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最后的帝国读后感锦集

  《最后的帝国》是一本由恩斯特·柯德士著作,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46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帝国》精选点评:

  ●德国记者眼中满洲事变后的东北三省和热河省(现在的承德)。张氏父子把东北当作自己的私产,大肆搜括,比如发行货币,然后再将货币贬值造成通货膨胀,老百姓手上的钱都成了废纸,还得承担各种苛捐杂税。张氏父子利用搜括来的巨额财富给自己修建宫殿,美其名曰为大帅府。这些军阀吃喝嫖赌抽,而东北的父老乡亲们被剥削得只能卖儿卖女,一个女孩竟然只卖7块大洋,乞丐冻死路边无人援手。日本人之所以能很轻易地夺取东北,不仅仅是因为东北军不抵抗,主要是因为这些军阀倒行逆施,不得人心,民众不会为一个视其如草芥的政府卖命。日本人建立伪满的目的是利用东北自然资源准备第二次日俄战争,日本之所以打太平洋战争是因为美国对其石油禁运,如果日本在东北能勘测出石油,那日本可以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战争经济体,无需对美开战,抗战结局则难以预料。

  ●主动吸鸦片,旅途颇为硬核。

  ●第二天学车,与别的学员轮流交换休息时看完了这本书。接下来能看很多闲书了啊哈哈

  ●很不错的游记

  ●一个旁观者对于那段历史的见证,有历史的局限,有旁观的冷漠,也有身体力行的珍贵经历,读起来非常有真实感,同时五味杂陈,在历史书之外,在名人之外,有些人与物曾经存在,但又最终无可奈何化为历史的尘埃。

  ●细节非常好玩

  ●一个德国记者的伪满洲国游记

  ●蛮有文艺气息的书籍。对那个时代的描述,因为是中国人翻译的,所以我认为文字带有翻译者主观气息。

  ●过去了几十年,耻辱还在、印迹还在,可悲的是正被好多人遗忘。日本的野心,从开始就那么明显。

  ●虽然是家门口的历史 读起来非常新奇

  《最后的帝国》读后感(一):冷漠的围观者

  深夜看完后真是五味杂陈,作者对于国民性的描述令人难受,一群人围观一个将死之人,没有同情,没有行动,这让我确信那确实也是鲁迅先生生活的年代。我听过最多的总结是中国人善良纯朴,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下,是否这种总结就不成立了呢?穷使人性变坏吗?仍然是我不能接受的结论。

  对于底层人物的描述,我不知是否有失公允,我感觉可信度较高。有关吐痰习惯在书中被反复提起,不知道东北的人们是否还有吐痰的习惯,如果有,街道上会有痰迹吗?我还没去过东北,有一次我去了贵阳,那是个工业城市,人们随地吐痰,新修好的人行道上满是痰迹,这让我觉得很不舒服。

  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个人对于东北过快的沦陷仍然不理解,我没有指向,只想讨论问题。

  书中有很多珍贵的图片,很长见识,有机会还是想去东北看看。

  《最后的帝国》读后感(二):中国,从来就不缺少故事。

  百度百科对于“满洲国”的定义是: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后,所扶植的一个傀儡伪政权。因国民政府和中共及国际社会对伪满政权均不予承认,故称作“伪满洲国”。

  看了下时间,满洲国距离今天也不过七八十年,对于漫长的中国历史来说,就好像是昨天一样。

  可问题是,距离我们这么近的一段历史,我们却对它几乎毫不知情。

  在满洲国的大地上,生活着中国人、日本人、俄罗斯人、德国人、美国人等,其中既有土肥原贤二这样的甲级战犯,也有寄居长春的末代皇帝。而令人吃惊的是,甚至满洲国的土匪都比之前少了。比如下面这一段:

  “同车的还有 9个乘客, 2个日本军官、 4个士兵,随身携带着一挺机关枪。还有 3个中国人,一男两女,女士一个年轻,一个年老。每个人的行李都放在车顶上的行李网袋中。这种旅行两年前有可能吗?不大可能!那个时候,走不出 50公里就可能遭遇土匪袭击。这种想法似乎有点滑稽,但确实没有错。”

  满洲国怎么会没有故事?

