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范、平息和处理因心理问题引发的事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更严重的是,不良心理与变态心理的扩散,容易形成社会思潮(例如仇官、仇富情绪),解构权威,使价值观混乱。最直接的后果是族群撕裂和社会分化,使得社会整合困难。 社会心理问题高发的原因,一是社会快速变化导致的“失范”、价值观的分化与制度变迁的滞后,使社会心理的“不适应性”上升,心理问题的出现难以避免。 ——Psy525.cn
二是生活节奏加快,使心理紧张、压力加大。三是被社会公认的不平等状况长期得不到解决,诸如农民、教育、医疗、住房、垄断企业高收入、权力部门高消费,等等。社会相对剥夺感强烈,“均贫富”思潮容易引起底层社会的共鸣,从而形成心理与情绪上的对立。四是社会缺乏舒缓心理紧张、安慰心灵孤独和医治心理疾病的制度结构。各级政府对社会心理问题的处理显得被动。五是社会教育体系的功能缺失。无论是家庭、学校、工作单位还是社会,都不够重视或不懂得如何进行人格教育和心理辅导。教育的急功近利使得教育者过分重视知识与技能教育,忽视心灵健康和精神修养。
一、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加快改革步伐,通过制度变迁调整利益结构、平衡各阶层和群体的目标诉求。当前紧迫的任务主要有分配体系的调整、福利制度与公共服务的改革,对特权获利群体的限制与规范,底层阶层的社会供给,等等。
二、改革教育目标与内容。编写家庭教育指引,帮助家长科学地引导子女的心理发育和人格形成;在学校开设心理普及课程,设立心理辅导室;开展对学生的年度心理状况评估。各学校和用人单位,都要建立心理辅导机构,广泛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
三、分析、引导社会舆情。关注网络动态,组织专家经常分析网络上出现的社会思潮及各种不良心理表现,并公开进行分析、引导,使主流声音畅通无阻。
四、加强对第二代农民工的引导。要定期与农民工尤其是二代农民工对话,并帮助他们设计个人发展的可达性目标。
五、提高对社会精英的约束标准。教授学术造假,官员私德败坏,公众人物丑闻缠身……这些不良现象是到了下决心清理的时候了。如不解决社会精英层的示范问题,社会心理的扭曲变形则会愈演愈烈。
作者简介:
张兰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4.6万人
入驻年限
11.2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