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从那一天开始》是一本由[日] 伊东丰雄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1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建筑,从那一天开始》读后感(一):反思
聊聊题外话,对书中的一句话有所感触—喜欢漫无目的的享受其中。反观现代的社会,人们做事情的目的性太强,这当然也没什么不对,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你看似得到了很多,然而你失去的往往却是最本质的东西。就像旅行一样,非得给自己制定一系列的计划,看无数的景点,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身心俱疲,没有享受到旅行的乐趣,顶多算是另外一种工作状态。反而是当你舍掉众多的欲望,让自己漫步于山林原野或是城市街头,你经常可以发现不一样的风景,走累了,就找家咖啡厅坐下,和老板聊聊当地的风土人情,或是听听音乐,看看杂志,不知不觉中你得到了身心的全面放松。两种情况一对比,大家心里应该都有答案了。
《建筑,从那一天开始》读后感(二):理想的住所是什么样的
平常刷手机时我也忍不住看了好些美美的房屋设计和极具心思的装修案例,可我发现这些美宅大多都只是关乎个人的生活。那些令人称赞的景观设计,无非是落地窗之外是一片美式草坪,一个自然庭院,一个微缩园林,或一个高级的枯山水。你可以称其为理想的居所,也可以理解为品味高级,或定义为享受生活。可我却总觉得这些只是封闭式的精致,缺少了人情和生活气,有些游离。
在我看来,一个理想的居所关键在其外部,在于邻里关系,在于社区氛围。一个建筑只有有了敞开自己的设计,有广泛互动的空间,才能有温度,有生命,有气息。所以火柴盒+防盗门那样的住宅楼显然是冰冷的,逆人情的,反社会进步的。如果我是一个建筑师,我断不会安心的设计那一栋栋商品化的钢筋混凝土洞穴。
以上就是看完这本书之后,作者对我住宅建筑观念上的影响。
《建筑,从那一天开始》读后感(三):伊东丰雄建筑生涯中的两个重要转折点——仙台媒体中心&台中歌剧院
本篇评论与日本灾后重建没有太大关系,只是基于今年六月的展览,对书中提到的伊东的思想作一个补充,以及提供一些展览上的图片资料。
:作为一个大二建筑生,对建筑的认识停留在形式上,并不能很深入地进行探讨。欢迎前辈指教。
1.仙台媒体中心
仙台媒体中心的结构设计应归功于结构工程师佐佐木睦朗,伊东完成了大致的构想,而管状承重结构由佐佐木完成设计。这个建筑也成为了伊东建筑生涯的第一个转折点。从这开始,他尝试着探索空间的延续性以及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建筑,从那一天开始》读后感(四):伊东丰雄:建筑的短暂和流动
对于建筑领域,可以说我还是一个文盲。第一次知道人与建筑之间神秘的联系,还是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里面思考了城市规划和街道设计对于人们互动的影响,后来顺着读了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的《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从历史角度理解了人类与城市是相互影响的。
不过对于单个建筑对人的影响,还是很感性以及粗浅的认识。比如,知道哥特式设计的教堂,其尖塔高耸、尖形的拱门,营造一种天主临凡的感觉,让那些不识字的信徒也能感受到宗教的影响。中国帝王的宫殿,一定要建造在高地之上,这样更能展现皇帝的权威。
