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陷阱(如何通过有效行动建立持久自信)》是一本由机械工业出版社著作,276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19-1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信的陷阱(如何通过有效行动建立持久自信)》读后感(一):正念---跨越自信的陷阱
本书是一本优秀的自助类的心理学实用书籍, 其具体讲述了如何利用正念来自信地生活.
该书英文名为 The Confidence Gap. 直译为 "自信的鸿沟". 这个 Gap 就是全书的黄金法则 #1 (自信的行动先于自信的感觉). 本书翻译地非常顺畅, 表述非常得当, 读起来没有生涩的感觉, 可以看出译者对于作者的理论是感同身受的. 该书深入浅出, 驳斥了人们关于自信的谬误, 分析了不自信的原因, 提出了可行的改变方法, 是一本标准的畅销书.
具体地来说, 本书分为了五个部分.
第一, 作者从人类进化的角度阐述了走出舒适区所带来的战逃 (fight-or-flight) 反应是所有人类都共有的反应, 并且认为这就是一些人所认为的恐惧 (fear), 接着作者驳斥了恐惧会带来负面影响的观念, 而认为面对恐惧的态度才是, 所以自信是转换与恐惧的态度 (黄金法则 #2).
第二, 作者将 缺乏自信 分为了 "思想 (thoughts)" 和 "感情 (feelings)" 两类, 并首先介绍如何处理 "思想", 然后在第四部分处理 "感情". 作者首先阐述了思想的特点: 3F 电台---一个时时刻刻都在传递着 Fear, Flaws, and Failure 这类消极思维的电台; reason-giving machine---总是在找借口的机器. 然后, 告诉我们并认为这类想法没有问题, 有问题的是我们和这类想法 "融合 (fusion)" 在了一起. 为此, 作者介绍了和这类思维 "脱钩" 的一些方法, 使我们与这类想法 "解离 (defusion)" (黄金法则 #3).
然后, 作者利用自尊这个例子, 强调了 自我接纳 (利用解离放弃所有的自我评判, 但不放弃对行为的评判, 也就是所谓的 "对事不对人") 是远远优于自尊的 (黄金法则 #4). 接着, 作者介绍了 "全心全意参与 (engagement)" 这个方法, 并提出了对其进行训练的技巧: 随时随地的正念呼吸/冥想. 最后, 作者利用忧虑 (worry) 这个例子进行了脱钩和解离的介绍.
第三, 作者利用价值观, 解决了动力 (motivation) 的问题---“价值观 -> 目标 -> 行动” 这条反应链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但价值观不是规则, 而是我们的个人选择, 不要让它摆布你的人生. (黄金法则 #5: ... lightly, but ... vigorously.) 作者还利用价值观给出了成功的定义: 真正的成功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生活 (黄金法则 #6), 同时提出了生活的侧重点: 不要执着于结果, 而要对过程充满热情 (黄金法则 #7)
第四. 作者处理了 “感情”, 特别是恐惧 (fear). 作者介绍了解离和 “扩展 (expansion)” 这两种方法来改变人们经常采用的两种错误方法 (自动驾驶和逃避). 首先, 通过扩展觉知承认并接纳恐惧, 然后驾驭恐惧. (黄金法则 #8: 不要与恐惧抗争, 允许它存在, 与它做朋友并且引导它.)
第五, 作者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综合行动, 详细地给出了进行具体行动的方法论, 解决了开篇提出的不自信的一些细节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缺乏动力的解决之道, 讨论了面对失败时进行自我接纳并从失败中站起来的方法论 (黄金法则 #9, 失败是痛苦的, 但是如果我们愿意去学习, 它会是一位很棒的老师), 从而进行自我鼓励和自我提升并进行相应的评估 (自我觉知), 最后, 其建议我们通过全神贯注, 也就是心流达到顶峰 (黄金法则 #10: 达到最佳表现的关键是全身心的投入), 并给出了平衡生活之道.
总而言之, 本书逻辑框架突出, 论述严格, 是一本相对而言立竿见影的自助类的实用书籍.
