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小偷小摸”少年“错误日记”写了九年》追踪——Psy525.cn
昨日,本报报道了《经常“小偷小摸”少年“错误日记”写了九年》的消息后引发家长热议。十几位年轻父母纷纷致电,他们或向记者倾诉类似的烦恼,或希望跟大家分享经验。心理咨询专家则从专业角度针对“犯错的孩子”提出教育建议。
湖北省心理咨询师活动中心高级心理咨询师、副主任陈晶老师认为,一本“错误日记”让孩子连续写了九年,这位妈妈可谓用心良苦,但是她没有意识到,正是这本日记让“偷”的概念在小陈皓心里扎根,伴随他成长,让他难以自拔。有调查显示,大部分学龄前儿童都有随手“拿”别人东西的经历,在他们的意识里,根本不懂什么是“偷”。
“尽管母亲也在同时写‘表扬日记’,但在效果上显然是无法均衡的。”陈晶指出,这位母亲实际上有一种强迫倾向,虽然孩子表面上没有抗拒写“错误日记”,但是从内心来讲,长期承认错误、悔过、反省,反而是在强化这种意识,加上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刺激“偷盗”行为再次发生。
孩子犯了错,家长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教导呢?陈晶建议,家长不妨尝试换位思考,多回忆自己小时候犯错、闯祸以后的心理状态,心平气和地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引导孩子,平等地交流,或者干脆装作没看见,让小苗头自生自灭,别太把孩子的小毛病当回事。
本报记者刘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