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常听父亲在耳边说:好好学习,长大了才有出息。那时的自己懵懵懂懂想不出读书和出息的联系。而今当自己将步入知天命的年龄时,回首凡尘往事不禁心中感慨颇多。
小时候有一个非常好的邻居,家里有比我稍大几岁兄弟两人,大哥虎背熊腰性情直爽,小弟清秀挺拔斯文有礼,他们的父亲是个农村孤儿,从来没有进过校门,就凭着刚解放时的扫盲班学会认字,所以特别喜欢学习读书,每天进门第一件事就是看两个儿子是否读书学习,自己坐在旁边也认真的认字,遇到不会的就向儿子请教,小的很喜欢读书,对书非常爱惜,自己读过的书连一个角都不肯折,即便读过很多遍依然爱惜如初。大哥却刚好相反,特别不喜欢读书,每每被父亲逼紧了,就气愤的说父亲是中了刘少奇的流毒,读书无用,交白卷的张铁生是英雄,敢于同旧思想斗争。
后来我们家搬走了,母亲却也经常同他们家往来,陆续知道他们的消息。大哥上到高中没有考上大学,自己决定上班赚钱,总说读书没用,很多没读过几天书的人都发了财,街边修自行车的人还当上了厂长经理。小弟却用心读书考上大学。记得他考上大学时很多亲戚朋友都去祝贺,我也好奇的想知道他这大学生的样子,巴巴的跟着母亲去了,当时印象最深的是他父亲一直在笑,邻居在一起住了那么久看见他笑的时间加起来也没有那天长。那弟弟的神情依然那样文雅,同身边的年轻人谈天论地,站在旁边的我当时脑子里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一个话:博古通今,好学上进。
以后也断断续续从母亲那里听到他们的消息,外面的人好像都知道那大哥做生意做的不错,听他说赚了很多钱。而我母亲却为此有不同的感觉,因为他母亲常私下流着泪对我母亲说大儿子总说赚的钱都压在货上了,每次周转不灵时都到自己母亲面前哭诉,没有人帮他,要是有人帮他,他可以赚很多钱,到最后父母只得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给他周转了,他弟弟几次劝阻大哥做生意要多思考多总结,在把自己的积蓄全给大哥依然无法改变这个情形后只能听任大哥了。
前几年听到消息那小弟已是教授级高工,这些年一直在努力,连著作都出了好几本了,在自己的学术领域颇有成就,把父母接到身边和他一起生活。然而那大哥连父母的房子都抵押了出去,据说即便这样生意的本钱还是一分没有,而且欠了很多的外债,为此他同父母弟弟大吵了一架,说父母不帮他,某某的母亲儿子做生意亏了都捡破烂帮儿子还债,他父母就做不到,弟弟现在条件好了,再借些钱给他,等他挣了钱会和以前的,连本带利一起还的。很多邻居提起两人都说这个大哥没有跟上社会形式的发展,不了解市场的进步,最起码的趋势都不了解,由于从来不读书学习连拼音都忘记了,不会打字更加不会上网,发不了信息更不要说查资料和分析市场的变化,以至一再做出错误的判断,最后造成的结果是血本无归。
到此想起鲁迅先生之所以弃医从文的原因,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作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精神上的无知比肉体上的疾病更加可怕,只有改变他们的精神,才能振兴民族,而可以改变人的精神的,鲁迅那时以为要推广文学。我认为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知识是精神的食粮,不读书就不能从精神上提高自己的认知,对问题只看到表面现象。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知识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生活,让自己的眼界宽广心胸豁达。这兄弟两人对知识不同的态度,形成了不同的人生境遇,大哥不学习一味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想当然,失败了也不思考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还把责任推到亲人身上,把亲人的付出当做理所当然。而弟弟不抱怨认真努力,依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迎来生命的辉煌,成为一个我父亲所说的有出息的人。
这样的家庭在当今社会还有很多,亲情成了换取金钱的筹码。我们更要深刻的认识,读书是人生进步的阶梯,不读书就不能积累知识增长智慧,那样人生的路就会越走越窄,或是困顿不堪,或是落魄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