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在家与可爱的小侄子聊天,问他在几点上学啊,上课前都做什么?她说:上课前唱歌呀!回想起来自己上学的时候,预备铃后也唱歌,那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所以我也准备在上课铃响之前让学生们唱歌,这样可以集中一下精神,振奋一下力量,使他们带着更好的心情进入课堂。
但是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会齐唱什么?记得有一次停电,有一个班级以唱歌的形式来度过短暂的黑暗,他们唱的很兴奋,唱的很卖力很认真,可惜的是直到唱完我也没听懂他们到底唱的是什么,后来一问,说唱的是周杰伦的《七里香》,难怪我一句也听不懂,心想《七里香》适合齐唱吗?现在的孩子太缺少属于自己的歌曲了,一些电视节目,让天真的孩子唱一些诸如《桥边姑娘》之类的成人歌曲来取悦那些成人们的耳朵,作为其中的看客,也曾被取悦,也曾酒醉似的喝彩。
孩子们为什么不能在节目里唱应该唱的属于自己年龄的歌曲呢,或许是在应该的年龄唱应该唱的歌达不到一鸣惊人的效果,无法满足成人们的心理取向,怨不得有些已经工作了的大人们还在用奶瓶吃奶,已经成人的人喊着不想长大,而一些正在处于少年童年甚至幼年的孩子们却在成人们的引导下唱着成人们的情爱歌曲,更或许是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会凭借这一鸣惊人的也一鸣惊人吧。
最近一直在寻找一些现代的孩子认为是老调牙的革命歌曲,来丰富他们的生活,在他们看来这是不合潮流的举动,我第一次像一个老古董似的给他们往外搬这些掉了渣的老古董。现在他们只会唱《团结就是力量》唱的有气无力。这还是去年歌咏比赛时在我的逼迫下现学的。而在他们看来好听的歌曲是那些周结论潘微波之流。或许这是这个时代的潮流吧,个体的人是无能为力的。一点小小的努力终会沉没在汪洋的大海中,像填海的精卫,移山的愚公。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曾经唱过的记忆尤心的歌曲,莫过于《学习雷峰好榜样》了,记得在一年级的时候,麦假过完以后要交自己在假期里捡的小麦,好像是学习雷锋爱惜粮食的活动的吧,不同年级规定了不同的数量,一年级的好像每人交一斤,我第一次把小麦拿到学校称了称,不够,又跑回家装了些,最后成了我上交的班级最多,因此学校发了奖,奖品就是一本《雷锋的故事》。那好像是自己得到的第一本课外读物吧,还给书包了牛皮纸书皮,反反复复的看,摘抄经典的话,所以学习雷锋的歌也记得真。
“麦苗青青,菜花黄,毛主席来到咱们农庄”这是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教我们唱的,他是一个会吹笛子的中年人,问现在快四十的同事杨姐,居然没听说过这首歌,看来应该是很老的吧。当然更掉渣的要属那首“小三娃,放学后,一把镰刀拿在手,上东庄呀,下西沟,哪里有草哪里走。”再问当然仍是没有学过得的。现在一起回忆这些歌的时候我总是很自豪,像个五六十岁的人。
在记忆里,还有一首歌,应该是四五年级的时候,要六一儿童节了,学校里出节目,在在一个很关键的时刻我毛遂自荐和一个好朋友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还加了自己编的舞蹈,有一段时间回忆的时候总觉的很幼稚,耻于提,但现在回忆却觉的很有意思,那个爱表现的性格,那个希望得到别人肯定的心态,一直影响到现在。
关于一些爱国的歌曲,还有一些我们这一代人不知道的事情,现在看来《社会主义好》是一首爱国的歌曲吧,但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不允许唱的,说社会主义能不好吗,还用唱?所以就不让唱了。《上甘岭》的插曲《一条大河》,有一句“姑娘就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中多宽广”,因为这一句,就把这首歌定位为谈情说爱的歌曲,所以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也被禁唱了。当然或许还有很多的爱国歌曲也有同样地经历吧。我们还是要宽容一些,好的歌曲不管什么时候唱起来都是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他们像血液早已凝聚在我们的血脉里。就如《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只要前奏响起,作为中华儿女谁不会哼唱呢?谁不愿意跟着大家齐声哼唱呢?那时那刻那升腾起的民族自豪感,那种内心的自我感动谁不曾拥有过?这大概就是合唱的力量。所以上课前唱唱歌,唱出一整天的精神头,挺好的。
对于现在的孩子,很有必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那些歌儿,是不能忘记的。对于现在的歌曲还是正能量的多,整个社会文化都积极向上充满着正能量,这真是个很让人舒畅的时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