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站在历史的山口,岁月的巨手早已在大地上留下沧桑和变异,始皇陵废弛,古渡口毁弃,黄河水也向东飘移到老远,新修的鹳雀楼上,再没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丽,黄河故道上,漫无边际只是草,惟有那些重见天日的铁人铁牛,还在用曾经牵引着浮桥,沟通盛世的雄健和奔放,以雍容大气的型制,天工开物的铸造,不可磨灭的,努力让后人猜想着历史的拂晓,阳刚帅气的年代里,那些商旅匆匆,学子怏怏的单纯时光。这时只有背负着生命的困惑,去找寻一个个文化遗迹和文化现场。用真实,清晰的笔调刻画出中华文明的恢宏与浩瀚,用一篇篇完美的文字记录下即将被遗忘的真实事件。
古有始皇(三十七年)“行至云梦,望祀虞舜於九疑山。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立石颂德。”朱子亦有言:“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今年寒假,天阴亦冷,就从这里开始了我拔山涉水的实践活动。大年三十起床就开始准备,在我们这里没有像北方人一样要包饺子,但还是得忙活着。我是家里学问较高的一个,所以父亲就把要祭祖这方面的事宜交给了我,其实在这方面我也是什么也不懂,只是比父亲多识几个字而已。在这里我要做的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写“写幅子”,有些调侃的说法是“造钱,”虽然爷爷在世的时候我是经常看到他做,但那时候我还小,连字都不认识。光阴似箭啊!这一晃眼爷爷当年做的事越了一代,让我开始了。总算快做好了,这时的时间也不早了。祭陵,扫墓已经有人开始了,就在对面的山上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已经响起。我与父亲带着准备好的祭祀物品来到祖先的坟前。祭祖开始,父亲总在嘴里念叨些什么,我听得不是很清楚,在当时我也不好问父亲,因为祭祖是要讲“诚”。祭祀完后我向父亲寻问在祭祖的时候他在说些什么!他告诉我这是一种传统的习俗,在祭拜的时候念些祀语,什么“开不二之法门,宣利济之金言。度灵魂之滞魄,乃诸罪障旷,历劫以纵无明性……”父亲虽然给我说了这些我还是不太明白。
祭祀就这样结束,但我总在想这种传统式的文化是否就在我们这一代或者到我们的下一代还会存在,这让我不得而知,因为有些历史已经在不断的被时间淹没,有多少人还能记起下面那泛黄的纸页与苍劲的笔调。
在现《西厢》
“渠江明净峡逶逦,船到名滩拽迟。
橹动摇方作梦,巴童指点笑吟诗。
余宿麦黄山腹,日背残花白水湄。
物色可怜心莫恨,此行都是独行时。”
不错,这就是唐代大诗人元稹的诗篇,“物色可怜心莫恨,此行都是独行时”,对,就在这个时刻我独行的脚步已经踏进了有山,有水,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广安,在这里我亲眼看到了狮舞,龙舞,旱船……这些以前只是在电视中看到的,今天终于近距离的感受到了,这只是让我一时的兴奋摆了。在这里呆的些日子,因为是过年,所以外出工作的人都回家了,但这里的红娘就要开始工作了,看到这个现象我就问朋友。“这都什么年代了,你们这里还流行媒妁婚姻?”然后朋友与我细细聊来,他说:“这要是哪家的女子行了‘笄发之礼’又没有继续升学读书,那么她的家中在这些天不知道要经过多少红娘。”本以为这种媒妁姻缘已经成为历史,但还是有历史在这里演绎。
“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好一个月色溶溶夜……兰闺久寂寞……”在我去之前就听朋友说,他的一个朋友在去年腊月二十二在红娘的撮合下成了。就在我离开后不久,朋友那边又传来好消息说“上次给我聊起过的那两个人,即将在正月十八举行婚礼。”在这里我深深的祝福你们:“愿你们的人生,像《诗篇》般地优美,像《箴言书》般地智慧,像《传道书》般地虔诚,像《雅歌书》般地和睦!”此时的“夜”此时的“寂”已经不可避免地为一段两情缱绻的爱情给融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个假期的实践中,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且在这其中我还了解到了民族文化的发展情况,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知识层面,拓展了大学生应有的自身综合素质。
“生也有涯,无涯惟智。逐物实难,凭性良易。傲岸泉石,咀嚼文义。”的确人生有限,但学问无边,我们只有用心极意,细品生活,生活无处不是历史的足迹!
参考文献:
一.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1989年版
二.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1990年版
三.司马光《资治通鉴》,北岳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四.朱用纯《朱子家训》,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五.王实甫《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
六.刘勰《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95年版
七.余秋雨《山居笔记》,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
八.孔子《论语》,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九.格桑亚西《读者》(原创版),2009年7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