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学了心理学,不但没有变得更幸福,反而更痛苦了(尤其让周围的人)。他们要么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不幸的人,生活之所以是今天这个样子都是父母的错,都是悲惨的童年造成的,要么觉得自己比别人懂得更多,到处去挑别人的毛病。
的确很多心理学流派认为,早年经历塑造一个人日后的性格和发展。因为我们小时候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一切都依赖于父母,如果父母经常以某种方式对待我们,我们便会形成一些条件反射,并无意识地把这些行为和思考模式带到我们成年生活当中。
然而不要忘记,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实验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而人们对心理咨询的关注始于二战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盛行。也就是说,人们用科学的方法探究和了解人的内心,也不过短短一百余年。用这么有限的知识就做出“孩子的问题都是源于童年和父母”的结论是否不够全面呢?
所有事情的原因都不是单一的。举个例子:你早晨开车去上班,并且平安抵达办公室,你能说仅仅是因为你谨慎驾驶吗?想一想,为了你能够安全到达,过程中有多少人要牵涉其中?有多少司机需要同时遵守交通规则?马路是多少人铺设的?汽车是多少人分成多少步骤建造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任何一个人没有尽责完成他的任务,我们都不可能平安,而这些与你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人,绝大多数竟是陌生人。
就连这么一件小事,我们都无法简单归因,所以怎么能说,我们今天成为这个样子,就是因为父母没有给我们幸福快乐的童年呢?在我看来,那种“如果父母当初没有这样对我,我现在早就怎么怎么样了”的说法是讲不通的。如果你的父母当初不做那些事情或者不说那些话,你怎么知道你今天就会更幸福呢?身为人,我们只不过是海洋中的一朵浪花,我们与整个大海都是相联结的。
经常有人愤愤不平地问:“我怎么这么惨?为什么这些事情都发生在我身上?!”很多情况下人们问“为什么”,都是为了推卸责任,为了找一个人或者找一件事情去责怪,这样自己就舒服些了。可是你生命中的事情,它发生了就是发生了,为什么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已经发生了(只有你问“为什么”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某个人、为了更慈悲,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它才是有用的)。
如果你不喜欢现状,那就想办法去改变。话说回来,如果它没发生,你怎么知道自己不喜欢呢?我们都是从我们的体验和经历中得知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的。当我们了解了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就可以做出选择去改变我们的生活了。
心理学不应该是一个我们用来责怪过去和父母的工具,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可能性,去探索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因此做出选择:此刻,我还好吗?我喜欢现在的体验吗?如果喜欢,那就全然去享受。如果不喜欢,那么怎样能够感觉更好?下一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我可以怎样改进?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所以我当然也痛苦过,也曾经质疑过命运:为什么这些事情全都发生在我的身上?生活就不能对我多一点慈悲心吗?但是当我经历了这些,有一天回首往事,突然发现我是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活下来的,我便开始感激命运。如果我没有死,那就说明发生的一切都是我可以承受的,既然可以承受,有什么好抱怨的呢?生命那么短,我体验了不一样的人生,这难道不是一种幸运吗?
同样,生命那么短,我为什么要活在过去的痛苦中呢?过去的伤痛当下并没有在发生,那为什么不好好享受当下呢?你环顾一下四周,你曾经经历的创伤正发生在此刻吗?那些家暴、性侵、忽视、抛弃、争吵……都已经过去了。即使它们此刻正在发生,你也不必和小时候做同样的选择了。小的时候你的力量很小,能做的事情有限,但现在你是有足够的选择和力量的,你任何时候都可以保护自己,都可以爱自己。
还有一些人学了心理学之后觉得自己懂得比别人多,怎么看都觉得别人有问题,于是用心理学去指责别人(尤其是家人),认为别人应该改变。这其实也是一种用心理学推卸自身责任的方式。心理学不应当成为一种对人的要求,心理学是一门帮助我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学科,也就是说如果你通过学习,发现自己对人对事都多了一份理解和慈悲,那才说明你“上道儿了”,否则你并没有在用心理学助人助己。
是的,我们的家人并不是完美的,但是他们是尽力的——谁不希望拥有幸福快乐的家庭呢?身为人,我们就是有局限的,我们的知识有限、能力有限、精力有限。如果你非要用“童年决定论”,那这个时候它派上用场了——你的父母也有童年,你父母的父母也有童年,你的配偶一样有童年,这样讲,每个人都一样,没有任何人应当被责怪和要求。
请时刻记得你学习心理学的初衷和发心是什么。如果你现在得到的结果和反馈与你的发心背道而驰,那也许我们就要改变思路和方法了。我们有一百个理由责怪他人,每个“他人”也都有一百个理由责怪其他的“他人”,这样下去是没有止境的。不如我们一起在今天,看看就现在,我能做些什么让我的生活更美好?就现在,我能做些什么让我身边的人更幸福?
幸福不是一种命运或技巧,幸福是一种选择。
山青云白心理
微信号:sqybxl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山青云白心理
每天坚持发布最有价值的心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