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轮(第一卷 全三册)》是一本由[俄] 亚·索尔仁尼琴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9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轮(第一卷 全三册)》精选点评:
●俄国文学是不朽的。
●和大家一样都是从《古拉格群岛》开始接触的吧⋯⋯孤陋寡闻,才知道《红轮》。
●其实没看完,情节线索太过分散。看看以后又没有机会拿起来再读吧
●看到第三本却发现感觉慢慢来了,战争描写那段看的太脱线,今天又把第二卷第一本借来了,不过俄罗斯民族总还是给人以一种悲天悯人之感
●众多线索和人物刚起个头,就已经是厚厚三大本,不免可惊可惧。先写一战爆发,然后重点写马祖里湖惨败,萨姆索诺夫自杀,推进正酣,突然笔锋一转,以讥嘲笔法写政治流氓与投机者博格诺夫刺杀斯托雷平,其后写尼古拉二世也是一个笔法,中间夹着一大篇以极尊崇的格调写的斯托雷平大传。写完尼古拉的颟顸幼稚后,拖了一个马祖里战役尾巴,戛然而止。就第一卷而言,各部比例结构难见章法,只觉用力极猛,痛心疾首之态处处可见,索氏权且借沃罗藤采夫上校,穿越了一回。
●太长了,太宏大了~
●第一本读起来特别枯燥,二三本比较有意思
●俄国良心愤青长篇大论,敌视中国崇拜开疆扩土之彼得大帝,又极力反对绝对权利。总片一句话有用,公民即政权的反对者。
●挑着有关莫斯科立宪民主党人活动的章节看的,没读完
●我们看的是小说,还是看政治?
《红轮(第一卷 全三册)》读后感(一):关于“林阴道”
这本书,有独立思想的人都应该看看,思考下。我愤怒的是,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校对的问题,书上的林阴道怎么可能、可以出现。查下谷歌大神,原来确实是如此,是林阴道,看来,那些制定规则的人喜欢阴道,所以用林阴道而不照顾下广大群众的感情,群众算个屁。
《红轮(第一卷 全三册)》读后感(二):耐心与恒心带来阅读体验
此书是在当当网打折活动时以3折29.4元买下的,就折扣来说非常不错!
索尔仁尼琴的著作以揭露红色帝国的暴政对人性的戕害,以及以“古拉格群岛”为表征的劳改营制度对人权的漠视与侵犯,赢得的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声誉!
《红轮》这部卷帙最浩繁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时间跨度最长的一部小说,具有托尔斯泰小说般的宏大叙事和对细节刻画的精细入微,是视听时代对阅读毅力的巨大考验,需要有耐心与恒心来阅读体验!!
《红轮(第一卷 全三册)》读后感(三):历史群像
如果说《癌症楼》、《古拉格群岛》这样的作品构成了索尔仁尼琴对于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包括对于他亲历的时代的体察和思考,那么,《红轮》就是他基于现实,沿着历史长河向上游梳理的漫长旅程。从规模上,“鸿篇巨制”堪称对这部作品最恰当的概括,它的故事从一战前夕起,直到苏联卫国战争结束,共计20卷,每卷又分2到4部,每部40~70万字,从简单的乘法,你就可以想象这个系列的浩大之处。同时,结合作者本人经历,你也可以想见索尔仁尼琴创作的漫长和艰难,它的最初构思始于1937年,中间又不断修改,最终完成了这一单从创作过程看就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作品。
