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丝绒与妮可》是一本由(美)乔·哈佛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页数:24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下丝绒与妮可》精选点评:
●看来这套书质量挺参差不齐的
●我竟然也看出了几个翻译错误....
●和《地下丝绒与妮可》的一个下午,背景介绍、八卦什么的都太无趣了,歌曲那一章还是很有启发性的,最后一首歌的解读太妙了!专辑本身的经典不用多说了,最喜欢的还是那首甜甜的《I’ll be your mirror》,多动人的情话~
●永远都无法超越,永远听不腻的一张,想再听一遍,这回要配合着看看歌词
●[006]
●引用David Fricke的文字比作者本人的更有吸引力
●书很棒,最后的序是什么鬼。。。
●比期待的还是要差了一点,但还是很棒,写沃霍尔的那几章看得我心潮澎湃,他不仅仅是制作人,他留住了乐队的本真,实在是,太真了
●围绕除了音乐本身以外的内容掉了个究极书袋。对比起来bowie的low那本好太多了
●1/2id名。
《地下丝绒与妮可》读后感(一):有兴趣请联系我们
·本书系书目选取为译者导向,所述专辑皆为译者熟悉并深爱。
·本书寻找这样的读者——所述专辑中的曲目曾经萦绕在你的生活中。
对于本丛书特定专辑感兴趣的人士,敬请浏览333sound.com以及http://bloomsbury.com/uk/series/33-13/
关于本丛书请关注我们的博客:www.333sound.com
你会发现:
——作者与艺术家访谈
——作者简介
——本丛书讯息
——如何递交丛书选题申请
——我们发现的有趣东西
有意翻译此套丛书某一书目的朋友,请将您选择的书目及您个人的意愿发邮件至shwy_3313@126.com
无论是否采用,我们都将会回复您的邮件。
《地下丝绒与妮可》读后感(二):33⅓书系中文版第二辑预告
预告一下。
33⅓书系中文版第二辑将于2020年春节前后上市。书目如下:
小妖精/杜立特 The Pixies/Doolittle
涅槃/母体中 Nirvana/In Utero
鲍勃·迪伦/重返61号公路 Bob Dylan/Highway 61 Revisited
黑色安息日/现实之主 Black Sabbath /Master of Reality
人行道/无为所为 Pavement/Wowee Zowee
其中
小妖精,原书写得极好,翻译也好。
涅槃,非常详细地描述了《母体中》制作的前前后后。
鲍勃·迪伦,译者没说的,是复旦新闻学院的老炮洪兵老师,他给了200多条注释。
黑色安息日,本书是一本日记书信体小说,叙述地点在精神病院;作者是美国乐队the Mountain goats的主唱。
人行道,还在校订中,反正国内此前没有关于他们的出版物。
大部分书目仍然会有很多注释。
封底仍然会有伪名人对中文版的寄语,请出版同行不要鄙视我们。
仍然不会有什么宣传推广;我们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
《地下丝绒与妮可》读后感(三):“小文艺·口袋文库·33⅓系列”丛书介绍
第一辑五本包括:
《地下丝绒与妮可》(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
《齐柏林飞艇IV》(Led Zeppelin IV)
《汤姆·韦茨:剑鱼长号》(Tom Waits:Swordfishtrombones)
《大卫·鲍伊:低》(David Bowie:Low)
《迈尔斯·戴维斯:即兴精酿》(Miles Davis:Bitches Brew)
“小文艺·口袋文库·33⅓系列”第一辑
