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父母效能训练中国实践篇》是一本由张卓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P.E.T.父母效能训练中国实践篇》读后感(一):不是神器,胜似神器
人真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就连单纯天真的小孩儿也不例外,某种行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让父母意想不到的原因。《P.E.T.父母效能训练中国实践篇》是一本融合了案例和讲解的P.E.T.教科书,书中所有的文章文字都来自中国的P.E.T.讲师及学员,所以这本书毫无意外的充满了中国特色,是属于中国家庭的亲子沟通艺术。
当一颗生命的种子从胎儿成长到婴儿,再到幼儿、儿童、少年、成人,每一步成长都拥有更多独立的自我,有了更多的情欲和需求,也离父母渐行渐远,这种远离是客观且无法避免的。这段成长历程的时间之长、内容之多、情况之多样复杂,在这个星球上都堪称之最,各种与之相伴的教科书层出不穷,每一类都能打开一扇未知世界的大门。读这本书,是我第一次接触到P.E.T.这一概念,第一次了解“行为窗口”的说法,“不一致原则”和“问题归属原则”让我懂得毋需对自己和家人苛求,也开始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烧脑”的“问题归属”来分析各类突发情景。
不愿入睡这个问题实在是太能引发家长共鸣了,这不是某个年龄段的问题,而几乎是一直伴随孩子成长的问题,家长的焦躁心情可想而知。担心孩子睡眠不足影响发育、担心孩子早上晚起上学迟到、担心孩子第二天在学校没精神、孩子不睡影响家长无法加班或休息……种种原因化为无形的压力大山砸向家长,转而压向孩子,威逼利诱恐吓咆哮的手段都不那么经用,转用P.E.T.试试?我开始自以为是的以为学到了几招,开始在孩子身上用了,当她哭撇撇说妈妈我不想睡觉的时候,我抱着她说:“亲爱的,你还不想睡觉”,她哭着说“是的,我想再玩一会儿。”我接着自以为特别可亲的说:“嗯,你不想睡觉时因为还想再玩一会儿。”她说:“是的妈妈,可以吗,可以再玩一会儿吗”。接下来的对话就开始无限循环在我的陈述和她的追问中了,这不科学啊,她接来下不应该是叙述她更深层次的需求吗,怎么倾听接纳在我这儿失效了呢?于是我溃不成军,抱着这本书又读了起来。这才发现P.E.T.之所以在书中显得有大神通,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无往不利的沟通手段,它的神力在于整个体系中包含的态度和观念——倾听、接纳、沟通、改变。我失败的原因是我太急于找到哭闹背后隐藏的原因,想要一次性一劳永逸的搞定这个问题,却忽视了这个问题不仅属于我的问题,也属于孩子的问题,我想解决我的问题,却忽略了她也想解决她的问题这一需求。
反省过自己,隔天我带着新的态度和孩子尝试沟通,向她传达了我的需求,我们一起提出了若干种解决方案,逐一尝试,虽不能把孩子变成发出关机指令就休息的小机器,却大大改善了睡前纠结不安不甚开心的心境和环境,不止让孩子、也让父母学会理性的对待生活中滋生的各种情绪,并学会以不断的尝试来改善心境解决难题。
.E.T.父母效能训练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父母培训课程,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样循环往复的训练,以其达成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套用本书中一章的标题说,即为“做中学,改变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P.E.T.父母效能训练中国实践篇》读后感(二):亲子沟通,找对方法很重要
在当下这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但凡是为人父母的儿童家长,只要条件允许,很少有不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上各种学习或是特长班的。虽然明明知道许多学习班、特长班上了也不会有特别大的用途,但是架不住别的孩子都学,如果你的孩子不学就会成为另类这一压力,只能硬着头皮带着孩子往返奔波于各种学习班。只为孩子从小多学一项技能,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的孩子们真的是需要去学这些东西吗?反过来想一想,似乎作为一名家长,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才是。
当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上,他对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需要不断的去学习才能够适应这个世界,而初为人父母的家长对于面前这个小小又软软的东西也难免会有些手足无措之感,都是第一次担当这种角色,父母所要接受的相关教育应该不比孩子少才对。