终于,国内有了这个系列第一卷3部的译本,主要记录了俄国1914年的历史,包括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德国的交锋,革命分子在国内的活动,以及围绕俄国总理斯托雷平改革和遇刺的前后事件,还有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危机中的心理活动。总的来说,这一卷重点描写的是一战开战前期,革命爆发前夕,风雨飘摇的俄国政权的状态。从我之前看的索尔仁尼琴作品看,本小说,可以看作《癌症楼》和《古拉格群岛》两种风格的结合体,既有前者的文学性和群像表现手法,又有后者的历史纪实性和空间事件纵横交错的表达方式。阅读《红轮》第一卷,有一种看电影大片般的畅快感觉,镜头总是不断变换,时而全景,时而片段,时而远景,时而近景;一会儿是关于历史真实人物的故事,一会儿可能又虚构一个文学人物;有关于斯托雷平、尼古拉二世这样历史高位人物的心理活动畅想,也有对战场上普通一兵的生动刻画。其实,电影和文学的叙事方式本身就是相通的,作为一部试图对苏俄全景式的历史描绘,索尔仁尼琴的描写不可能单单是线性的,于是,他更像一个电影导演一般,抬着摄像机,不断变换镜头,给读者以不同角度的视角观察历史,而这本身也正是索尔仁尼琴思维的角度,如此富于代入感的写作方式,本身就很吸引读者。
叙事上,索尔仁尼琴本书中有几个特点,一个是,同一事件的多角度叙事和分段式叙事,就类似此类电影的典型《低俗小说》一般,一个事情,通过涉及人的不同角度去经历,去体验,去思考。另一个特点在于,时间顺序的自如切换,可能这边刚在通过军人视角表现一战场面,很快又倒推回之前的革命青年故事,然后又是尼古拉二世的人生经历,接着又通过尼古拉二世的线索走向一战开打和战争历程,一种史诗感也由此而生。最能体现本书叙事特点的要数第二部和第三部涵盖的斯托雷平遇刺事件,先是通过几个革命青年的谈论,引出斯托雷平遇刺事件,接着时间倒流到刺杀时间发生前,同时视角转换到刺客博格罗夫,讲述他如何成长为革命刺客,又如何策划和执行此事,直到那历史性的时刻发生的时间节点。到了这里还不算完,斯托雷平是谁?他做了些什么?他为什么会被刺杀?于是,时间再次回拨,视角再次变化,斯托雷平本人的视角,讲述了这位总理的生平,同样地,最终时间推进到他遇刺的那一刻,进而延伸到他接下来在死亡线上挣扎,并最终丧命的结局。索尔仁尼琴就这样,自如的将历史的时钟前后拨动,并不断变换角度,让读者随着他去感受那段动荡历史下,大人物和小人物的不同生活片段。而多视角的描述方式,本身体现了索尔仁尼琴思考历史的客观和全面,他对于一个历史事件,会搜集不同立场的人的相关历史资料,只有这样才能栩栩如生的描述那些历史人物在一个历史节点的所思所想所行,也自然给了读者更立体的历史观。
对于本书的文学性,有着一定的争议,从我的阅读来说,本书确实没有如《癌症楼》中那样进行很细致的细节刻画,虽然在交代环境的烘托性描写上,依然很见功力,但确实很难给人纯文学的体验和情感冲击。但是这也是相对的,如多时空维度、多视角的叙事,全面立体的历史思考,都依然能给读者很好的阅读体验,何况还有思考的余味。虽然才看了第一卷,但是从本卷涵盖的一个历史时期,阶层之广,人物之多,事件之密集,足以想见全部作品已经可以概括那段历史的主要方面,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并必然因而激起关于历史描述和思考的更多争议,对于已经逝去的索尔仁尼琴来说,他已经听不到这些纷繁喧扰,但是,在学术界和文学界,围绕这些争议的讨论和思考,本身也是索尔仁尼琴留下的宝贵财富,即一种可以激活更长久,更广泛思想汇聚的载体。
提到这样一部鸿篇巨制,不得不提及翻译,国内9位译者历时3年才得以完成翻译工作,然而又等待了两年,才终于有机会出版,其中两位翻译家还没有等到书出版,就已经离开了人世。这段中译本翻译历程之艰难,不亚于创作历程的故事,可详见《红轮・血迹》,这部注定不会畅销的作品,其接下来的出版之路必然漫长,不过好消息是,第二卷即将出版,向这些学者和翻译们致敬,感谢你们的呕心沥血,因为你们,我们这些中国读者终于有机会感受索尔仁尼琴一生思考留下的文学和思想的光辉。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8a1b70313a3c1508eac4af37.html
《红轮(第一卷 全三册)》读后感(四):【转】关于《红轮》致江苏文艺出版社的信
http://tieba.baidu.com/p/3230383275
关于贵社翻译出版之《红轮:往事叙事》中一些翻译问题的个人意见
(邮件已发出)
您好!
