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头》是一本由[意] 彼得罗·格罗西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拳头》读后感(一):最重要的拳头
“也许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你打出去的拳头,而是你挨的那些拳头。”
压轴《马蒂尼》中这句重要的话可以作为全书题目《拳头》的注解。虽然2006年意大利出版的短篇集没有包含这一篇,但2007年出版的《马蒂尼》显然延续同一主题,并做了总结。这本短经典收全四篇,浑然一体,编排本身就很精彩。
作者1978年生。在我心中,《拳头》一书的内容可作为“三十而立”的一杆标尺。
《拳头》读后感(二):《马》被拍成电影了。
《马》被拍成电影了,很文艺的片子。
每个人都可能会在哥哥,或者弟弟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虽然出发点一样,父亲给他们每人一匹马,但最后的结果是:一个浪漫漂泊,居无定所,骑着马进城玩,活得很自在;一个老老实实过日子,攒钱,交女朋友,早起干活儿。
是两匹马,把两兄弟带到了不同的地方,经历了不同的事情,文字间露出一种男性的、洒脱的气息。
《拳头》读后感(三):难以忍受庸凡生活时
《拳头》看了第一篇和最后一篇。翻译不是很好,不够活泛。不过作者表达的意思我还是明白了。他写出了生活本身,和当一个人难以忍受庸凡的生活时会做的事。很男性化的视角。有的作者不具备描写奇情的能力,但能在真实和无趣的夹缝里看到本质,本质是有趣的。 总体来说不太好看。 但厉害在作者抓住了一些本质的东西,好像在迷雾中抓住翠绿的树枝。故事本身都很平淡。而且甚至有没有写透的感觉,像最后一篇。那个作家为什么消失?不写之写是侧写,不是真的不写。就像留白不是真的留一块白。海明威说的?你了解的部分不写可以,不了解的部分不写,你的小说里就有了个黑洞。这本书最后一个故事的问题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是我感觉也是存在问题的。
《拳头》读后感(四):当彼得罗遇到海明威
海明威曾经说过:“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这句话中鲜明的“硬汉”色彩也贯穿于他的代表作品之中,简洁而朴素的语言叙事,平和的表面之下充满着生活的张力。作为海明威的传人与意大利的文学新秀,彼得罗•格罗西在他的短篇小说集《拳头》中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这样的文字魅力。
《拳头》总共收录了彼得罗•格罗西的四部短篇小说,分别为《拳击手》、《马》、《猴子》和《马蒂尼》。而这四部小说都弥漫着浓郁的“硬汉”味道,看似不起眼的人物,却有着坚毅的品格与不容质疑的骄傲,只不过多数都掩藏在生活的“冰山”之下,在迷惘与梦想之间的徘徊,形成了一种别样的孤独与哀伤。
这一点在第一篇《拳击手》中相当明显,拳击手“芭蕾舞男”和“山羊”,一个是在外人看来平凡无奇的衰仔,一个是内向专注的聋哑人,两者都不在乎别人的看法,都具备着成为一名优秀拳击手的资质,百折不挠的刚性正是“硬汉”的典型性格,而从他们最初的相知到一决雌雄的决心,故事缓慢地铺陈开去,直到站在擂台中央,简单平和的叙述才戛然而止,不经意间的一拳迎面而来,不仅打在了拳击手的身上,也同样打在了读者眼前,让人措手不及,却又最后的惺惺相惜中回味不尽。