《自信的陷阱(如何通过有效行动建立持久自信)》读后感(二):你可以用自信的微笑走过一生
生而为人并不容易,真正不易之处在于,我们最大的力量和成就的源泉,即我们的逻辑思维,会充满诱惑地邀请我们落入陷阱——我们总认为我要等到足够的自信才能去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才能去做好想要做的事情! 一路风尘仆仆,一路跌跌撞撞,对于人生未来的不确定我们常常会被许多的情绪所困扰:恐惧、担忧、失落、伤怀、迷茫......面对种种无法释怀的情境,我们不知所措,失去信心。我们也常常因为他人的不理解、不认可而感到落寞神伤,倍受打击。冥冥之中,还会被许多的声音所困扰:“你应该要怎么样......”、“你一定要怎么样......”、“你做的不够好......”诸如此类的束缚,让我们开始对自己变得苛刻,对人生产生怀疑。 很多时候,我们惧怕失败,惧怕伤痛。因此,我们只会去做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眼下不适感的事,而不去做那些在未来可以带给我们最大成就感的事,我们尝试努力回避或摆脱自己不想要的思想和感受。这样慢慢地,我们会变得麻木,会错失很多让我们变得优秀的机会。 正如作者所说,其实,消极思维恰恰才是人类的正常思维,我们大可不必为此而责备自己,不必为自己强加一副所谓正能量的枷锁。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消极情绪减压、赋能,给与我们动力和能量。“价值观”、“正念”像一条线,将许多的情绪串接起来,帮助我们抛掉担忧、接纳恐惧、感受当下.......我想作者最想要传达的就是当不好的情绪到来的时候,我们敞开心扉觉察它、给它命名、给它空间,让它自由的来去,我们只需要做好当下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就好。 享誉国际的ACT(接纳承诺疗法)即为接纳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选择一个价值观的方向,用正念的方法开始行动。 无论什么影响了我们的自信,解决方案都在于正念、价值观和行动,与无益的想法脱离,围绕困难的情绪进行扩展,在价值观的指导下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所做之事当中。 何为价值观?价值观即为想要的行事方式的特质,它描述的是作为一个人你想要怎样生活?你想要的一般行为方式是什么?你的生活主张是什么?你的生活准则是什么?你努力培养的个人品质和性格优势是什么?例如:勇气、坚持、专注、全力以赴、运动、健康、个人成长、拥抱自然、探索和冒险、家庭与亲情、友情与朋友...... 价值观像指南针,指引我们人生的方向。它永远无法被完成,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生阅历的增加而更加的精进。我们的人生由无数个目标构成,以价值观为灯塔,我们时刻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人际关系中如果以“共情、倾听”为价值观,当你一如既往的可以与他人和谐相处,给与别人积极主动地聆听和帮助,那么你就是成功的。以价值观指导生活,成功就变得容易。 作者带给读者的自信游戏的“正确规则”,清晰地告诉我们怎么样成为自信的人! 1、黄金法则:自信的行为先于自信的感觉; 2、真正的自信并非毫无恐惧,而是转变与恐惧的关系; 3、有“消极”的想法是正常的。不要与其抗争,而要解离(活在当下,专注当下,采取有效行动)。 4、自我接纳优于自尊。 5、淡然坚守,但不要不遗余力地去追求自己的价值观。 6、真正的成功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生活。 7、不要执着于结果、而要对过程充满热情。 8、不要与恐惧抗争,允许它存在,与它做朋友并且引导它。 9、失败是痛苦的,但是如果我们愿意去学习,它会使一位很棒的老师。 10、达到最佳表现的关键是全身心的投入。 请你时刻记住,自信的行为要先于自信的感觉。当你勇敢地迈出行动的一步,就会心生自信的感觉,你会感受到,其实原来我也可以做的很好。 赘述太多,只因书写的很实际,实用。希望我们余生都可以不在情绪支配下度过,不与情绪痛苦纠缠;无论情绪好坏,都坚持去做那些对个人而言重要的事情,这是成功和成就感的秘诀。 当我们不再试图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专注于开始践行遵循价值观的正念生活,创造丰富而有有意义的人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之中,让自己感到愉悦,并且欣然接纳由此而带来的痛苦。 正如最伟大的球员之一迈克尔·乔丹所说: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投丢了超过9000个球,输了差不多300场比赛。有26次,人们相信我可以投进制胜球......然而我却投丢了。在人生活中我一次又一次地失败。这就是为什么我会成功。 ——迈克尔·乔丹 这一切都源于他完美的接纳自己,接受失败。 愿每个人都可以与自己和谐相处,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自己重要的事情当中,让身心获得自由,带着真正的自信去生活,微笑着走过。
《自信的陷阱(如何通过有效行动建立持久自信)》读后感(三):这是一本成功的“反成功学”的书!