#吕昭读书记#首先我要对建筑中所凝结思想的低估表达我深深的歉意,我所看到的那些千篇一律原来是“追求合理性与经济效率导致所有的建筑都如出一辙”的一种市场选择。“凭借个体超越个体”从另一面来说可能是一种更危险的建筑师选择。作者从2011年东日本海啸写起,思考面对灾难“一个建筑师到底可以做些什么?”。那些曾经的建筑在自然界的威力破坏下,显得是如此的苍白和虚无,于是有了灾后的心灵寄居之所“大众之家”。接着他记录了自己往昔的道路与经历“用建筑来表达消费社会,建筑师不应站在高处对其加以批判,而应投身其中以尝试寻求突破口”“真实性绝非隐藏在消费中,而是突破消费这一表象不远的前方……”仙台媒体中心正是他思想的凝结之作,也因此而获得了建筑界最高奖项“普里兹克奖”。最后他提出了对今后建筑的看法,看后真是大快朵颐。如同前言作者所表达的“对自然和人类失去信赖的地方,不可能成为寄托人类未来之地”。
从小就喜欢建筑,是因为我哥哥学的是建筑专业,家里有很多建筑方面的书。哥哥大我十岁,上小学的时候他就上了大学,总带回来建筑图纸,我觉得很好看,也跟着画了不少建筑平面图,到现在还记得。
长大以后没少买关于建筑的书,这一本是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的作品。伊东丰雄是日本著名建筑师,这本书也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书中从核泄漏和海啸还有大地震开始,谈起建筑的安全性。地震时,作者郑在办公室开会,逃出来到马路上以后,都是人,汽车已经无法行驶。地震过去后作者回到办公室,又过了三十分钟后电视上出现了海啸的场面,非常悲惨。当时作者最在意的是他亲手设计的“仙台媒体中心”现状如何。第二天才得知,媒体中心第七层天花板部分坍塌,整体有部分受损。但所幸无人员伤亡。这才了解到这次地震的严重程度。
“仙台媒体中心”是阪神地震以后设计建造的,所以设计了很多针对地震的措施,可是这次依然出现了屋顶坍塌的现象。作者非常着急,急着去现场查看到底坍塌的原因是什么。
这次地震导致了海啸和核泄漏,对设计师提出了更严峻的安全问题,可是完全固若金汤的建筑是不存在的。
书中有一个照片,展示的是一个沿着海边和山崖的斜面设计的一排建筑,很有趣,正常这样的地形是不能够修建房屋的,可是设计师独具匠心,贴着山崖修建了四层建筑,房屋是一层一层向上收缩的,不过这样的建筑肯定要求山崖必须稳定,坚固,毕竟如果山崖不稳定,容易造成泥石流或者建筑的开裂。
作者是一位现代建筑师,设计了很多精美艺术的建筑。这本书也运用大量图片和具体的实例来介绍了各种建筑。
伊东丰雄在建筑界是有些名气的,他曾获得日本建筑学院奖和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金狮奖。2013获得了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奖,他是第六位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日本建筑师。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八代市博物馆,仙台传媒中心等。
伊东丰雄是早有盛名的建筑师,但2011奶奶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对他的触动是很大的,引发了他对建筑的新思考,这本书可以说是他关于建筑的新的思考成果。伊东丰雄为这本书的简体中文版写了一段寄语:“人类曾自以为,遵循近代合理主义思想设计而成的现代建筑,能够战胜自然。然而其结果,却使得建筑失去了原本拥有的地域性与历史性,导致了世界的同质化。此刻我们所考虑的,是必须构思出尊重自然、亲近自然的建筑,创造‘为此地而生的建筑’。”这场大地震让作者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当然,在作者看来,“建筑”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在本书的前言中,作者开宗明义,指出:每一位建造师,都是出于为社会、为人类造福的目的而设计建筑。这是大家都认同的。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很多人往往是忘了初心。作者一直以来都在提倡要设计出对社会开放的建筑。这种想法的产生,源自于我意识到自己一直身处社会的外部,站在批判社会的立场上思考建筑。但实际上我们应当做的,恰恰是融入社会当中,以积极的姿态去创造建筑。这种设计理念是先进的,姿态是积极的。
