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刚刚兴起不过几年的新行业。从余额宝大战银行体系,到e 租宝跑路让网贷行业遭到波及,无不吸引了广泛关注,但这个行业的生命力没有消失,“互联网金融” 已作为关键词被连续三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总理还说,要 “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
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二者各自都是高薪密集型行业,那么两者合体之后,薪水和晋升是否依然可观?什么样的人特别抢手?
现在正是春节后的跳槽季,有人拿着 offer 在观望,迟疑要不要入互金这一行,也有人强烈看好,奋不顾身踏足风口。LinkedIn 中国智库近日发布的《互联网金融人才白皮书》提供了一些有意思的数据,或许能解答一些疑惑。
首先回答一个问题,现在互金行业失去吸引力了吗?恐怕不是。据领英数据显示,2016年 互联网金融人才吸引力指数持续走高,目前对多个行业,都是处于人才净流入的状况。
报告显示,在新员工层面上,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薪资待遇处于互联网公司与传统金融公司之间的,略低于互联网公司却高于传统金融公司。但互联网金融行业薪酬增长速度比其他两个行业更快。
一般情况下,互联网金融行业新员工的起薪水平大约在年薪 10 万左右,但当其具有 2—3年工作经验之后通常能够实现收入上涨 50%。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当 LinkedIn 对互联网、金融以及互联网金融这三个行业的人才结构比例对比之后,从三个行业的职级分布可以发现,互金行业的初级职位人才比例在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之间,而总监及以上级别的人才占比却远远不如互联网和金融行业,这反映了互联网金融行业高端人才 “一将难求” 的现状。
无怪乎现在互金行业的高管团队,大多都有传统金融行业的背景,互联网金融行业本身因为太年轻,还不具备造血功能。无论是依靠挖角儿来扩充高管,还是内部培养晋升,都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也可能是互金公司高管人才比例很低的原因。
LinkedIn 中国智库负责人王希娜表示,“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 85%的人才都是从其他的行业跨界而来。也许很多人以为互联网金融行业会更多地吸引来自互联网或是金融行业的人才,但通过分析发现,互联网金融行业对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是最高的。
而这一点从互联网金融人才的职能分布中也可以看出来,当前工程和信息技术类人才在互金行业中占比是最高的,达 34.8%,金融人才反而只占 9%。流入互联网金融的高科技人才平均从业年限较长,达 5.2年,并且他们在转到互联网金融行业后,依然继续从事技术职能。比如众安保险的人力部门透露,其技术人员在员工总数中的占比明显超过 34.8%,表明技术是驱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重要力量。
不过,上述情况对一些分期服务商可能不适用,据 36 氪了解,国内最大的两家大学生分期服务商人数都已上千,其中大多数都是地推人员,若加上数万校园兼职推广人员,模式与其他金融公司差异较大,打法反而与团购的风格相似。
互联网金融正在 “逆袭” 传统金融业,银行不良攀升至近年来的新高,薪水出现滑坡。同时,大资管时代,银行体系内的资金和资产都在外溢,人才也如此。36 氪关注到,金融人才正在加速向互联网金融流入,比如宜信就招募了很多银行业务员,给的提成也高于银行,最看重的是业务员们从银行带来的客户资源。
从高管层面更是如此,以往由草根主导金融领域创业的现象已不再常见,取而代之的是传统金融的高管 “下海” 放手一搏,顶级的就有中管干部,进出口银行的副行长曹彤,他到微众银行停留一年后继续选择了创业道路。一位摩根史坦利的亚洲高管则做起了内容创业,还有一位哈佛毕业的投行人士从最早的配资业务的创业,现在转移到创办公募基金的跟投平台。
现在是体制内高管们加入互联网金融行业获得溢价的好时机,但对小白来说,真想积累扎实的金融经验,恐怕还是要从传统金融行业开始入门。从宏观角度看,大多数互联网金融公司目前还只是充当着网络端的渠道,牌照总归是稀缺的,交易底层往往发生在持牌机构,只有获客和资金端交给互联网端。
正因此,在很大一部分互金企业,营销和推广属性强于金融属性。这部分职位属性与其他行业差异不大,但 “懂金融” 显然是加分项,多位互金公司的高管都流露出类似偏好,虽然不要求学历跟金融挂钩,但好歹也得懂一点。
,http://n.sinaimg.cn/tech/transform/20160316/pMby-fxqhwtu775967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