自信的陷阱(如何通过有效行动建立持久自信)评价人数不足2019 / 机械工业出版社 这是一本很好的心理学方面的书,通俗易懂的分析了我们该如何与负面情绪相处。这篇书评是对本书的内容提炼。
壹,重新认识
书中一开始讲解了价值观,目标,自信,恐惧的概念以及我们意识里的误区。提出了自信的行动是先于自信的感觉的。
价值观是对生活的主张,个人品质,态度,是遵循一生的行事方式,它不是目标,永远不可能被完成。
所谓成功只是完成目标,真正应该做的是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自信是一种确信或笃定的感觉。我们要摈弃做重要的事之前,我必须先要有自信的规则。自信的行为先于自信的感觉。我们去做了内心笃定的事情,才产生了自信的感觉。想要自信的做一件事,重要的是反复练习必要的技能。缺乏自信的原因:1.过高的期望值2.苛刻的自我评价3.过分关注恐惧4.缺乏经验5.缺乏技能。自信的循环:技能练习有有效应用,结果评估,按需调整。
贰,接纳它们
对待我们默认负面的情绪,我们应该重新看待,因为任何情绪都会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与它相处。战逃反应是离开舒适区的正常反应。恐惧并非敌人,它可以是一种被驾驭并为己所用的强大能量,恐惧同样可以表现为激动,跃跃欲试,兴奋,肾上腺素飙升。自信并不意味着毫无恐惧,而是转变了与恐惧的关系。ACT假设消极思维在本质上并没有问题,不要与其抗争,而与思想解离。
接纳它们的存在,承认情绪的产生是正常的反应。我们应该做的行动是全身心的投入你坚持做的事情。全心参与,正念练习自己的专注。正念练习融入日常生活中,充分让五官去体验。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投丢了超过9000个球,输了差不多300场比赛。有26次,人们相信我可以投进制胜球………而我却投丢了。在人生中我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失败。这就是为什么我会成功。
——迈克尔·乔丹
弎,如何做?
价值观激励我们坚持做的事,引导我们,给我们成就感。淡然坚守,追求自己的价值观,真正的成功是遵循自己的价值观去生活。不要执着于结果,而要对过程充满热情。
是什么困住了我们,与情绪融合,过高的目标,回避不适远离价值观。
如何摆脱困境,与情绪解离,接纳不适感,切实可行的目标,拥抱价值观。
提升专注能力,正念呼吸练习:
选项—:数呼吸
数着自己的每一次呼吸,在呼气的时候默默地数数。数到10以后再回头从1开始数。在任何时候,如果你忘了自己数到哪里了,就回头再从1重新开始。
选项二:有颜色的呼吸
想象看着自己的呼吸进出肺部,仿佛它们是有颜色的。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任何你喜欢的颜色。多数人选择白色。
选项三:白色的光和黑色的云
吸气的时候,想象自己吸入的是白色的光,呼气的时候,呼出的是黑色的云。
选项四:重复词句
在吸气和呼气的时候,可以在心里默默重复某些词句。比如,你可以在吸气的时候慢慢地说“吸气”,然后在呼气的时候说“呼气”。就简单地说“吸”和“呼”。
选项五:呼吸气球
想象自己的腹腔内有一个气球,随着你吸气慢慢地膨胀,随着你气慢慢地瘪下去。
肆,全书的总结
赢得自信游戏的十条规则:
规则二:真正的自信并非毫无恐惧,而是转变与恐惧的关系。
规则三:有“消极”想法是正常的。不要与其抗争,而要解离。
规则四:自我接纳优于自尊。
规则五:淡然坚守,但要不遗余力地去追求自己的价值观。
规则六:真正的成功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生活。
规则七:不要执着于结果,而要对过程充满热情。
规则八:不要与恐惧抗争,允许它存在,与它做朋友并且引导它。
规则九:失败是痛苦的,但是如果我们愿意去学习,它会是一位很棒的老师。
规则十:达到最佳表现的关键是全身心的投入。
《自信的陷阱(如何通过有效行动建立持久自信)》读后感(四):《自信的陷阱》:"没自信"有救吗?三步有效行动,建立持久自信
一说到自信,我们通常都会想到一些成功人士淡定从容、意气风发、镇静自如的模样。同时,内心也充满着无比的羡慕和渴望:我要是那么自信,我的人生肯定会不一样!
