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消失的诗情画意

  第一次看完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想想那应该就是九把刀中学时代的诗情画意的记忆了。再翻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氓》,记得中学时刚一读完不禁哑然失笑,“氓之痴痴,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两三千年来,我们的手段居然没什么变化,追女孩子总打着借书的幌子,醉翁之意不在“书”。诗经的寥寥几句,如此淋漓尽致,也如此诗情画意。从诗经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人世间的所有感觉其实都被诗情画意的吟唱过。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那时候农村基本还是原始的农耕生活。初冬季节,天未亮便随父亲把柴禾送到集市上去卖。门口有一条小河,河上搭着简易的木板桥,初冬了,桥上有薄薄的霜雪,人踩在上面会留下或深或浅的脚印。此时,天边月亮还未褪去,苍穹下依稀可辨的是茅草房搭的猪圈的影子,此时有晨鸡打鸣。“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里描绘的如此贴切,河里有浅浅的水,河边是掉光叶子的树,倒映在水里,疏疏朗朗。“疏影横斜水清浅”。往市集要过一条河,需要摆渡,由于水流的冲刷,一艘木船横在河边。“野渡无人舟自横”赶回来天还未亮,回来时又听到村边的篱笆墙边有狗在叫,天上依旧下着小雪。“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卖好柴禾父亲便吃早饭,白天要到地里除草,地远的时候还带着午饭,到晚上才扛着锄头回来。回来时依旧披着月色。又不觉想起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我截取的仅仅是一个平头百姓一天的艰苦作息,却不经意可以描绘的如此诗情画意。想想现在的都市生活,机械似得忙碌,却总想不出哪怕是一两个经典的词汇或句子可以概括。大约是读的书太少吧,可怎么小时候的生活却可以回忆起来居然诗情画意生活诗情画意丢失了?是经济的发展挤去了沉淀的记忆?还是我们停不下脚步来好好感受?

  时代变了,农村也鲜见有水牛耕田,也就不再有放牛的牧童,也就见不到”牧童遥指杏花村"的画面,砖头水泥钢材合金取代了茅草土房,老百姓也不再砍柴,没了樵夫,没了柴门,没了茅店和板桥。空气的破坏,鸟儿也日渐稀少,再也见不到“月朗星稀,乌鹊南飞。”

  古代书画和瓷器上常有渔樵耕读的题材的画面,渔夫,樵夫,农夫,书生也就构成了农耕时代比较典型的几个职业,也是古代官宦用来表达退隐生活的象征,大约经济社会此四种职业消失殆尽, 诗情画意只是留在山水画里和青花瓷上,留在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学作品里。交通发达了,放在如今,思念夫君的李清照想必也不会百无聊赖的躺在床上,听“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通讯的发达,不必再体会古人那种思念亲人而倚楼远眺,望穿秋水,过境千帆皆不是的愁苦。

  许多方言,行业,手艺,传统职业,在日渐消失。可现代人书也不太愿意读了,原本想把诗情画意留在记忆里,可脑袋却空空如也。最多也就是在沮丧的时候呜呼一声,“天哪,这是为什么。”因为拿不出更多可以形容的词汇,也谈不上陶冶什么情操。热衷于行万里路,却不想读万卷书,殊不知你脑海里只有留存了这些个经典的语句,在生活中碰到此情此景才可以拨动你的心弦。没了记忆,更谈不上传承。

  遂告诫自己,闲暇时多读些书,即便是许多场景不复存在,我们或许也可以历炼出新的经典话语,不然古人怎么会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那样,也许我们可以写下新的千古绝唱。

  小时候总是抱怨为什么自己生活在这个既没灿烂古文化又没现代文明的偏远乡村。时过境迁,去年回家,老房子连地基拆掉了,推土机过了一遍,几乎都找不到儿时的家的痕迹,只能大约分得清方位,各种梦境里出现的生活场景已追寻不见。再也见不到诗情画意的农村生活。留不住艰辛但诗情画意的孩提时代。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消失的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词条  消失  消失词条  消失的诗情画意词条  
散文季羡林

 马缨花(2)

 然而使我深深地怀念的却仍然是那些平凡的马缨花,我是多么想见到它们呀!  最近几年来,北京的马缨花似乎多起来了。在公园里,在马路旁边,在大旅馆的前面,在草坪里,...(展开)

散文

 攀冰

 去怪坡试过攀冰,感觉承受不了其难度,一是达到攀冰力量非一日之功,二是缺少钻研其技术的耐心。本打算以后不再涉足,而这一次毛驴和炸组织的攀冰,我觉得应该参加一下。...(展开)

散文

 入土

    女娲取土捏人,人以入土为安。别人经历了的,祖父也经历过。是一个经女娲批量生产的人,他也就默认了。儿子们请阴阳先生选了个较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