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岁的分别》是一部由大林宣彦执导,筧利夫 / 清水美砂 / 鈴木聖奈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二十二岁的分别》观后感(一):认真的看完了
这部片子很细腻很平淡 但是相当感人 讲述一段令人遗憾的感情 男主人公爱着她的公主 并且是深爱着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 在该做出决断的时候 选择了事业 放弃了女主人公 片子其实更像艺术片 说是很难说清楚 没有很煽情的手段 故事情节不落俗套
《二十二岁的分别》观后感(二):二十二岁的分别
整部电影色调都显灰暗,加上对甘草的表述以及开头的画外音,给人一种阴霾恐怖的氛围,片尾处回乡路上的火海更让人触目。但没想到倒是一部安慰心灵的影片。
川野俊郎有着不太美好的过去恋情,而当下则身体心灵情感都面临着种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遇上过去恋人的女儿花铃。而花铃则面临着他的过去的问题。川野俊郎在这与母亲相似情境下的对母女两段情感交织的经历中展开了故事。
故事以当下为主,配以过去为辅,两段故事故事明暗相辅又虚实结合,最终两段情感都有了一个结果,两段22岁的故事,两对22分别的男女,两种22岁的结局。
《二十二岁的分别》观后感(三):22=爱×唉
看过一本小说《彼岸花》,听过一首歌《彼岸花》,知道一个女孩ID”彼岸花“。偶尔上网搜索电影,找到这部电影《彼岸花》。
有些人的影子就一直在你心里飘荡啊,每次吃完饭走出餐厅,刺眼的阳光照在脸上,心里就有一阵涟漪。
电影中4个人的22岁交织在一起,父亲和母亲在22岁那年的爱情在满地的彼岸花中得到见证,但却最后却是无奈的分别;22年后女儿和父亲又开始一段情感纠葛,女儿的同居男孩,也是22岁,面临一次抉择。还好,最后的结果是满意的,淡淡的喜悦。
片中的男人,在高高的公寓上,放着伤感的音乐,看着玩具火车一遍一遍从眼前跑过,这也生活。心里很难受,因为担心自己将来也是这个样子。
要去吃午饭了,各位六一快乐哈。
《二十二岁的分别》观后感(四):泛着美丽与阴郁色彩的青春
第一次看大林宣彦的作品,影片给我的感觉和对这个名字的期待完全相符。之前别人对他电影的一些很好评价我也感受到了。
看故事梗概,影片不是我很想看的类型,对有些混乱的男女关系和生病设定,不太喜欢。看后倒觉很自然。影片很美,从画面、音乐、演员表演到感情,都有美的特质。在视听上还有一些全新体验,如实验性的倾斜影像、较强烈的煽情音乐下的人物进楼画面。内容上对人们因穷困而生活窘迫的描写也让人更好的体会到生活的艰难面。
演员的表演也是我最欣赏的地方之一。自然又有深度,将我带入其中,觉得他们就是角色。也认为这样的表演值得尊重,这样的演员让人敬佩,这样的电影是艺术。毕竟,我们在媒体上可见的影视,大多只是娱乐,只是表面,无法深入内心。那些演员也只是些娱乐明星。
影片中没有渲染性,也几乎没出现性场面,主人公年轻时的爱情也与性没什么联系。专注将感情,让我能体会到深情。也唤起了自己过去一些深情体验,并为自己的没有珍惜而感伤。爱比性更深刻,更体现人性和美好。更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
影片中的青春既有少年恋爱的美好色彩,也有年轻人在困境中生活的阴郁。这才是真正的生活、青春。虽然我缺乏青春恋爱,可一点也不排斥影片,也能体会到影片中爱的纯真美好,也因此而真正愉悦。影片既有人们在困境中挣扎的阴郁色彩,也有人们认真深情生活的美好色彩。生活也许不那么美好,但我们也要努力生活,过去的岁月中或许充满辛酸,但我们要把其中的美好当做继续前行的能量,勇敢向前。
《二十二岁的分别》观后感(五):现在完成进行时的小清新
我果然已经过了看文艺片的年龄了。
会去找这个片子来看纯粹是因为主演的缘故,想要看一看2006年的笕利夫是个什么形象……看起来跟容疑者里的扮相没什么区别,他穿着三件套一走起来我瞬间就脱戏回警视厅去了。
基本上前半段我一直都在琢磨和气氛完全不搭调的东西。
比如说,为什么雨夜的便利店里不开灯,收银台那里站着个面目模糊的女孩在荒腔走板磕磕绊绊地唱“阿娜答……”,换了是我我是不敢过去结账的。
比如说,四十又四的男人会买珍宝珠吃……然后眼看外面瓢泼大雨他就那么拎着购物袋走进雨帘,也不知道珍宝珠什么想法。