可是,当我们尝试着去变得自信时,却又总是不得章法、屡屡受挫。比如马上要上台发言了,尽管已经反复练习了很久,但内心依然紧张到无以复加,不停地告诉自己“自信一些”“别想太多”,也被人安抚:“别紧张”“放开去说”,但各种担忧照样无法消除:“发挥不好怎么办?”“突然卡壳怎么办?”“会不会被人笑话”等等。
那么,“没自信”就没救了吗?怎么才能变得更自信呢?很幸运,路斯·哈里斯(Russ Harris)博士为我们解开了疑惑。
路斯·哈里斯博士是享誉国际的接纳承诺疗法(ACT)培训师,压力管理专家。撰写过多部基于ACT的心理自助书籍,其中《幸福的陷阱》全球销量超过100万册,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
《自信的陷阱》是继《幸福的陷阱》之后的又一力作。本书以ACT为内核,打破对自信、自尊、成功等观念的认知谬误,穿越恐惧、焦虑、消极想法等心理迷雾,给出了一系列如何通过有效行动来建立持久自信的技巧。
对于缺乏自信的人来说,这些技巧犹如一把把钥匙,开启了一扇扇困惑的大门。本文就从“真正的自信是什么、我们为什么缺乏自信、如何建立持久的自信”三个方面来找出这些钥匙。
一. 真正的自信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我们得先有自信,才能有最佳表现,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做好自己想做的事。但事实上,你会发现,我们往往是先去做某件事,并且坚持去做,直到我们很熟练地掌握了做好这件事的技能时,自信的感觉就开始产生了。
就像卖油翁。把油透过钱眼注入葫芦里,这一“高难”动作对于卖油翁来说就是手到擒来,做起来可谓“自信满满”,但对于旁人,恐怕就没这个自信了。卖油翁的自信就源自于日积月累倒油的行为。
钢琴家之于弹钢琴、画家之于绘画、作家之于写作,与卖油翁之于倒油都是同一个道理。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一种天赋,即便是世人眼中天才,他们所具备的自信,背后也都有海量的练习做支撑。所以,只有先主动做出自信的事情,然后才能逐渐成为一个有自信的人。
2. 自信不是一个最终结果,而是一种需要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
如果有了自信,我们就一劳永逸了吗?央视主持人朱迅,曾经在一档采访节目中坦言,即便自己经验丰富、准备充足,但在主持时还是会不自信。当下引发在场众多主持人的共鸣,康辉也感慨:是真的,因为重视,所以紧张。
有时候,当我们想要变得自信时,我们想要并不是自信本身,而是通过自信达到某种目的,实现某个梦想,或在某方面做得更好,比如工作、演讲、运动、社交等等。
所以,自信并不是一个最终结果,也不是一旦拥有就不需要再为之付出努力。当我们面对新的挑战、新的任务时,我们依然需要付诸行动、不断挑战自我,建立自信,以便更好地应对。
3. 真正的自信是一种能力,即无论感受如何,都能够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
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想要的行事方式的特质”,就是作为一个人你想要怎样生活:你想要的一般行为方式是什么;你的生活主张是什么;你的生活准则是什么;你努力培养的个人品质和性格优势是什么。
李开复先生曾经是个工作狂,52岁时确诊了淋巴癌。在与癌症鏖战17个月之后,体检结果良好。经历此次病痛后,他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那么,是什么支撑他熬过这17个月的呢?
他在自传《世界因你不同》中,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不要只是‘过一生’,而是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著、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一生。如果你做到了这些,人的一生就不会再有遗憾。”
感恩、真诚、助人圆梦、执著、无惧、乐观,这些价值观应该就是答案。面对癌症,没有恐惧、没有痛苦、没有心酸,那肯定是假的。但是在面临困境时,我们所信奉的价值观,能够指引我们、激励我们,信赖自己、依靠自己,坚持去做需要做的事,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所以,真正的自信就是这样一种能力:即使感到害怕,也信赖自己能够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能够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
了解了什么是自信后,我们还是会困惑,即便我们已经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了,可为什么有时候依然感觉缺乏自信?
二. 我们为什么缺乏自信?
