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格兰》是一部由潘多利·佛加瑞执导,Pinelopi Tsilika / Sofia Kokkali / Aneza Papadopou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英格兰》观后感(一):比爱情更美的是希腊的海
希腊的电影。剧情很琼瑶剧。这种故事也就上世纪中前叶会出现,后来的都会变通成姐妹两位要么同母异父,要么从小分离等。
男主很不希腊人啊长得,印象中希腊男人都是斯潘诺里斯(姚明在火箭时的队友)、帕帕斯塔索普洛斯(多特蒙德球员)这种。男女主都不起眼,有点路人,女神雅典娜的印象与现实中的希腊女子比起来,让人会疑惑雅典娜是不是诞生在希腊。而那位引发特洛伊战争的最美女人海伦,画像看还不如雅典娜。好吧,说到美男子,还是意大利的比较抢眼,当然那里美女也不少。
女主夜夜孤枕听叫床真是人生最痛苦之事。
《小英格兰》观后感(二):时代装点下的家庭伦理剧
和《哭泣的草原》(或是《小小的家》《太平轮》这样的影片)不同,安哲罗普洛斯笔下的个人悲剧是时代悲剧的一个针尖,而佛加瑞是用时代悲剧装点一下家庭伦理剧的内质。高下立见。 就家庭伦理剧来说,女主从发展部开始就愁眉苦脸一直到结束,平铺直叙,不展开,不回溯,不利用自己电影语言的优势去操控时空挖掘人物内在,只驻足于展示女主人公的情绪表征,实在遗憾。 又企图在最后用唯一一场插叙完成反转,但观看的激情早已被近两小时的平淡消磨光了。 所以,这部片子,只剩下漫长的美感了。 一般以小地名命名的影片,都有着家庭伦理剧的特质,如《海边的曼切斯特》,地名似一个咒箍,人物的命运锁闭于此,爱恨的波澜在万古不移的地点中灵光惨淡,兜兜转转仍在原点。此为悲剧。
《小英格兰》观后感(三):随便说说
我觉得是我的问题,没看出来这是部好片子是我的缘故,不喜欢太生涩的故事情节,也不喜欢为了史诗而史诗的片子,运作成分有点重还是喜欢拍摄技术更高明的导演吧,不动声色,未带给观众有浓重技术含量的,就达到效果。 沉重,消化不良……梗骨在喉,不知从何说起,得在我空闲的时候看。欧莎突然的情感爆发让我措手不及,在我印象中,没这么,激烈吧……男主角的名字我都没记下来,叫斯皮诺斯?让我想起了斯皮纳龙格小岛上一群麻风病人的故事。安排欠妥吧,形式高于内容,导演想拍个史诗级电影,拍了个奇奇怪怪的出来,私人情感部分太多,就引起人不适的反应,导致舍本逐末,其他部分就显得怪异。截的图也不知道哪里去了,从头到尾其实最喜欢那几段不动声色的暗流涌动,欧莎生产时,斯皮诺斯慌乱踱步,内心焦躁。欧莎哺乳时,斯皮诺格闪躲的眼神,到最后直直地深情地盯着欧莎。跟随在欧莎身后时,镜头有些失焦,两人距离说不出来的生疏,两人几乎没有完整的同时出现在画面中,镜头恍惚,人的思绪也跟着恍惚,终于什么都没发生。算了吧,有些细节刻画的蛮好。
《小英格兰》观后感(四):海深深,情深深
一位年过古稀的希腊导演讲述了20世纪30、40年代的爱情故事,那个年代确属于“大不列颠”退变成“小英格兰”的时代。经济危机、世界大战、政治动荡、民不聊生,不过这些似乎与地中海的小岛没有任何关系,与导演潘多利·佛加瑞似乎也没有多大关系。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竞赛单元入围影片《小英格兰》,讲述一个战争危机背景中的一对姐妹和一个男人的爱恨纠葛,错位、错失的爱情,令局中人在人伦的悖论中更加迷惘。
《小英格兰》改编自导演的妻子、著名希腊作家、编剧伊欧纳•卡里泰尼的同名长篇小说。导演潘多利·佛加瑞1940年出生于雅典,就读于斯达夫拉克电影学院。最初曾担任导演助理,1965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电影短片,从那时起,他的电影开始赢得国际赞誉,并多次获奖,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希腊新电影”运动中的大师级人物。小说于2013年出版,获得了当年的希腊国家文学奖。佛加瑞进而将这个希腊式“命运悲剧”的三角恋故事搬上了银幕,典雅优美的美术更烘托出影片的史诗气度。2013年12月5日在希腊公映,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票房也是非常成功,同时更在新近评出的有“希腊奥斯卡”之称的希腊电影学院奖中获得了十三项提名、最终获得最佳影片等六项大奖,是当之无愧的年度最佳希腊电影。
