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在他的一生中至少遇到过三次行刺:一是众所周知的荆轲刺秦,二是高渐离刺秦,三是张良刺秦。荆轲刺秦因为动静很大,在刺秦之前就有为了保密田光自杀、为了接近秦始皇樊於期献身的壮烈事件,又有易水送别的慷慨悲歌,再加上图穷匕见的秦庭搏杀,都很有戏剧性与现场感,所以当然地也被大肆宣传,文人骚客又不断凑着热闹。相对来说,没过多久后的高渐离与过了比较久后的张良的刺杀行动,就简单得多,既没有那么复杂的情节,也没有那么悲壮的气氛或激烈的场面,有惊无险而已,也当然让后人觉得“小巫见大巫”。
我之所以将张良刺秦煞有介事,用意不只在刺杀行为本身。就刺秦这件事而言,我也觉得张良比荆轲之辈要智性与高明一些。近身刺秦的可能性是没有了,就是历史给他提供这样的机会,我想张良也不会依样画葫芦亦步亦趋,也百分之百达不到目的。但是,他还是给秦始皇实施了极其危险的致命一击,在前有多人刺秦的情况下,还能对已经拥有天下的最高统治者实施一击,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这一击自然费尽了张良很大的心机,更倾尽了张良此前全部的财力。当他从韩国被灭亡的血泊中死里逃生之后,他心里就充满了复仇的愿望。在遇到圯上老人之前的他,还属于血气旺盛的愤青,他散尽家财,目的就是去寻访能够报仇雪恨的刺客。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踏破铁鞋地物色到了“大铁锤”这个大力士,让人付出生命危险的代价去为之报仇,无疑是要付出无法想象的代价的。专诸也好,聂政也好,要离也好,深结其心也是应有之义。在用什么手段刺秦,也不是心血来潮就能够妙手偶得的,定然也想死过不少脑细胞,然后才可以对症下药地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强化训练。从这里也可看出,张良不仅智力非同小可,而且应该还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这样的智慧胚子和能够为了一个目标不顾一切的精神,也正是圯上老人愿意授以兵书的重要原因。
他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是非常可嘉的。他在陪同大力士练习大铁锤的过程中也同样付出了艰辛。大力士后来能够将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锤舞动得虎虎生风,而且一击而中,光就这样的准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一段较长时间的专门训练是不可思议的。我想,张良很可能就是现场指导。
训练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大铁锥能够得心应手,大力士有膂力这个基础,却也难有收放自如的功夫,其次当然是命中率。因为达到目的只有这一击而中,这一击靠的却是平时千锤百炼后的百发百中。这样,两人就有可能会白天练晚上练,晴天练雨天练,会提高训练的难度,而且因为场地的不确定性,所以会选择多方位的训练,在越险峻的地方练越好,由高而低或由低而高,训练的角度一定也是多样化的,难度系数也一定是极致级别的,就像学射箭一样,先练目力,把蚊子看得比斗大,射起来就成竹在胸了。另外,因为此时“天下之大,莫非秦土”,所以他们的训练是绝密的。张良终于以他的顽强精神将大力士训练成一个神投手,虽然是我的猜想,但是依据充分,八成就是历史事实。
张良应该还是一个消息灵通人士,秦始皇喜欢出游这个信息张良是一清二楚的。因为如果秦始皇身居秦宫,大铁锤再厉害也无用武之地。这说明他是一个很有心的人。他的钱财应该还有用于这方面的可能性。
一,张良是身怀国仇家恨而主动地发自内心地刺秦的,而荆轲则是被逼无奈地受雇于人,他开始是没有答应的,是田光用自杀的方法坚定其心,所以才有了后来流传千古的刺秦行为。两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实境界也不同。
二,张良没有像荆轲“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那么傻,他在周密部署中是考虑了自己与大力士的全身而退之计的。荆轲虽然奋不顾身得很悲壮,可以名垂青史,但是舍生取义,自己都没了,就失去了进一步有所作为的基本。张良则是既要达到目的又要保全自己。他在刺秦前后的计划都是很周密的。
三,张良的刺杀难度更高,因为需要创新,这也正是他智慧超群的地方。他不能故伎重演,所以得另辟蹊径,这是不容易的。在当时那样的条件下,用大铁锤的方法锤击秦始皇,是一般人想不到的。而这种用大铁锤远距离抛掷的刺杀方式虽然有些不可思议,却也给对方始料未及而疏于防范。
四,荆轲刺秦是一次有组织的行动,他本人只是实施组织计划的一个工具或棋子,就连他要等到那个助他成功的帮手的自主性都没有,而且他意气用事的成分也比较大,而张良就两个人,可是却更有自信心,虽然只是两个人,却不慌不忙,进退有据。
当然,他们同样有危险,同样秘密进行,同样布置周密。荆轲没有成功,张良也没有成功。他们的行为都是壮举,但是一死一生。两相比较,张良更智高一筹。“在秦张良锥”,文天祥在他的《正气歌》里把张良列为“时穷节乃见”的十二个人物之一,还从节操方面歌颂张良不畏强暴的精神。
尽管张良把刺杀前后的事情都考虑得相当严谨,可谓天衣无缝,但是百密一疏,他没有考虑的是,万一秦始皇命不该绝,以秦始皇的残暴,没找到凶手之后必然会迁怒于人,后来的实施全国大搜捕就带来了很大的破坏性,以秦始皇的豺狼之性,一定不会亚于蒋介石“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的残酷,至少是绝不会放过他们实施刺杀之地博浪沙的周围百姓。这就累及了无辜。秦始皇杀尽了博浪沙周边的群众,这就是张良之误。即使刺杀成功,那秦始皇身边这些杀人不眨眼的悍臣们,也不会放过这些人。按说心思缜密的他是能够想到这一层的,可是此时的张良被国仇家恨的情绪冲昏了头脑。从他为了复仇连亲弟弟的丧葬都不理会就可以看出,他复仇之心的急切性。另外,年轻人因为血气方刚难免草率。还有,他此时的思想是不够成熟的,忍耐性是很差的,冲动欲是很强的。这也是圯上老人黄石公考验他的原因。因为他不能忍,苏东坡在他的《留侯论》里也就此谈到这个问题。可见刺秦行动的冒失因为他能够反思,反而成了他的财富。
他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刺秦行动带来的危害,也知道了自己的弱点,并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所以在下邳见到圯上老人的时候,也才会甘受屈辱,为之捡鞋穿鞋,并屡次赴约。也许正因为他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他茁壮成长起来。
这次刺杀行为,是张良从一个不成熟的愤青到一个冷静理智、胸有韬略的军师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也是他以后成为“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的三杰的一次重要生命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