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生,常常有人会使用题海战术。然而,许多人仍会想: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却得不到高分?这自然是因为那些人走的捷径太多,连基础都没打牢就向前冲了。这好比建高楼,如果地基没打好,那么不管它的外表再怎么富丽堂皇,也指不定哪天就出了事故。但其实想要成功说来很简单,就五个字――肯下笨功夫。
下围棋的应该都知道韩国棋手李昌镐,他十六岁便夺得世界冠军,被认为是当代仅次于吴清源的棋手,巅峰时期横扫中日韩三国棋手,号称“石佛”。然而就是这么个一等一的高手,下棋却不追求妙手,只求每一步51%的效率。
众所周知,行棋效率越高越占优势,高效行棋,乃是所有棋手的追求。但,事实就是如此:一般围棋有200~300手,每手效率51%,即是一半以上的成功率,这边是稳操胜劵。他最让对手头疼的就是一盘棋下完,最后清盘――赢半目。
妙手是最快的捷径,但它亦是陷阱。人追求致命一击时,正是最不冷静之时:成了,自免不了沾沾自喜,败了,便心神不定,下
一步最是容易踩空。全力之后,必有松懈;大明之后,必有大暗。反倒是51%,每步都稳扎稳打,最后准赢。
曾国藩打仗靠的也是这种战术,只是他称其为“结硬寨,打呆仗”。
所谓“结硬寨,打呆仗”就是湘军攻打城池,并不着急同太平军开战,而是修墙挖壕。墙要修一尺厚八丈高,用来防止火炮攻击。壕要挖一尺深,再在壕沟外埋种花篱。花篱要五尺,埋入土中两尺,还要设置两三层,用来防马队攻击。第二天,往前推进一段距离后,又继续之前的工程。有如巨蟒缠人,用一道道壕沟把城市困死。曾国藩攻城,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一年两年。等战争结束,城外地貌都被湘军彻底改变。太平军算是清末骁勇善战的军队了,但是碰到这样的湘军一样没辙。
如此战术,就是先占据不败之地,再慢慢占据优势,和李昌镐的51%哲学异曲同工。
笨到极致就是聪明,拙到极点就成了巧。古今之成名者,多始于笨干,故可得――欲成大事者,必先下足笨功夫。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成功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