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无常
缘起缘灭、缘起无自性、缘起性空。内变根生,外变器世界。
开悟就是寻得如来藏(生中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动中有不动,找到就是开悟),将其安定而自在即为净土而居。所谓一佛一净土是也。
想,佛寻得的那个不动之根——第八识,所对映的是否如同计算机的源代码(前七识为有效的执行程序)?以为那个就是涅槃(不生不灭)场所。
问题是——源代码只是针对计算机软体这个存在是不动的根,倘若再深究,它还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应该是算法的基元(信符)和用算法编入程序的那个“人”。
佛所悟得的那个涅槃之境的里层阿赖耶识之后的果仁里,应该还有两个存在——算法信符与执算之“人”。
猜想:佛陀证得的那个涅槃是粒子波态场中的不动点(即计算机软体自身的存在根本)。它是局部的成立,是处在连环过程中一箱体内部的诠释,而非全样本空间(整环)的不动点。
无我相与无无我相
曾猜想,宇宙是多维的,我们的宇宙是有界无限的,其枸体就是克莱因瓶。这意味着存在全息,存在扭劲和缝隙,而造成穿越的只有一种可能,要么降维、要么升维你存在的秩。
降维,来自坍缩。把你大脑可能存在的意识流逐渐放空直至断流,阿赖耶识就会嵌入坍缩里层,与粒子波结合成密样的晶格。这个晶格就是通常被人们称之为的“舍利子”,其间隐含智的密键——意伏藏。它的要义就是恒长和主等待、转移和客唤醒。
升维,来自涌动。在你头脑中涌现出来的某些看似虚拟的幻象,有很多是高维的投影所致(自由意识是十维的存在)。如何从幻影中透析,的确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也就是要养成可集中度的充分。只有你在自由意识的涌动中能寻觅出缝隙,穿过去,你将会获得另一番天地模样,时间和粒子都将不复存在,只有意的徜徉。
无我相
对这个词的认知来自于《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在我看来,佛陀是在引导弟子开悟后如何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自在过程中把握的重点,不着任何相是其根本。与此同时,它又让我想起老子描述的“复归于婴”状态。
已是俗世间中的我,已经很难剔除关于“相”的附着了。每每提及这个话题,也只能靠追溯早期的一些记忆留存勉强地附会一下。
在我孩提、乃至襁褓中的记忆里,有许多玩耍和观察的记忆。孩提时玩耍中的“我”是不存在的,只有参与游戏的专注,那种投入的感觉很难用普通词汇加以描述,极像是“善护念”中的一个场的存在。而襁褓中的观察,与其说是在观察,不如说是在感应,这个感应,往往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的识别,一个是虚空悬浮观全貌场景对于“有别的”的强化。于是,成年后,经常会与人说,“忘我”才是最好的状态,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无论是爱还是受爱,“我”不在,只有融洽的那个和睦场在,才是欢喜心样的完整呈现表达。谈及这个体会,经常会跟人说,最好的学习、工作状态就是让自己处于游戏态势中,最美好的幸福感受一定是无我的(包括男女间欢爱高潮的瞬间抵达样态)。想,古印度传下来两种修为法并不是没有缘故的,一个是苦行中不断地折磨自己,去寻得濒死再生刹那间的豁然开朗,在这类修者眼里,佛陀之所以觉醒,就是从生死缝隙游走间诞辰的豁然;另一个则是男女双修,在性高潮维系的那个短暂瞬间去体味濒死样临感的觉悟,以为,处在那个场中的生在者是完全开放的,倘若拿捏的恰当,就会与宇宙高维时空完全融洽,获得大智慧。当然,后一种修法被许多地方视为邪教,对此不做任何妄评,只说存在,有关这些可自行阅读相关介绍,我也只是个道听途说者。可谓是:俗人俗市俗面过,人笑我笑笑无他。
无无我相
单从字面上是很难理解这句话的,因为它不在粒子波场逻辑范畴之内,你无法用世间的形式逻辑去推理证得这个存在。但这个存在却是千真万确的。佛陀为了告诉人们世上所有生灵皆可成佛的缘由就在于此,即如来藏人人皆有,而这个阿赖耶识不着任何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如如不动,当然连“无我相”这个念头都没有根可依寻了。“无无我相”这句话想要阐述的就是——你若想步入那个空明存在场,到后来,你的实在性中连期初的那个念头都不复存在,即灭去任何、一切可依的种子起因。无因自然无果,无因果自然得大自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题:“无无我相”是个存在,那么这个存在必然还是有个根的。有没有阿赖耶识的背后(阿赖耶识之根),还是道法自然(阿赖耶识之根就是它自己)?