姐妹花奥萨、莫斯嘉共同爱上了斯皮罗斯,然而阴差阳错她们有个贪财势利的老妈。剧情并没有因地中海的纯洁浪漫变得离奇神秘,而与大多情节剧类似,奥萨与斯皮罗斯私定终生,无奈斯皮罗斯要远航,于是被迫“嫁作他人妇”。而当斯皮罗斯逆袭归来,成了“小英格兰号”的船长,老妈两眼发红,于是又做主把小女儿莫斯嘉嫁给了船长。这与简·奥斯汀《理智与情感》的姐妹不同,反倒有些像琼瑶《情深深雨蒙蒙》中的巧合,与其他类似情节剧不同的是,佛加瑞表现的不是“性格”,而是“命运”,虽然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
小岛上的女人大都要忍受等待丈夫归来的孤独,老妈不忍自己几十年等待的孤独让女儿也承受,于是做出上面看似无情黑心的决定。然而,奥萨虽然能守住丈夫、抚养孩子,但心里依然爱着“妹夫”,挺着大肚子听着妹妹和昔日情人缠绵亲热,这种“孤独”怕是要比独守空房来得更猛烈些。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中曾专门探讨悲剧的含义。他认为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和英雄气概,却总是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遭遇失败。有关地中海的文艺电影,往往总是海蓝蓝、情深深而节奏缓慢,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愁在潮起潮落中暗自起落,而未必澎湃,也就是与命运形成一种内卷性的同构。
命运的悲剧无可抗争。当斯皮罗斯二战中阵亡的消息传来,奥萨悲恸难抑,声嘶力竭一声吼把自己暴露在所有人面前,抽泣声和大特写将影片情绪推向高潮。这种悲剧或许会让女性主义者不满,因为两个女人为一个男人争得死去活来是有辱女性的、陈旧的、落后的观念,然而导演反其道而行之,意欲何为呢?本片在欧洲引发一定的非议,评论者便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认为导演和他妻子的三观有些不正,阮玲玉与金焰主演、卜万仓导演的《恋爱与义务》时隔八十三年后复映,也被一些当代观众认为三观问题很大。或许影片中悲剧的命运并不特指女性,即使因为妻子成为御用编剧以后越来越关注女性(《新娘》)。潘多利·佛加瑞对古希腊悲剧原型爱情故事的执着,对大海、小岛、深情的自我阐述都有自己的姿态,他如法国导演哈·内克一样,越老越有性格,越老越年轻。
《小英格兰》观后感(五):片刻永恒
一如往届喜欢盲选一部参赛影片,今年在上海电影节选了《小英格兰》。想象中是充满异域气息浓重的风情片,奔着海岛去看的,结果却彻底被影片悲伤了一回。
美丽深邃的爱琴海,安德罗斯岛,以出海为生的男人负责家中的经济来源,女人则留守小岛主持日常生活。美丽的地方滋生动人的爱情故事,而爱情往往伴随一个悲伤的结局。12岁便爱上斯皮罗斯的姐姐奥萨,未能等到心上人凯旋归来,便被迫嫁给了一名船长。安排婚事的母亲告诫奥萨:“爱情会死,生活才是全部。女人最好不要嫁给最爱的男人,这样在他离开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痛苦。”
多年以后,全然不知情的妹妹莫斯嘉成了功成名就的斯皮罗斯的新娘。”小英格兰“就是他名下的远航邮轮。
在这座男人遭遇海难是司空见惯的小岛上,决绝的母亲用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呵护”着女儿的人生。她因为害怕伤害彻底拒绝了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然而姐姐奥萨却用大半生的沉默来回应她:片刻之间发生的爱情,也能成为永恒。母亲无法扼杀爱情,却扼杀了两个女儿的幸福。
