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庄
付集镇政府所在地刘庄东南二里半处有个村子,不大,今天也只有二百来口人,可名气不小,叫做“国公庄”。为何称为国公庄?因为明末清初村子里出了个于大海,后来被封为国公,当时人们就把这个村子叫做国公庄,一直叫到今天。于大海出生在这里,可他家祖居地却是新桥北八里半处于庄,他家的祖坟就在于庄村西南隅。(今天尚存)为了祭祀方便,后来国公于大海又搬回于庄居住,去世后也葬在那里。
国公是一种爵位,仅次于郡王,为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一等。于大海家中很贫困,又没读过书,他是如何当上国公的呢?说起来纯属偶然。
于大海,字昆山,生卒年月不详,只知道他出生在明朝末期。他生来身材高大,要问他身材有多高大,站在人群中简直就是鹤立鸡群,听戏的时候个子矮的人需要站在板凳上,他往前边一站就能挡住半拉天。别人家屋檐草坏了,收拾的时候都得搭架子,他家屋檐草坏了,站在地上就收拾得井井有条。
正是因为身材高大,他才孔武有力,要他问力气有多大,一百二十斤的粮食布袋,他一只胳膊夹一袋,口中再掉叼一袋,行走如飞,常人小跑才能赶得上,走个十里八里面不改色心不跳。邻居家的一头大老犍发疯了,十几个人上去也抓不住,他上前一步抓住牛角,轻轻一用力就把犍牛摔得四蹄朝天。
因为身材大力气大,他的饭量也特别大。要问他饭量有多大,一个人的饭量可以顶五个人。别人吃饭都用碗,他吃凉面条用缸盆,一缸盆相当于三大海碗,三大缸盆吃过再饶两个大葫芦头卷子,歇歇还能再吃俩。专吃馍,大葫芦头卷子一筷子穿四个两筷子穿八个,吃完还得再穿一回,问他饱不饱,他说对搭对搭算了。
就是这样一个身材高大、孔武有力、饭量巨大之人,偏偏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中。他和父亲推小车子贩卖瓦盆、瓦罐,一趟利润不够他饱餐一顿。父亲责怪道:“都像你这样吃法,咱一家人还活不活啦?”他不敢顶撞父亲,就偷偷离开家门,到外地靠乞讨、打零工为生,经常过着半饱不饱的日子。
有一天,于大海外出讨饭时,正赶上两支军队交战。从装束上看,知道一支为清军,约有二百来人,一支为明军,只有百十号人。明军虽然人少,却也与清军打得十分激烈,一时间只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怎奈清军多为骑兵,横冲直撞;明军大多步战,长矛没有战刀运转快,渐渐不敌,只得弃阵逃跑,清军在后面穷追不舍,大有斩尽杀绝之势。
于大海虽不满明朝腐败无能,毕竟是大明子民,还有忠君爱国之心。看到这种情况,不禁大怒,骂道:“满清鞑子,欺人太甚!难道说我大明就没人了吗?”说罢脱掉破褂子露出光膀子,顺手拔出路边一棵半尺粗的枣树,一丈多长,挥舞着冲向清军阵中,左挡右突,扫荡起来,所向披靡。枣树上满是尖刺,挨皮皮破,触眼眼瞎。清军再是骑兵,也挡不住这种巨型武器,立刻被扫到几十,哭爹喊娘嚎叫阵阵。其他清军十分惊愕,哪里来的铁塔汉,力气如此之大,气势如此神勇?惊愕归惊愕,却不敢上前接战。
明军见有了强大帮手,立刻回过头来乘势反攻。两股力量和为一股,情势立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于大海前边扫,明军后边砍。再一次出现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的情况。最后三名清军骑兵见事不好,调转马头就逃,怎奈于大海脚步比马还快,一溜风追了过去,舞起枣树扫了过去,人翻马仰,后面明军追过来,一刀一个,结果了性命。
战事结束,于大海扔掉枣树,骂了一句:“奶奶的,叫你还欺负人!”捡起破褂子穿上就要走。明军中一个王爷模样的人喊道:“壮士慢走!”于大海回过头来,问:“已经帮过你一次了,还有啥事儿需要帮忙?”王爷笑道:“壮士帮我们反败为胜,也该留下姓名,总不能像秦琼救李渊一样吧?”于大海答道:“项城于大海。”王爷“哦”一声说:“原来是于大海于壮士,久仰久仰,你可愿加入我反清复明大军?”于大海说:“你我素不相识,久仰个屁?不过让我加入反清复明大军不是不可,只是你得管我饱饭!”王爷说:“这有何难!”