其实,人们在很多事情上,都是非常自信的,比如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肯定对洗脸刷牙、上下楼梯之类的事相当自信,只是因为太过“理所当然”而察觉不到自信的感觉。
但当我们面对具体挑战或某些特定场景时,往往会生出“缺乏自信”的感觉。这主要是由以下5个原因造成的。
1.过高的期望值。
有时候,我们总是想着“等我能做好这件事了”,再着手去做,比如想要写作,总巴望着一开始就写得极好、每个字自己都满意。但这样的期望根本就是“天方夜谭”,我们也会因为总感觉“达不到”,而迟迟不去动笔。
毫无疑问,这样的期望很容易阻碍我们去采取真正有效的行动,反而陷入一种空想的“完美主义”。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思维方式。但自信,是靠行动做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
2.苛刻的自我批评。
人类的思维并不是天生积极的,相反,人脑所制造出的“想法”,有80%都是消极的。当人们面对挑战或困境时,逃避、退缩、觉得自己没能力做好、害怕被自己搞砸,这些都是正常的。
甚至一些人还会陷入“骗子综合征”:你的思想认为你的能力不足、做得不够好,即便侥幸成功了,但随时有可能被人拆穿。娜塔莉·波特曼在哈佛大学演讲时,就曾坦言自己“配不上”自己的成就;晚年的爱因斯坦也曾说自己是个“无意识的骗子”。实际上,这样的自我批评过于苛刻了,以至于人们总是处于“不自信”的状态。
3.过分关注恐惧。
“恐惧是面对某些真实或想象的威胁时,而产生的一种烦躁和焦虑的感觉”。当人们面对新的挑战、新的环境时,害怕会出错、害怕被拒绝、害怕失败,这些恐惧都很常见。
恐惧本身并不影响自信,但如果你一直想着它、担心它、过分关注它,就会陷入恐惧而无法脱身。通常情况下,我们越是努力摆脱恐惧,恐惧就会变得越强大,越会带来消极影响。
4.缺乏经验。
人们对某些不擅长的事,缺乏经验,导致不自信,这很好理解。但有些时候,虽然在某些领域,已经做得很优秀了,但当面临不同的环境时,还是会觉得不自信。
大作家沈从文,26岁时被胡适聘为公学讲师,教授小说创作。当时已经在文坛颇有名气的他,在第一次走上讲台时,整整10分钟愣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种“怯场”的不自信,其实是由于缺乏应对这样的环境所导致的。
5.缺乏技能。
如果你不擅长某项技能,很自然就不会期待在这项技能上会有自信。如果一个根本没摸过吉他的人,很自信地告诉你“我吉他弹得可好了”,那这要么只是他的“梦想”,要么就是自欺欺人。
那么,在我们明确了什么是真正的自信,清楚了缺乏自信的原因之后,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建立持久的自信呢?
三. 如何建立持久的自信?
自信作为一种能力,可以通过有效的行动来培养或提升。下面我们分三步来操练。
第一步:澄清你的价值观和目标,把目标分解成具体行动。
首先,区分价值观和目标。价值观之前讲过,是我们“想要的行事方式的特质”,而目标则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价值观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而目标一旦被实现,即可认定“完成”,我们再更换下一个目标。比如,“关心和爱护家人”是价值观,“买一所大房子”是目标。
其次,根据以下常见价值观列表(节选),选出自己最想遵从的3个,并牢记。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所信仰的价值观,并且随着年龄、阅历、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侧重,只是平时我们很少去做梳理。这一步骤的目的,不是要我们时时事事刻板地遵守我们的价值观,而是当我们的行为与价值观有所偏离时,给自己一个提醒。毕竟,正如哈里斯博士所说:“真正的成功是遵循自己的价值观去生活”。
最后,利用价值观窗格,选定一个任务执行。
其中,短期目标指未来几天或几周内达成的目标;中期指未来几周至几个月内达成的目标;长期指未来数月至数年内达成的目标。目标要具体,比如短期目标:本周内读完两本书,并做笔记。
先从某一个或两个领域的短期目标入手,一次只执行一到两个任务,不要贪多。等取得一定进展后,再选择下一个目标。
第二步: 用正念去执行--全身心参与到所做的事当中,与无益的想法脱钩。
首先,理解正念的含义。
正念,是一种开放的、专注的、自我觉知的精神状态。当我们处在正念状态下,我们能够完全沉浸在当前的事务中,抛开无益的想法,不受情绪影响,高效率地做事情。
正念的核心是集中精力去注意,是以开放、好奇、灵活的方式去注意。如果我们心不在焉地去做事,不可能把事做好,也就不会有自信的感觉产生。
其次,掌握正念的两个核心技巧。
①解离:是一种与自己的想法分离、让其自由来去的能力。其目标是让我们在不脱离当前环境的情况下,采取有效行动,专注于所做的事。