与之相似的还有《马》。哥哥纳坦和弟弟丹尼尔,一个热爱冒险,一个归于平静,他们犹如生命中相互遗失的那个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不了解对方的生活状态:纳坦在城市里讨生活,却没有人知道他到底靠什么营生;丹尼尔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马师,起早贪黑地工作,却因为被人诬陷而脸部受重伤……以马为中心的故事,自然而然地让丹尼尔成了故事中的“光”,纳坦成了“影”,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坚持自我的道路上迷茫过、思虑过,却从未退缩过:纳坦决定向城镇的更远处前行,丹尼尔也得到了应有的补偿。彼得罗在文中说过:“如果一个人一直向前走,不停地走,就可以回到家。”正如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里写的那样:“你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但你还是你。你没法从自己的身体里面逃出去。” 彼得罗将《马》写得是如此温柔,现实的冷酷无情都在兄弟的依依惜别中幻化成美好的背影,而“光”与“影”似乎从未分离,硬汉品质将他们维系在了一起。
至于《猴子》与《马蒂尼》,不由让人想起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比之《拳击手》和《马》柔和温存的暖色调,后者更突显出孤独的哀伤气息。伪装成猴子就再也变不回去的皮耶罗,融入到想要的生活里就再也无法重返作家之路的马蒂尼,无论是富贵的生活还是光芒的前途,都在“我是谁”的问题面前折了腰。海明威曾被称为“迷惘的一代”,因为他早期的一些故事里总是带着无所事事的荒唐与漫无边际的颓然,而《猴子》和《马蒂尼》也频繁闪现出这些影子。
彼得罗在《猴子》里说过:“有些人和你相处很长时间以后,他们会进入到你的世界里,通过某种方式成为你的一部分,影响着你所做的事情,尽管你可能和这个人已经很少见面了,但是他们的影响依然存在。”海明威死于1961年的美国,彼得罗生于1978年的意大利,跨越了十多年的时空,彼得罗显然没有真正遇到过海明威,却毫无疑问地继承了他的故事,还有他故事里的那些人生,那些品质,那些未来。
究竟什么才是人生中最应该追求的?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这些问题海明威永远无法跨越半个世纪亲口为我们解答,但是当如今的彼得罗遇到彼时的海明威,读过那些字里行间,感受其间跳跃的动力,也许一切就已经有了答案。
《拳头》读后感(五):《拳头》:孤独的起源
很滑稽,忽然之间,你看着四周,你意识到,所有东西都失去了它们的界限,忽然之间,因为某种奇妙的组合,你觉得更加孤单。——彼得罗•格罗西《马蒂尼》
彼得罗•格罗西的短篇小说,提供了一个新奇有趣的“世界模型”:世界好似一间没有门窗的房间,你置身于其中,不知所措。忽然不知从什么方向就会打来一记重拳,你猝不及防;你也可以向墙壁,向空气挥拳——别指望会有什么回应,挥拳只是因为,那是你在房间里可以做的唯一的事情而已。
孤立无援——你连自己的“敌人”是谁都不清楚,因为关于命运加诸于人的苦难,是没有根源和来由的。所以在这样的隐喻之下,格罗西所探讨的主题其实是孤独。孤独的到来往往不为人知,也没有人会真真切切地孤独下去——完全消弭掉与他人的所有关联。可人终究只是孤身一人,在生活里承受着来历不明的“拳头”。
短篇集《拳头》中收录了四篇作品。“拳头”是其中很重要的意象,它既象征了力量,也象征了打击或是苦难。
第一篇作品《拳击手》,被大多数人看做是集子里最好的作品。“我”是一个在小城中很有名气,却从未登场比赛的“拳击手”。有一天,“我”收到了来自“山羊”——一个早已在拳台上证明自己,并且炙手可热的拳击新星的挑战。经过了一番波折,“我”终于站上了拳台,像是意料之中,“我”受到了“山羊”的猛烈打击,可是“我”还是撑到了最后,并且在比赛锣声敲响之前,打出了最后一记重拳……
