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一个老百姓谈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及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人类的曙光及未来———

  

  一个老百姓谈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及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及中国的政治体制进一步改革,似乎是两个互不相干的议题,其实这两个议题的成功与否,都维系于新归思想的胜负。

  

  我在一些网文中已谈到,所谓新思维,简单地说就是人民民主的思维,社会主义的思维。人民民主包含了人类对自由、民主、平等和幸福的人性追求,包含了人类社会必须是以人为本的,一切为人民的社会组织形态,这个形态必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人人共劳共享的社会主义。称它为新社会主义或者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都是一个意思,这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旧思维简单地说,就是社会不民主,不平等的思维,就是阶级压迫、剥削,以阶级斗争为纲,为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思维。它在实质上不承认人民是国家社会的主人,它限制人民群众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和幸福的权利,它是违背人性的。虽然有数千年或者更长的历史,但它阻碍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对人类和人类社会造成损失甚至严重的灾难,它注定是要灭亡的。

  

  新旧思维的斗争,有文明史以来,一直是人类社会斗争的主要内容。这个斗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波浪式的进行着,有反复,但不会有人类和人类社会进步的终止,除非这个地球遭到自然和人为的毁灭。

  

  人民民主的新思维,越来越主导着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向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现时代一切促进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都是符合人类本性的新思维;一切反对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都是违背人类共同本性的旧思维。一个国家,整个地球人类世界的存在,都与新旧思维的斗争息息有关。一个国家与整个世界的思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发展都有着内在的联系。

  

  (一)

  

  中美两个大国的战略与经济对话,是新思维的表现。中美正式的战略与经济对话,始于2009年7月,2010年5月已经举行过6次战略对话,5次战略经济对话。这说明世界上两个重要的大国,开始建立了扩大了解,增进互信,扩展合作的对话机制和平台,这对中美双方和世界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中美两国有着传统的友谊,也有着意识形态和利益的长期对立。可以说,尼克松访华以前,是一种根本对立的状态;尼克松访华以后,特别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是一种合作,对立、互相依存,互相排斥的状态。中美接近是在旧思维主导下的结果。勿庸置疑,中美双方都是互相需要,而又都把对方视为战略的敌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拉近了中美的距离,经济上的依存达到了难以分离的关系,但是双方的国际举措,甚至国内举措,都会被视为是互相针对的。战略伙伴关系没有建立起来,战略的敌对却始终存在。在这种既合作又斗争中,中美双方开始认识到中美的对抗,不仅使双方,而且使世界都感到忧虑;中美合作不仅使双方,而且使世界都会得到好处,双方在提防中试探,在较劲中迈向对方,新旧思维斗争的起伏,出现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也就是顺理成章了。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希望中美友好相处,但也有极少数国家在旧思维的主导下希望中美对抗,并从中为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而渔利。世界上很少像中美这样两个大国有明显的相似,有明显的不同。民间有着历史剪不断的感情,官方有着历史理不清的恩怨情仇。其实中美两国为了自己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应当探索大国关系的新途径,正如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说的:中美应相互信任,平等、互谅,妥善处理分歧,打破历史大国的对抗、冲突的传统逻辑。也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的:中美关系对于美国来说有多么重要,在今天这个地缘政治已经不可能是零和游戏,所以我们必须共同繁荣,共同成长,而且要承担各自的责任。两国领导人说的是符合两国人民心愿的。中美两国在互利共赢,互信以及在互相尊重的合作基础上建立更好的两国关系似乎已经有了共识,当然付诸实践,开花结果,还有艰巨的路程,但总是有了好的开端。胡锦涛认为:通过不断的战略与经济对话,应当再接再历,共同努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立战略的长效机制。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认为:“在我们这个战略对话的轨道上,我们会持续地沟通”。

  

  中美两国战略与经济对话,可以说是世界走向光明的曙光,两国领导人的谈话,反映了不同于过去传统旧思维的新思维,他们是把人民放在主导地位的。胡锦涛说:“中美双方应坚定推进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努力发展让两国人民放心,各国人民安心的新型大国关系”。希拉里转达了奥巴马对中国人权的重视,认为人类都有尊严,中方对人民保护很重要。这和中国领导人重视以人为本,重视人民的尊严,重视民生的思想是一致的。这些对话说明了不是巧设机谋,表里不一,而是真诚坦率的。胡锦涛强调:“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新思维”,“当前人类已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的思想政策,行动应与时促进,以创新的思维,切实的行动,打破历史上大国对抗、冲突的传统逻辑,探索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大国关系的新途径”。