现如今感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是越来越难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观念,一件事情到最后往往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彼此以不欢而散收尾。现在的说法是“三岁为一代沟”,成年人之间的沟通尚不容易,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有时候则更像是一场战争。
没有人希望温馨的家庭变成硝烟弥漫火药味十足的战场,可是偏偏就是会因为亲子关系而闹的家里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亲子沟通,找对方法很重要。
.E.T这个字母缩写,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是陌生的,它是父母效能训练的英文缩写。是一套简单且实用的父母训练课程。它将教会孩子的父母们如何以平等尊重的原则去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敞开心扉,使父母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及时有效的解决各种亲子关系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从小被灌输的理念就是小孩子一定要听大人的话,大人有着绝对的权威。那时心中虽有怨言,但是也不敢表达出来,暗想等自己长大为人父母时一定不会像自己的父母这样子。可是等我们真的为人父母了,却又不自觉的在复制着上一辈的行为,那种错误的理论早已潜移默化在我们的心中。
我们想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走进孩子的内心,倾听他们的诉说。听起来似乎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但真正实践起来,真的是很不容易。所以,必须要有人来进行正确的指点。
或许有人会说,P.E.T这漂洋过海而来的东西真的适合中国家庭吗?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那么这本《P.E.T父母效能训练中国实践篇》中的内容或许能证明些什么,它记录并见证了许多中国家庭利用P.E.T来解决亲子问题的事例。许多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在这本书中都能够找到解决的参考事例。
其实说到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最为关键的就是彼此的相互尊重与平淡对待。这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形成过程,看完此书固然会有很大的启发,但最为关键的还是能否应用到实践当中。
t.com",�>� `i
《P.E.T.父母效能训练中国实践篇》读后感(三):倾听的力量
倾听的力量
评《P.E.T.父母效能训练中国实践篇》
.E.T.不是宠物加几个点儿,它是父母效能训练的英文简称。这种训练是戈登博士为父母、老师和领导者传授如何建立有效关系的模式,其模式建立于一种信念基础之上,即一些技巧可以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和谐,这些技巧包括“积极倾听”、“我-信息”和“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办法,帮助人们更好地交流并解决家庭、学校和工作中的冲突。“父母效能训练”于2004年开始进入中国,目前在国内已有指定的授权培训机构。这本《P.E.T.父母效能训练中国实践篇》就是“父母效能训练”运动在中国落地生根的故事,更是众多参与“父母效能训练”的培训师们的亲身经历和内在体会,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读到他们与该项运动共同成长的历程。作为孩子的父母,我虽然没有参加过这样的训练,但从书中的故事和经验中也获得了很多关于倾听和表达的技巧,也对自己在引导孩子上的耐心提出了更明确的坚持。
记得以前和一位妈妈聊天的时候,她给我传授的倾听与引导的原则是:面对生活中的亲子问题和孩子的挑战时,首先不着急表达,先听孩子说完,然后在心里想着用一种自己认为最合理的方式去和孩子沟通,一定要记住“没有想好的事情,宁可不说,先放放以后再说”。好友的这种方式其实也一直暗合了本书中讲的倾听原则:当孩子表达情绪甚至发泄不满的时候,采用倾听的方式让孩子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用共情的方式去接纳孩子的情绪,当然并非完全顺着孩子的意愿去发展,而是通过接纳与共情,让孩子拥有充足的自信心,并从内心的勇敢中获得处理问题的方法。如果是这种接纳不能解决孩子生活中的问题,那么父母们还应该从自身和孩子身上寻找生活的答案。