如果你以为着一记重拳,最终会力挽狂澜,而“我”也将由此走上了拳击之路……那么很抱歉,你可以选择重温一下《洛奇》,再体验一次“激情岁月”。事实上,那场比赛仅仅因为这突如其来的“重拳击倒”而被判了平手,“我”最终也没有成为拳击手,而是回到了学校,继续自己平凡的生活。这似乎有点像日本电影《百元之恋》的故事,平凡最终只会回归平凡。生活不会一成不变,总会有某些波澜让它看起来更加有趣——但也不过如此。当然,彼得罗•格拉西的主人公并没有哀求“哪怕只是让我赢一次也好”,或许是因为,他打出了那一拳——他是个真正的拳击手,也是个男人。
关于男孩的故事,那些从男孩到男人的情节,似乎是他格外擅长的。比起《拳击手》,接下来的一篇《马》则是一个更加完整的成长故事。两个少年原本有着既定而安稳的生活轨迹:长大、娶妻生子、工作到死。但这平淡的预设最终被父亲送来的两匹马打破。兄弟俩一个出走,一个在镇子上做起了自己的营生。人可以让自己的生活简单而平淡,也可以试着让自己的生活复杂一点。不过是选择的不同,每次选择都意味着承担,仅此而已。
彼得罗•格罗西属于那种总是不温不火,但字里行间总会蕴含着爆发力的叙述者。这恰恰和生活某种写实性的角度相匹配——生活也是如此。第三篇作品《猴子》里——“我的朋友变成了猴子”,但是,仅此而已。我们都很难过,但是无能为力。生活周而复始,也许某些意料之外会突如其来,但很快,人们便会对它习以为常。这是生活的特性,同时也是人自己擅长的事。
最后一篇《马蒂尼》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篇作品。作品写的是“我”与作家马蒂尼的交往。这篇作品由片段构成,情节松散,却并不妨碍作者在其中探讨孤独与悲伤。可能一个美好的故事,会用“一见钟情”作为开始,但那同样也可以是一个并不令人愉快的故事的起因。而比起简单的故事,生活本身,“总是会缺少些什么”才更像生活。孤独是最好的填充物,而总有一刻,它会成为可靠的全部。
小说集《拳头》出版于2006年,此时彼得罗•格拉西尚不满三十岁。这位意大利人是很值得关注的——他的作品里有着亚平宁的海风的潮湿和沉郁,令人惬意舒适,却分明在积蓄着某种力量。
《拳头》读后感(六):回不去的人生
在张爱玲的长篇小说《半生缘》中,当顾曼桢多年后与世钧重逢,并相互了解当初的真相之时,顾曼桢说了一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这一句“回不去了”虽让人心疼无奈,却一语就道出了事实,时间这东西在你毫无知晓的地方默默地改变了你生活的一切。曼桢与世钧不能再上演曾经的你侬我侬的爱情故事,爱情是“回不去了”,但这“回不去”的起止是爱情本身,更是回不去的人生。意大利作家彼得罗·格罗西在自己的短篇小说中也表现了“回不去的人生”这一主题,与《半生缘》中的“回不去”的悲伤之情不同,他的作品中的主人公是在成长,告别过去,面对新的人生。
《拳头》是彼得罗·格罗西的短篇小说集,包含了《拳击手》、《马》《猴子》及《马蒂尼》,其中前三篇短篇小说的合集获得了意大利坎皮埃罗欧洲文学奖。这几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是男人,既有直述小男孩成长为男人的故事,也有成年男子面对现实回忆曾经逝去的童年往事,还有男作家突然消失在公众开启另一种生活的决然。故事内容不同,但均贯穿着一种时间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事、物已不能回到过去,每一个人只能以个人的生活方式面对现实,对抗着成人世界。