经过进一步交谈,于大海才知道这位王爷就是福王朱由崧,崇祯皇帝的堂兄弟。尽管他听说福王以前昏庸贪淫,但此时福王能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正是用人之际。崇祯皇帝已经死了,福王就是正统,只要是正统,就比满清鞑子强。于大海怀着这种简单的心理,毅然答应加入反清复明大军后。福王不由大喜,立刻封于大海为亲随护卫。
后来福王在马士英等人的拥立下,于南京就皇帝位,年号弘光,史称明安宗。于大海由于多次护驾有功,被弘光皇帝封为二品护卫,可以带刀上殿,荣耀非常人可比。
于大海开始是以能吃饱饭为名跟随朱由崧的,但朱由崧称帝以后,于大海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弘光皇帝只讲吃喝玩乐,纵情声色,很少提收复失地的话。于大海更不能容忍的是,弘光皇帝重用奸臣阉党余孽阮大铖,排挤忠良史可法。史可法虽然是兵部尚书,对清作战中竟然调动不了各镇总兵。最后害得史可法扬州被清军俘虏,从容就义。
于大海一怒之下离开弘光皇帝,回到家乡。弘光皇帝多次下旨要他回任,他就是不理不睬。于大海曾在家乡大摆宴席,款待故乡父老。他在宴会上说“我过去因为穷,亲戚不是亲戚了,朋友不是朋友了,只好离乡背井,四海为家。后来披坚执锐当了兵,出生入死,那时候我哪里还有活命的心?每打一仗都要受伤,还每次都是重伤,伤得最重的一次,我的胸口和肚子都被兵器穿透了,自己都觉得必死无疑,可是结果却活了过来。当兵的胆小懦弱,还没和敌人交战,就想着后退逃跑,结果反倒是这样的人死在战场上很多。怕死的人先死,不怕死的人反而能生,这就是天意啊,天意不容胆小鬼。”说到这,他脱下上衣,露出身体让客人们看,只见他身上古铜色的伤疤密密麻麻像绣的纹身,客人们都感叹不已。
不久,于大海听到刚刚即位二年的弘光皇帝在与清军作战中被叛将出卖,被押送北京斩首的消息,不禁仰天长叹道:“弘光皇帝虽然忠奸不分善恶不辨,却也能为国捐躯,也算死得其所。只是大明朝就这样灭亡了吗?”
不久,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桂王朱由榔于肇庆(位于广东省中西部)即皇帝位,年号永光。于大海立即动身前去投奔永光皇帝。永光皇帝知于大海神勇,又是弘光朝二品带刀护卫,当即任命于大海为总兵,授铁券(古代皇帝颁赐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凭证),封为“伯”。由于清军两路进军,永光皇帝匆匆忙忙逃往广西,于大海随行。各路英雄纷纷前来归附,一时人才济济,准备收复失地。
就在于大海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的时候,清廷抓捕了于大海的母亲,以他母亲的口气写了一封信,要他归顺清朝,否则母亲危在旦夕。于大海是个孝子,不忍心母亲死于清廷之手,不得不来到北京。母亲一见,骂他糊涂,不该轻信清人书信。清廷立刻把于大海监视起来,于大海再想走却走不掉了,被迫接受了清廷的“总兵”之职。
于大海在接收总兵之职的时候就向清廷说过,别指望我去帮你们进攻永光皇帝,否则我就一死了之。清廷无奈,只好听之任之,把他养了起来。
后来,永光皇帝死于吴三桂之手,于大海痛哭三日。再后来,吴三桂叛清,发动三藩之乱,自立为大周皇帝。于大海闻听大怒,骂道:“吴三桂贼子反复无常,叛明降清,追杀永光皇帝,想不到又叛清自立,真是臭不可闻,连猪狗都不如!”随即请缨上阵,决定讨伐吴三桂。清廷大喜过望,立即调他到前线。
在讨伐吴三桂的战争中,于大海屡立战功,历任潮、广、郧、襄各镇总兵,广东高雷镇总兵左都督。康熙皇帝特许他抬籍入正白旗。正白旗是清军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由皇帝亲自掌管,因此地位很高。康熙皇帝又授于大海“精奇尼哈番”。精奇尼哈番是满语,为子爵爵位,意思是“正官”,俗称“国公”。康熙还亲自召见他,赏赐很多东西。
赏赐物品中有一幅御制对联,上联是“月照龙旗转”,下联是“风吹仙杖回”。上有“御书宸翰”四字,用御印二,一曰“康熙御笔”,一曰“万几余暇”。如今还保存完好。
国公于大海早已逝去,可是国公庄这个村名却一代接一代传留下来。村里人提起国公爷当年的轶事和义举,讲起来还是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