导演在影片中用了很多慢镜头,片头片尾的深海浪涛,波动都极其缓慢,深蓝色的海水也显得尤为沉重,看似平铺直叙,实为《小英格兰》奠定了淡淡的、隐隐作痛的基调。故事由此引出,也最终回归大海。
另一个慢镜头,也是全片的转折点,发生在“小英格兰”噩耗传来的夜晚。压抑了十几年的姐姐,在听到斯皮罗斯将船员送上救生艇后遇难的消息时,再也无法克制内心的爱与悲恸,失声痛哭“吾爱斯皮罗斯”,此刻开始,她对内心不再沉默。导演用一个部分消音的慢镜头将奥萨的内心世界表现的淋漓尽致,和全片淡淡的基调相比,这一场景相当震撼、直指人心,以至于作为观众的我都不忍直视。
导演用慢镜头表现生活中沉痛的部分,用特写镜头捕捉爱情中浪漫美好的部分。后半段在对奥萨和斯皮罗斯的地下情线索中展开,加之前半段的铺垫,使得看似平静沉默的奥萨,人物形象逐渐饱满起来。她用拒绝搬去丈夫的私宅对这段婚约做无声的抵抗;她安心生儿育女,在命运的不公面前依然努力生活;然而妹妹的婚事、旧爱的重逢,最可恶是偷工减料的天花板(隔音问题),使她难以置身于往事之外。于是,她又变回了那个12岁时怦然心动、20岁时私定终身的女孩,在自我与现实中挣扎,情感与道德的界限对她而言已不复存在。
而挣扎的又何止奥萨一人,最最无辜的妹妹莫斯嘉、在保护和关爱中迷失方向的母亲、还有夹在姐妹中间的斯皮罗斯,无一不是生活这场闹剧中的弱势者。海边石堆上的那场戏,曾经的恋人在重逢十年后终于敞开心扉,斯皮罗斯在奥萨胸前写下三个字母“SOS” ,意为拯救我的灵魂。在这个故事中,没有孰对孰错,每个人都做了当下最合理的选择,只是被命运推着走的时候,灵魂这东西或许真的无处安放。
回到爱情,影片也并不全是悲观的态度。
母亲说爱情会死,奥萨的心中爱情没有离开过。随着情感上的释放、恋情的公开,阳光洒在了奥萨的脸上。即便最终病入膏肓拒绝医治的时候,美貌早已荡然无存, 但荧幕上的奥萨脸上总有阳光照耀,直到告别人世。
母亲说爱情会死,因为他那一去不回的船长丈夫。但在十多年的漂泊后,虽然有点晚以致无法改变女儿们的命运,依然回到了安德罗斯岛。回到了苦苦等待他的女人身边,在二战打响之前,安然归来。
母亲说爱情会死,因为安德罗斯岛上多少个和她一样的主妇并没有等回自己的丈夫, 等回的或许只是一枚勋章、一尊空棺材。然而当女人们聚守在收音机前等待、鼓劲、歌唱的时候,那些已成寡妇却顽强生活着的女人们,回想着十年、二十年前离开自己葬身海底的丈夫,悲伤早已远离,只有浓情爱意在心头。
爱情是会让人变好的东西,即便过程曲折,在命运的纠葛中往往成了牺牲品,但拥有过爱情的人,也会同时拥有柔软和坚韧的美。 七十四岁的希腊导演潘多利·佛加瑞又一次用镜头和观众探讨了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爱情,是片刻永恒。
《小英格兰》观后感(六):《小英格兰》:注定的爱情悲剧 唯美浪漫痛彻心扉
《小英格兰号》是由继希腊已故著名导演安哲罗普洛斯之后,被誉为希腊No.1的导演,已年七旬的潘多利·佛加瑞执导。延续希腊大师级电影风格一贯的缓慢沉静克制的格调,把故事缓缓道来。
这个美丽凄美的爱情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希腊美丽的小岛安德罗斯岛上。一对如花似玉的姐妹同时爱上了海员斯皮罗斯,这个长相俊美,留着两撇小胡子的男人长相看上去有点像达利,气质不羁狂野,是让女人会一见倾心的类型。姐姐奥萨12岁时就对斯皮罗斯芳心暗许,而他也同样对她一见倾心,两个人早早地许下了爱的誓言,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结婚,要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姐妹俩的父亲也是海员,当年因事故不幸死在海上。守寡的母亲把两个女儿辛辛苦苦地拉扯大,悲伤的她从此下定决心,这样的伤痛绝对不能再延续到她的下一代身上,如果做了海员水手的妻子,就注定了要成为留在家里的女人,生活的重心便是等待海上的男人归来,一次又一次,循环往复,各种意外不可避免,女儿们很可能重蹈她的覆辙。悲剧的种子打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伏笔。母亲严厉坚决地告诫女儿:“不许嫁给水手,不许嫁给自己爱的人,爱情会死,生活才是重点,女人最好不要嫁给最爱的男人这样他的离开也不会令你太过悲伤”。
