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强农梦圆新时代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小时候学这首古诗时,课本上配了一幅插图:一位农夫手握锄头,烈日炎炎下佝腰弯背、挥汗如雨地在田间劳作。被乡亲们称为“老秀才”的语文老师略带伤感地说:人锄草、牛拉犁,秦始皇时代就这样种地。2000多年过去了,还是如此。“老秀才”的这番由衷感慨,道出了世代中国农民的劳动艰辛,更寄托着中华民族瑰丽悠久的强农之梦。可惜操劳一生的“老秀才”,没能亲眼看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梦圆之日。而我,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农民之子,亲眼见证了40年来我国农业从人畜化到机械化再到向智能化迈进,农村由“城乡二元”向“城乡一体”过渡,农民生活由基本温饱到富裕小康的翻天巨变。

  我的家乡是黑龙江省林口县的一个偏僻小山村。1982年,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尽管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善,但农业生产仍处于人畜劳动的落后阶段。那年夏天,刚满九岁的我便接过世代祖传的锄头,开始了艰苦的农业劳动。那些几乎高出我一倍的农具,像座大山一样沉重地压在我稚嫩的肩头,弱小的双脚在仿佛永远也走不到尽头的田垄间艰难跋涉。一次,筋疲力尽的我躺在地头,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毒辣的太阳把我晒醒,浑身上下犹如万箭穿身般疼痛难忍。那份劳动的艰辛、生活的艰难让我刻骨铭心、永生难忘。记不清多少次,妈妈握着我那双过早布满老茧和血泡的小手,伤心地说:孩子,好好学习吧。等你考上大学离开农村,就不用吃这份苦,遭这份罪了。

  落后的生产方式带给农民的不仅是超负荷的体力劳动、早早透支的身体健康,还有贫穷的生活。那时,家里餐桌上一年四季都是玉米饼、玉米粒等粗粮“面孔”。虽然自产一些鸡蛋、猪肉等“高级食品”,但绝大部分都要拿到市场换钱,只有生病、生日或者逢年过节时才能解解嘴馋。由于肠胃多年被玉米家族野蛮占据,玉米在我心目中逐渐成了劣质食物的代表。看到玉米,我的胃里就会产生一种酸酸的“条件反射”。用老家的话讲叫“吃伤了”。

  时光飞逝,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在艰苦的农村艰难地成长。1991年,我第一次穿上新衣,在妈妈幸福的泪光里走进大学校园。毕业后,又生活在儿时梦想的都市。2000年回乡探亲,旧貌换新颜的故乡让我大喜过望。坐在火车上,便看到一辆辆拖拉机在田间穿梭忙碌,取代了“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传统景象。未到村口,一排排崭新、整齐的红色砖瓦房便闯入眼帘,间或还有几幢二层小楼点缀其中。走在村中,脚下不再是“晴天扬灰,雨天水泥”的乡村土路,而是平坦整洁的混凝土路。放眼望去,不再有牛马撒欢,更没有遍地牛粪马粪,取而代之的是一辆辆“铁牛”“铁马”。坐在大哥家宽敞、明亮的新居里,哥哥、嫂子们异口同声又兴高采烈地打开了话匣子,“现在种地可省力了,全都用农机和农药”“现在农民可享福了,家家都买上了冰箱彩电,大米白面、鸡鸭鱼肉随便吃”。再看看那些可爱的侄男外女们,个个都穿着漂亮的新衣服,人人都脸色红润、白白胖胖,再也不是营养不足的“馋嘴猫”。

  农村的欣欣向荣、亲人的幸福生活,让“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我欢天喜地、感慨万千。那些从公元前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纪的弯钩锄、铁犁杖等原始农具,终于被这个伟大的时代所淘汰。古老的中国农业,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以奇迹般的速度结束了漫长的人畜化劳动历史,翻开了机械化、现代化的崭新一页。几千年吃苦耐劳的中国农民,终于迈上了通往小康的幸福征程。我站在稻菽翻浪、瓜果飘香的绿色田野上,强烈地感受到广袤的中华大地,正在涌动着一股亘古未有的活力和希望。