在小说《拳击手》中的“芭蕾舞女”为了能够练习自己最喜欢的拳击,第一次向母亲以拒绝整个世界的方式来抗议,最终得到了母亲的同意,这是他作为小男孩第一次向现实发出的挑战。当“芭蕾舞女”遇到拳击赛上的不败手“山羊”,两人都想通过比赛对抗来决一胜负,于是各自又向现实提出了抗议,“山羊”故意输掉比赛,而“芭蕾舞女”则打破了不参加任何比赛的承诺。两个人的比赛是“梦想和现实的决斗”,是男人间的决斗,最后的结果反而不再重要,只是两个人都明白他们再也回不到比赛前的自己,是两个人各自梦想的轰然塌陷。格罗西在《马》中塑造了两个成长中的兄弟,父亲送给他们每人一匹马,“那两匹马会把两兄弟带到不同的地方”,一个因马而留在家乡驯马、养马,一个因马走出家乡去城市谋生,各自走向不同的道路,渐行渐远,再也回不到两人相交的地点。还有《猴子》中的尼科,在看望装猴子的好友皮耶罗的过程中,产生对从前诸多事情的回忆,“装猴子”只不过是对于长大后成人世界的抗拒,宁愿以这种方式来回到过去的亲密无间。
与前三篇不同的是,小说《马蒂尼》不是讲述男孩成长为男人的故事,而是一个叫马蒂尼的男作家在爱情失败后,导致整个人生逆转的故事,作者格罗西着力描写了马蒂尼与女星米里亚姆的“一见钟情”,但世事难料,曾经令人羡慕不已的邂逅,却使自己的写作事业从顶峰跌落到谷底,曾经的才华、帅气都不复存在,一个看似刚强的男子汉却有着与之相反的脆弱的心,再也回不到从前的人生。
如小说集子《拳头》的名字,在看似风平浪静的生活里,突然而来的“拳头”就此打破了平静,曾经的小男孩一夜间长大,心中的梦想被打碎,不得不面对成人的现实世界。借《拳击手》这篇小说,格罗西说“有时候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会改变你的人生。你会想回到那个转折点,说:不,我更喜欢之前的生活。但是瓶子已经碎了,里面的东西全部撤了出来,现在都摆在桌面上,慢慢变干,展示出事物本来的样子。”
回不去的人生,只能一步一步向前走,无法回头。
《拳头》读后感(七):挥拳于生活
意大利作家彼得罗•格罗西用他创作的故事《拳头》,向生活与命运挥出一拳又一拳,虽然我们不知道最终是生活能赢,还是拳手获胜,但格罗西通过这个故事向我们传达出了一种信念――人在面对生活与命运时不应当屈服,应敢于对其挥舞自己的拳头,从而赢得生活予人应有的尊重。
格罗西用故事去注释人在生活面前的态度,不论是与书同名的讲述一对有天分的拳击手的故事《拳头》,还是关于一对兄弟成长道路不同选择的故事《马》,亦或是为生活压迫而改变常态的《猴子》;又或是揭示生活虚实表相的《马蒂尼》,此中对于人物刻画的精深、故事架构的精妙、语言表达的精准,都彰显出其对生活、对命运理解的深刻。
意大利《新闻报》评论作家彼得罗•格罗西的《拳头》简洁、准确和强烈,其中有着海明威、福克纳和菲利浦•罗斯的风格,但在格罗西的故事《拳头》之中亦不难看出他对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创作和主演的励志电影《洛奇》的致敬。
“那本书简单、准确,像刀片一样锋利,时不时会有一段描述,非常有诗意,但同时也让人心碎,就像皮肉分享的痛感。还有,那本书的标题是《你》,从第一眼开始就直指人心,让你没有喘息之力。”这是格罗西在小说《马蒂尼》之中对故事主人公同名作家“马蒂尼”作品的描述,读者无法深入故事之中去阅读这位作家的佳作,但作者其自身的作品却恰如其分的填补了这一遗憾,给读者带来如其对人物之中作品点评般的感受。
在这部小说之中格罗西用简洁的对话和独白的方式塑造出故事之中人物的鲜明形象,同时在故事的设置上也毫无拖沓之迹。
如《拳头》的两位极具天分的拳手――擂台上身形矫捷的“芭蕾舞男”和聋哑的“山羊”。格罗西通过“芭蕾舞男”的视角展开了两位天才拳击手对于拳击所表现出来的热爱,格罗西的故事通过拳手比赛的内心活动而让人看到了一幅向生活挥拳的景象,通过打擂而获得对自身的认识和促进了内心的成长。