.E.T.的两大原则也是我阅读本书的很大收获。首先,不一致原则其实也是对情绪的一种认可,每个人在不同情绪下的处理问题方式方法上都会有不同,这种不同自然会给问题的处理结果上带来不同的效能,认可这种不同就是在认可人的不完整前提下,要求父母们有一个最起码的底限。其次就是问题归属问题,很多父母在面对亲子问题时不区分到底是父母的问题,还是孩子的问题,这样导致了该管而没管、不该管多管的问题,区分了问题的归属问题,可以让父母更好地界定属地的原则,不仅能更好地发挥榜样的作用,而且还能引导孩子形成“自己做主”的好习惯。
有些人说,与孩子共同成长其实是一种双向养育。在本书中的一位父母说出了经典:人生是一个圆,通过孩子,看见自己;再经由自己,懂得父母。养孩子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拉着孩子的手,温暖自己。从亲子关系中不断延伸出去,就可以看到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以及自己和亲朋好友的关系。倾听与引导的原则不仅仅适用于孩子,也同样适用于我们与其他社会关系的沟通交流之上。沟通的精髓“不越界,不评判,无伤害,负责任,一致性,有效能”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P.E.T.父母效能训练中国实践篇》见证了很多中国父母利用倾听解决了难缠的亲子问题。倾听的力量,让父母更好地成为父母,让孩子更好地做孩子。
2017-11-21
《P.E.T.父母效能训练中国实践篇》读后感(四):有效沟通,从孩子开始
在孩子教育上,永远都有无数话题可聊。因为孩子是在父母塑造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而家庭环境正是千变万化的,故此孩子才会有各种不一样的成长表现方式。
不管哪种教育方式,我们都希望达到一个基本的目的,沟通顺畅,家庭和谐。深陷家庭矛盾中的每个人,都深知沟通方式多重要,不同的方式产生不同的效应。于是,学点沟通技巧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关于亲子沟通的,更有必要。所以,选择这本《PET父母效能训练中国实践篇》作为参考。
虽然说“道大于术”,但在道理尚未贯通领悟之前,我更爱以实际案例来讲授具体方法的术法,所以这本《PET父母效能训练》我看得深有同感,因为全是父母们总结的一些亲子沟通中的代表性案例,通过各方面的问题来解释PET亲子沟通的具体原则和理论运用,实用性非常强,也无须担心读不懂。
在PET训练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值得说下,那就是“不一致原则”,从根本上认可父母的情绪在亲子沟通中的作用,认可不同情绪下对同一行为的不同态度,认可家庭环境中不一致的亲子教育方式。不是生硬地要求父母有情绪克制和自我疏导,而是肯定父母情绪的存在,允许以正确直接的方式展示出来。
不一致的反馈让我颇有感悟,因为这是大多数家庭中存在的标志性问题。但PET原则中明确表面的不一致并不是问题,而背后的实际需求和冲突才是问题,不一致是一种正常状态。
ET沟通的核心,我最欣赏的一点是“我——信息”,这句话的重点是随时关注自己的状态,关注自己和信息的关系,表达自己对信息的真实反馈和意见,以及探索自己信息背后的实际需求。比如运用“现象+感受/困扰+期待/解决方式”的复合模式,将真实信息明确表达出来,比如不能捡地上的东西吃,是因为地板很脏,我担心你的健康,我们可以把掉在地上的实物放进垃圾桶。
“我——信息”原则适用于亲子双方。对父母来说,便是以正式和平静的状态表达自己的教育方式,接纳孩子的需求和反馈,而对孩子来说,就是调整自己的问题区,减少与父母因不可接纳行为产生的冲突。
ET父母效能训练,虽然着重从亲子沟通的角度来阐述出沟通的原则和方法,但其中很多沟通的技巧和方式,也适合于职场和社交中,就看你怎么运用。 只要掌握一点基本原则,言语不能真实反馈当下的情绪,只有努力去寻找情绪的根源,就能有效实现沟通。
《P.E.T.父母效能训练中国实践篇》读后感(五):P.E.T.一把值得尝试的金钥匙
要想看懂这本书,首先要了解什么是“P.E.T.”。这是一个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父母教育课程,英文全名是: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即P.E.T.父母效能训练。它是全球最早的父母教育课程之一,主要目标是:通过提父母跟孩子之间的沟通效能,培养出有健全扔、有自制力、有责任感、有爱心的孩子。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如今中国大多数父母也意识到父母在养育子女中会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开始关注教育方法,阅读教育书籍,以期找到更加行之有效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不过,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的是,教育问题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孩子自身出现问题,而是父母自己存在问题,或是两者的沟通中出现了问题。