  时光悠悠,情怀深深。2015年,我到北大荒农垦集团的一个农场参观,那精彩壮观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场面让我大开眼界、叹为观止。放眼一望无际的金色田野,只见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将一株株成熟饱满的庄稼直接收割、脱粒、装车,运进现代化粮食处理中心。农场领导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这里的“世界珍宝”:那台安装有卫星定位系统的450马力拖拉机,能够实现自动导航、精密播种、变量施肥、即时测产等精准化、标准化作业;“行架平移式”大型喷灌机行走距离近千米,一次喷灌1000亩,全部实现了远程监控、自动作业……更为神奇的是,这些“大块头”还有“大智慧”,能将劳动情况以及土壤水分、相对湿度等信息通过电子屏幕向人们即时汇报。这些能量巨大的“超人”就仿佛昔日农民们梦想中的神灵,巨手一挥便能庄稼万顷、稻谷满仓。我的心仿佛一下子从地面飞升到九万里晴空,五千年华夏农业插上了现代化高科技的翅膀,真的是“换了人间”。

  时光荏苒,今年夏天,我又一次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刚下火车,侄子驾驶的小轿车便在那里热情恭候。第一站是大哥家在县城新买的楼房,只见室内高级壁纸贴墙、高档地板铺地,还有一件件漂亮的家电、家具……豪华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城里。坐在装修典雅的饭店包房里,全家老少三代19人“欢言得所憩”“把酒话桑麻”,团圆的酒杯里盛满了生活的甜蜜。如今,大哥这个和土地打了四十多年交道的庄稼汉,把村里的几十户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拥有4000多亩土地的农业合作社,自己当上了老板。依旧朴实的话语里,不经意间增添了几分“生意经”和“老板范”。不久前,大哥分批组织合作社成员们,到北京“潇洒走一回”。我的心头又一阵狂喜,住楼房、开轿车、下饭店、去旅游……农村生活正在走向城市化、现代化。

  第二天,我兴致勃勃地到大哥的合作社参观。只见那片我曾经洒下过无数汗水的土地,如今更加郁郁葱葱,但却安装了许多电子摄像头。见我不解,大哥美滋滋地掏出手机点开一个网址,我接过一看,只见眼前这片绿油油的庄稼还有整个合作社的场景都清晰地呈现在手机屏幕上。大哥解释说:现在,黑龙江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仅走在全国前列,而且正在逐步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我这个合作社目前利用物联网技术,已经实现了农田远程可视化监控。消费者只要登录我们的网址,就能看到农作物从播种、生长到收获的全过程,对施肥、用药等情况进行监控。我大喜过望:现在连种地都能网络直播,庄稼都成“网红”了!一旁的小侄子补充说:许多农民尤其是年青农民都当上了电商,玩起了网络营销。“开着轿车种地,拿着手机卖粮”成了普遍现象,省里还专门举办了农产品营销大赛。我更是吃惊不小,21世纪的农民不仅钱包富了,脑袋也富了!我随手摘下身边的一株稻穗,只见颗粒饱满、鲜嫩诱人、清香扑鼻。大哥接着说:“现在黑龙江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大粮仓。就拿我这个合作社来讲,全部使用农家肥和有机肥,水稻营养性指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欧盟标准。”

  我的心被完全征服了,这片黑土地上四十年来的革命性、史诗性沧桑巨变,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三农”概念。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业,再也不是牛拉人锄的原始劳动,而是从机械化走向智能化、数字化的高科技产业;中国农村再也不是茅屋低矮、道路泥泞的脏乱形象,而是房屋整洁、环境优雅的“美丽乡村”;中国农民再也不是傻里傻气、土里土气的“土老帽”,而是有知识、有头脑、有志向的新型职业化农民。那个农耕古国苦苦追求了2000多年的强农之梦,终于变成了瑰丽现实,正在托举着辉煌灿烂的“中国梦”走向世界、走向远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强农梦圆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词条  强农梦圆新时代词条  
散文

 金边垂兰

 人们叫她“金边垂兰”,应该是兰花兰草的一种。  传说中的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者也,其三咸已所见,唯独兰草兰花,过去只在图画中相识,也听传闻中某某爱兰、喜养花草...(展开)

散文

 看皮影戏的童年

    说起来,看皮影戏已经是记忆里很久远的事情了。那是我们当年寥寥无几的文化生活之一。那时候,在老家,谁家老人过生日,...(展开)

散文

 抚守年华,谁的青春伤了谁?

真的慌了,这样的青春就在那片荒芜的沙漠里死去了!一如最初的记忆,温暖且让人忍不住溢出泪水……真的慌了,彻底慌了!一切都来了,不该来的,该来的,都承着风,伴着阳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