我是一名来自北京市的普通读者,在这个假期购买了贵社翻译出版的《红轮:往日叙事》(作者亚·索尔仁尼琴)前两卷《1914年8月》和《1916年10月》。《红轮》是一部历史巨著,其翻译工作是两代翻译人历经几十年完成的,不可不谓艰辛。然而,在发行的译本中仍能找到不少瑕疵。因为我还没有能力找到俄文原本或者英译本,所以以下错译等都是我根据中译本和简单的常识判断出的,可能自身也有不周全之处,如有发现敬请指正。
===================
一、军语不规范不统一
《红轮》的前两卷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其中第一卷《1914年8月》更是以1914年东线的第一场大规模战役坦能堡战役为主线的,索尔仁尼琴作为一名原炮兵军官,对军事内容的描写也就很重视。然而,我很明显的看到,在军语译名方面译本中的问题多多。首先,根据我国军语的规范,对沙俄军队军事单位的级别Дивизион- Армейский корпус(Армейские) - Армия - Фронт应当相应翻译成师-军-集团军-方面军,然而译本中的翻译非常混乱且糟糕,首先Фронт基本没翻译对,大部分位置给翻译成了“前线”或者“线”,这显露出了大部分译者对沙俄-苏俄军队最基本的编制原理的不了解。比如第一卷第1本地83页写道:“华沙军区参谋长奥拉诺夫斯基已经转到西北战线去了。”然而这个“西北线”很明显地应当是当时沙俄的西北方面军(参见维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Northwestern_Front_(Russian_Empire) ),此后这个词的翻译也是一错再错,仅有第二卷《1916年10月》开头几章正确的翻译成了“方面军”。集团军和军的翻译也经常出岔子,比如同上文页又有一句“这里属于华沙军区的只有三个军队”,这种措辞也是闻所未闻,显然是把编制单位“集团军”(Армия)当成了一个“军队”(Армия)(经查当时西北方面军的确下辖3个集团军:第1、2、10),这样翻译也是明显不正确的。到了102页,这个混乱被加深了,原文写道:“‘那么,是西北战线隐瞒了?’萨姆索诺夫发怒道,‘真是活见鬼!为什么用西北集团军牵制我们?在两个集团军上又放一个集团军?’”由于沙俄从来没有用方位描述集团军的实践或概念,我们必须得假定第102页中的“西北线”和“西北集团军”都是错译,除非萨姆索诺夫本人说错了话。倘若说仅仅是把“方面军”翻译成了“前线”还可以容忍的话,从第1卷第49章之后的变化就不可容忍了:从这一章开始“集团军”的译名变成了“军”(第475页:“第二军朝国境方向撤退,其他军团暂时停止调动予以支援”,从文本逻辑上判断西北方面军指挥部命令撤退的应当是萨姆索诺夫的第2集团军而非全书中根本没提及的、伦南坎普夫第1集团军下属的阿列克谢·齐林的第2军),军的译名变成了“军团”(第476页:“然而,第一军团布拉戈维先斯基并没有得到安宁”,这个布拉戈维先斯基的部队之前都翻译成第1军,这个军隶属于萨姆索诺夫的第2集团军),可竟然就在这同时又出现了把集团军翻译成军团的情况(第475页:“伦南坎普夫军团自昨天晚饭前开拔”),军语已经完全混乱,这应当被认为是翻译的严重失误。关于集团军和军的译名,中国大陆、台湾和日本是不统一的,在大陆,Army(Армия)被翻译成“集团军”,Corps(корпус)则为“军”;在台湾,Army为“军团”,Corps为“军”;在日本,Army为“军”,Corps为“军団”,可在这一套《红轮》中,竟然这三种译名标准都出现了!这倒真是大开眼界。的确,“军”在俄语中有很多种表述方法,比如Армейский корпус和корпус,从军语角度上并不应该为此将其翻译成许多不同的、尤其是还会产生歧义的词。这个问题贯穿于整个前两卷之中,没有在统一译名或者校对的过程中得到纠正。