“小文艺·口袋文库·33⅓系列”是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最新推出的一套介绍西方流行文化的书系,引进自英国Bloomsbury出版集团旗下的同名书系品牌。每本书邀请专人讲述1960年代以降西方流行音乐史上的一张重要专辑。一般而言,作者会依据自己的聆听经验和理解,对专辑的方方面面做详细解读,包括但不限于风格、歌词、歌手心路历程、恢弘时代背景、专辑用典、幕后八卦……也有个别书目,作者会跳脱出固有的回顾评论形文体,甚至以小说的面目出现。
相较于原版,中文版有它特定的读者群——这些读者有着区别于西方读者的共同成长经验——这些经验是原版内容没有涉及的。在不更改原版原作者的内容的前提下,中文版每本书均附有一篇译者撰写的个人聆听史,作为“33⅓系列”中文版的重要组成部分。
1960年代以来的西方流行音乐,以及稍后伴随而来的MV,是改革开放后年轻一代接触世界最早也最普及的渠道之一——一首歌、一张专辑,会自然地吸引年轻人探究其背后的文化、时尚、历史。那些歌声旋律,陪伴几代青年,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充满活力的、对社会充满希望的青春。
如果打开时光之门,曾有一段旋律始终萦绕在你的脑海,那么“33⅓系列”正是为你准备的。
《地下丝绒与妮可》读后感(四):33⅓书系中文版编辑书评及周边
33⅓书系中文版第一辑上市一个月,现在,我可以简略地来聊一聊这几本书了。
先简单随便地说一说我对这几本书的读后感。
《齐柏林飞艇IV》是五本书里我阅读时间最长的一本。这是一本hardcore粉丝向的书,如果对飞艇不是特别喜爱只是偶尔接触过的读者,我不建议购买;如果飞艇在你过往的岁月里常有轰鸣,或者你是一个好奇心特别强的人,那你一定要买一本来看再买一本留着(因为这套书选用的封面用纸极易迅速老旧)。书里涉及的Aleister Crowley,对1970年代的一批文艺神经范儿的摇滚乐手有很大的影响,鲍伊那本也提到了他。就我所见,Crowley的著作没有中文版,其神秘学体系国内也只有零零星星的介绍,还大多是分散在介绍叶芝一类的文学史书籍中一笔带过。《齐柏林飞艇IV》可以说是目前涉及此类冷知识最为密集的一本出版物了。关于这张著名专辑的来龙去脉,本书完成度非常高;译者是我的同事,本人就很邪魅,交给他翻译的时候我就相信他能够事无巨细地把一堆乱七八糟的玩意儿考证出来。十年之内,中文出版物关于飞艇的文字,不会有超过本书的;当然,作为公开出版物,得有一定的严肃性,更娱乐八卦的,可以参考“海淀妇女柴斯卡”的豆瓣系列文字。
我本人不是爵士乐的爱好者,但是我们找到了一位很合适的译者来翻译《迈尔斯·戴维斯:即兴精酿》。桂传俍有“碟霸”的绰号,中文功底也好。看这本书之前,我只是知道戴维斯是爵士乐手里气质、行为、思路跟摇滚走得比较近的一位,近在哪儿却没有概念。这本书给出了非常清晰的解答,当然,这只是本书对我这样的读者额外的馈赠,全书更主要地还是在谈戴维斯这张专辑在爵士乐史上的作用与地位。书里关于录音技术的发展对专辑制作乃至音乐形态的影响的描述,很有意思。作者也是五本书里立场最为鲜明的一位,乔治·格雷拉不仅推崇戴维斯,而且反复、无情地鞭笞了那些认为戴维斯过于商业的评论家,推崇和鞭笞,都言之有物。顺便说一句,有朋友觉得英文翻译过来“骚酿”、“娘酿”要比“即兴精酿”更贴切,我不这么认为。以来“骚”啊什么的印在封面上,我选题都过不了;二来,即兴和精心,恰是戴维斯在这张专辑中所倾注的。
《大卫·鲍伊:低》也是对Low这张专辑的解读完成度非常高的一本书。相对于飞艇那本的神秘主义源流考和精酿那本的严肃,这本就很文艺范儿了。对于几乎所有的读者,特别是考虑到鲍伊有那么多爱他颜的粉丝,这本书读起来毫不吃力,但该有的都有,从创作过程到友人八卦到鲍伊的思想脉络再到每首曲子的特点。我个人在读到《华沙》一章的时候,直接打开手机走流量循坏这首歌曲,而且感受到此前听鲍伊从未有过的心潮澎湃。