  

  要看到,中美两国有很重要的共同点,这就是中国的以人为本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美国的尽管不完善的人民民主制度。中国的人民民主正在发展,美国的社会主义因素也在增长,这就是两国可以合作发展的基础。我非常欣赏希拉里曾说的一句话:中美两国是“殊途同归”的。我有的网文中说了这样一个观点:中美两国最有可能最早进入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当然也不排除北欧几个实行民主社会主义的国家最早进入人民民主社会主义的行列。

  

  中美两国建立战略互信,战略合作是很重要的,它能有长效机制,就基本稳定了整个世界。这种新的国与国关系的新思维,将促进整个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这里要把发展壮大自己各方面的力量和旧的争霸区别开来,戒备不是为了对立,博弈不是必须以战争决定胜负。不怕战争不等于需要战争,战争只能是破坏,而且总要留下仇恨的后遗症。只要坚持新的思维,从本国和他国的人民利益出发,分歧是可以和平解决的。中国和周边一些国家的领土争端解决的最好办法,还是应当回到了邓小平的思想、路线上来;谈判,共同开发,你让一点,我让一点。这不是领土的丧失,也不是任人欺侮。和小国打仗,只有小国倒霉,但大国也落不下好名声;和大国打仗,两败俱伤。现代战争,不会有完全的胜利者。小仗也好,世界大战也好,对谁都没有好处。现代国家爱国要落实到处处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首先要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和所有国家和平共处,以新的思维促进本国和他国的发展,以新的思维统率自己的软硬实力,推动国际的和平发展。国与国的关系必须用新的思维才能有美好的结果。

  

  (二)

  

  中国需要进一步的政治改革,似乎已是从上到下的共识。但如何进行改革有着不同的争论。中国的政治改革,实际已进行了三十年。“文革”结束,改革开放以后实行的党政分开,领导职务不搞终身制,贯彻民主集中制,健全法制,扩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强调民生,一直到党和国家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路线,这都是政改的重要举措。应当说,中国大陆在执政的共产党领导下,政治体制改革是有很大成效的,人民群众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经济、文化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了不断的改善,中国成为名符其实的强大国家。但是随着国家的发展,政治体制不适应国家全面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腐败、分配不公、社会的不公正,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发展的阻力,并引起了人民的不满。所有这些矛盾和问题,明显的暴露了政治制度上的不足。

  

  中国大陆的政治制度,基本沿袭了毛泽东时代的传统社会主义制度,有很大的改革创新,甚至是脱胎换骨,但并没有完全消除传统社会主义影响。权力的过分集中,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碎步前进,使许多矛盾和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力的解决,形成了国家经济越来越发展,人民生活越来越提高,而人民的满意度却未达到应有的平衡。

  