  彼时的中国,放眼望去满目疮痍。清帝国走了,满洲国来了,然而对于身处乱世的百姓来说,生活还是要继续。

  在北平曾经的皇家寺院里,一位老僧的脸上布满了沧桑。他缓缓的说道:

  “就像您在这里看到的,我们的内心也是这样一片废墟,民众的内心也是这样。”

  中国,从来就不缺少故事。

  《最后的帝国》读后感(三):“满洲国”,一个无人在乎的帝国

  1934年的大半年里,柯德士以记者身份在“满洲国”访问当地风土人情,见到了流亡在中国的俄罗斯人,贫苦的底层中国人,摩登的上层中国人以及傲慢的日本人,同时也看见了正在大兴土木的“满洲国”,土匪猖獗的东北地区。只不过“满洲国”只是暂时的栖身之所,他们都有自己向往的地方。

  我比较关注在“满洲国”的国人对自己身份的看法,书中的描述是,“我们是中国人,不是‘满洲人’!”“我们蔑视‘满洲人’,蔑视日本人!”“我们要保持中国人的身份,也会保持住我们中国人的身份!”“日本人干的所有一切,关我们屁事。‘满洲国’又算什么呢?”。但柯德士也看得出来,“除极少数人外,中国人大都反对日本人,但很少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而是出于人性、人情、人道方面的原因。因为,在我们看来,差不多一半的中国人对政治都是一无所知的”。国人之所以对日本人充满仇恨,倒不完全是因为爱国,更多的是因为他们被日本人所欺压,一种自觉地反抗,与反抗中国统治者逻辑一样,欺压太甚自然会反抗。

  另外我也关注外国人对于日本扶植“满洲国”的看法。柯德士虽然没有明说,但能感受到外国人对既定事实的接受,尽管从道义上同情中国。他甚至将日本人类比为“远东‘美国人’”,强行将新技术推广至贫穷落后的中国,可见在当时强权政治在国际舞台上仍然是主流。

  全书最精彩的一句当属,“今天这里(哈尔滨)有两座教堂,一座俄罗斯洋葱头式穹顶教堂和一座中国庙宇,明天在繁华的大街上看来还将矗立第三座教堂:日本的寺庙”,这一句道尽了东北地区被日俄两国入侵的历史,太精辟了!

  : 译者的翻译水平暂且不提,不过我很不喜欢译者在译者序中的某些观点。

  例如“中国军阀为迎合美国记者拍摄一部关于中国内战新闻片的需要,竟人为地导演了一场真枪实弹的战争,活活葬送了995名中国士兵的生命······是美国记者伙同中国军阀屠杀中国人民的一大罪证”。这个例子出现在“最高礼遇——一场人为导演的战争”,内容是美国记者提出拍摄要求,“将军先生,如果您知道哪里正在打仗,我希望您能把我送到战场上去,在可能的情况下派一个士兵保护我,我就十分感谢了”。将军先生却说,“我们可以为您就地组织一场小型的战争”。美国记者讲完故事后竟笑了起来,说“您在远东还不太了解,人的生命在这里是一文不值的······”。可见美国记者并没有主动提出组织真实战争的要求,而是中国将军可能为了在他面前摆阔而提出打一场仗,因此这个故事最多说明美国记者接受了中国人命不值钱的看法,跟屠杀中国人民没有直接关系。

  第二个例子,译者说“作者介绍了觐见末代皇帝溥仪的细节,使我们看到这个被日本人挟持到满洲的傀儡皇上、这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亡国之君受人摆布、言不由衷的窘态、丑态”。 我看了“觐见‘皇帝’溥仪”部分,柯德士对溥仪的描述是“带着友好的微笑注视着我。他的眼光是无偏见的、坦诚的、吸引人的”,“他看起来十分健康,表情富有活力,充满着对现实的期望。不过,他的眼光中似乎也掩藏着一丝悲情”,“我试图在‘皇帝’的性格表现中,看到些许懦弱的印记,完全没有!溥仪的言谈机智而又充满智慧,完全有着自己真实的见解。他十分了解国际政治、对于世界的局势、走向、包括新德意志国家发生的事件,他都十分熟悉”。有些窘迫的场景是“屏风后面传来了一声人为压低了的咳嗽声。难道屏风后面隐藏着一个患有感冒的窃听者吗?”,“在我开始谈到北京皇宫的时候,溥仪的表情看起来有点尴尬,他不想展开这个话题”。通过柯德士的描述,我是真看不出溥仪太多的窘态和丑态,虽然确实被日本人胁迫。