可怜天下父母亲,用心良苦的母亲为了女儿好,而女儿的心却已属于那个她爱的男人。但是母亲因为自己的身上发生的悲剧,为了不让女儿再受苦,她强硬地插手了,硬逼着女儿嫁给了当地一个有钱的船长,唔,不是水手,是船长。在当时封闭的环境下,那样的年代里,作为女儿的奥萨万般无奈下只好听从母亲的命令,被迫嫁给了她不爱的人。婚礼宴会华丽堂皇,宾客谈笑风生,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奥萨身着洁白的,镶有精美蕾丝花边的精美婚纱,朱唇明眸,光彩照人,但是你还是会发现她眼梢眉宇间的那哀伤忧愁,是那么的深。就这样,她的人生从此改变。
镜头切换到在海上航行的斯皮罗斯,当他得知心爱的女人出嫁了,他的愤怒写在脸上,他咬牙切齿,脸都变形了,他把拳头重重地敲击在桌面上,船外面,海面上,海浪汹浪,波涛翻滚,象征着他此刻内心巨大的震荡和愤怒悲伤的心情。
造化弄人,世事难料,几年后,斯皮罗斯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混出了头,他买下一艘价值92000英镑的大货轮,名曰“小英格兰”号(也是片名的来源),他娶了奥萨的妹妹莫斯嘉。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爱的人就在我身边,我却不能说爱她。他们从此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一对住在楼上,一对住在楼下,见面形同陌生人一样冷默,双方都拼命压抑着自己内心强烈的情感。
不幸终于发生了,斯皮罗斯在一起出海时命丧黄泉,“小英格兰”沉没了,噩耗传来的夜晚。压抑了自己情感十几年的姐姐,在听到斯皮罗斯将船员送上救生艇后遇难的消息时,再也无法克制内心的思恋与悲恸,失声痛哭:“我的爱,斯皮罗斯!”,此刻开始,什么也顾不上了,什么也无所谓了,她压抑了十几年够苦够憋了,此时的爆发是巨大的,导演此时用消音的处理手法,并表现了奥萨听到噩耗后惊恐悲痛的特写镜慢镜头,女演员的表演很好,她慢慢张大了她的嘴,开始是呈现一个笑脸状,然后慢慢地,泪水缓缓地从眼角一点点的滑落,直至泪流成河,整个脸都扭曲了。女主角将奥萨的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表现的淋漓尽致,和全片大部分时间里淡然的,克制的沉静基调相比,这一场景相当震撼、直指人心,冲击力非常强大。
受到冲击的何止是姐姐奥萨,完全不知情的,无辜的妹妹莫斯嘉悲愤交加,她完全没想到自己的枕边人原来完全不爱自己,而是爱着另一个女人,还是她的姐姐,还有同样悲伤的她们的母亲,她爱她们,她又同时毁了她的两个女儿的幸福,悲痛,悔恨,自责;同样悲伤震惊的还有奥萨的丈夫,原来他的爱妻从来没有爱过他,她的心从来没有属于过他。此时影片的营造的氛围更加悲伤灰暗无奈,每个人都是悲剧,每个人都不幸,怪天意弄人,命运不公。
曾经美丽的奥萨,已经形销骨立,她病倒了,天天喃喃自语,捧着爱人斯皮罗斯在海上航行时每到一处写给她的那些信,她像宝贝一样紧贴在胸前,不肯放手。
不由地想到影片开场没多久时,奥萨身着一袭松柏绿的美丽纱制长裙,去见她心爱的人。他们手拉着手,互相深情地凝视着对方,斯皮罗斯说:“等我回来,我要和你结婚,我们着要永远在一起。”奥萨低垂下头,眼角含笑,害羞点头。回忆起昔日的美好时光如此心碎,但往昔的美好只可忆不可追回。
电影从母女三人的人生悲剧折射一个时代的女性悲剧,宿命感很强。我们每个人都被命运推着往前跑,爱有时想反抗,却无力,只能听任由它摆布,生活并不是总能如你所愿,不管悲伤,快乐,失去,拥有,只要你还活着,你只得去承受,去接招。
安德罗斯岛不停翻滚狂啸盘旋的碧蓝的海水,就似那些不幸的人儿在哀号,你可曾听到?