“P.E.T.父母效能训练”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在20世纪60年代创办这个父母培训课程并出版同名书籍。书籍出版十年后,托马斯·戈登博士了解到很多父母看完书之后虽然十分认同和理解其中的观点,但在现实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依然很难运用出来,于是出版了《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中国篇”就是P.E.T.在中国推广这些年来,中国家庭中运用的实践记录和分析。
“P.E.T.父母效能训练”中涉及许多理论和专有词汇,且案例均为国外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因而乍看起来不免令人觉得枯燥和“水土不服”。有了“中国实践篇”,不仅可以初步了解“P.E.T.”的理念,更能够从贴合中国国情的实例中找到适合自身的方法加以参考。通俗地说,这是一本教育探索手记,是一本诞生于实践中的理论指导书。
全书共有七个章节,第一章简单阐述了P.E.T.“行为窗口”的概念,以及“不一致”和“问题归属”两个核心原则。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以“倾听”、“接纳”、“我-信息”、“需求冲突”为题,通过实例记录即记录者的自评讲述“P.E.T.”在真实生活中的运用情况。第七章是“P.E.T.讲师名录”。
从最初一章的解惑,到随后部分的引人入胜,每一个记录者都通过对场景的描述,以及自己在该场景中尝试使用“P.E.T.”后的感受和事情变化,进行自我分析与评价,得出了“P.E.T.”确实有效的结论。父亲和青春期的女儿谈玩游戏;全职妈妈与丈夫的深入沟通;“我”和母亲还有母亲的母亲的倾情沟通等等,有太多案例都让人忍不住泪水盈眶。
书中列举的很多冲突场景、错误言语、沟通失败都大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日常之中,可是我们却没有好的方法去处理,有时明明想尝试沟通却适得其反。“P.E.T.”的“效能”二字或许就来源于此,它是基于科学的心理学基础的,也不仅仅适用于父母与孩子,更是可以用于改善所有人际关系的理论。
“P.E.T.”呈现的是一种理性而认真的实践方法,避免了因单纯的理论学习后在运用中却一塌糊涂的无效付出。通过不断的自我分析与审视,去规范和告诫自身,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觉得难以和人沟通,不是希望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就是错把自己的问题当成了孩子或别人的问题。
父母常常感慨现在的孩子“不好管”,那是因为他们小小年纪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且不愿像过去的孩子一般屈从于父母的权威。面对时刻在发生的沟通障碍,我们确实太需要一点“效能”去建立自信了。而且事实证明,父母的做法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完全正确。唯有不断的改善亲密关系,才能创造出和谐的家庭氛围,让爱意的流动去持续滋养这难得的倍感珍贵的亲情。“P.E.T.”是很好的联结工具,是值得尝试的一把金钥匙。
《P.E.T.父母效能训练中国实践篇》读后感(六):我有一个随时启动复读机模式的女儿
你不了解P.E.T,但是你还是选择了这本书,很简单,你要了解的不是P.E.T,而是那个小小的,你搞不明白的小孩。
这不是一本特别难读懂的书,没有高深的理论,整本书都是一些零散的案例,但是叫“案例”可能都不合适,就是一些做父母的人给你讲讲他们和自己的子女的互动,唯一相同的是,在学习了P.E.T之后,他们如何应对和子女沟通的困局,用实例来告诉你P.E.T的魅力。
它当然是介绍P.E.T的,说是P.E.T工坊的软广告也不过分,但是读完这本书的体验却不是这样的。它对于我来说,本来是想要去做工具书的,但是读完之后,我猛然发现,那些问题其实不是问题,那个你搞不定的孩子也不是你的目标,它是一本让你看见你自己的书。
如果说这些案例告诉了你什么——它们的确没有偏离主题,它们告诉你,你——问题所在。如果你觉得问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很可能是你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其实P.E.T提出的那12种“绊脚石”我都遇到过。我自诩自己是新时代的父母,理论知识和接触面都要比自己的父母辈广,但是遇到抓狂的事情时,什么理论什么保持情绪的稳定什么支持,往往都被抛之一边。随之而来还是父母那老一套:训斥、说服、教育、建议、转移话题,甚至暴躁的大吼,。每当这种时候,我就会自问:为什么养一个小孩这么难?
