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五岁那年夏天,一日在田里锄禾。天空乌云密布,忽然雷鸣电闪,顿时暴雨倾盆。我急忙往家里跑,约十来分钟就跑到家,可是已经被浇成了落汤鸡。这时雨也小了一些,我赶忙进屋里想换衣裳,进屋里一看愣住了。
“啊?……”我惊叫起来,原来炕上、地上全是水,炕上,地上,箱柜上全放满了接水的盆盆罐罐,房上多处漏水,滴水连接成一条条直线往下倾泻。姐姐身上的衣服也湿透了,她忙着把接满水的盆罐,倒到窗外再放到原处接水。顾不得换衣服,我也和姐姐一起往外送水。
“老天爷呀,你行行好吧,可别下了!……”姐姐不停地祈祷。外边雨已经停了,可是屋里还是滴水不停。一直漏了两个钟头才停。
“这可咋办呐?……”父亲这时也从地里回来,衣服全湿了,长声叹息。
怎奈天不作美,到了晚上10点钟左右,又开始下中雨,这回不管姐姐怎么祈祷,雨就是不停,一直下到天亮,全家三口人,一夜未眠,忙的睏累不堪,第二天父亲就感冒了。
这一间半旧草房,是父亲跟叔父分家时分得的祖父遗产。已经传了三代人了,年久失修。冬天满屋是霜,雨天外边大下屋里小下,外边不下屋里还滴嗒。有时雨天全家坐一个通宵达旦,炕都浇塌了。自那日遭暴雨后,父亲割了些山草,又苫了一下,就那么将就住着。
二年后,我去外地参加工作。走后心里难于忘怀的就是这个简陋的住房。母亲去世早,父亲已经50多岁了,身体又不好,维持生活十分艰难。
我参加工作后,就去外地学习,二年之后,回来一看房檐的草全烂没了,檐檩子全漏出来了。灶坑不好烧,炕又冒烟。我回到班上,就打听别人,学习收拾炕的方法。有人告诉我一个秘诀:“通路步步宽,烟走步步高”烟囱高过房檐,下边挖风洞,炕洞出口加迎风石,这样管保好烧。我得了这个秘诀如获至宝,把它记到笔记本上。我就利用节假的休息时间,起早贪晚,把炕、锅灶、烟筒全改造了。这下可好烧了,加了风灶,好烧又省柴。父亲和姐姐乐的不得了。
回到班上还是放心不下,因为房子还没有修好,担心夏季漏雨,冬天透风。二年以后,姐姐结婚走了,父亲病故。我成婚后,因为爱人吃农村口粮,无法搬到城里,她就又在那个老房子里住下了。两地生活,又搬不到一起,只有把房子修好才能安心工作。于是,又利用节假休息时间,和爱人上山割野草准备苫房。因为那时工资低,独身在外,除了伙食费用之外,每月的工资所余全部留着秋天交队里领口粮用,没有钱买草。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割够了草,把房彻底苫好了,又把透风的墙全部墁好。从此,不再愁连夜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