《汤姆·韦茨:剑鱼长号》是五本里最出乎我意料的一本。刚看到开篇作者絮絮叨叨韦茨的所谓“事实”时,我心说这位作者就是个神经病啊,他特么都在扯些什么?看到全书中间的时候,我已经能够体会到作者建构全书的手段和意图并欣然接受。看到结尾,非常感动。这本书在国外的网站上也是褒贬不一,喜欢的特别喜欢,厌恶的特别厌恶,看来全世界的书评都一样,赞扬和咒骂共存,不可轻信,还是得自己过一遍才有切身的体会。我完全赞同阿富汗奸细对这本书的评价,它是国内第一本关于汤姆·韦茨的书籍,十年之内很难有超越本书的出版物。
《地下丝绒与妮可》可能是五本里最让我感到遗憾的一本。二十多年来始终令我困惑的问题——为什么那么好听的歌,在70年代初会被说成是噪音,卖都卖不动——在这本书里还是没有找到令我完全满意的答案。我个人觉得这本书原作一般般,译者也是这么看的,亦朋甚至说有时间的话她真想自己写一本关于丝绒与妮可的书,一定比这本有意思。不过也要看到,国内关于丝绒的信息和解读比较多,无形中会抬高我们的期望,同时令原书本来中规中矩的阐释显得有些老调重弹。本书作者有他的态度,就是对摇滚编辑学的执拗,所有不能经受考证的说法都被作者舍弃了;而作者圈里人的出身背景,还是保证了本书基本的质量。
说完五本书,说说周边。
有读者反映书里每个人名都加注释似无必要。这是我们编辑要求译者这么干的。原因无他,通过注释给出一个信息背景,包括英文名,硬核读者或者是像我这样闲的无聊的读者,可以由此作扩展搜索,而这样的搜索往往会对正文的叙述有意想不到的拓展。
还有读者不太理解译后记是什么鬼。这是我们编辑要求译者这么干的。原因无他,中文版有他特定的读者群——这些读者有着区别于西方读者的共同成长经验——这些经验是原版内容不会涉及的。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而已。
更多的读者反映封底“对33⅓书系中文版的寄语”有好多错字,把人名都打错了。这是我们编辑要求自己这么干的。无论是已逝的安迪·沃霍(尔)、大卫·鲍伊,还是那位真实名字都不知道的cult导演,都不可能为一套中文版书籍送上寄语。我们这么干,原因有三——
1 说白了就是一个善意的挑衅(玩笑),对当下书籍上的名人推荐,也是对读者。这挺摇滚的不是吗?我相信有幽默感的爵士、民谣、金属、视觉系乐迷更别说朋克了,对此都能会心一笑。
2 我们怕写上真名,真有人当真,也怕有人来告我们侵权。关于版权,顺便说一句,我们连原专辑封面的版权都无法搞定(散落在乐队乐手、经纪人、唱片公司、封面设计师手中),只能自己把封面画出来。
3 这些寄语,表达了渣客小甜甜和我对这几年时代变迁的感受。(“喔嚯”的寄语出自《请宰了我》;“鲍一”的寄语出自《大卫·鲍伊:低》;“伪素”的寄语出自电影《Room》,本来是片中身患癌症的大妈说的话,因为“伪素”是导演加编剧,自然算在他的名下;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寄语,出自上海文艺出版社。)
很多读者对“喔嚯”感到特别有趣,谢谢你们。
还有很多鲍伊的粉丝对“鲍一”非常不满,以至于本来想买书也不买了,这真令人遗憾,不过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只要你喜爱他,从他的颜到他的歌,今后一直喜爱他,你总能有机会获取描述他解读他的文字的。
每本书编辑都发现了错误,有些是硬伤,有些是体例上的问题。所有这些,都是编辑的责任,与译者无关。这里特别感谢石小为朋友。
谢谢每一位关注33⅓书系中文版的读者。
《地下丝绒与妮可》读后感(五):安迪·沃霍尔为何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制作人?