拿最近的一件小事来说,女儿睡到半夜突然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刚睡觉的我,然后开始哭闹,喊着要穿“小熊”的衣服。如此哭闹半个多小时,我束手无策,突然灵光一闪,明白了她的意思——她所说的穿小熊的衣服不是自己要穿,而是让妈妈穿上。因为她和妈妈说过,自己喜欢妈妈小熊的睡衣,而那天晚上我睡觉没有穿那件睡衣。当我穿上她喜欢的睡衣之后,几秒钟后她就停止了哭闹快速入睡了。那个晚上我在思考的问题是,有时候我们都觉得小孩无理取闹,但是实际上是我们不懂他们,或者说,我们没有耐心去听懂他们的语言。正如P.E.T导师体会——每一种行为其实都是一种沟通。
孩子们有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世界观,也许在我们看来不成熟,不可被理解,但是我们谁,又不是从那个时候走过来的呢?
一岁多及至两岁,随着孩子行动的自由和语言的发展,她越来越“不听话”。最近一年我的困惑在,我是顺着她的天性让她发展,还是及时阻止?如果我阻止,我该用什么办法?这是我拿起这本书的初衷,我很希望得到一个回答,而且我确实找到了。虽然之前我也知道孩子最需要的是倾听和支持,但是很多时候,想和做总是脱节的。
上周末,我拿走了女儿的挂钩。当她发现我已经把挂钩挂在了卫生间委屈极了,所以她不停重复地问:挂钩为什么在这里,妈妈为什么要粘住挂钩。在一个成年人的眼里,发生了的事情是不可能回溯的,但是女儿不这么认为,她的要求是回到那个挂钩还没有粘在墙上的瞬间。这个时候我该怎么办?尽管是一个呗世人认为强大的角色——妈妈,也无法让时光倒流。那一刻我无助极了,女儿哭着哭着就睡着了,我转移她视线的方法是让爸爸从外面重新买了一幅挂钩。等她醒后,看起来这个问题已经被解决了,但是我知道并没有解决。
如果那个时候我知道P.E.T,也许我会试着跟她沟通,试着体会她愤怒委屈的情绪。我应该去看到她的情绪,她的内心,并且引导她说出来,而我给予支持,而不是将这个问题转移,最终变成我们共同的问题。
怎么讲呢?这本书还是对我有帮助的,但是看完之后也明白一个道理: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了解P.E.T的皮毛很容易,但是这些父母们,却常年实践,P.E.T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需要的解决的,首先是自己的问题。做一个怎样如一恒定的大人,营造一个怎样安全、稳定的环境,怎么去做一个可以依靠可以信任的大人。生活中只要有人就会持续不断地产生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子女和父母与伴侣都是如此。了解这个理论是一回事,正确实践又是另一回事。
这其中,是长久的修炼和学习。
希望我们都能做得更好,成为更好的父母。
《P.E.T.父母效能训练中国实践篇》读后感(七):“拒绝倾听”——中国式父母的滥觞!
“是的,正如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的沟通大师托马斯·戈登博士的P.E.T.理念所说:当我们‘说实话’的时候,如果只说关于‘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话,是永远不用担心伤害对方的。那些伤人的话,一定都是对对方的指责、评判和恶意揣测。”——树妈马瑞
读过这本书,自我感觉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了,应当“尊重自己的需求,觉察自己的感受,当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得到了满足,对孩子的需求也能看得更清晰,接纳度就不断在拓宽放大。”(P.120)虽然,我还没有一个孩子,也不曾成为一个母亲。
犹记得年纪还小时,不知从哪里读到过的话,大意是说:没有经历过孕育生产过程的女性,必定是无法蜕变成长为女人的。当时深以为然,甚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这话奉为圭旨。总想着长大后,也要自己生个娃,好好待她,做一个好母亲。再后来,慢慢长大了,经历过许多事,就知道这话的无稽了。
就像我的母亲,现年五六十岁的人了,行事依旧雷厉风行,我行我素。极度擅长拿儿女作为藉口,行事却从来都是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性与少女时期一般无二。由此可见,人心理年龄的成熟与否,与是否经过养儿育女这一过程,是全不相干的。
