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学庵笔记》是一本由陆游撰著作,三秦出版社出版的363图书,本书定价:13.00元,页数:200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学庵笔记》精选点评:
●给三星的原因是,自己不懂的地方太多。
●当年在书店不知道那根神经元打结了,把陆游二字生生看成了苏轼,于是买了回来。大抵是讲一些见闻和朝中旧事吧,记不清了。
●原文好看。但是这也叫点校啊
●封面上撰著人竟是苏轼,情何以堪···
●没有印象很深的点,大概是读笔记体著作的通病吧。
●有两则印象颇深,一则:一日小雨,黄鲁直饮酒微醉,坐胡床,自栏循间伸足出外以受雨,顾谓友人曰:“吾平生无此快也”二则:放翁十余岁时,见到郊野鬼火至多,麦田间稻穗尖出如色如青色,放翁谓此兵乱不久之人血之磷。
●不得不说,注释好差劲。。。。。。。给四颗星纯粹是因为陆游写的这些东西,与本书的出版社、校注等等无关
●不是这版,就为了标记下读过。
●《老学庵笔记》是好书,保存了很多有价值的史料,文笔也很轻松。但是校注很不合格,居然把王巩认成了王钦若。。。
《老学庵笔记》读后感(一):被注释害惨了的一本书
书本无罪,书是好书,但却是被注释害惨了,三秦出版社的出版的历代名家小品文集--老学庵笔记是个典型。当注之处而不注,如一些生僻字词;注释之处当详而略,当略之处却甚详,如一些年号、人名、地名。小品文本应闲适,读来却磕磕绊绊,索性不如无注!
《老学庵笔记》读后感(二):多人合注的书
该书为不同人合注。证据是同一个词,出现在前不注,后出现方注,有时同一个词前后所注又不尽相同。前3卷注释得尤其差,该注释的不注,不该注释的又废话成堆,有两三处注释还出了错,混淆了原文的意思。估计很可能是导师挂个名,手下一帮学生合力弄出来的东西,但可惜各个学生层次不同,或者是用心程度不同,很容易便露出了马脚。
《老学庵笔记》读后感(三):质量一般的书
笔记杂俎,历代皆有,洋洋洒洒,蔚为可观。这种文体,言简意赅,少则十数字,多不过百余,记事描物抒情,皆可,现作此文字人鲜矣。有位作家孙方友,世称学的笔记小品精髓,以作小小说,然现代白话文书写,无文言韵味,如炖茄子与炖芸豆,虽然做法一同,味道可就差的大了。台湾作家张大春,喜笔记小说,他的许多作品,构思取于此,只是用现代语言讲古代故事,不如说是对古籍的解读与翻译。
笔记小品,特点就在“杂”。朝堂事,坊间事,乡野事,亲友事,邻里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下笔,天文地理,鸡毛蒜皮皆可入文。陆放翁的《老学庵笔记》概莫能外。
文中有两段我颇喜欢:
一段是讲,宋廷南迁后,一位政府部长级干部,因属下办事不力,当众掌击其面,下级被辱,愤曰,我是国家公务员,如此辱我,国家体制何在?部长叱之,国事已经到今天地步了,你还要体质与脸面,要也行,等到收复失地,国都北还时,我再给你不迟。
另一段,东京汴梁有位姓李的,卖的炒栗子,天下闻名,学他的人无一得其味,后来,北虏南侵,宋朝迁都临安,金人占东京,宋朝使节北来与金人接洽,毕,出城时,这李姓商人送来十袋栗子,宋使视之而思,皆涕然泪下。
两篇文字皆有故国不堪回首之感。
陆游文笔朴实,少浮华,记载的多是致仕时所见所闻,少有乡野奇闻,怪力乱神之说,颇有史料价值。
三秦这一版装帧,排版,纸张都是中下,十三元的价格现在看来还可以,但毕竟是2004年出版,以当时论,性价比也不算高,尤其是封面作者给写成苏轼,不知怎会出这种纰漏,文中注释,其实还好,人名地名都讲得很详细,读古书,这两点最让人头痛,若无注释,难以读下去。
书的内容给五星,书籍的质量给三星吧。
《老学庵笔记》读后感(四):跟着陆游一品古汉语文字背后的人心百味
【按】 《念楼学短》共有53组530篇国学经典原文及锺叔河先生的【读】&【曰】,委实值得珍藏细品,遂决定每读完一组便记录一下阅读心得,与大家分享经典之美。 今天要分享的是《念楼学短》第十六组——《老学庵笔记》十篇。
说起《老学庵笔记》,想必很多人都跟我一样觉得陌生,但是只要提到这部古代随笔的作者,几乎每个人都耳熟能详。没错,《老学庵笔记》就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晚年创作的笔记,内容多是作者亲历、亲见、或亲闻之事以及读书考察的心得。
在《念楼学短》中,锺叔河先生选取了十篇《老学庵笔记》的内容进行品评,跟着锺老先生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古代汉语言文字实在是博大精深,看似简单的文字背后蕴藏的却是最复杂的人心百味。试举几例即可窥见一斑。
01.语言背后的圆滑世故
《老学庵笔记》卷一中记载了一个撰写墓志的故事,说的是南宋尚书晏敦复(大词人晏殊的曾孙)应邀为一个去世的官员撰写墓志,墓志写好后他将文稿带给才女名妓朱希真看,朱希真看完说:“甚妙,但似欠四字(非常好,不过有个地方好像还差四个字)。”晏敦复问朱希真哪里差了四个字,朱希真却犹犹豫豫不敢说,经追问再三才说“有文集十卷”后面应该增加“不行于世”四个字。晏尚书考虑再三,于是增加了“藏于家”三个字。
这个故事中的语言文字也是“甚妙”了。替已故之人写墓志这种事,世人皆知要以“美化”为主,更何况晏尚书是要为已故的官员写,自然要尽善尽美,所以写个“有文集十卷”那是相当的有排面了,至于这十卷文集水平如何,有没有面世则语焉不详了。
孰料朱希真是个耿直女子,一眼看透了这句话中的bug,虽然是晏尚书求着她才说出来的,不过明眼人都知道她这句话刺中了关键。晏尚书毕竟是见过世面的朝廷大官,文学世家的渊源也不是盖的,他想了一想,如何才能既保住已故官员的排面,又不拂了才女的“真言”呢?“藏于家”三个字可以说是这把文字游戏的顶级配置了!尽显晏尚书的圆滑处世之道!