====================
二、人物、地点译名不统一、不规范
《红轮》全书由相当数量的译者完成,根据前言的说法,为确保译名统一最后进行了统校译名的工作。然而,统校之后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漏网之鱼。举例而言,作者对1914年8月德军在东普鲁士实施的失败了的进攻战役以贡宾嫩战役(Battle of Gumbinnen)统称,然而到了第947页,这译名就变成了“贡比年战役”;俄第1集团军的指挥官伦南坎普夫(Ренненкампф,Rennenkampf)到第926页变成了“冷嫩坎普夫”,到第二卷的后半部分又进一步变成“伦南坎普甫”(这个或许倒是最准确的译名);最可怜的是第2集团军的指挥官萨姆索诺夫(Samsonov),到了第二卷开头就变成“沙姆索诺夫”(第二卷第34页),接下来又变成了“萨姆松诺夫”(第二卷第573页);第一卷的“俄国人民同盟”到第二卷里就变成了“俄国民众同盟”,第一卷的“拉斯普廷”到第二卷变成了“拉斯普京”,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简直数不胜数。同样还存在的问题是不采用约定俗成的译法,比如第二卷第554页出现的“季诺维耶夫”和“拉杰克”在共运相关著作中一般都会翻译成“季诺维也夫”和“拉狄克”。很显然,先不说理所应当的卷间统校,连卷内统校也并不完美。
====================
三、一处令人难以置信的连环错误
在第二卷出现了一处实在是令我难以置信的错误,这个错误如此复杂,以至于我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才搞清楚究竟是怎么一档子事儿。这处错误出现在第二卷第927页,原文摘录如下:
“后来,这个毒蛇化须仑①来了,他像个革命的【爱沙尼亚】人……(注:加粗是我做的)
---------------
① keckyna,原系日本人姓氏,返回日语汉字比较难。而keckyna不像‘田中’、‘大平’……这里暂定‘化须仑’,也可能是‘家守仑’、‘来栖仑’。”(注:注解是原文内的)
看到这一处的时候我真的惊呆了,这违和感简直是爆棚啊!接下来一大波问题接踵而至。
1、这个“keckyna”究竟是什么文字?我们知道,日语无论是罗马音还是进一步拉丁化的写法里都不可能有c和y,而谷歌keckyna毫无结果——我甚至想不出这个词该怎么读;可我仔细地看了又看,那个字母的确是拉丁字母“n”而不是任何一个俄文字母。最终我发现,竟然是注释把西里尔字母当成了拉丁字母!也就是说,这个词根本不是什么“kecky【n】a”,而应该是俄文“кеску【л】а”(拉丁化转写为keskula)或者кеску【п】а(keskupa)!英文字母n和俄文字母л或者п的打印体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我百分之一百的确信在第927页打印的是英文字母n——那么,这第一个问题就出在了译本的排版或者干脆是编辑之上。《红轮》的翻译不可能不懂俄语,毫无理由犯不认识西里尔字母的最低级错误,那么,这个问题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2、“化须仑”是怎么来的?在确认这一点之后我的推理陷入了僵局,因为我一直是按照kes(u)kupa(кескупа)寻找日文译名,因为同样众所周知的是日语无论罗马音还是进一步拉丁化的写法里都不可能有l(日语里的都是r),可是一无所获。直到我翻到第二卷第928页:
“于是他向列宁说明了凯斯库拉的情况……”