比如说,回家之后他不开灯……
于是我就老怀欣慰地想,这个世界上年过三旬仍然保有奇怪的小清新心态的人可能还是挺多的。
收银台前的诡异歌声,夜晚小公园前密密麻麻的蜡烛……患了绝症(无精……真的是字面意义上的“绝”症)的男人与其貌不扬的少女以这种火树银花的契机相识,然后石破天惊发出“在等我吗?”“我们援交吧”这种吊膀子一样的台词。
然后就是漫长的青春遗憾物语。
笕桑这次演的角色出奇沉闷呢……
没有钱+不够爱,足以毁灭任何一场少年时的情事,在之后的回忆中那情事显得堪比金坚,实际上都是因为后来不缺钱+缺爱……说是少年情事老来悲,真要是倒回去重新选择,结局可能也还是一样= =
总觉得男人最后和少女的那个拥抱实际上并非是解决了什么问题,而是……想开了…………|||||||||
唉,年轻人的片子。
:想起前段时间看的一篇新堇同人,里面说新城贤太郎的爱好是收集火车模型……莫非作者的灵感是从这片子里得来?连座机电话声都用火车汽笛。
:值得推荐的是这片子里自始至终不断的背景音乐,很赞。
:笕桑全裸出镜的背影真棒,漂亮的PP(= ̄ω ̄=)
《二十二岁的分别》观后感(六):流浪的Lycoris。
注:不能算严格意义的影评。从博上转过来的自己感想的东东而已。
看到俊朗给叶子买了22岁生日的蛋糕穿梭在东京繁华的背面,自己心里的阴暗好像也开始弥漫。找不到理由的阴暗,我想那一定是地铁和轻轨穿梭的都市刻给我们的滑稽却致命的硬伤。
记忆里还能嗅到两人住的似乎有着霉味的公寓,还有暗色的窗子和打着补丁忘记收的被子。也还记得寒酸的晚餐和不合时宜的半价蛋糕,它们成了两人爱情走向湮灭的唯一见证。
我听不到俊朗和叶子的心在沉重什么,但是分明能听到分离的夜晚雷声的低吟,看到潮湿的夜空里电光的游走。苦笑,因为我仍不明白那到底是在劈裂东京都的冷酷还是在向这对深爱的人下最后的逐客令。那样的事,绝对无从知晓。
从来就没在这样的城市里找到过同情,对于从津久见流浪到此的两颗甘草。
我看到那样的爱被东京都最压抑的雨淋湿,然后一丝不苟的枯萎,撕心裂肺,痛苦至极。
从津久见到东京,我知道他们穿越的绝不只是铁路,挥别的绝不是花语美丽的甘草。乡下的泥土和城市的水泥之间毕竟插着锋利的刀刃,如果你学不会忍耐,挣扎和妥协,必定斩去你全部的自由,情感甚至生命的归宿。
真想做个好一点的人。不要自己悔恨,一辈子都不想去提及。我也一样,不想跟他一样,22岁的离别之后又22年之后却发现自己当初无力的选择。不想到头来给花玲讲不要重蹈自己的那条危途,甚至就不要给叶子生下在22年后让自己发现多么傻的花玲的机会,一定不要。
若是那样的花样的爱情,就回去长满リコリス的土地绽开去吧。在高楼林立的世界里,人们根本没有必要也不想知道花的可贵;楼上的贵人也不会有意识要考虑自己的狂烈的脚步是否伤到楼下阴暗角落里那些流浪者的耳膜。在它们听来,我想那并不悦耳,而是像葬乐一样填着悲伤。
吻她。娶她。
那样从来都不会悲伤。
[但是悲伤会很动人,也教会人们更多的东西。臼杵的竹宵那么的好看,爱上了。华丽的祭奠。]
《二十二岁的分别》观后感(七):葉見ず花見ず
第一次见面,雨夜的便利店。
他买了数种食材,一支棒棒糖,还有一罐大概是啤酒。
她站在柜台内哼着歌。
简短对话。
离开时他回头说,你唱歌很好听。
第二次见面,依然在夜里。
她要到便利店去年圣诞剩下的蜡烛,逐一点燃。
她说我的生日是母亲的忌日。
他问,你等的是我吗?
能够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花铃。是花朵的花,铃木的铃。
很奇怪的名字吧。
祝你生日快乐。
是树叶的叶,孩子的子。
很简单吧,我的名字。
但也是言叶的叶,所以我喜欢自己的名字。
非常喜欢。
他和叶子是高中同学。
她假装车子坏掉让他修理。
她送他红色的围巾作为回礼。
她告诉他彼岸花的花语。
照片定格他和她一起围着那条围巾在彼岸花丛中。
毕业后她跟着他来到东京。
在她22岁生日那天。
他为她买了蛋糕庆祝她却说她累了。
她想回家乡想听他说要娶她。
可他放不下。
她在雨夜里离开。
带走那条围巾和那张照片。
留下一封信以及一张唱片。
回忆重叠现在,显露出伏笔。
花铃说她父亲总是唱那首歌所以她也会。
她说自己并不能决定自己的名字。
她说口袋里的是石头。
她说小时候的愿望是找个优秀的人结婚生子。
他说不要重复我和叶子的失败。
他把22岁的她送回父亲身旁。
我爱你。他说。
你是对她说的吧。她说。
父亲在她23岁时用吉他弹着那首歌把照片交给她。
他的面前放着她的那块石头。
它的球根每年只能移动一厘米。
那到这里是要一亿年吗?
