可是”
有人会带着无助的脸孔向人求助,于是一些热心助人、喜欢给人建议的人就出现了。但是你会发现那个求助者其实根本不是真正需要别人的帮助,他心里早就有了想要的答案。而那些热心肠的人往往一再掉入拯救者的陷阱里,因为他觉得他帮不了别人的忙而会觉得越来越沮丧。作为求助者,他也同样感到“没有人可以帮到我”,“我总是求助无门”,他会再次沉溺在自己童年时受创的经验里。
2.“都是你害的!”
当求助者向你寻求建议时,你给了他建议,然后他会“完全按照你说的做”,但是那样做了之后一般的结果都是失败。因为他可能并没有实施你给他的建议的能力,或者得到你的建议对他来说只是为了寻找一个借口——一个为失败后寻找承担责任者的借口。失败也许正是他所期望的,因为失败可以让他遭到攻击别人的借口。这种人内心最大的恐惧是害怕失败,害怕失败后承担责任。因为对他来说,逃避失败后要承担责任的快乐要远远大于成功后的快乐。所以不要轻易的给别人提建议。即使那个人死赖着你,你也要慎重。否则,你得到的很可能是对方的责骂和抱怨。如果你“不小心”给人家提了建议而遭到对方的抱怨而令自己深陷自责的时候,那么你要好好想想,你是不是也在玩游戏,在玩“我不过是要帮帮你”的游戏。
3.挑拨离间
在我们的人生里,处处都可以看到像这样喜欢挑拨离间的人,他们不断地在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但却不直接表达自己心中对那人的不满。如果有人跟你玩这个游戏,挑拨者其实是为了从你那里得到安抚。但是挑拨者这种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方式是一种扭曲了的方式,很可能他童年的时候父母就经常鼓励他玩打小报告的游戏,每当他打小报告的时候,他就会获得父母的安抚,所以他成年后也会不断的利用挑拨离间的方式来跟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4.“终于给我逮住了,你这狗娘养的!”
游戏者会从受害者的角色诱惑对方,等对方上钩时,就会从迫害者的角色来反击对方。游戏者对别人对他所做的伤害似乎有超乎寻常的耐受力,你甚至会以为这是他比较“大度”的表现。其实这都是一些假象,他一直在压抑他的愤怒,因为他认为愤怒是不好的,他害怕自己对别人的攻击。这种人在童年时,其父母之间常有争执或冲突,从而使他长期处于恐惧和害怕中。他在游戏中会一直扮演一个受害者的角色,直到最终忍无可忍时的爆发。他会做出令对方莫名其妙的攻击性行为。哪怕别人只是平淡的一句话,也会引起他强烈的攻击行为。他会跟你算旧账。
5.官兵捉强盗
游戏开始时,主角以迫害者的姿态挑战法律和公权力,最后结束在被逮到而成为受害者。孩子偷偷藏在被窝里看武侠小说,结果被父母逮住了。他在被窝里看小说时,他在是以迫害者的姿态挑战父母的权威,当被父母逮住的时候,他就变成了受害者。玩这种游戏的人的快乐并非来自对权威的挑战,而是他们需要那种被逮住时的强烈的自责、或悔恨的感觉,寻求这样的感觉是为了证明一点“一切都是我不好”。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是他小时候得到父母安抚的一种方式。
小时候父母也许时常对他说:“你看看!爸爸、妈妈这么爱你、这么关心你,可是你却总是让我们失望……”
当孩子很自然地表达出自己内在的需求却遭到父母的禁止时,他会开始背着父母偷偷地去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当他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却被父母发现时,父母又让他觉得他这样的作为是很不对的,于是,当他长大以后,在人际关系或待人处事中就经常会出现“我总是让爱我的人受伤”这样的念头。
6.挑毛病
游戏者老是喜欢挑别人的毛病,批评他们的表现、工作、穿着等,他可能永无休止的以这种话题做扭曲的表现,而没有出现心理游戏的角色转换。最后那些被批评的人会排斥他或是他让自己在背后批评时“无意中”被对方听到,于是他的角色就从迫害者转成受害者,把扭曲的表现转成心理游戏。
这个心理游戏的玩法是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感觉,而用一些肢体语言或双重信息向对方传达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挑毛病者指责别人的最终目的是要得到对方对他的攻击,借此来证明他内心的一些声音。这些声音是:“我是不值得被真心对待的。”“我真是一个命苦的人,没有人会真心对待我。”这些声音都是我们在童年时与父母互动中所存放于内心的感觉,事实上我们早在童年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这样的人生决断了。
所以说当我们面对有人总是在挑我们的毛病,对我们说三道四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到这不一定是我们的问题,而有可能是对方再邀请你跟他玩游戏。呵呵!