格罗西对两位拳手在擂台上的比赛的描述,不禁让人想起到洛奇那不屈于失败的片段,如果说生活的失意都源于巧合和运气的不足,而拳手那刻苦努力的训练就显得毫无意义可言,但生活并不完全凭借着运气,亦在意谁更敢于挥出手中的拳头。《拳头》的故事所表现出的是一种不甘受困于生活的追求,如“芭蕾舞男”向母亲提出学习拳击是基于坚持学习钢琴的条件,而聋哑的“山羊”其对拳击练习的专注一度让人忽略了其身有残疾的缺陷,两者身上所流露出的都是不愿让自身在生活中受困的意愿。
而在小说《猴子》之中,尼科的朋友皮耶罗忽然全身心的模仿起了猴子,故事之中读者一直跟着尼科的视角去看清众人对于一个常人忽然模仿起猴子一事的态度。小说更像是一个随机的问答,通过尼科对皮耶罗过往对生活抱怨的探究而揭示出其对现况不满的想法,表现得更像是抛开了生活强加于人身上的负担,彻底的回归于身心的尝试,且一发不可收拾。
但格罗西并未落俗的在故事中流露出说教的成份,而是将整个故事的答案埋藏于通过尼科与皮耶罗的会面,在看到皮耶罗现状时尼科回忆起两人最后的对话――“我们的梦都去哪儿了呢?”这一句不太起眼的话,所宣示的却是一个时代人们的心态。如果说当有一天我们身边的朋友亦出现了如此的举动,毫无疑问,这必是生活使然。
如果说《拳头》的精彩之处在于其激起了人们对于自身的认识和成长,那《猴子》的精彩之处则在于作者借助皮耶罗模仿猴子这一事件,探讨人应当要如何才算正确的面对生活,既然在梦想得以实现之后,对于其中源自生活的世故和烦恼,我们应该要如何才能与之和谐相处。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亦如是说:“生活是一场艰苦的斗争,永远不能休息一下,要不然,你一寸一尺苦苦挣来的,就可能在一刹那间前功尽弃。”在这本书中,格罗西有着与罗曼•罗兰对生活同样深刻的理解。
《拳头》读后感(八):第七十三夜:写不出长篇小说的作家
原创: Neko1001 Neko的一千零一夜 6月1日
在我们小的时候,好像从来没有思考过“生活”是什么,也很少回想“过去”,昨日如逝川之水,前一天发生的事很快就被抛在脑后,那时候满脑子装的都是“未来”,仿佛面前就是一道门,打开门,会有无数的可能性奔涌而来。
长大之后,对“未来”的热情冷却了下来,关于“生活”反而思考的更多,比如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以及什么改变了我们。
今天介绍的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彼得罗.格罗西的《拳头》,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又想到了上面两个问题。
网上关于彼得罗.格罗西的资料很少,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并非一个高产的作家,目前只出版了两本小说,国内引进了其中的一本。
每次遇到作品少而精的作家,我都会感到一丝惆怅,比如之前介绍的《海边失落的血色馈赠》作者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一辈子就写了十七篇短篇小说,然后就去世了……
作家的离世也就正式关上了一扇门,这扇门里面是读者可以期待的欣喜,门外面是作家可以带给读者的未知的礼物,让人惋惜和不舍。
不过好在格罗西还年轻,今年他才41岁,他还有大把的时间,我们可以对他期待更多。
书腰上称赞他是海明威的意大利传人,翻开这本书之前我还以为这是在倒贴碰瓷海明威(毕竟有太多名不副实的作家)。读完我觉得他完全配得上更高的赞誉:如果他早一百年出生,海明威也许会被称为“格罗西的美国弟子”。
这本二百页的小说集只有四个故事,平均每个故事两万字,如果把它们划分到中篇小说,听起来容易被误会成篇幅冗长、凌乱乏味的作品;如果把它们划分到短篇小说,又过于压缩每篇故事所铺陈的完整的一生,所以就把它们当成四篇完美的故事来读吧!