说起来,人在抚养下一代时,往往会自觉不自觉的带有很强的上一代的烙印。她倒是热衷于催逼我结婚生个孩子给她‘玩’,同时又信誓旦旦地说别想她会给我带小孩。让人无语的是,现在养个孩子的成本有多高,她在乎过吗?在她来看,养孩子还是她那个年代的,吃穿不愁,学费不欠,也就够了。
连我长这么大,哪怕小初高的班上绝少有孩子没有零用钱的时候,一直要到我住校学校有要求为止,她都没想过,孩子也是需要定时发放一些零花钱的人,又怎么可能理解现在要个小孩的成本有多大!在她看来,进口奶粉没必要,补习班没必要,各种特长班没必要,呵呵,一切全凭着孩子自己的造化长大。
真的,感觉特别难以理解,她要是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乡下愚妇好说,这话也能是一个以受过高等教育而自傲的女人想的出来的吗?说起来,人总爱沉湎于自身过往辉煌的年代没有什么错,但是罔顾社会的变革,周围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刻意放纵自身的情绪就太恶心人了。
实话说,这就是“中国式家长”最大的毛病。或许是他们的父母也把他们当成是父母的私人财产,可以任意处置,他们也便习惯于将自己的孩子当做了自己的私人财产,可以任意处置。然而,教育这种问题,和生活环境一样,都是要去横向对比的,却非要进行纵向对比,不觉这样的想法太荒唐了吗?
我们和我们的时代,父母们和父母们的时代,中间隔着几十年的鸿沟。至直现在,我的母亲也无法接受机器人的设定,她始终觉得高智能的AI很可怕。——但是,这就是我们这代人习以为常的世界的一部分!时光如同河流,奔腾而去,父母还停留在过去,我们正迈向未来。
我想,如下的句式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不陌生,例如:我们发话,你乖乖照做就好了,你爹或你妈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还要多,自然知道怎样才是对你最好的!再例如:我们是为了谁呀,都是为了你好,怎么一点也不懂事儿,道边上捡来的都比你强,不孝顺的东西!
中国式父母会气急败坏地冲孩子嚷嚷,“我是为了谁呀,不全都是为了你的将来着想”,外国父母哪怕再生气也只会对孩子说,“OK,这是你自己的人生,你要为了你自己负责”。很明显,前者是将孩子的人生当做了自己的,而后者则分得很清,孩子的人生终究只是孩子的,父母没有义务,也没有权利替孩子经营他的人生……
没错,你可以很在乎自己的孩子,比在乎自己的配偶,在乎自己还要在乎自己的孩子。可这并不意味你可以替孩子去做主,替孩子去过他的人生。时下许多父母都在将自己的孩子当做自己生命的倒影,想要在孩子身上弥补自己曾经确实的那些,这样的想法,有好也有坏。坏处就是,很容易逾越界限,弄混淆孩子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
要懂得,你有你的人生,孩子有孩子的人生。别把占有当成付出,别把父母舍不得放手当成了孩子离不开赖着。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无一例外都培养子女独立后与自己分离,人类正确的方式也是如此。小孩会长大,大人会变老,儿女总会有儿女自己的生活,他们不是可以任由父母摆弄的玩偶,也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
身为儿女的我们,也许最想听到父母说的只是:“虽然爸爸妈妈是过来人,可我们只是自己的过来人,没有办法告诉你到底该怎么做,也没办法告诉你该怎样做对你最好。毕竟,爸爸妈妈的经验只适用于自己,因为我们需要的是我们想要的,可那却未必会是你想要的。你的人生就是你自己的人生,所以你要勇敢的去替自己做决定吧。”但是,不得不绝望地承认,我们也许永远也等不到这样的话。
这世上很少有人能够非常理性客观地反诸自身,大都是带着非常主观的个人视角去要求别人,却少有人能够考虑自己的行为到底如何。觉得天下都不公平,自己是无辜的,无论做了什么都可以将责任推给别人,无论发生什么都不是自己的错,从一开始就能真心这样想的人,我从心底感到佩服。不幸的是,往往你我的父母,正是这样的人。
也许,不是他们不明白,只是他们从来不想懂,“一旦成人对孩子成长的结果有了预设,便越过了彼此的界限;一旦我要求别人顺从我的价值观与信念,认为只有别人顺从我,我才能获得尊重或成就,我便失去了内在的自主权。”(P.34)
