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饱读诗书

       生命有限,大部分用来读书,是最好的形式。一花一世界,一书在握,当然也把别样的人生握在手中。

      读书先得养成习惯。养成了一日不读书就觉得自己面目可憎了的习惯,那读书就是你的一种生命形式,这辈子你就与书结下不解之缘了。习惯的养成得趁早,越早越好。读书当然也是越早越好,像苏洵那样到二十七八岁才醒悟过来当然也未尝不可,但是以我的愚见,年纪大了,记性就会差了许多,而小时候记住的东西往往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我现在能够脱口而出的诗词歌赋,大多是少年时候背诵的,到年纪大了再去背,就事倍功半了。

      养成了读书习惯可以终身受益,这是我的一得之见。也许不喜欢读书的人会说,书把你变成了书呆子,不懂世故不晓事务,书生意气,有什么好的,或者,受读书之害的人会说,读书越多越痛苦,越烦恼,尼采叔本华之流,海子、北岛之辈不是读着读着,就自杀了吗?这样一些批评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但是饱读诗书和不通文墨的饱食终日到底有生命层次的差异。

      读书当然不能是苦差事,如果是痛苦的,真就不如“无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那只是学生应试应有的状态,与我说的读书不是一码事。我的所谓读书是《红楼梦》中贾宝玉式的读书,读的不是为了仕途经济而读的书,不是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的那种书,而是闲书,是自己喜欢读的书。没有压力,没有功利,我行我素,随心所欲。

      读书不应该受时间的限制,什么时候都可以读。不要像有些人推脱的那样,“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子冬有雪,要想读书待来年。”生活中,我们常常有一种且待明日的懒惰心理,所以明人文嘉为此专门写了一首《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我常常就是这样等待,结果没读的书越积越多,而当一时心血来潮要读书的时候,却是吃着嘴里的看着锅里的,拿起这本又想看那本了,而就在这东也不是西也不是的犹豫不决里,在心急吃不上热豆腐的焦燥中,或敷衍了事,或虚度光阴。我有丰富的藏书,可大多都束之高阁,书若有知,定然会怨声载道的吧?所以读书千万不能抱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心思,一本书爱不释手,就应该立即阅读。

      有些人以工作很忙为借口,其实是懒散的一种表现。只要喜欢读书,再忙也能抽出时间。想当年,毛泽东在行军打仗的时候都手不释卷,我们还能比他更忙吗?在读书方面不妨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只要肯挤,时间总是能够找出来的。

      读书当然也不要受空间的影响。古人有所谓“马上,枕上,厕上”,其实说的就是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在马上思考可以,像贾岛就曾经骑在马上进行“推敲”,结果冲击到京兆尹韩愈的队伍里,幸好冲撞的是个文人,大水冲了龙王庙,否则,有贾岛的好看或好果子吃,而在马上读书则有些违反科学,因为在晃晃悠悠的马上读书除了不安全外,还会影响视力。当然,我们现在已经不骑马了,我就把这“马上”指代为在交通工具上吧,比如坐轮船,乘火车,坐飞机,如果是集体出行,谈笑风生的时间都不够,自然不用阅读,如果是一个人出门,读书便是一个打发时间、解除寂寞的好方式。出行要等车,有书在手,就会让等待的时间不再无聊。而沉浸在阅读之中,也让旅途中的时间显得不再那么漫长。特别是长途旅行,我是喜欢躺在铺上看书的。一边听着火车哐当哐当地响,一边借着头上的小日光灯看书,别提多受用了。当然,现在读书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了,手机开通了互联网,浏览的信息既方便又快捷,但是我还是比较喜欢拿着一本纸质的书,外带一支笔,可以圈圈点点,可以写上自己的感受,我是不喜欢读卫生书的。  

      厕上读书其实更不科学,虽然没有进行考证,但是拉屎如果兼着读书时间就会拉长,很容易就得痔疮。我是个老痔疮了,大概就是看书蹲久了的缘故。因为呆在厕中的时间多,自然吸进身体里去的臭味也多,虽然“处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但有臭味环绕身边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对身体也一定没有好处。我因为已经养成了上厕也看书的习惯,虽然明知其害,却有些不由自主。以前总觉得要把这段时间也利用上,现在则感觉看书一定影响了拉屎的进度,而且整个身体蹲着,全靠双脚支撑,时间长了,脚常常会麻痹,对血液的运行也不好,所以我不提倡在厕所里看书。

      枕上读书则是我的最爱。虽然从小老师说躺着看书不好,比如眼睛会近视,可是我眼睛已经近视了,所以老师的话就当了耳旁风。我既喜欢在午睡之后的下午,一个人安安静静的端坐在书房里读书,更喜欢下班后回家,夏天洗了澡,打开电扇或空调,躺倒床上看书,或者,冬天刷了牙洗脸脚,靠了一个枕头半躺在被窝里读书。我的床头总会有一两本书放着,随手拿起,想睡了随手丢下。如果是夏天或秋天的一个雨夜最好,看书的时候,心里会特别的恬静安详,宁谧悠闲。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换句话说,可以不吃饭,不能不读书读书实在是一个非常愉悦的过程,是一种美好生活的享受。因为我既没有孔子“学而优则仕”的功利目的,也不用像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样胸怀大志,还不用读书一定就要有所收获,就要记住点什么,还不用像林黛玉那样一目十行,或像张松那样过目就忘。当然我知道,开卷有益,读了的东西其实不会全都忘记,它们会潜藏在我们脑海里的某个深处,迟早有一天会迸发出来。

     读书要讲究方法,什么经典阅读、专业阅读、兴趣阅读、信息阅读,什么粗读、精读,什么既要博览群书,又要术业有专攻,什么读史可以明智,而我读书则完全没有计划,没有目标,还没有系统。我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读书,也总是像陶渊明那样读得一知半解,不求甚解,所以我读书虽然很多,却不能深刻、深入。我没想过自己读书能成什么气候。更没想过著书立说,成名成家,便总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其实现在想来,这也好也不好。好,好在读书没有任何的负担,真正是一种快乐阅读;不好,不好在这种肤浅的读书,也许不能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也就体会不到更大的快乐。  

     其实,我们不能只读文字的书,还要读自然,历史,社会,人生这样的大书。如果也委屈一下,必须考试,对自己逼上一逼,就会用些心思地去读,也许这样才能够真正算得上饱读诗书的吧?

     理直能够气壮,财大能够气粗,我想,一个人腹有诗书,当然也就能够“气自华”了。胸有成竹,才会势如破竹。 势,也就是一种气势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饱读诗书  诗书  诗书词条  饱读诗书词条  
散文

 江南的喜庆和温馨

   ————梁溪传统新年风俗    无锡,又称梁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江南小城,城是小的,但是视野却是开阔的。京杭大运河造就四大码头的繁荣和南北文...(展开)

散文

 聚会

 1  “友友们,约起,农家乐。我看了一下天气,十三号还可以。”  接到老朋友平富疫情后第一次聚会的号令,好兴奋,大家积极响应,踊跃报名:  “要得,十三号,约...(展开)

散文

 桥牌是搭档的艺术

 桥牌,由十七世纪英国一种叫做“惠斯特”的纸牌玩法演化而来的,是一项文明、高雅、数字性概念很强的文体活动,富有高度的艺术性、严格的科学性和深厚的趣味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