02.语言背后的滑稽悲哀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话几乎人尽皆知,出处就是陆游的《老学庵笔记》。
有一个叫田登的人做了州官,他忌讳别人直呼其名“登”,就连同音字都不能说,违者就要挨板子。到了元宵节,按照惯例州里要放花灯与民同乐,为了避讳,通知民众看灯的告示就写成了“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当无知的迷信遇上耍横的特权,就闹出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滑稽一幕,可怜的是无辜的百姓,连正常说话的自由都被剥夺了。
《老学庵笔记》还记载了大诗人黄庭坚因文字得罪,屡遭贬斥,最后被除名羁管到宜州的事。宜州地处偏僻,黄庭坚无处落脚,好不容易有寺庙可住,也因正在为皇帝祝寿而不能接客。黄庭坚只好蜗居在一个城楼上,适逢三伏天,城楼里热得像个蒸笼,偶有一天下了点小雨,黄庭坚喝了一点薄酒微醺,便把脚从城楼栏杆中伸出去淋雨,一边淋雨一边喊着好友范寥的名字说:“吾生平无此快也(这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候了)!”可惜没过多久,黄庭坚就死在了城楼上。
大诗人黄庭坚仅仅因为能够从蒸笼般的屋子里伸出脚淋点雨凉快凉快,便发出了“吾生平无此快也”的感叹,这莫不是阿Q精神?但锺叔河先生认为黄庭坚“视文人的良心和创作的自由重过一切,不怕贬官谪放”,他的呐喊是“蔑视痛苦的表现”,同时也为他生不逢时感到悲哀。
03.语言背后的残忍恶毒
时下网络上有一句话非常流行,叫“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用来描述一些虽然未能造成实质性伤害却极具侮辱性的语言或行为。其实,从古至今,有些语言文字在特定的情景中就会显得格外残忍恶毒。
在《念楼学短》中读到的《老学庵笔记》里,有两个故事很具代表性。
一个故事是说秦桧杀了岳飞后,有不少人不满他的做法,其中有一个叫施全的殿前司军人,趁岳飞坐轿经过望仙桥的时候冲到轿前挥刀猛斫,可惜没有伤到秦桧,只砍断了一根轿柱。施全最终被秦桧斩首于市,行刑时有不少围观群众,其中有一人大骂施全:“不了事汉,不斩何为(不中用的东西,不杀掉留着有什么用)!”此言一出,闻者皆笑。
原来,鲁迅先生笔下围观杀人的麻木民众早在封建时代就已成形,而且不仅麻木,还很恶毒。有句话叫“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施全舍身刺秦桧,换来的却是围观者的冷嘲热讽,如果他泉下有知,不知做何感想。反正我已出离愤怒。
另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元佑党争事件中,原先被罢官的张惇(音同“蹲”)复出为相,为了报复已经失势的苏轼等人,故意将他们的贬谪之地与人名挂钩,所以,苏轼字子瞻,被贬往儋州;苏辙字子由,被贬往雷州;刘挚字莘老,被贬往新州。此番操作不仅伤害性大,侮辱性也是极强了。对此,锺老的评价一针见血:可见“复出”的当权派搞起政治报复来,是多么残忍,又是多么轻薄。
04.语言背后的家国情怀
众所周知,陆游是著名的爱国诗人,我们从小读着他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名篇长大。在《老学庵笔记》中,我也特别留意其中具有家国情怀的文字。
《老学庵笔记》中有一篇关于炒栗子的小文写得特别动人。
汴京李和家炒栗子名闻四方,别人怎么模仿都比不上。后来金兵攻入汴京,强迫商民北上,李和家也在其中。南宋迁都临安后,人们就吃不到李和家的炒栗子了。有一年,陈福公和钱上阁两位大臣奉命出使金国,到了燕京,忽有两人捧着炒栗子来见,来人也没多说话,只留下一句“李和儿也(是李和家的呢)”,便挥泪而去。
短短一句“李和儿也”,承载了多少故国之思呀!虽然不知送上炒栗子的是李和的家人还是当年一起被迫北上的乡民,李和家的炒栗子显然是身在北方,却心系南国的民众的寄托。“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想必陆游的这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也是众多“李和儿”的真实写照吧!
《念楼学短》中选取的十篇《老学庵笔记》,每篇皆不足百字,但精炼的文字背后却能读出万千滋味,映照百般人心,足见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了。无论是从事语言方面的学术研究,还是茶余饭后的日常消遣,《老学庵笔记》 都不妨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