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宿舍谋杀案》是一本由[英] 迈克尔·英尼斯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校长宿舍谋杀案》精选点评:
●1936的作品能想到这些已然不错,同样这也是一本颇具实验性的作品,只是没有把握得很好而已。
●剧情一般,语言有点奇怪,主角的名字太出戏了……
●消遣读很难懂 描述比较繁复 最难以忍受的是宣传文案泄底。。。
●局设得巧妙,但是过程有点乏味
●152
●有趣的误导,但是仔细想想的话真凶其实一开始就出现了。喜欢故事场景设计,这种与世隔绝的学府背景很吸引我,还有作者调侃学院里的“僧侣”们拒绝接受新事物那里,很有意思
●译者战战兢兢地精准着,文字就顾不上了。别名应该是柯蒂斯教授的历险吧,虽然是推理迷最恨的标题泄底。
●3.5.故事情节实在坑爹,一度看不下去。不过好在有不错的plot,加分点也在后半段和最后的解答处。要是故事再好看一点就好了。
●枯淡无味
●自作聪明的教授们
《校长宿舍谋杀案》读后感(一):简评
文字很难读。
密室很漏风,以密室为宣传手段充分体现了宣传者的短视。
考虑成书的时代,这种重点发散、多视角阐述加调戏读者的玩法尚属新颖。
其实此书放至今天也是个很好的尝试,只是情节应该再有趣一些,语言应该再繁琐一些,你能要求一个文学教授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这种封面还需要PS吗?去实拍一张旧校舍楼建筑效果会好很多。
《校长宿舍谋杀案》读后感(二):精妙的结局
挺喜欢看破案小说的,刚开始看了几章时 ,感觉前情的描述,和侦探破案的过程有点繁复,差点放弃了,然后再拿起时直接看了最后结局,结果发现结局设计精密复杂,作者的思维的确是赞的,当时真的惊叹了很久,于是又重新从前面看了下去,看似简单的一个犯罪现场,原来经过这么复杂的演变。。真相解开的那一刻,果然事实的复杂远远大于人所能想像到的程度。而且,这是一篇并不恐怖的破案小说,描写使它真正着重于推理而不是悬疑~
《校长宿舍谋杀案》读后感(三):激动人心
我一刻都不敢停,生怕错过了重要线索。甚至做了笔记。但结果还是出乎意料。需要一个聪明的大脑才能读懂这本书!
当当网有得卖
http://union.dangdang.com/transfer.php?sys_id=1&ad_type=10&from=P-258105&backurl=http%3A%2F%2Fproduct.dangdang.com%2Fproduct.aspx%3Fproduct_id%3D21046024
《校长宿舍谋杀案》读后感(四):即兴的肇始-迈克尔.英尼斯 《校长宿舍谋杀案》读后(可能涉及情节)
即兴的肇始-迈克尔.英尼斯 《校长宿舍谋杀案》读后(可能涉及情节)
y Forhiding/OFplusAND
--------------------
触不到的潜水艇
--------------------
有经验的读者也许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无视书籍腰封上的宣,毕竟出版社需要吸引眼球。而所谓“潜水艇中的潜水艇”的双重密室的评语,对于现在身经各种天马行空的密室的读者来说,不仅是夸大之词,而且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本书的看点。
---------------------
看不清的红鲱鱼
--------------------
本书有一个版本名为《Seven Suspects/七个嫌疑犯》,这不禁让人联想起西村京太郎的《七个证人》,由于七个证人互不相关的证词,造成了一起悲剧性的冤案。而主角侦探则有如《逆转裁判》中的成步堂龙一,对每条红鲱鱼的证词进行异议。
本书也是七条红鲱鱼。但是《七个证人》中七人各自的证词相对独立,而十津川则是逐一击破,脉络十分清晰。
而本作则不是那么决定论性地模型化。
一方面,虽然有一个版本名为《七个嫌疑犯》,但事实上纵贯全书,凶嫌的数量并不是可以笃定地明确指出的,被考虑的嫌犯的数量并没有很快被确定,而且即使在小说较后的部分被确定为七人之后,由于故事设定的开放性,小说并没有散发出“凶手就在这七个人”当中的古典本格趣味。七条红鲱鱼的定位是很模糊的。
在西村京太郎的《七个证人》中,每个证人都安排了可供异议反驳的推理点,当针对这些推理点进行一一击破时,震慑出强悍的理性气场。而本书中虽然各名疑犯各有其疑点,但是,这些疑点似乎没有很好地充当好谜面的作用。这一方面是由于本书实际上的红鲱鱼绝对不止七个,所以各条红鲱鱼的疑点所散发出的谜面效应因为相互争夺读者眼球而被相对地削弱了。另一方面,这些疑点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只是一个简单疑点,神秘性和趣味性均没有达到阈值触发现在推理读者解密开关的程度。
------------------------------------
没有坐安乐椅的安乐椅侦探
------------------------------------
本书中,侦探艾伯比可以说是在整个凶案校区四处主动调查,甚至还惨遭暗算,但这与社会派和冷硬派的侦探还是相当不同,艾伯比的活动还是局限在相对有限的涉案范围之内,虽然本案的场景并不是古典和严格意义上的封闭场所。而且小说相当多的篇幅,还是艾伯比与各位可能涉案人士的对话,同时甚至还有嫌犯被主动送上门的戏码。当然这和作者写作的闹剧倾向有关,这一点在本作中还不是很明显,在本书作者的《艾伯比的终点》中则显露不一,该书全书可以说就是一出大闹剧。
-----------------
闹剧的巧合
----------------
其实我不排斥推理小说中的巧合,反而,对于设置精巧的巧合,或者通过证据推理出巧合,本人还是很乐见的。本书的谜团也源于巧合,不过各种巧合行为,似乎与案发所在的圣安东尼学院的严肃学者有点格格不入,尸体的搬运和布置等,似乎比西泽保彦那本轻小说向的《她死去的那一晚》更轻飘和闹腾。
-------------------
不炫学的征引
-------------------
虽然各种介绍中,均提到作者的作品中旁征博引,似乎本书是一部很厚重的作品。其实本书中所谓的大量典故和引用,基本只是起到修辞的作用,与现在所谓的炫学推理中的炫学完全不是一回事。也许当时的娱乐性小说还未细化到现在这个程度,既有比砖头还砖头的炫学推理,也有看完直接进垃圾桶的轻小说(当然本质上砖头级别的炫学作品也可以是“轻”小说)。因此本书中,所谓的典故征引也只是浮光掠影,而整个布局似乎也更倾向于戏谑性的闹剧,如上文提到的,这一点在作者的《艾伯比的终点》中更加无遮无掩。
虽然欧美的黄金时期为现在的本格推理开辟了混溟,但是当时的口味与现在读者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而且这一点不完全是由于文化差异。
总的来说,本书对于非推理初心者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当然阅读时,应当知道本书可以期望的看点可能是什么风格。
本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c39a70100u33f.html
http://hi.baidu.com/hughmajun/blog/item/a161cd24596117248744f9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