解离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三步命名法”:注意到它→给它命名→使它失效。
比如,我们想开始写作,此时大脑里就会有一些消极想法产生:我写不好、我没时间找素材、我遣词造句能力不行等等。这些想法只是大脑习惯性在“找理由”,就像是钓鱼时的鱼饵,在引诱我们的大脑上钩。如果我们陷入这些想法,那多半就无法开始行动。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一旦察觉这种想法产生,就告诉自己“哦,谢谢大脑分享这些想法”或者“又骗我上钩”,然后任其自由来去,不去给予关注,这样它就不会对我们的行动产生任何影响。我们继续专注手头应该做的事。
另一种是“聚光灯法”:让大脑像一个舞台,所有的想法都在舞台上表演,但让注意力的“聚光灯”聚焦在“有用”的、积极的想法上,暗化“没用”的、消极的想法。不要被消极想法“迷惑”,那样只会更容易陷入其中,而无法关注真正要做的事。
②参与:是一种能够“心理在线”的能力,即完全沉浸在正在发生的事当中,对当下的体验持开放、好奇、积极的态度。
这个能力的关键,在于全身心投入。如果只是机械地、心不在焉地做事,是无法真正提高做事技能、达到自信的状态的。比如你正在阅读,虽然人坐在那里,书也在眼前,但你一会儿想到有个信息还没有回复,跑去看手机;一会儿又想起张三还欠你几百块钱……如此这般,是无法真正参与到阅读当中去的。
最后,以任务为导向,与无益的想法脱钩。
人们做事,总是执着于追求“成功”,总是不自觉地“以目标为中心生活”。一旦目标没有实现,就会很容易陷入“挫败”之中。同时,目标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实现了一个目标,下一个目标就会紧接着出现,在不停地追逐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注定会承受压力和痛苦,从而打击我们的自信心。
不如让我们换一种思维,不再执着于目标这一结果,而是对过程充满热情,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以任务为导向,全心全意参与其中。即便过程中会有无益的想法产生,我们也可以用解离的技巧,使其与我们正在做的事脱钩,进而专注当下的事。
这样,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会给予我们很大的鼓舞,我们也会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自信。
第三步: 刻意练习你想具备的技能,重复自信循环。
自信本身,如同其他技能一样,需要刻意练习,才能逐渐应用自如。而想要擅长某一技能,我们可以遵循“四步自信循环”,来加以练习。
①.技能练习:通过前两步阐述的方法,选择你想要练习的技能,通过正念的方法,全身心投入练习。过程中,如果缺乏动力、感觉焦虑、进展缓慢想放弃等,可以使用解离的技巧,使这些无益的想法自由来去。
②.有效应用:想要真正掌握某个技巧,离不开有效地使用这些技巧。比如我们练习销售的技巧,那么就需要我们实际地去运用。通过不断地运用,我们的能力才可以逐渐提升,自信也会随之增强。
③.结果评估: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成绩”进行反思。这时可以通过自问“有效性问题”来衡量。所谓“有效性问题”,是指:你所做的事情对于帮助你创造更丰富、充实、有意义的人生有用吗?是否有助于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没有,那就是“无效的”“不可行的”。
④.按需调整:根据上一步的反思评估,有效的技巧则多加练习,无效的就改进或调整,这样才可以得到提升。如果总是用同样的方法做事,是不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的。
写在最后
可以说,自信是很多人都想具备的品质。《论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建立自信,也自有其章法:
首先,要有正确认识: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有了自信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自信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是无论感受如何,都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
其次,要清楚我们缺乏自信的原因:过高的期望值、苛刻的自我评价、过分关注恐惧、缺乏经验和技能。最后,要使用正确的方法:澄清价值观、分解目标,用正念和自信循环去不断练习。
纳尔逊·曼德拉曾经说过一句话:事情完成之前看起来总像是不可能的。究竟是否可能,需要我们着手去试。在此借用作者的一句话,与君共勉:要么大胆尝试,要么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