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秋季,窗外的阳光没有夏季那么熬人刺眼了,天空有些微微的氤氲,似阴似晴,这样阴阳的天气特别适合我这种亦正亦邪的人抒发点什么。或许是最近停笔的时间比较长,突然参加第五届‘红高粱文化节’及第三届‘全国旅游地理节’的征文大赛,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但是考虑到颁奖仪式的主办单位有‘莫言文化馆’,我还是跃跃欲试,内心奢望能入选获奖名单,一睹莫言真人的风采。
我一直都觉得自己的文学之路就像是在求佛的眷顾,一名清教徒,一路的颠簸,终于到了寺庙,然后按照礼程开始了教化。如果说2014年端午节之前我都在颠簸,那么从那以后,我或许得到了神的庇护,文笔写作之力猛的跃上一个阶层,以前若是仰视,现在起码可以平视很多文学作品。
在写作上,尤其是写文章,我不喜欢没有抒情的开始,拖沓冗长的过程,毫无结局的结尾。这种个性使我的文章有个特点,就是语句精炼,我甚至会学着写一些小小说和微小说,精小的东西留下很多遐想的空间,却也能和作者产生共鸣,看似没有结局的结局却是最完美的故事。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也是这般,要么做,就好好倾尽精力时间把它做完,要么不做就是不做。所以,既然决定参加比赛,就要努力把一篇文章写完,不,文章不应该说是写完,应该是改完。为了写好这篇文章,昨晚我骑着电动车,带着妈妈,一起去感受桓台的夜景。
在路上的时候,妈妈和我说起了小时候的事情,说我多么多么聪明,一岁时就展现了惊人的语言天赋,两岁多的时候就有着超出大人的想象力。有次随妈妈到她教学的初中,看到校园草坪上的小羊雕塑,我就能根据小羊的情景编出故事并且有模有样地讲出来,那个时候,我还没有三岁。这种善于观察的能力和想象力,使得我对文字天生有着莫名的亲切感。其实我也明白,自己后天根本就没有什么努力,一切都是上帝赐予的天赋。
话又说回来,我并不觉得上帝赐予给我的天赋是我的财富,因为后天的环境和性格糟蹋了这份特殊的珍贵。我根本不适应那种圈圈框框的校园生活,就像是朋友说的,‘从小到大就没看你把学习当回事。’之类的话很多。散漫自由,潇洒个性,大概这些都是我的代名词。回头看一下走过的路,大概可以这么形容前二十年的人生,主体是‘倒着发霉的抑郁’,附件是‘偶尔的微小得意’。但是,不管怎么说,我靠着自己还是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挫折,从而比别人多了一只善于观察周围的眼和一颗感怀触动生活的心,手中也握上了一只墨笔,闲情时挥洒几笔豪情,也算是壮志凌云了。 (经典哲理文章 )
回来的路上,我问妈妈为什么非要让我报学前教育,对我来说,那些所谓的琴歌舞画都是我早就学过的零散东西,何必浪费时间。妈妈却立马截断了我的话,“你不能说这是浪费,既然我早就让你学过了,往后的课程会很轻松,不仅对你身心恢复有所帮助,从另一方面来说,你可以拿出更多时间来写作、看书,将你想考的证书都考出来……”后面妈妈还说了很多,但是我记住的就是‘你可以拿出更多时间来写作、看书。’我想她是我最有力的支持者,尽管我现在写的文章小说只是团繁乱的毛线球,尽管我将来还会有很多的失意和落寞,可我还是会坚持写作、看书。
昨夜凌晨三点,朋友见我还没睡,知道我在赶稿子后,直接惊讶,连叹我太能拼。其实,对我来说,看书写作就是一种享受,我不累,也没觉得多么拼。虽然从承德回来后,我胖了那8斤半,现在几天的时间又掉了6斤,可以说,写作很费脑细胞,呵呵,也是减肥的好路数。从我端午节写作以来,很多人都问过我,是不是打算走这条路。我说不,写作只是一种符号,名叫做逗号,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我从没拿着成为一个多么有名的作家当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份对文字的执着或许只是青春时的一颗流星,一闪而过罢了。我十分清楚,文字对我来说是心爱的珍珠,如果当做牟利求名的工具,那么就从我利用它开始,它的光泽就已经黯淡了。我小心翼翼的捧着它,生怕掉落碎一地,宁愿它在我手里始终被一捧细沙掩盖,也不愿意掏出它,放到玻璃中展览。我就是希望,文字能和我共进退,相伴一生,一直到年老,也还在手中握着那细沙里的它,依旧光泽亮丽,不减当年。
特别是今天中午,在中央三的‘文化正午’看到媒体和舆论对于鲁迅文学奖和老舍文学奖获得者的抨击,各种报纸,各种杂志,各种学者,各种网友,‘人道主义的理论’得到显明展示,然而文字的清澈又在哪里?不是一张获奖的证书,也不是一本出版的实体书,更不是一摞闪着金光的人民币。我低头不语,思索,那份清澈在哪里。妈妈看到也说,“你看,这些获奖者也不是那么容易啊。”我点点头,或许有所明了,转而对妈妈说,“妈,到现在,我对这些只有一个感悟。那就是我太年轻,我太稚嫩。看看那些获奖者,无一不是四五十的老头子,我自以为看过很多史书,读过很多诗词,其实回头一看,那些论语孟子,中庸大学,我真是一点头绪都没有,我还是太年轻。”妈妈笑了,她说,“能这样想很好。”我从心底来说,就是这么想的,写的东西越多,就会发现自己能力不过云云罢了,读的东西越多,就会发现自己见识太过狭小罢了。不是我没有信心,而是,中国真的不缺人才,更不缺有背景的人才。所以,文字的清澈不是选手,不是评委,而是在写作人的心里,文字的清澈就是一股想学习的劲儿。
正是因为接触的东西愈来愈多,才越发觉得自己的知识匮乏的就像是站在冰山的脚下,连一角都未曾开发。于是决定,接下来的日子,在写作的旅程中,我还要读更多的书,有这样好的天赋,自己不珍惜就是作孽。笔墨渐少,需要研墨,不疾不徐,亦学亦用,走走停停,重新开启一扇文字的大门。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