若是把阿赖耶识比做计算机源代码的话,那么作为计算机软体本身,源代码与如来藏是同构的。但问题是,计算机之外还有个存在,即制作(软体、硬件)它背后的那个“人”(相对于计算机,背后的那个“人”就是造它的那个神)的存在。由此,可以引申出来一种猜想——宇宙时空是克莱因瓶样的存在,它很可能就是全息相的程序在线。我们只是一个多重算法的矩阵组合环状中的枸体。所谓的空性,缘起性空皆来自于对于算法的指月代说,即算法自身演绎的呈现。就算法而言,动则有成,不动则全无,连无亦将无存。
体会:《金刚经》不可逻辑。一旦你步入逻辑阅读,所得定不是原本真说,名为实,亦如依有根去意度空性大小,谬也。
无我相,无无我相这句话是否在提醒或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真相——算法归于思数集,思数集是空有的,但凡把“体”、“识”归于粒子实数集与波能虚数集的皆是个谬。
说起《金刚经》应该是1996年吧,不知道为什么,想要有个改变,我从财务上强烈要求自己退了下来,总觉得财务工作干久了,人的思想就会僵化而教条。而真的退下来换了岗位,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被失落的郁伤感所困扰。在一个偶尔的机缘,我读了一部南怀瑾介绍《金刚经》文章,然后整整抄了一年,变化从内心开始,好像脱胎换骨一般,对一些事件发生,感知开始起了变化,于是有了放下。之后便没再读。
如今,能记得的就是这“善护念”三个字和无相说,其它的都不记得了。以为,《金刚经》的精髓或许就是这三个字吧,每每再遇到什么难过之事,就会念叨几句“善护念”,心也便安静了许多。我不懂什么佛法,也没续读过什么完整的经文。敬佛观说来就是这句“善护念”和心经咒:“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呵。”
总体来说,其实,不是什么经文对我起了作用,而是通过经文媒介这个诵读法门让心静安了的缘故。前后判若两人。
散步心得:念佛不是唸佛。
念佛,是六识找寻如来藏(阿赖耶识)境地方便,证得无无明是谓通达。
唸佛,是寻得一心静,以一念护体持集灭,六识受弱、八识原来而静和。
前者是明心见性观途,后者是缘觉乘以灭。二者是有差异的。而唸佛者因出发点有异,很难说某些不是入了魔道。
如今,唸佛者多如牛毛,说陷魔障恐入口业,但贿赂佛的行为的确处处可见,实在是委屈了佛。度惟自度,佛是度不了私欲唸佛装样人的。
神本来都是人,只是有人因为缺失了的缘故,继而造神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或敬或仰、或卑或奴。而那些高高在上的神,早已背离了原始模样,不真;而那些伪虚假空的,与魔更无二别。
微语问答
问,你有上师或者师父没有?
…… ……
答:现今,我最佩服的人是马斯克,交往中,很难找到拥有马斯克那种思维的人。故,回到你说的上师这个话题,就是为什么我没有之缘故。我以为,按物理、数学自然观去理解,同一连续性曲面的高人,或兄或师当可讨学,至于上师,以为只有高我一层级的人才能被称为上师,即他的思想连续性曲面在维度上比我高,那样我就可以从他思想的投影中寻找出新的突破口,开窗而畅。
我的观点就是,你所了解和掌握的其实都已经是个out,想要进步,是不能被自己的经验所奴役,被已掌握的知识所束缚。惟此,才能真正懂得谦卑二字,少些浮夸和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