  中国的政治改革,必须围绕以人为本、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这个治国理念,这是一切改革的核心和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有了这个核心和目的,才能正确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才能很好地继承中国历史的优良传统,才能博取众长,吸纳人类社会一切先进的思想和实践的成果。围绕这个核心和目的,方向、方法都可得到合理的解决。简单地说:只有坚持这个核心和目的,政治改革才有出路,才是新的思维。政治改革是为人民利益服务的;政治改革的威力来自人民;政治改革的内容是扩大人民的权利;政治改革的方法,主要是执政党中央,政府和人民的互动。这个新思维树立了,政治改革就有创新的飞跃,人民群众就有更高的满意度。中央坚持这个核心和目的,全国都会开花结果。譬如广东省,汪洋带领新一届省委常委班子与网民交流,结合广东实际,作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主题报告;四川省刘奇葆在新一届党代会上,强调“建设民生政府,服务基层群众”,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坚持这个核心和目的,就必须实行社会财富,机会的公正,就必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所以政治改革,要在这个核心目的上做出文章,不要在形式上纠缠不清,不要用形式来束缚自己,绝对不照搬西方模式,符合中国国情的当然不是完全否定西方政治模式中有借鉴之处。第一,中国人民的绝大多数,并不认为西方的政治模式,就是好的;第二,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从来照搬别国的东西都是失败的。建国初,“一边倒”,以苏联为师,走了几天?第二,自己走自己的路,创新发展的路,什么好的都可以吸收。中国的一切改革都是为了人民的需要,国家发展的需要,是为了发展壮大自己,不是为了保守,守旧。那种认为自己一切都是好的对国家的发展,对人民的利益并没有好处,也不符合实际。学不学西方政治模式,不是中国政改的症结,西方政治模式中也有值得借鉴的东西,如西方的选举竞争机制,中国就没有吗?无非是普遍性不足罢了。我们可不可以扩大选举竞争机制?包括党政领导,党政组织机构。党的中央常委,中央政治局可不可以扩大差额选举?可不可以按列宁的主张,把党的监察(纪律检察)委员会和各级党委平行设置,使它只隶属各级党的代表大会?我认为党的机构需要精简,和政府组织相同的职能机构可以合并,以精简人员实行高效,有党委、党组的设置,这不是剥弱党的领导,而是加强,改善党的领导,这与党政不分是两码事。

  

  政改抓住以人为本,人民民主、社会主义这个核心和目的,就能克服片面性,绝对化、按科学发展观办事。以人为本,人民民主,社会主义三者是一致的。民主价值观对民主的认识、对待不同,但人民民主是普世价值。不同的价值民主有阶级性,不等于人民民主本身是阶级性的,我不仅认为人民民主是普世价值,以人为本,社会主义都具有普世价值。如果说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主义却批判人民民主,那真叫人不可理解。

  

  政改围绕核心和目的,还要遵守宪法和党章,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民主、民生的权利。现在那种党政领导人,党政官员,党政机构,不能公开批评的做法,限制人民对国内外事务表达看法的言论自由,是违背宪法和党章的。人民的批评,意见,实际是对党和政府官员的监督,只要不违反法制,限制也是违反以人为本、人民民主、社会主义的治国理念的。掌握权势的人有平台,想批什么就批什么,不掌握权势的人,没有发表不同意见的平台,这说不上是社会主义民主。没有人民的话语权,监督权,政治改革就没有基础。人民群众有参加政改的积极性,做到上下互动,就能从根本上扼制官僚,腐败和发生薄煦来的事件,防止“文革”重演,就能全国共同一心共建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

  

  总之,无论国内还是国际问题的处理,都要围绕以人为本,人民民主社会主义,这个核心目的,坚持这个原则和信念。国内国际问题是相通的。胡锦涛说的创造中国的和谐社会,促进和谐的世界,这两者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处理国内国际问题围绕这个核心和目的,这是崭新的思维,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国集注民主,民生的政改,可以说是光明的曙光,当然能否突破旧思维的阴云,而大放光明,这还是个未知数,但它总是一个崭新的思想和开端。人类社会的光明前途是存在的,黑暗末日也是存在的,自然的因素排除在外,这都是人为的结果。中国应当不再犹豫的高举以人为本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大旗,使中国、使世界所有国家的人民都受到光明的普照。

  

  关正伦

  

  2012年5月25日于成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美  中美词条  体制改革  体制改革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老百姓  老百姓词条  对话  对话词条  
散文

 烟雨锁不住,佳节进重阳

 1  天阴着,阴沉沉的,好像有什么心事,秋风怎么吹,都吹不开它的笑脸,不是一天的灰白,便是一天的灰黑,有时还愁云紧锁,锁在人们头上,让人喘不过气来。  灰黑的...(展开)

散文

 枣 林 听 风

    时值金秋,天高气爽。择一片洁净的沙地,坐在枣林里听风,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风唱着歌,掠过树梢,掠过沙丘,掠过原野。似珍珠、赛玛瑙般的...(展开)

散文

 杜鹃花红映兰台

 为了装点一下破旧而且略显空寂的工作环境,一狠心买了二十几盆杜鹃花。花盆摆在走廊和活动室的窗台上,从夏到秋,始终开谢不断,每盆花都像一潭碧水托起一团火,煞是叫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