导演用132分钟的篇幅讲述了女孩奥萨从情窦初开到安静孤独的死去,全篇唯一的矛盾爆发点出现在前方传回斯皮罗斯死讯时,奥萨从沉默中爆发,宣泄哭喊着“斯皮罗斯,我一生的至爱!”继而妹妹得知“丈夫与姐姐的奸情”后与奥萨歇斯底里地扭打起来。除此之外,奥萨的一生都在隐忍、被动地接受命运(母亲)的安排。
尽管影片大半的时间里奥萨都只是一副漠然的表情,但她内心中压抑的澎湃情感,随着每晚从楼上传来的欢愉声中一次又一次地激荡。而观众也跟随着奥萨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直到斯皮罗斯的死讯另一切决堤。从那以后,奥萨已然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她拒绝治疗、迅速苍老,直到孤独而安静地死去。而她的变化也让母亲、父亲、妹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的自责。
其实,在这个故事中,每个人都是受害者。这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必然会发生的悲剧,只是,人们也许能猜到结果,却无力改变。特别在这样充满浪漫与爱情的爱琴海中的小岛上,这个故事发生的那么自然而然,痛彻心扉。
《小英格兰》无疑是本届金爵奖中极具竞争力的一部影片,导演为著名希腊导演潘多利·佛家瑞。影片改编自小说《茉莉花岛》,自2013年上映以来好评如潮,还曾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中展映。片中姐妹俩的表演更是获得导演的嘉许,潘多利还特别强调,“她们都是刚刚从希腊电影学院毕业的新人”。其中奥萨的扮演者更是在影片放映后被观众围堵合影,她坦言,奥萨的角色最难演的不是沉默也不是爆发,而是如何安静孤独地死去,“这一段导演要求很高,尽管没有特别的动作和表情,但却是最难表现的内心戏。”
《小英格兰》观后感(七):希腊的悲伤和骄傲
希腊的悲伤和骄傲
希腊国宝级导演潘多利·佛加瑞的《小英格兰》在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风光无两,不仅令无数观众泪洒影院,更在6月22日的颁奖礼上独揽三项大奖。潘多利·佛加瑞从岩井俊二和娜塔莉·波特曼手中接过最佳导演奖,影片拿下最佳电影金爵奖,女主角佩内洛普·忒西丽卡也加冕影后。
虽然有人认为张猛导演的《胜利》惜败,与影片男主角黄海波近期处在风口浪尖上有关,“场外因素”帮助《小英格兰》完成了临门一脚,但不可否认的是,本届上影节参赛影片普遍难称佳作。《地狱病院》与爱伦坡的原著相比毫不惊艳;《外交秘闻》则更像是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一次风格化的探索,试图只用两个老男人加无穷无尽的台词诠释历史的变革,名列德国新电影四杰之一的施隆多夫,似乎并没有重回《铁皮鼓》的艺术巅峰。
而潘多利·佛加瑞却拿出了他拍得最好的一部电影。安德罗斯岛全无死角的美景、凄美的小提琴配乐,配合演员恰到好处的表演,史诗般的爱情悲剧铺陈开来,这部美丽完整的作品脱颖而出也就毫不为奇。
至少还有电影
《小英格兰》改编自导演的妻子、著名希腊作家伊欧纳·卡里泰尼的同名长篇小说。导演潘多利·佛加瑞1940年出生于雅典,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希腊新电影”运动中的大师级人物,被称为“安哲罗普洛斯之后最伟大的希腊导演”。
