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叹气呢?也许普通人会对这个问题不屑一顾,但挪威奥斯陆大学心理学家卡尔哈尔法·泰根(Karl-Halvor Teigen)却注意到这一现象。凭借2008年对“叹气”开创性的研究,他一举摘得2011年的搞笑诺贝尔心理学奖。
他发现,叹气这种司空惯见的现象竟然没有什么心理学家研究。这位感觉自己站在了时代最前沿的心理学家,争分夺秒地开展了他的研究。
温柔的梦想遭遇冷酷的现实,我们就会发出连连的叹气声
他总结了词典中关于“叹气”的定义,认为叹气是“具有特征性的生理模式,即一项单独的、可识别的呼吸动作,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元素,并强到可以被注意到(即被听到)”。
在第一项实验中,研究者用问卷测量了志愿者对于“叹气”的态度。第一个问卷是关于“叹气”的形容词描述(正面还是负面、积极还是消极、强壮还是软弱等),第二个问卷则是询问人们在哪些状态下最容易叹气(例如无聊啊、恋爱啊)。结果发现,“叹气”和消极、负面、软弱等词汇有显著联系,不过并没有表现出多少“坏”或者“不愉快”的倾向。人们通常在负面的情况下“叹气”,例如失望、激怒、沮丧等,不过其他时候,例如恋爱、放松或渴望时也会叹气。其中, “放弃”是人们叹气最多的状况。
第二项研究仍然使用问卷的方式。参与者设想在咖啡厅、长椅、读信、电话这四个场景中,自己或他人在叹气的情形,并对叹气的情绪状态做出判断。结果显示,叹气对于自我和他人具有不同的意义。我们通常将他人的叹气理解成悲伤,而自己的叹气可能仅仅表示“放弃”。
而在第三项研究中,参与者要尝试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任务是用四条线将九个点串联起来;第二个任务则是用一条线穿过16扇门(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根本无解,研究者太邪恶了!)。研究者则在一旁观察他们是否叹气。结果显示,那些能够解决第一个任务的参与者,在第二个任务中最多只会叹一次气。然后那些无法解决第一个任务的参与者,在第二个任务中的叹气次数几乎一样多。另外,人们在几次尝试失败后,叹气频率最大。
左:第一个任务的解答;右:第二个任务的错误解答,遗漏了左上方的一扇门
悲伤、失望、拒绝、放弃等等负面情绪,常常与叹气联系在一起。正如泰根说道:“当信仰被否定,当希望被抛弃,当许愿被辜负,当梦想被遗失,我们意识到我们一无所有,无能为力。”温柔的梦想遭遇冷酷的现实,我们就会发出连连的叹气声。
搞笑诺贝尔奖只是个开始
关于“叹气”的研究还远远没有结束。研究者自己也意识到,他的研究只能展现当代挪威大学生的精神风貌,能否外推到其他人群还存在疑问。叹气在不同环境对不同对象的具体含义,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即使被冠以“搞笑诺贝尔奖”之名的一些研究,也并非一无是处。例如获得2004年的搞笑诺贝尔心理学奖的研究,就阐释了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现象“不注意视盲——大猩猩错觉”。在心理学了解人类自身的旅程上,泰根的研究无疑让我们又向前推进了开创性的一小步。
参考文献
[1] Teigen KH. (2008). Is a sigh "just a sigh"? Sighs as emotional signals and responses to a difficult task.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49(1):49-57.
[2] 历届搞笑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 英文版
文/Lithium锂
相关阅读:
1、搞笑诺贝尔心理学奖:那些有趣但发人深省的研究
2、2012搞笑诺贝尔心理学奖:左倾让埃菲尔铁塔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