应该说,我从小就是个特别懂事的孩子,除了天性,怕也多半是后天教养的关系。‘我’会认为自己是家庭的附属品,可以并且一直在为了这个家庭做出牺牲,然而极其不幸的是,‘我的父母’理所当然地认为家庭是他们的附属品,有了他们才有家庭的存在,所以他们在家庭中无所顾忌。
也许我就是生错了星座,天生该是个天秤座来的,也许是现在的人也越来越注重公平了。从小时候起,我就逐渐留意到了中国式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这种不公平,并且越来越为之感到折磨,感到痛苦。 但是,我的父母们却很享受这种不公平。
“我发现,无论是‘倾听’还是‘我—信息’,这些技巧的背后,都需要有一条值得敬畏的界限。界限的一侧是我的感受和需求,界限的另一侧是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在自己的界限内,只是分享我自己的的感受和影响,便守住这条边界线。当我为我的感受负责任,放下改变对方的念头,放下向外寻求答案的心态,便是尊重和接纳。回到自己的中心,是沟通的心法。”(P.32)
平心而论,这本书的案例部分远比理论部分多得多,理论部分仅在每章前起到一个导言的作用,故而这本书还是比较好读的。的确,理论是实践的指导。但是理论部分着墨太多,我们这些没有相关知识背景的普通读者,啃起书来肯定会特别费力,哪能像现在这样,拿起书来,不知不觉的就看忘了时间。嗯,读过那么多成功的案例,觉得自己的心态也不知不觉变得平和起来啦( ̄▽ ̄")
“我第一次察觉,原来我和父亲还处在婴幼儿与父母的共生关系中;原来他是他,我是我,我们真的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原来我可以和他不一样,可以不去满足他的期待,可以不去负担他的想法和情绪;原来我可以选择不要一头载进他的问题区而不可自拔。30年来,第一次,我看到了我自己;第一次,我明白,父亲可以不接纳我,但我可以接纳我自己。”(P.95)
书中这篇文章的作者对她父女关系的形容令我深感共鸣,我和我的母亲又何尝不是“还处在婴幼儿与父母的共生关系中”。人都是想要被人理解、接纳、看见的,但是往往我们能够这样要求别人,却无法换位思考,做到满足对方的需求。总想要单方索取,吝于付出,庄家通吃的生意又如何做得长久?
这书的内容的确不错,只是有些人个人观点主观意识太强,让我们这些“例外”,读来如鲠在喉,终归不美。若是所有的问题都是双方的责任,你让那些被偷被抢的,被奸淫掳掠的人情何以堪呢!毕竟,在外无法获得成功者自尊的中国式家长,回到家中后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可想而之。这种情况下,即便是非指责性的语言,也是会触动到他们敏感的神经,被他们归咎于在和他们作对的。
古人说得好,做人应当“敏于事而慎于言”。遗憾的是,现在的许多父母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要敏于言而慎于事,多说少干,宽己严人。满脑子的不容触犯的“权威”意识,抱着这样的心态对孩子大施淫威,使用指责、批评、命令、唠叨的老一套,不说崩了才怪。
“当我们认为孩子‘没规矩’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是我们的需求被妨碍了或者与我们的需求有冲突。”(P.146)所以,我们先要确定这到底是谁的问题?谁的内心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谁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有困扰,就说明谁有问题,或者说问题归属于谁。谁有问题,谁负责处理。
.E.T.以人本主义为基础,“基于内省的表达正是P.E.T.的沟通方式”。通过这种沟通方式,我们得以直面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找到每个人需求的平衡点,正如P.E.T.父母效能训练中国督导微微辣点评的那样,这本书为我们完整的呈现了沟通的精髓:不越界、不评判、无伤害、负责任、一致性和有效能。
“我—信息”、换挡、第三法、调整环境、非语言的专注、理解性应答、邀请式话题等等P.E.T.沟通技巧都不过是外在表象,通过积极倾听、有效面质、界定需求,进行良好的沟通,然后觉察到彼此的内在需求,直面矛盾的本质,才是沟通法的核心精髓。