1960年代,艺术、音乐、电影、舞蹈、剧场在前卫艺术的边界地带因缘际会。安迪·沃霍尔掀起波普艺术风潮后,对绘画感到厌倦,开始涉足电影等领域,甚至想组一个摇滚乐队。和他密谋乐队这件事的视觉艺术家还真不少,包括后来做出“闪电原野”的大地艺术先驱(兼鼓手)Walter De Maria、另一位波普艺术巨匠Jasper Jones等等。沃霍尔在1965年底发现了地下丝绒,随即放弃了组乐队的想法,转而用另一种方式介入了音乐。或反之,地下丝绒以某种方式介入了沃霍尔的艺术实验,并由此走向台前,成为撼动了摇滚和流行音乐世界的革命者。
关于地下丝绒与沃霍尔的合作,历来诸多争议。许多人认为沃霍尔不曾插手一个音符,又怎能自封制作人并在唱片封套顶端挂名?沃霍尔自己也在当年的采访漫不经心地说,“最近我们赞助了一个乐队……”但,他的贡献真的止于“赞助”么,抑或止于设计了那只20世纪最著名的“黄香蕉”?
《地下丝绒与妮可》口袋书作者Joe Harvard用一个理工吉他男有些啰嗦、巨细靡遗,但绝对实诚的求证方法,帮助我们发现了一个真相:没有安迪·沃霍尔,就不可能有《地下丝绒与妮可》。
地下丝绒被沃霍尔发现时,正在一个小咖啡馆表演《黑天使的死亡之歌》,一首Lou Reed用“中世纪行吟诗人的嗓音“念出来的奇诡的黑色诗歌,John Cale用电中提琴在其中制造了一种刺耳的喷气声。他们被餐厅老板发出解雇警告后,仍不屈不挠地又演了一遍,由此被安迪·沃霍尔一眼认定“找到了”。地下丝绒被带进“工厂”——沃霍尔创造的宇宙中心、波普风暴之眼。
1960年代各门类前卫艺术过从甚密,安迪·沃霍尔将艺术下放给每个人;前卫音乐鼻祖John Cage将音乐还原为噪音世界的一部分;现代舞大师Merce Cunningham把舞蹈视为对生活持续不断的转换;激浪派聚集了大批艺术家、作曲家、设计师、人类学家,发出了“反艺术”的宣言……“地下丝绒和妮可”也在1966年进入了这个革命性图景。
看过《切尔西女孩》等电影的观众都能想见“工厂”的画面。曼哈顿下城的厂房建筑里,穿着紧身裤的年轻男女走来走去,充了氦气的”银枕头“漫无目的地在空中漂浮。如果问沃霍尔戴着墨镜坐在一旁做什么,他十有八九会回答,“哦,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只是把胶片放进摄像机……我就让发动机开着让它自己转完……”
在油管流传出的“地下丝绒与妮可”1966年的工厂演出录像中,我们惊讶地看到,连续不断的即兴表演长达近一小时,直到警察上门告知“扰民”。Cale在自制的乐器中腾挪,引入他小圈子实验室里的太空音和噪音。Lou Reed默默重复着两三个音符的和弦,用墨镜抵挡沃霍尔制造的强光实验。妮可的小儿子坐在大人脚下安静地玩耍。绝对的自由,绝对的安那其。和“黄香蕉”专辑中《Heroine》或《欧洲之子》精彩激烈的超长即兴相比,这样的现场演出十分随性,日常,甚至有催眠之意。它和沃霍尔那些地下电影的制作风格十分吻合——8小时的《帝国》或是6小时的《睡觉》,也暗合着John Cage从禅宗得来的理念——艺术必须是现实的一部分,艺术是人类的产物,必须模仿自然。
