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相如老师原是《人民日报》驻江西记者站站长。称其老师,似感攀誉之嫌。认识赵老师是1985年2月,当时他是大名鼎鼎,我却是一位热爱写作的农村青年。
80年代初期,我因几篇豆干块报道,当时被《江西日报》采用,然后被县委宣传部推荐参加《人民日报》社新闻智力开发中心函授部,成为首批学员。
据函授部1984年12月31日报名统计,全国31个省及地区参加培训的学员35083人,其中香港、澳门、美国、伊拉克学员27人。学员最多的是四川省2916人,最少的是青海省254人。我有幸成为江西省1073人中的一员。
当时,从延安走出的《人民日报》老前辈、老社长秦川在《祝贺与希望》的开学词中说:“向全国招收新闻函授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为社会培训新闻人才,解决新闻人才不足问题,这种方式一不增加投资;二不需要建校舍;三不需要脱产教员。通过函授教育,提高业余新闻工作者的写作水平,从中选拔记者、编辑、特约通讯员,更好地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
与赵老师的私人感情,是在一次面授课上,课堂是南昌市委礼堂,他把我的一篇作业在课堂上讲解,并作了表扬。引题是:保护伞保不了皇亲国戚,正题是:蒋巷乡清理财务工作不搭花架子,副题是:清理超支欠款130万元。他说这篇新闻报道的特点:内容真实,数字说话,标题新颖。
课间,赵老师递我一张字条,上面写了家庭住址,约我中午随他家中便饭。当时,我很激动,有种受宠若惊之感觉。我循着他的地址,在南昌市百花洲街的一栋三层二楼找到了他家,一进门,便闻到满屋菜肴飘香的味道,不一会儿,师母把五六道菜摆满了桌子,红烧肉、鱼、西红柿炒蛋,顿时让我胃内生津。食中赵老师又夹了一个香姑清炖的鸡腿放在我碗里,让我感受到父亲的爱。当时家贫,这一顿饭让我胜过除夕,几十年难以忘怀。
饭后,赵老师又帮我把那篇文章修改了,让我带回重新誊写一遍,然后交当地政府核实盖章,准备推荐到《人民日报》或《新闻学苑》习作刊发表。后因我所在的乡领导考虑此文属于批评性报道,涉及到多数乡、村领导,不宜发表,只好放弃。
培训班快结业之前,赵老师又一次约我去他记者站,原来记者站就在他住宿的对门,一套二室一厅的房子,除了一张桌、一个凳子、一张床、一部拨号电话机和桌子上摆满了文件报纸外,十分简陋。
他当时拿了一篇与高新庆老师共同采访共青垦殖场原党委书记兼场长蒋仲平(原省人大副主任)的手稿给我,让我给他誊写,我接过手稿,足足有十几张,题目是:《是鸭倌,也是将才》。我答应带回家晚上誊写,第二天送来。为了字迹工整,不错不漏一字,当天晚上我誊了约三个多小时。(当时没有电脑与打印机)。
第二天我起早骑着单车,从蒋巷乡到南昌市百花洲,七点钟就赶到记者站,赵老师接过稿子,看后很满意。然后教我装进信封,发往《报告文学》编辑部。地址是北京市平安里二号。此文于1985《报告文学》第三期发表。
这一次赵老师想让我留在他身边,帮他随身采访、誊写文稿、接电话、处理一些人民来信来访,暂时解决不了编制,也解决不了城镇商品粮,但当时有条政策,可以作为聘用农民记者。回家问过乡里领导和家人,多数人不同意,我当时在乡政府从事文秘工作,大家认为乡政府转编的机会比较大。如果那一天赵老师调离江西,转编之事怕无着落。
虽然几年后在乡里转了一个编制,调入县城从事粮食收储工作。从此也抛弃了我热爱的新闻工作。几十年过去了,经常想到此事,总有一种揪心的内疚。明知赵老师当时很忙,他经常通宵伏案,这一年赵老师虽然只有47岁,但因长年工作超负荷劳累,显得清瘦、背微驼、头发也稀疏。我却考虑个人前途,而失去了一位恩师的诚挚栽培。
赵老师调往浙江后,我经常打电话问候,得知老师身体还好时,我也感到快慰。有一次他跟我说,正在写民族英雄《戚继光》这本书。我嘱咐他要注意身体。但他退休后从未停止笔耕,先后著有经典著作30多部。
赵老师一生注重培养新人,他写过一位绍兴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与众多文化大师的特殊情缘。这篇报道以《农民与大师》为题,发表在1998年1月24日《人民日报》。在老师们的精神鼓励下,胡世庆坚持文史研究40年,出版了46万字的《中国文化史》和85万字的《中国文化通史》专著。胡世庆老师至今成为名人。
在江西工作期间,为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写过《上饶农垦处知识分子至今仍受歧视》(1984年2月9日)。《今夕是何年?——南昌手表厂压制技术人员怪事种种》(1984年4月27日)。这些报道均刊登《人民日报》,为加快江西各项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
随着年岁的增长,对一路走来帮助过、爱护过自己的老领导、新老朋友格外感念。与赵相如老师交往也成了一生情缘,从他身上感受到一位党报文化人温暖淡定的人文情怀。
作者:熊绍其 笔名:熊氏家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