  另外,一条解释卡拉马佐夫兄弟的译者注如此写道,“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人物卡拉马佐夫兄弟都是一些脾气古怪、挑战社会伦理道德的情欲之徒”,我的天!难道我看的是假《卡拉马佐夫兄弟》吗?在书里我怎么没看到几个情欲之徒,反而看到的是陷入各种内心纠葛之徒。

  如果没有看到这篇译者序的写作时间是2012年初夏,我肯定以为这是八九十年代的愤青之作。

  :Kindle约2468处,“其目的是想为日本推行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赢得中国支持”,这本书写于1936年3月,而“大东亚共荣圈”是在1940年8月由近卫文麿提出的,不知译者对此如何解释?

  《最后的帝国》读后感(四):不好说啊不好说《最后的帝国-沉睡与惊醒的满洲国

  作为译者,王迎宪先生内心的沉重和隐忍,以及通过前言抒发的炽热的情绪,都充满了身为中国人,对那一段破碎光景的痛心疾首。于是,他毫不遮掩的表达了对柯德士流露出某些偏见时候的不满,尽管他也认真的感谢了柯德士作为一个德国记者,对当时满洲国诸景象的翔实记录。

  其实,他对柯德士的不满,并没有什么站得住脚的理由。一方面,当时德国式的价值观和日本已经渐渐占据上风的军国主义,已经有遥相呼应的默契感。另一方面,记者的身份注定了柯德士满洲国一行,更像是一个充满了好奇心的窥视者。他的目的,是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来满足欧洲无聊人士们的八卦心理,而非认真的去剖析一个拥有如此之巨大躯壳的国度,何以成为远东的一出悲剧。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王迎宪先生在译罢全书之后,内心充满了慷慨激昂的情绪,尤其深深的幸于祖国不再受制于外侮,而是昂首阔步的走在自己的道路上。而读罢全书的我,却不得不用更快的浏览方式把末了几段迅速的读完,以防止某种并不积极的心情在灵魂的阴暗面发酵。

  为什么会这样呢?正常来说,难道不应该为国家曾经受到的屈辱对待而义愤填膺吗?真的做不到。

  满洲国固然是因为日本的强权而产生的滑稽政权,是他们将触角延伸到大陆的跳板。可是,那片土地上数以百千万计的,总是中国人吧。连柯德士这样一个外人都觉得,单纯是劳动力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活力和张力,都隐藏着巨大的足以咆哮整个世纪的能量,哪怕是用受惊的方式忽然起身,也是不容小觑的。那么为什么,忙碌于做一个称职的苦力的国人,并不认为激发内心真正需要激发的力量,并不可行。不,他们并没有这样认为,他们连认为这件事都无暇顾及,因为更重要的是,先活下去。

  那么名绅显贵呢?我想到了一连串的模糊数字,那是印证了中国战场在二战反攻阶段辉煌战绩的地方露出的,相比于欧洲战场清晰的德军数量和太平洋战场明白的日军数量,中国战区的悲凉在于,大量的盟军功勋,是用所谓伪军的头颅来渲染的。

  是不是国人果然并不太在乎政治呢?

  柯德士先生给出的推论是,远东的这个神奇且神秘的民族,有着令人惊叹的溶解力,任何异类都会因为长时间的生活在这里,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和这片土地上待着的人一样的人。所以,无论外来者是怎么样的,但最终都会变成自己人。那么又有什么所谓?政治也没什么所谓。

  柯德士先生游历的范围,从北到南止步于北京。他当然不会了解,南方有多少暗流汹涌,企图唤醒国人内心本该同样汹涌的悲情主义。然而,他还是在标题中留下了惊醒的题眼,当然,也可能是王迎宪先生翻译时候的私货。但是,我还是可以从柯德士先生的笔下,读到民族于忧患中的迟疑和感伤。

  那是几方面的。

  新旧两种价值观的碰撞,使得利益驱动冲击着已然绵延数千年的含蓄隐忍的价值观,崩塌的不仅仅是紫禁城象征的皇权,还有无处安放的信仰。

  忍耐和压迫的对峙,由于知足常乐的内心修行,让劳苦民众所能够承受的生活下限一再刷新,他们果然可以继续活下去,但是也只能继续这样活下去。

  时代交割中的各族混居,本就无法相融的理念和习惯,别扭的彼此夹缠不休,无异于是在混乱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却反而调和出一种微妙的和谐。