在这本书中,作者反复思考的问题主要围绕下列问题来展开的:建筑究竟为何物?建筑人为何种目的而设计?又如何面对当前社会?作者在总结自己的建筑设计的经历和重新审视一些著名的建筑后,特别强调“建筑如何同自然共处”和“让建筑亲近自然”。可以说这是伊东丰雄在参与东京大地震重建过程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内与外、自然与建筑、自我与社会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但作者在这本书中不是用纯粹的理论来进行繁复地论证,而是用轻盈的文字把自己的思考娓娓道来,如同他设计的建筑,透着轻盈之美,让人回味。
《建筑,从那一天开始》读后感(八):凭借个体超越个体——伊东丰雄的批判与反思
作为普利兹克建筑大奖的得主,日本建筑巨匠伊东丰雄在业界的声誉自不必赘言。从中野本町之家到银色小屋,从风之塔到仙台媒体中心,纵观他的作品的一路走来,从前期封闭的包裹的结构,到后期透明的流动的呈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位建筑师建筑理念的演变,同样也可以看到作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演变。改变的不只是外墙、材料、空间,更是他与世界的关系。
伊东丰雄是在对自我、对建筑不断的否定和批判当中逐渐站立起来的,这样的否定与批判毫无疑问将贯穿他的一生,只要他的作品仍会诞生的那一天。如同作家的文字,如同音乐家的旋律,建筑就是建筑师的创作与表达,虽然这样的表达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尤其是经济的供给和投资方的意向,但是建筑师的诉求与思考永在其中。
在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后的一年半之后,伊东丰雄仍然在自问,“自己设计的建筑究竟为何物?他们以何人为对象,又是出于何种目的而进行的设计?”尽管全球经济支配下的现代社会中,建筑的建造远远超出建筑师自身的价值观与力量,但是作为设计者的存在究竟如何体现,始终是建筑从业者需要面对的命题。从一个乡下少年对东京的迷恋,到如今走过之后对自然之地的依傍。从现代回归到震后的乡野,伊东丰雄方才发现,《建筑,从那一天开始》。
地震之后交通瘫痪的情况下,伊东丰雄第一时间给奥山市长及仙台媒体中心的人员发送了慰问邮件,并在第一时间造访现场,了解并查看建筑受损情况,随后,他与山本理显、隈研吾、妹岛和世四人组成“归心会”,针对灾后重建共同思考和行动。
近代主义思想强调区分,将自我与他人、内与外进行明确区分,但日本传统建筑却是对自然处于开放的、不明确的连续状态。伊东丰雄认为,诸如防洪问题,需要的不是仅仅借助防线将区域隔离开来,而是要设计更加亲近自然的细致的防洪办法,在这一点上,与我国都江堰的水利工程中的思想不谋而合。而在为震区居民建造的可以互通心声的场所“大众之家”的过程中,伊东丰雄第一次体会到“建造”与“居住”的一致性,体会到设计方与居住方的心心相通。
由此,伊东丰雄指出了建筑教育游离于现实社会之外的弊端,学生比拼的是理论和展现方式的无懈可击,教师仅仅在评价概念的好坏。而在现实中,这些概念实现的可能微乎其微。多去思考为什么无法实现,这一点,才是更具价值的。
回顾自己的建筑生涯,伊东丰雄提出了现今的观点:让建筑亲近自然,重新思考建筑的内与外的关系,尤其是他在《建筑,从那一天开始》中描述的参与巴黎的康亚杰医院的设计过程、将日本木质房屋自然与居住环境柔和阻隔的传统建造理念加之现代技术的性能升级过程,让人获益良多。
朝向新型建筑原理的出发,意味着让“凭借个体超越个体”成为可能,尽管困难,仍然值得。
8月下参加了呦呦鹿鸣发起的千字营。每天写1000个字,坚持30天,内容不限。