地下丝绒此后被纳入了沃霍尔策划的“无可避免的爆炸塑料”——我们暂且称之为一种多媒体演出,也有美国电视台叫它俱乐部节目的,还有更好的说法:事件——Merce Cunningham对自己毕生舞蹈演出的称谓。现场,一台催眠机器无休止地旋转,几个大投影屏幕闪过妮可大眼睛的特写,16毫米放映机将画面投射在每个人的面孔上,男女舞者在闪光灯前抽动皮鞭,John Cale用琴弓摩擦出金属噪音,Lou Reed开口,“闪耀,闪耀,闪耀的皮靴”…… 台下少男少女们自由来去,跳舞,喝酒吃东西。
在那一年的数次采访中,沃霍尔都提到,“现在我们有一个乐队——地下丝绒,他们将属于世界上最大的迪斯科舞厅,在那里,绘画音乐和雕塑都可以结合……” “我们会有21个屏幕,还有,我不知道,三四个乐队”。(《我将是你的镜子》)
这大概就是安迪·沃霍尔心目中的迪斯尼乐园,一个乌托邦的雏形:没有边界、没有秩序、没有禁忌,人人平等,来去自由;各种艺术形式没有分野,在狂欢的旗帜下,共冶于一炉。我见过的一个意大利老太太、当年的“工厂女孩”,有过更为有趣的说法:Warhol’s Warhol-land 。
这“21个屏幕、三四个乐队”的乌托邦并未实现。但《地下丝绒与妮可》留了下来,并名垂青史。对照其他关于沃霍尔的记录,可以发现,沃霍尔对待地下丝绒的方式,和他对待“切尔西女孩”的方式如出一辙。没有剧本,没有策划案,没有导演中心制。 沃霍尔总是说,“有些演员会因为摄像机打开了而兴奋起来……”。这是他希望人们看到的“真实”。“好的摄影就是把焦距对准名人”。
地下丝绒和妮可,正是沃霍尔发掘的“名人”。沃霍尔总是静静地坐在调音台后,如口袋书所说,对每个人“‘超级明星’的人格进行萃取”。里德、凯尔、妮可、莫里森、莫琳,每个人都在工厂的实验中爆发了“超我”的能量,聚合反应成为一个光彩夺目的小宇宙。沃霍尔是一个解放其他天才的天才。
妮可——一个波西米亚人、有着传奇身世的德国模特、1966年的“年度工厂女孩”,是沃霍尔为地下丝绒添加的配方。她遭到Lou Reed的排挤,却始终得到沃霍尔的支持。地下丝绒的内核由此注入了一个不俗的灵魂,生涩梨子一般的冷与酷,以及奇特的日耳曼式口音。妮可的声音完全吻合地下丝绒的精神。
《地下丝绒和妮可》也是“无可避免的爆炸塑料”这个奇特大汇演的听觉再现。歌词主角大多来自“沃霍尔乐园“——派对人群、蛇蝎美人、灰姑娘,各色畸零人,主题百无禁忌。它在甜美宁静的诗句和暗黑暴虐的噪音轰炸之间转换,偶发的环境噪音和脱俗的乐句结构俯拾皆是。每一首都精彩。
关于这一点,口袋书作者Joe Harvard甚至不厌其烦地从音乐录制技术的角度考证出:《地下丝绒和妮可》这张唱片的录制,是现场“实时完成”的结果,而非同时代同样伟大的披头士唱片那样是层层叠录、精工制作的产品。其“自然与粗粝”,是安迪·沃霍尔反复倡导和维护的结果。他希望它是《切尔西女孩》同时代的产物——“不要变得平滑优美而毁于一旦”,不要“被弄干净”,”必须留住那些脏话“!
安迪·沃霍尔这位“业余制作人“成功地捕捉到了《地下丝绒与妮可》最为珍贵的自发性。在他的庇护下,它成功地跳脱了唱片工业的桎梏,也突破了摇滚乐的各种既有范式和套路,完全原创!即便半个世纪后听来,仍带着一种原始和野生的能量,横冲直撞而来。就这一点而言,安迪·沃霍尔确为伟大的音乐制作人无疑。
此后,电子音乐巨星Brian Eno的一句话有多个版本,但广为人知:虽然《地下丝绒与妮可》在1967年只卖出了3000张(50张,还是4000张?),但这些人后来都组了乐队。
文 / 亦朋
(有空还想说说地下丝绒与前卫艺术在另一个层面的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