小说于2013年出版,获得了当年的希腊国家文学奖。佛加瑞进而将这个希腊式“命运悲剧”的三角恋故事搬上了银幕。影片2013年12月5日在希腊公映,在有“希腊奥斯卡”之称的希腊电影学院奖中获得最佳影片等六项大奖,是当之无愧的希腊年度最佳电影。
影片讲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爱情悲剧。故事发生在美丽深邃的爱琴海,安德罗斯岛上的大多数男人常年出海为生,女人则留在小岛上打理家庭,她们每天活着最大的目标就是等着远航的男人从海平面尽头归来。
导演选择了一个家庭的三位女性作为整个岛屿女性生态的代表。因为家中长期缺少男主人,母亲就成为了强权的代表,一手包办了两个女儿的终身大事。姐姐奥萨12岁就爱上了斯皮罗斯,却未能等到心上人凯旋,便被迫嫁给了一名船长。而当斯皮罗斯成为“小英格兰号”的船长衣锦还乡之后,势力的母亲又把妹妹莫斯嘉许配给了他,从而形成了影片的戏剧冲突“两女爱一男”。
那个年代是“大不列颠”褪变成“小英格兰”的时代,经济危机、世界大战、政治动荡、民不聊生。导演通过一个小岛上妇女们的生活状态映射着人们被大时代洪流裹挟的现实,这让今天仍深陷经济危机泥沼中的希腊观众感同身受,并在美丽的小岛静谧的潮水起落中寻找片刻安宁。在经济凋颓的今天,希腊观众至少还拥有电影,艺术家们用审美撑起社会最后的信心。难怪看过影片之后观众会发出如此感慨:“有时候,真的为是希腊人而感到骄傲”。
老男人眼中的女权
这是一部以女性为主的电影,影片长达两个半小时,七十四岁的潘多利·佛加瑞展示着足够的耐心,用大量篇幅一点点描绘小岛女人的日常生活,她们集会跳舞、毒舌八卦等各种状态。影片中的强势角色似乎也是女性:在这座男人遭遇海难是司空见惯的小岛上,决绝的母亲用生活经验“呵护”着女儿,告诉她们“爱情会死,生活才是全部。女人最好不要嫁给最爱的男人,这样在他离开时就不会那么痛苦。”甚至连被姐妹同时爱着的斯皮罗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奥萨得以在海滩岩石上私会,他在奥萨如雪的胸膛上写下“SOS”,希望她来解救自己的灵魂。
《小英格兰》看似是一部女权电影。
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高傲的女性在片中逐一溃败。转折点发生在“小英格兰号”噩耗传来的夜晚。压抑了十几年的姐姐,听到斯皮罗斯遇难的消息时,再也无法克制内心的爱与悲恸,撕心裂肺地为斯皮罗斯哭泣。莫斯嘉以为姐姐和丈夫私通,怒火中烧,和她疯狂地扭打在一起,一家人陷入混乱。
七十四岁的佛加瑞克制地讲着故事,极力客观地审视爱情中的男女关系,但影片最终没能走向女权意识的觉醒,还是用男权视角去审视那些留守的女人,她们最终还是守望着出海的男人,守着爱情和子女,因为忠贞和绝望而死,《小英格兰》终究没能跳脱男权意识。
温柔的上海
片尾镜头中的安德罗斯岛,深蓝色的海水显得尤为深沉。虽然影片有着意识形态上的瑕疵,但爱情永远是美好的东西。潘多利·佛加瑞用他对古希腊悲剧的执念,完成了一次集合地中海美丽风光、希腊传统音乐和永恒灿烂的爱情悲剧的浪漫书写。
上海电影节招徕了大批国际巨星站台,各路电影人游走在各个论坛之间,“金钱”和“数据”是他们最常挂在嘴边的词汇。电影节更像是一场哄哄的“堂会”,在上海这座金融中心汇成一条以电影之名的欲望支流。
直到电影节最后一天,所有的论坛和买卖结束,所有人停下奔忙的脚步,所有的目光聚集到《小英格兰》身上,缓慢的海浪拍打着礁石,永恒的悲剧沉入大海,每个人都在谈论爱情,灯红酒绿的上海温柔了一整个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