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我在读书。我读呀读,读呀读,终于读到了毕业,然后到人人向往的H城去工作。H城离故乡很远,因此我很少回老家去。
昨天,我携妻带子回来了,回到了那个曾经穷得叮当响的故乡。故乡还是那个样子,跟二十年前相比没什么大的变化。门前的那棵枣树依旧是沧桑地挺在那儿,书上结满了红红绿绿的枣儿,煞是可爱;屋后的那片竹子还是倔强地捍卫着自己的领地,翁蓊郁郁的,煞是美幻。最明显的变化是村前多出了一条笔直的高速公路,让我觉得故乡也和我一样成熟了不少。
回来后,我和父亲,母亲,哥哥,嫂子,亲戚邻居们唠叨着。大家各自呈现各自的生活,有时互相羡慕着,有时又互相哀怨着。冷静下来,我想:这就是二十年的亲情,二十年的生活,二十年的人生。
今天早上,我象二十年前一样坐在门前的小板凳上,吃着老母亲忙活了一早上做出来的馍馍,稀饭。
“卖莲蓬哦,五角钱一过(个)”——“卖莲蓬哦,五角钱一过(个)”——村口传来了叫卖声。
我得意地站了起来,心里盘算着:我小时侯最爱吃莲蓬,等一下多买几个。
“卖莲蓬哦,五角钱一过(个)”——“卖莲蓬哦,五角钱一过(个)”——叫卖声越来越近了。
我把碗,筷子放到里屋,一边跑出来一边喊:“哎——我买几个”。
“明(儿)哥,你么时候回来的?”卖莲蓬的人朝我说道。我一惊,仔细的朝她瞧了瞧:她是哪个?是表妹?不是?是。
我连忙说“我昨天回来的,你怎么卖莲蓬?”
“我一直卖东西呀”,表妹一边说,一边拉下肩上的毛巾使劲地擦汗。
我第一印象:表妹和我年龄差不多呀,怎么她老了这么多?她头发里夹了很多的白发,他额头上皱纹很多,很深,她脸上黝黑,黝黑,她的背好象也驮了一些……只是她那粗壮的手臂,笑起来脸上的一些红色提醒我表妹才四十左右的岁数。
“明(儿)哥,这几个莲蓬你拿去,不要钱”表妹说着把七,八个莲蓬放在我怀里,挑起担子朝我说“我走了,我早上要把这些卖完”。我追上去要给钱,她坚持不收,我只好作罢。
我怅然地回到家里。
我吃着莲蓬,母亲走过来说“你表妹很不容易,也很能干,生了三个儿子,她又要干农活,又长年做一些小买卖,三个儿子都在上学,日子过得很安稳。”
母亲继续说着,我却走了神,一下子到了二十多年前:表妹是我们附近一带有名的好姑娘。村里人都说:第一她长得好看。她那双大眼睛整天扑闪扑闪的;她那一对扎得很整齐的辫子整天蹦跳蹦跳着;尤其是她那白里透红的瓜子脸,整天荡漾着笑容。整个人儿,充满了年轻,充满了青春。第二她聪明伶俐。我还记得读初中时表妹的成绩一直在班上数一数二(只是因为家里穷,表妹后来辍学了)。那时,因为我有这样的表妹,我一直骄傲着,也一直幸福着。
突然有一天,听说有人给托媒要把她嫁给邻村的那个小木匠。我当时心里一直莫名的不舒服。好长一段时间,我不敢也不愿和她说话,甚至都不敢也不愿看她一眼。我总觉得:这好象村口好好长着的一朵鲜艳亮丽的牡丹,为什么要把她买了呢?搅得我心里空落落的痛苦。
“老三(我排行第三),你等一下把买莲蓬的钱送过去,顺便去表妹家看看她的几个儿子吧”母亲拉起我的手说道,我下意识地答应了。
二十年啊二十年,如今我也娶妻生子了,我在H城得意地生活着,表妹也在家乡努力地生活着。
我突然有了一种奇怪的想法:表妹为什么不问问我在外地生活得怎么样了呢?又为什么不说说她生活得怎么样了呢?如果当初表妹没有辍学,一直读书,象我一样一直读到大城市工作……
我太烦了,我也太烦人了:我一个读书人,又住在城里,因为今天这件小事婆婆妈妈,表妹没读多少书,一直在乡下,面对今天这件事多少坦然,又多么淡然。
哎,表妹颇有些满足地过着日子。但她老了,儿子都长大了;我呢,我也与妻儿过得很快乐,但我也在慢慢变老。
说不定,再过十年,二十年我又回到了家乡,又能听到表妹在叫卖:“卖莲蓬哦,五角钱一过(个)”——“卖莲蓬哦,五角钱一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