好小说是有磁场的,不管包装多么简陋,翻开第一页就给人一种“我与众不凡”的气质。如果一本书读了一半还没找到共鸣,这样的小说就不必再读完了。而《拳头》正是一部精彩故事的集合。每一篇故事都让人感受到不得不向过去挥手道别的苦涩,而且极富镜头感,阅读过程像是看电影一样,让人目不转睛,整本书没一句废话。
书中的四篇故事分别是《拳击手》、《马》、《猴子》、《马蒂尼》,都极具可读性。格罗西用看似朴素实则精雕细琢的文笔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赛末点时刻。尽管每篇故事都截然不同,但有着共同的主题——年轻人发现自己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做的选择会将命运拨弄到另一条轨迹。
《拳击手》是一个以第一人称讲述的故事,这个少年叙述者从一开始就用渴望胜利的性格抓住了我们,有点像海明威笔下的硬汉,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也很像海明威。
尽管这个少年体格纤细,性格温吞、循规蹈矩,但我们却能在叛逆的独白中听到他内心真实的回声,“我讨厌弹钢琴,我讨厌莫扎特、巴赫和那个才华横溢的死聋子贝多芬”。“我不知道,或许。你觉得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最后你就会成为那种人。”
他想成为拳击手的坚定最终使母亲妥协了。很快,作为一名业余的少年中量级拳手,他用灵活、快速、准确、充满天分的打斗风格为自己赢得了“芭蕾舞男”的绰号。
故事写得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芭蕾舞男”和另一个重量级选手“山羊”之间七个回合的比赛,整整十五页。让人惊叹拳击故事竟然可以写得如此引人入胜,格罗西将生活和命运的重量沉浸在对一场拳击比赛的隐喻和象征之下,又巧妙地避免了陈词滥调和道德说教,就像看《搏击俱乐部》一样过瘾,这是一场真实世界和梦想世界的对峙。
在比赛结束时,“山羊”低着头走过来,一边按摩着脖子,就像一个害羞的男孩,一点儿也不像刚才那个痛打我的巨人,就连眼睛也变得更加清澈了,现在看着那时的照片,我只是看起来非常累,也许有一点不安。
第二个故事《马》也是我最喜欢的。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是什么改变了我们呢?也许是人生关键节点的选择,比如高考和就业,也许更多的还是当时我们还未察觉到会改变我们的一些小事,在这篇故事里,兄弟二人的命运就在那个早春的上午被拨弄到两个截然不同的轨道。
那天,父亲送给两个儿子一人一匹马,兄弟俩学习驯马,这两匹马将他们带到了不同的地方。
哥哥像一颗蒲公英种子,总想随着风飘去更远处,这匹马就成了他的风,驮着他越过西边的山丘,飘到了遥远的城里,闻着各种各样的气味,爱上了五颜六色的姑娘。
而弟弟就像一颗庄稼种子,他不想随风旅行,只想在自己的土地上扎根发芽,这匹马就是他的锄头,将他周围的土地刨得松松软软,让他在秋天到来的时候结出丰硕的粮食。
如果没有这两匹马,兄弟俩的命运也许不会改变,或者不会这么快就改变,他们还会陪伴彼此更久一些,一起在乡下种田,然后各自找个乡下姑娘,安分守己,成家立业。
这些改变人生的契机更多是偶然,在它们出现的时刻,就像平静的风暴眼,谁也不会有所察觉,当它们远离之后,气旋的余波才会扫得人措手不及。
这篇故事的文笔也特别有画面感,很像Edward Hopper简约又有些疏离感的画。
比如形容一个胖先生,“他的肚子很大,把衬衣都撑了起来,衣襟看起来像裙摆”;形容一个德国人的农庄,这个农庄在他们的村庄里鹤立鸡群,精致又完美,“让人感觉到了另外一个国家,就好像有人把世界的一块切了下来,毫不犹豫地黏在了这里”;还有“每次他刚要张嘴,就好像有道河堤挡住了他的话,他停在那里,看着哥哥的背影消失在路上”;“兄弟俩躺在旁边的草地上,一只手放在头下面当枕头,香烟向上空散去,消失在星空下。那天晚上,好像经过弟弟的嘴和肺的香烟里,有哥哥谈到过的城市”,等等。
格罗西运用的比喻不仅极富画面感,让人看一眼便能心领神会,更堪称是一种升华,让人面对不能理解的时刻时,体会到一种释然和松弛,就好像事情本该是那样发展的,想太多也没用。
就像格罗西说自己写不出长篇小说时的无奈:“我一开始写短篇小说是因为我写不出长篇小说。我不断地写长篇但从来都难以写完,于是在某个时刻,我决定就按照我的想法写,不去考虑能写多长。《拳头》出版时,人们开始说我是个很好的短篇小说家,我再看看书架上十来个没有写完的长篇小说,觉得这很荒唐。”
他这不是写出了四篇不长但是十分精彩的故事吗?所以,一切都顺其自然吧~