在自拟的读写计划中,想隔空“采访”建筑师,现代社会对建筑的挑战是什么,他们如何回应。
伊东丰雄这两本书,《建筑,从那一天开始》和《建筑改变日本》,编辑整理了对他的采访,说的是普通人能听懂的话。分别讲的是:2011年三一一大地震后,他在灾后重建活动中的反思;和近年他愈发感到都市现代主义对人性、自然与历史的忽视,聚焦地方进行的思考实践。
建筑改变日本8.1[日] 伊东丰雄 / 2017 / 理想国 | 西苑出版社
想了解日本现代建筑从战后至今的发展,伊东丰雄是个合适的参照和老师,对普通人的教学活动也相当投入。据说他在东京的办公室,就是个小型学校。
1941年生人,今年79岁,书中回顾了他从入行起的各个创作阶段。近年身体欠佳,不愿也无力再置身艺术表达式的设计,更多关注地方上的公共社区型项目,看重社群在设计过程中的参与。在大三岛建了一座自宅,投入到岛上建设,乡村复兴,为都市人与岛民建立连接心灵的空间。一有机会,他就沉浸在自然与历史的怀抱。
两本书并不着重说明任何一个建筑理论,也不执着于表达技术或美学。而是伊东丰雄个人对社会发展和为何做建筑的多年反思,用案例呈现反思后的实践。图纸一两张,照片一点点,主要呈现经过与参与的人。
《建筑,从那一天开始》读后感(十):建筑,从“大众之家”开始
建筑,从那一天开始
2011年3月11日 东日本大地震
2011年3月22日 伊东丰雄给仙台媒体中心工作人员发去慰问邮件
2011年3月末 伊东丰雄和山本理显、内藤广、隈研吾、妹岛和世四人组成“归心会”,目的是针对灾后重建问题共同思考和行动。
2011年4月初 伊东丰雄震后首次造访了仙台市媒体中心
2011年5月1日 归心会的第一次研讨会与伊东丰雄主办的东京建筑塾召开
2011年5月3日 伊东丰雄初次造访釜石
2011年5月4日 伊东丰雄和远藤参加自治体与居民的工作坊(国家提出把安心和安全放到首位的灾后重建基本方针)
2011年6月初 伊东丰雄作为复兴项目会议顾问参加了连续三月的工作坊
2011年5月 伊东丰雄利用自己在“熊本艺术城镇”项目第三任项目负责人的机会向县知事传达为灾区建造一所:“大众之家”的意愿。 “大众之家”形式为木质小屋,人们可以在那里一起畅谈、共同就餐。熊本县作为灾后宫城县的援助者,将大众之家作为礼物赠与了宫城县。
2011年6月初 伊东丰雄一行人造访了建成不久的临时住房区(尚未入住)
一周后 再次造访临时住房区(已有入住者)
三周后 带着“大众之家”方案和模型再次造访(模型中既有连接集会所的宽敞走廊,木质小屋也凸显了鞍型房屋的特色,其下放置大餐桌、柴火炉和榻榻米)
2011年8月份 “大众之家”工程图顺利完成
工程由曾负责仙台媒体中心的建筑公司承包
2011年9月13日 “大众之家”开工典礼
2011年9月末 “大众之家”上梁仪式
2011年10月26日 “大众之家”竣工仪式
在此之后,伊东丰雄开始在灾区推广“大众之家”项目
2011年末 釜石市政府制定完成了复兴计划
2012年 伊东丰雄在政府复兴计划之后提出了自己的立场:
1、 斜面地形上的集体住宅——人字形木屋顶结构的集体住宅
2、 复苏商业街:利用原本与商业街平行的NS冈村工程
3、 鹈住居住区:利用防洪堤建造露天橄榄球场
2012年5月 山本理显设计的釜石市平田地区临时住房区的“大众之家”诞生
2012年6月下旬 伊东建筑塾和伊东事务所共同设计的以釜石市商业街复兴为目标的“大众之家·KADATTE”竣工
2012年6月23日 鹿野先生的商业街“大众之家”也竣工了
2012年(文中未提到具体时间)2010年威尼斯双年展获得“金狮奖”的巴林馆来到釜石鱼市作为专属渔民的“大众之家”
2012年 伊东丰雄作为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主策展人,与摄影师畠山直哉先生和三个青年建筑师乾久美子女士、藤本壮介先生、平田晃久先生在陆前高田设计了一座“大众之家”,并采用记录设计过程在双年展展出。
2012年8月初 陆前高田“大众之家”上梁
2012年10月末 陆前高田“大众之家”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