遗憾的是,这本书对我现在所处的困境,带来的帮助并不像我预期的那样大。要知道,任何沟通法和技巧起作用的前置是,你所交流的对象是个有理智也多少要有自控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无能力控制自身情绪与行为的人。显然,我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我面对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我想,她现在最需要的不是什么良好沟通,而是缺个心理医生来给她进行治疗。
说白了,这种“沟通法”是否有效的关键,还得是看用在什么人身上吧!再好的沟通理念和技巧,你能够用在婴儿身上吗?不能吧,这并非是你使用的方式错误,完全是对象错误而已。我的母亲现在就沉浸在这个状态里。她也不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更擅长借题发挥,和她之间不需要任何沟通方法或技巧,只要有人肯一直满足她欲壑难填的胃口,想要的马上就要得到的操切,对她百依百顺让她心想事成就好了。
传统的中国式家长向外无法获得成功者的自尊,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完全的失败者,反诸于内愈发要端起家长的架子,一直想让孩子明白他们说的都是对的。更甚者,作为父母的一方我行我素的反过来向自己的孩子索取感情上的凭依,更无能做到无条件养育了,无论是指望孩子养老送终还是指望孩子的增光添彩,我想这都不属于“无条件”的范畴。
说到底,在这个世界上,不仅仅外人会因为你的权势和财富而对你曲意奉承,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家庭内部,隔代之间,乃至于亲如父母子女,也是如此。有出息值得炫耀的儿女,跟没出息炫耀不起来的儿女,待遇肯定是两个样子!这就是所谓的权势改变命运,财富改变人生。
另外,感觉这本书的版式设计方面尤其不友善,差评!可能是为了区分重点,内页采用了双色印刷来标示重点,一种是橙底色印黑字,一种却是橙字与黑字相区隔。书中的黑色字笔画也要粗更明显些,反之另一种字体,橙色字笔画还这么纤细,光线差些都看不到,更不适合作为厕所读物,或是床前一盏昏黄小灯的睡前读物了。
实在很难理解,比起更浅些的橙色,为什么不选色差更大也更明显的别的颜色?呵呵,总不成是为了和封皮的颜色遥相呼应吧。话说,纸质书的内容是很重要,书籍本身的这个载体也同样重要啊。纸张印刷和版式设计弄好点,相信就算书价定得再高些,读者也会乐于买单的。像现在这样,真还不如去看电子书了(*+﹏+*)﹋
附录
必须了解的12种沟通障碍——P.E.T.中称之为12种“绊脚石”
1.命令、指挥、控制:给孩子一个指示命令,规定他们该怎么做。 2.警告、威胁:警告孩子,如果敢做某事的话将会招致什么后果。 3.规劝、说教: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才对。 4.提建议、给解决方案:给孩子建议或忠告,告诉他们如何解决问题。 5.说服、教育:试着用一些事实、见闻或个人意见来影响孩子。 6.批评、责备:否定孩子。 7.赞扬、赞同:肯定孩子,并加以赞许。 8.嘲笑、羞辱:让孩子觉得自己非常愚蠢。 9.分析、解释:分析孩子的动机。 10.安慰、安抚:同情支持,企图使孩子心情好些而不再沮丧。 11.调查、质问:问一些问题,企图找出原因。 12.转移注意力:转移话题,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一般人若被他人以上面12种“绊脚石”回应的话,通常会有以下的感受或反应。
◆我会防卫、保护自己,并加以反抗。 ◆我会觉得沮丧。 ◆这样会让我觉得自己不行、差劲。 ◆我觉得对方不相信我有办法解决困难。 ◆我会和对方辩论,并反驳他的话。 ◆我会有罪恶感,并认为自己坏透了。 ◆我觉得对方不了解我真正的想法。 ◆我觉得对方像个父亲,而我则是不懂事的孩子。 ◆我觉得被干涉。 ◆我似乎在接受审判。
以下是P.E.T.倡导采用的更好谈话方式
1.没有价值判断的简单回答 原来如此 嗯哼 很有意思 真的 2.清楚地表达“接纳”的回答 告诉我吧 我对你的看法很感兴趣 你愿意说吗? 我们谈谈这件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