7.法庭
当冲突或挑衅的游戏开始时,有时候会发展成第七个“法庭”的心理游戏,游戏中的主角会试图去找一个类似法官的人来评断,在这个游戏中究竟谁对谁错,当然在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自以为很公平、公正的人特别容易上钩。
这个游戏实在太常见了。同事之间闹矛盾,闹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个人出来说:“我们找某某人评理去,让他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之所以会玩这个心理游戏的最主要目的,在于当事者希望通过权威者或更多人的力量来支持自己的立场,他认为自己本身并不足以表达内在那股受委屈或不舒服的感受,他总是需要借由更多人的力量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因为这个游戏最主要的目的只是为了要证明:“我没有错,一切都是由你造成的。”
当然,会玩这个心理游戏的人,他的父母或老师在他童年生活发生的许多事件里,一定经常扮演着法官和法庭的角色,很快就介入孩子与孩子之间或与他人之间的争执,于是他们习惯找寻更强的力量,找权威来证明自己是对的。
有些人童年时因为自我价值感低落,没办法证明自己是对的,习惯找一些权威者来撑腰,长大就常玩法庭的心理游戏。
所以当你在跟某人发生冲突,而那个人在试图寻找法官时,你不要上他的套,他在跟你玩游戏,他寻找法官不是为了公平,而是为了证明你是错的。如果那个法官无法站在他的那一边,他会重新找法官,知道找到那个能站在他那一边说话的法官为止。
8.捕熊者
一个想离婚的女人或男人,可能自己不会首先提出离婚,他(她)可能会先诱使对方出轨,发生婚外情,然后自己再堂而皇之的提出自己的离婚诉求。
通常爱玩这个游戏的人,在小的时候父母只允许他表现出好的一面,对于不好的部分都一律否定。当他长大之后,会觉得只要一表现出负面的自己就不会被爱、被喜欢,会很敏感地察觉到别人对他的期待和需求,而不允许自己真实的情绪或情感流露出来。
他(她)认为提出离婚是可耻的或者不好的,他(她)不允许自己首先提出离婚,因为这样就证明他(她)是不好,他(她)不允许自己身上有不好的一面,所有就转而诱使对方犯错。
在这个“捕熊者”的心理游戏中,因为熊是一个庞大、具危险性的动物,所以猎人如果只是用猎枪捕杀,很可能一枪打不死,而熊在受伤以后兽性大发,反而使捕熊者的生命更加危险,因此,捕熊者在要捕熊之前必须设下许多陷阱,猎人会在熊必经的道路上挖一个大洞,在洞里面放个竹架和熊所爱吃的食物,然后再把泥土恢复原状。当熊肚子饿时一闻到食物的味道会马上跑过来,接着便扑通一声掉下去,就在这个时候猎人出现了,他一面听到熊发出哀号、痛苦的声音,一面开枪将落入陷阱中的熊打死,这就是“捕熊者”心理游戏的玩法。
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圆满之家
版权说明:原文的版权都属于原作者。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公众号@林紫心理堂(LINZI-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