嗯,生命的力量很伟大吧。
要是我生了小孩,就起名叫花铃。
花朵的花,风铃的铃。
因为你是叶子?
没错,知道了吗?叶与花。
那么就是“叶不见花不见”。
但只有一个根。
花铃是我的未来。
黑夜因臼杵的竹宵灯色散发异样的美。
他和花铃拥抱在彼岸花中。
如果我当时去追赶叶子那么就不会有你。
找到重要的东西然后好好珍惜。
人世间万物。
不过因爱,生生流传。
暗色调,让一切仿佛梦境。
但是因爱,闪闪发光。
.S.彼岸花。
学名为Lycorisradiata。
梵语manjusaka(曼珠沙华),指红色彼岸花。
原产于中国长江流域,日本现在的品种推测为中国运到北九州岛。
夏天生长叶子,秋天开花。有花和叶子不能见面的特性。
根茎有毒,往往盛开在墓地附近。
花语是悲伤的回忆或相互思念。
《二十二岁的分别》观后感(八):《二十二岁的分别》:有没有一首歌,会让你想起我
《二十二岁的分别》是日本音乐人伊势正三,创作于60年代的一首吉他流行曲。歌词描写了关于一对恋人在二十二岁生日到来之际,却不得不面对分别的伤感爱情故事。影片的剧本正是根据这首歌创作的。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由一首歌而创作的电影,这听起来很奇妙,同时也让我很期待。本文的标题是在看影片之前就想好了的,看过内容简介后我马上就想起了周华健的这首歌。
影片一开始是一段中年男子的独白,“那么从现在开始,讲述一个有点不可思议的故事 ... ... ”。的确,这个故事听起来有点“玄”。 一个雨夜,男主人公川野俊郎走进一家便利店,年轻的收银员花铃哼唱的老歌,引起了俊郎的注意。原来花铃竟然是故去恋人叶子的女儿 ... ...
影片色调偏暗,特别是几个雨夜的场景,昏暗楼梯间、黑色的阴影、看不清面容的脸、摇曳的烛光、再加上不时一个惊雷,倒有些惊悚片的味道。只有二十二年前俊郎与女友叶子在一起的场景,影像才似乎变亮了。
在片中开头提起了那个关于地球毁灭的预言:2000年之前地球将毁灭。叶子相信这个预言,世界将在2000到来之前毁灭。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影片在讲述现实的故事中,故意将光变暗,暗示这是个预言中本应已毁灭的世界。正如男主人公在影片开始的独白所说:“我住在本应已灭亡的世界中”。因此,在他的很多独角戏中,场景都是阴暗的。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
川野俊郎(笕利夫饰),现年44岁,患有无精症,在福冈市某商社工作。自认为“住在本应已灭亡的世界中”。他和女同事有美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却对已故女友叶子一直念念不忘。从学生时代到现在的生活,他似乎都被这条火车轨道所束缚,他只活在他的圈子中,已自我为中心,直到二十二年后,花铃的出现 ... ...
片中,俊郎与花铃的相识未免有些牵强,似乎是被编剧硬生生从两个地方拽到一起。当然,和虚构的故事较真,似乎没有必要,但总觉得编剧来的太过生硬和直接了,应该有更委婉、合理的编排。
二十二年前的抉择,让俊郎在此后的生活中饱尝孤独和思念。换做是你,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彼岸花物语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 ---《彼岸花物语》,也是影片的另一个主题。彼岸花,也叫地狱之花,这是叶子最喜欢的一种花。在影片中字幕翻译为“甘草花”。
彼岸花 ,学名::曼珠沙华 Lycorisradiata。花萼单生,红艳奇特。
这种花在开花时没有叶子,花谢后长出新叶,因此也被称为“花不见叶,叶不见花”。她有两个漂亮的花语:“只想一个人”和“悲伤的回忆”。
“我要是生了小孩,就给她起名花铃。花朵的花,风铃的铃。”
“因为你是叶子?”“叶子的叶,孩子的子。”
“没错。花和叶。” ... ...
分手后,叶子回到家乡和一个当地人结婚,生下了花铃后就去世了。如同彼岸花的花与叶,彼此永不能相见。花和叶不能互相依靠,彼此独自生活。但却有着同一个根,把爱深埋在地下。
又逢叶子的忌日,俊郎带花铃回到了叶子的故乡臼杵,登上那座开满彼岸花的山。花与叶,二十二年又是一个轮回。
影片结尾处用长镜头再现了日本大分县臼杵市的传统节日 -- 竹宵节,竹宵灯如星光般洒满整个小镇。终于明白了俊郎与花铃点蜡烛的习惯,是对已故爱人,对母亲的思念。
值得一提的是 ,影片时长1小时59分,音乐从片头字幕开始到影片结束从未停止过,木吉他、钢琴、大提琴、小提琴、长笛,各种版本主题音乐,伴随影片始终。我最喜欢干净的木吉他版,简单、清新,那轻揉琴弦的颤音,牵动着浅浅的忧伤和长久的思念。
不知道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也会让你想起...
( 文/贝鲁尼卡 内容有删减)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30967c0100ab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