  正因为有了这种诡怪的微妙的和谐,沙皇俄国的遗民用错乱的方式苟且于对故乡的怀念,而即将归国的苏联体制内的铁路官员则抓紧最后的时间放浪形骸,从紫禁城搬到憋屈小房子的贵族们无力的扮演提线木偶的角色,军阀的弃儿用只会拿枪的手搅乱着家乡的平静,日本官员的一丝不苟充满了搞笑的主人翁姿态,小酒吧里的军妓则用嗜血的纤纤手指幻想扣动扳机的痛快,玩具店里琳琅满目的礼物清一色的洋溢着战争的暴戾,现代化的酒店则渲染着东方巴黎东方凡尔赛东方瑞士的浪漫……

  每个人看起来都有愉快的瞬间,甚至是最最贫苦的劳力,也能在烈酒劲上来后,把自己置于无拘无束的舞台中央以享受虚无的愉悦,流亡的俄罗斯人则在遥远的异乡活成了地道的黄皮人,严苛军纪下的日本军人只穿着内裤会见客人……而柯德士,是的,这个德国记者,果然也如同一个真正的游客一样,享受着城市的华丽和肮脏渲染出的愉快和伤心。

  正因为愉快和伤心那么友好的相处着,柯德士初初到来的同情,渐渐的被消磨干净。

  他一再强调欧洲人无法想象中国人的贫穷和乐观知足,我看却未见得。街头箩筐里的小乞丐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局未见得有太大的差异。不过是因为他的身份,让他在自己的国建,未见得就能看得到那些城市角落的悲剧。而某种猎奇的心态,让他下意识夸大了中国街头的荒诞而已。

  即便他嘲笑滦河的河工没有觉悟,难道在欧洲,就是人人都有追逐民主的主观诉求吗?

  连马斯洛这个欧洲人也说,现有温饱后有精神。所有人种都一样!

  这不,当沙俄的将军沦落的时候,不一样要给人擦皮鞋。那可是曾经映到刀锋上的脸,现在却落在用自己的手擦的铮亮的靴子上。

  联想的层出不穷,因为柯德士先生的描述实在是鲜活生动,让人大有如临其境之感。

  他写的不深刻,于是便推导不出太多对于当时中国命运的思考。

  也正因为他写的不深刻,诚实的白描和具体的叙事方式,让读者情不自禁的沉浸到那样的街头上,宛若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一般,感受着满洲国这么个荒诞存在的当时图景。

  而对于时光的忠实还原,让身为读者的我,不仅叹息落后必然受制于人的无可奈何,也忍不住沉默于民族盲目知足而导致的国家沦陷。

  这难道真的就是国民的劣根性?他们坦然面对愉快和伤心,却忘记了脊梁挺直时的新鲜空气?

  不好说。

  末了,柯德士先生援引了一段自称没有听懂的清朝遗老的话。

  但是我觉得他听懂了,而且听的很懂,完美的呼应了他自己写下了“人们千万不要过早地取笑远东”的句子。

只要人还没有放弃,没有意外地成为一块碎片,那他将始终拥有上天的本质和天性,他就是艺术品中的一个合适的、隶属的部分,是与之和谐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物质。这就是生命的智慧。

  山河破碎不可怕,民族血性犹在,自然不死不灭。

  好像有了那么一点血脉偾张的感觉,或许,这便是那时满洲国惊醒的表现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最后的帝国读后感锦集  帝国  帝国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最后  最后词条  
美文

 网络也寂寞

  无聊的时候我喜欢玩玩漂流瓶,摇摇微信。一开始我还觉得有新鲜感,后来就觉得索然无味。那简直是对生命的亵渎与浪费。网络是一个开放而安全的地方。你可以肆无忌惮的泄...(展开)

美文

 唱给母亲听的歌

 母亲,我的母亲  我好久没有亲过你  也许是我在黑夜里  待得太久、太久  对阳光和温暖有些疲惫  但我不会怪你  因为我还有些童心的叛逆  母亲,我的母亲 ...(展开)

美文

 丈量我们的城市

     到上海出差,给昔日的一位大学同学打了个电话。听到同学的声音,我俩都激动异常。问了我详细住址后,他说一下飞机就联...(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