好嘛!凯斯库拉!这次可算都对上了!尽管之后这“凯斯库拉”再也没出现(后面的仍然都是“化须仑”),尽管日语里根本不可能有什么keskula这样的姓氏,但这个碰巧的错(?)译也算给我的推理打开了一扇窗户。接下来我按照与这个发音最相像的日语罗马音kesukura(けすくら)去挨个假名找汉字,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用这个kesukura只凑出了这个样一个天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化须仓”,尽管说根本没有这样的日本姓氏,但好歹算能凑出汉字。可这时候最有趣的事情来了,我注意到了这么一点:日语汉字“仓”所对应的中国汉字并不是“仑”,而是“仓”,也就是说,即便真有真么个“kesukura”,那也应该是“化须仓”、“家守仓”或是什么,绝不可能是什么“化须仑”!我很好奇的是译者、尤其是注解者是进行了怎样的查证之后找到了“化须仑”这么个姓氏的?
3、这人究竟是谁?在不知道“keckyna”究竟是什么的时候,我一度以为这个人会姓кескуна(Keskuna),而我的确找到了这么一个俄国人移民的姓氏。可当我确认了Keskula之后,我只是把这个词输入到了谷歌里(闲话,谷歌可真不容易上)一按回车,第一项就出来了个英文维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leksander_Kesk%C3%BCla
亚历山大·爱德华·凯斯库拉(Aleksander Eduard Kesküla),爱沙尼亚革命家!(还记得前面原文中我加粗的爱沙尼亚么?)事情完全对得上!他倒的确给日本人做过事儿,难道就为这个把姓都改了?!我真不清楚注解者从哪里来了如此的自信(或许是来自他错误的理解了列宁口中“日本人”这个绰号的归属),但总而言之,在《红轮》第二卷第927页出现的这个“日本人”“化须仑”是个彻彻底底的错误,而且不是一个错误,而是至少三个错误。
而既然存在一处这样的错误,我就不得不推想,在前文中还存在着一系列其它错误。在第二卷1023页出现了“中央列强”这样一个措辞,根据上下文和简单的常识,我强烈怀疑这个词实际上就是“同盟国”(Центральные державы,Central Powers),而在这一部分文本中还出现了大量出现了“同盟国”字眼的很令人生疑的语句,而如果“中央列强”真的是同盟国之误,那么附近文本中出现的“同盟国”的正确翻译则很可能应该是“协约国”——我们知道在大部分语言中用来描述一战协约国和二战同盟国的词语是一样的(比如英语都是Allies,俄语都是союзники),很可能只有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把一战的Allies翻译成“协约国”,二战的“Allies”翻译成“同盟国”,而一战的“Central Powers”又翻译成“同盟国”。然而我强烈怀疑翻译在这里出现了错误,这一点有待于进一步查证原文才可能确定。
==================
四,还存在着一系列错别字
错别字集中出现在第一卷后半部分(第三本)之内,看得出这一段的校对不细致。如:
第695页:“谷物收获量以提高到年产量四千万普【物】……”,应为普特(重量单位)
第717页:“他向【基】托雷平抗议……”,应为斯托雷平
第721页:“像从前常常抓住的恐【怕】分子一样!”,应为恐怖分子
以上是我发现的《红轮》译本中的错误和值得推敲的地方,这很可能还不是全部,因为我的阅读也不是逐字的。我寻找并且罗列这些错误和问题的原因在于我热爱这部小说,我希望《红轮》的中文译本能够更加完美的为大家呈现这部杰出的历史小说,愿这本小说的翻译能臻于至善,也祝愿贵社的文学翻译著作的出版发行能越做越好。
此致
敬礼
2014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